高招?排隊領取三倍券,臺民眾直呼心累

2020-12-22 這有港澳臺

編輯:淺陌

審核:樂一

臺當局勞動事務主管部門發布最新「無薪假」數據,臺灣地區將實現「無薪假」的企業數和人數再度升高至1049家、25280人,較上周增加75家、1601人,這些數據紛紛表明全球疫情對臺灣地區經濟的影響之深,目前臺灣地區經濟形勢依然一片嚴峻。

反觀民進黨當局的應對措施卻是所謂的振興經濟「三部曲」,民進黨當局將這一措施的口號徹底喊響,但包裝鮮豔的外表下,臺灣地區民眾真的能夠獲益嗎?

有心振興經濟卻無力提高效率

據悉,民進黨當局在臺灣地區內部發放「三倍券」,即民眾花1000元新臺幣就能買到3000元的物品,看似大力度的惠民措施實際上卻繁瑣複雜,引來了民眾的紛紛吐槽。

據悉,三倍券與消費券並沒有本質上的任何區別,對比馬英九當年發放的消費券,如今的三倍券只會在申請流程和使用條件上有更多限制,為民眾帶來更多不便。

香港《經濟日報》指出,民眾領取三倍券需要排隊,據報導,民進黨當局執政以來,凡是任何發放的惠民物品都需要民眾排隊領取,無論是酒精、口罩還是而今的三倍券,有需求的民眾基數龐大,上千萬人排隊領券,不僅造成了交通上的擁堵,更透支了民眾的熱情與積極性,為民眾帶來身心上的不悅和精神上的折磨。而民進黨當局卻並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反而強行解釋此舉有利於刺激臺灣地區經濟的飛速發展,令人唏噓。

實施有效有力的措施才能解決臺灣經濟沉淪的難題

事實上,一張三倍券能讓民眾花費如此多的時間、精力去完成複雜繁瑣的流程,排隊領取,這恰恰說明了臺灣地區民眾的生活水平普遍在下降,老百姓的錢包不足以支撐他們日常的經濟支出,未來收入也並不可觀。

但民進黨當局卻對民眾大排長龍不以為意,顯然他們絲毫沒有意識到基層民眾早已深陷於經濟窘境的困境,面對疫情的阻礙以及民進黨當局一系列無果的措施,民眾早已不堪重負。

顯然,此次發放三倍券,民進黨當局並沒有制定一份較為完善合理的實施計劃,有關報導稱,三倍券開領當天官網就出現了系統崩潰的現象,這讓不少網友直呼心累。

並且疫情當前,臺灣地區民眾如此大張旗鼓地進行排隊領券,如若防疫不得當,那麼必將會加速病毒傳播的速度,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民進黨當局並沒有考慮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而是盲目地去實施他所認為的「惠民」措施。

對比高達12億元的印製及交易成本,民進黨當局對臺灣地區民眾發放的三倍券完全不足以表示民進黨當局的「誠意」,再加上讓人無力吐槽的繁瑣領取流程,臺灣地區民眾心中的怨氣也被逐一加深。整體來看,民進黨當局頒發三倍券的經濟刺激手段並沒有那麼高明,只是照搬原來已有的經濟措施,並且更加複雜化,此舉弊大於利,民進黨當局若真的有心刺激臺灣地區經濟發展,為民著想,必須冷靜面臨現實,不急於求成,專注於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

