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美學主張:主體對客體「以神遇而不以目視」的認知方式,是直覺性、模糊性、整體性。審美主體運用視覺、聽黨、觸覺感官進行感性體驗,然後運用直覺思維進行「體悟",即把自己的情感、觀念投射到客體上,自己的心靈與客體內在本質相交融。
於是有了觀畫作之景的山水,感受了真山水的意境美,因為眼裡有「山水",心中一定有山水。於是盆中之景可以是曾經遊歷過的實景或是見過的圖景照片,甚至是臆想的景致,彰顯人精神與自然合和同一的「逸趣」,抵達盆景審美的理想境界「天人合一」的意境。
盆景與人生命體驗關係維繫著的,獨特的關聯性思維方式,中國傳統藝術的思維。於是盆景的製作不僅要看景的表面,還要注意其背後及周圍的視覺思維,即盆中各元素之間的關聯,並組合成綜合多面的構圖,直抵全方位的創作狀態。
這樣的製作涉及樹樁、山石、配件等的有機組合,於是產生樹樁與盆缽、樹樁與配件與題名的想像與聯想調動所有的藝術元素去實現「心中的世界"。如今盆景展覽在逐漸重視展示環境,往往調動了建築、裝飾、配件、聲音、書法繪畫等文化藝術元素,創造出盆景作品在協調的背景與匹配的文化內涵融會貫通地展示。
經過裝修的獨立空間內,牆上掛有字畫,展臺上擺有紅木矮桌、精美的紫砂茶具,在一隅擺上作品。展示環境創造出唯美的氛圍文化情調令觀者很是「入景」「入戲」地感受更多信息。景物與聲色相互顧盼的藝術氛圍,讓所有步入園內人心境一下有定力的沉靜。營造如此美妙的藝術氛圍,使觀賞者對作品有了更多的感悟,原因是營造藝術氛圍展示環境的功效,美的環境提升了盆景的藝術品位,也提高了觀者的欣賞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