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訊 (記者 黃琪奧)「感動得熱淚盈眶!我的祖國,願你平安長盛,生生不息!」9月18日,觀看了大型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最新的兩集後,市民劉猛興奮地在社交平臺上這樣寫道。他的話說出了重慶廣大市民的心聲。
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出品的大型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自9月16日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以來,成為市民口中的熱門話題。
作為一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生動講述中國人民篳路藍縷、砥礪奮進、一路走來的感人故事為主要內容的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通過「新中國誕生」「敢叫日月換新天」等主題,以大量歷史文獻影像資料生動呈現了70年新中國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其中不少史料系首次公布。
「它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實。」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院長蔡敏表示,該片堅持政論情懷、故事表達,「既客觀反映歷史的進程,又注重接地氣的故事表達,讓人看後為之動容。」
「好看」「驕傲」「激動」,這幾天,在重慶廣電工作的李奕新打開朋友圈,總會被《我們走在大路上》刷屏。李奕新認為,《我們走在大路上》之所以吸引人,就在於通過豐富的史料,從國家層面、領導政權層面、百姓生活層面,全方位展示一個國家、一個偉大時代的開端,進而讓人們對相對陌生的時光有立體、形象的認識,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人們的民族自豪感。
「《我們走在大路上》是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年的奮鬥史詩,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曆程。」在觀看了《我們走在大路上》第四集《起宏圖》後,重慶圖書館館長任競表示,作為一名圖書館人,將堅守「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的初心,通過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務,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