免責聲明:本文由《這有港澳臺》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中國臺灣網

相關焦點

  • 臺當局振興經濟的高招,死機了……
    振興經濟=排隊+死機?這就是民進黨當局的高招。(圖片來源網絡)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尤其對以出口貿易為主的臺灣經濟影響深遠。  尤其是最近島內正在發放的「三倍券」,看起來非常實惠,民眾花1000元(新臺幣,下同)就能購買到價值3000元的「三倍券」,但實際使用時卻並沒有那麼美好。  首先,最受臺灣民眾吐槽的是「三倍券」領取流程非常麻煩,需要到官網預約,併到郵局領取。
  • 振興經濟=排隊+死機?這就是民進黨當局的高招
    振興經濟=排隊+死機?這就是民進黨當局的高招。
  • 「三倍券」變「三倍倦」!氣炸臺灣民眾 痛罵「領乞丐錢」
    綜合港臺媒體消息,民進黨當局紙本「振興三倍券」15日正式上路,全臺重現「口罩實名制」領取時大排長龍的場景,只不過背景從藥店換到了郵局。對此,藍營指責,首日就可看出「三倍券」四大亂象,籲民進黨當局應苦民所苦,儘速改進。有臺灣民眾不堪排隊還未領到之苦,稱「領乞丐錢,有夠誇張!」
  • 從「三倍券」看臺灣促進消費的策略及效果
    相關信息顯示,至8月中旬,領取三倍券的臺灣民眾達到或超過2000萬人次,基本做到了覆蓋全臺灣。 第二,限時消費加店家加碼,促進消費效果明顯。 三倍券有「三不」,民眾消費時「不得換現,不得找零,不得儲值」,且必須在今年12月31日之前花出去,這等於是半強制性地鼓勵民眾花錢買東西。
  • 三倍券!不好用、不刺激、最計較
    為刺激消費振興經濟,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振興券」終於推出,每人用1000元(新臺幣,下同)現金換3000元券,改稱「振興三倍券」。紙本從7月1日起預購;信用卡、電子票證與電子支付從7月1日起綁定,都從7月15日起領取消費。
  • 三倍券上路 臺經濟部門建議分散領避尖峰!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三倍券15日正式發放使用,上午9點起超商全面開放,郵局8點發放,數字三倍券則從今日0點起開始累計消費。臺灣中華郵政指出,第1周會是領券高峰,而郵局最忙的時段通常是中午和下班前,建議民眾避開2個尖峰時段。超商估計前3天人流比較多,呼籲「分散領取」,臺經濟部門請警政單位加強各門市巡邏,維護秩序。
  • 臺灣振興三倍券今天開領! 蘇貞昌臉書曝重點
    華夏經緯網7月1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振興三倍券紙本券今(15日)上午9時開放民眾領取,許多商家更是推出多項優惠措施,準備搶攻這波振興商機。另外,許多人也擔憂今將出現排隊領券人潮,對此,臺「行政院長」蘇貞昌則是在臉書貼出「金句提醒」,提醒「別人排隊我不去,晚幾天領最便利」。
  • 臺海觀瀾 | 從「三倍券」看臺灣促進消費的策略及效果
    國民黨主張發現金,這樣最簡單、最直接,美國就是這麼做的;執政的民進黨當局主張發放消費券。民進黨的理由是,如果發放現金,民眾可能就直接存起來了,達不到促進消費的目的,還不如發放消費券,用半強制的方法鼓勵民眾花錢。爭論到最後,5月底的時候,民進黨當局拍板定案,發放「振興三倍券(簡稱三倍券)」,7月15日正式發放。
  • 臺海觀瀾|從「三倍券」看臺灣促進消費的策略及效果
    相關信息顯示,至8月中旬,領取三倍券的臺灣民眾達到或超過2000萬人次,基本做到了覆蓋全臺灣。第二,限時消費加店家加碼,促進消費效果明顯。三倍券有「三不」,民眾消費時「不得換現,不得找零,不得儲值」,且必須在今年12月31日之前花出去,這等於是半強制性地鼓勵民眾花錢買東西。
  • 臺灣為振興經濟開售「三倍券」 亂象叢生惹民怨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島內經濟,民進黨當局推出「三倍券」鼓勵民眾消費,用1000元新臺幣可購買3000元的消費券,不過由於三倍券的領取和使用限制多,引發不少質疑。  民進黨當局推出的「三倍券」從7月15日開始發放,民眾可至郵局購買領取,花費1000元新臺幣可兌換價值3000元的消費券。15日一早,全臺各地郵局出現排隊人潮。目前郵局販售三倍券,周一、三、五隻限身份證尾數單號的民眾購買,周二和周四才開放雙號,周六則是單雙號都能購買,周日不開放。但很多民眾不知道複雜的領取規定,白跑一趟,抱怨連連。
  • 三倍券上路 國民黨提3大爭議:要民眾當聰明領券人?
    振興三倍券今起開放預購,國民黨召開「715領券沒分流,又要人民當聰明領券人?」記者會,列舉領券恐排隊耗時、郵局員工限時發券壓力大、徵召受刑人及公營企業員工分裝惹民怨等3大爭議,尤其使用方式複雜、適用標準矛盾,問題重重。
  • 蔡英文「三倍券」的亂象及其可能的經濟效益
    、期限、優惠內容不一,更別提還有盜領、宕機、排隊等各種亂象,這些都還只停留在「領取」階段,後續消費爭議已陸續顯現。如今振興經濟效果尚未看到,已讓臺灣民眾普遍對「閣揆」蘇貞昌自詡的「好用、好領、好刺激」高度質疑。在臺灣民眾飽嘗排隊買口罩與防疫酒精之苦將近半年後,蔡當局發放的「振興三倍券」,民眾還是要排隊登記、領取,好不容易領到手,又要花時間了解商家的各種用券「創新」;而各部會各有做法,要求民眾上網、加Line、下載應用軟體,甚至還要提供納稅資料,搞得民眾煩不勝煩,累積滿腔怒火。
  • 振興三倍券真的有「刺激」經濟嗎?民眾答案竟一面倒
    華夏經緯網7月2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振興三倍券開跑即將邁入一周,不少人開始使用價值3000元新臺幣(下同)的三倍券用來消費,甚至有人已經使用完畢。不過有民眾質疑三倍券真的有「刺激」經濟嗎?好奇有多少人會購買原本不會買的東西?網友答案一面倒,直呼「不會!」
  • 「三倍券」變「三倍倦」!羅智強狠酸:領券不如辦張民進黨證
    民進黨當局推出「紙本振興三倍券」(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7月15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當局推出的「紙本振興三倍券」今日可開始領取,民眾到郵局支付1000元新臺幣即可換取3000元新臺幣的三倍券,但有人擔憂,此次
  • 臺灣民眾苦等三個月,振興「三倍券」竟變振興「三杯雞」
    昨天,臺行政機構終於推出醞釀了三個月之久的所謂紓困振興「三倍券」,蘇貞昌非常得意於「一千換三千」的設計,強調民眾先花錢一千元買三千元券,「讓錢變大」,就能刺激消費。不過蘇貞昌這套「變大術」的把戲立馬被外界形容為用民眾的血汗錢拉抬振興券績效,頗有江湖郎中賣藥的「氣口」。
  • 經濟振興遙遙無期 「三倍券」還來添亂
    島內「三倍券」自7月開始預購至今,因其使用不便、換算方式複雜等引發民眾、商家的不滿,甚至連負責發放「三倍券」的郵局和超商都叫苦連天。「三倍券」正式上路以來讓郵局及超商開始出現排隊人潮,還有部分民眾反應超商的事務機出現「暫停服務」、「人流管制中」等當機狀況,使超商店員業務量暴增。
  • 三倍券上路 國民黨揭四大亂象要求蘇貞昌說明
    (黃福其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振興三倍券15日正式上路,開放預購領取及郵局臨櫃購買,全臺各地郵局重現民眾大排長龍場景。國民黨15日指出,三倍券正式領取上路首日亂象頻傳,國民黨揭露四大亂象,批評實時存量地圖「形同虛設」,要求「唯唐鳳是問」的蘇貞昌對外說明,並呼籲民進黨當局應苦民所苦,儘速改進。
  • 網絡預購三倍券 就像買口罩
    振興三倍券即將上路,臺行政機構昨舉行「三倍券網站教學」記者會,由「政委」唐鳳傳授心法,她表示,民眾可採紙本及數字方式換購三倍券,最簡單的紙本券預訂方法,就跟訂口罩一模一樣。    三倍券上路前夕,許多民眾反映對紙本及數字電子券都搞不清楚。
  • 三倍券振興經濟恐事倍功半
    臺行政機構花了三個多月規劃的振興券措施,第一階段要民眾先繳錢換取消費券的使用資格,從7月1日起開放民眾到郵局、上官網或到四大超商繳費預定紙本券,或是進行包含信用卡、電子票證與行動支付等數位綁定作業。   這項措施開始執行後的結果,根據臺經濟部門中小企業處統計,振興三倍券的紙本券預購(第二輪),至12日下午4時的紙本預定人數已突破千萬人;數位綁定人數則為157萬人,包括信用卡106萬人、電子票證20萬人、行動支付31萬人。
  • 振興三倍券來了
    三倍券可以在全臺旅遊、住宿、車票、護髮、美甲、百貨公司、餐廳、書店、演唱會、夜市、市場、加油、彩券、黃金、學校學費等處使用,基本上適用於全島實體店家。只有幾個領域除外:不能繳水電費、信用卡費,不能購買股票、保單、基金等,不能繳罰金、稅捐、勞健保費等…….不能買煙、禮券或儲值卡。我挺好奇振興三倍券不能買煙,卻可以買酒?難道辦公室加個班,我喝點酒比煙更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