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分布式體驗教育,讓學生快樂成長

2020-08-09 紅網

紅網時刻8月8日訊(通訊員 鄧立平)初秋的田野,油葵盛放,比花兒笑得更燦的是孩子們的臉。8月8日上午,醴陵市白兔潭鎮氽溪村農業體驗培訓基地上,在學校老師的帶領下,該村小學四年級一班的40名少先隊員,舉著鮮豔的隊旗,興高採烈地「開展我勞動,我快樂,我成長」主題活動。

指導專家與學生合影。

集中講解時,基地負責人、村黨支部書記張申年,「以《認識向日葵》為題,詳細介紹了油葵的特性和全村種植情況。

全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氽溪村位於湘江一級支流淥江邊,全村共有農田1045畝。2017年開始,村委會牽頭,成立村集體、能人、普通村民和貧困戶入股的種養農民合作社,從事油葵等特色產業化開發,油葵常年種植面積在300畝左右。油葵朵朵向陽開,喜迎八方賓客來。遊客聞名邀約至,拍照視頻出心裁。種植油葵脫貧,加工油葵致富,觀賞油葵散心……形成了初具名氣的油葵文化。

張申年介紹油葵。

活動邀請了自醴陵市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丁秋凡、丁紀友等5名栽培、植保、土肥專家前來助陣。「為什麼向日葵的花盤會隨著太陽轉?」「種植向日葵有什麼好處呀?」「向日葵的種子為什麼不能長得像蘋果這麼大呀?」面對學生們各式各樣的問題,老師們一一耐心作答。

高級農藝師丁紀友給學生講解花盤裡的」秘密「。

高級農藝師丁秋凡給學生們講解。

「老師,我有個問題想問你。」

大半天的活動,讓孩子們收穫很多。「教師的講解,讓我知道了種植向日葵有好多用處,既瓜子可以榨油炒菜,又可作為餐桌上解饞的小零食,還作為美景葵人們欣賞。」陳麗佳同學說。「我知道了為什麼不能澆太多和水,也懂得了農民的辛苦。」宋榮軒同學則表示,要好好學習,將來用科學技術減輕勞動強度。

在勞動中享受快樂。

學習相關知識後,同學們又分頭到秋季種植的油葵地裡除草。

「這次活動,讓同學們對村裡的油葵文化有了深切的了解,增強了孩子們勞動能力得到了鍛鍊,在快樂勞動中學習,在勞動中成長。有利於孩子綜合素質的提升。」帶隊的學校老師謝璽瑤表示,今後還將開展組織類似的活動。

醴陵是農業大縣,為培養全市中小學生從小知曉農業農村,熱愛農業,讓他們在活動中感受農業的快樂,培養對農業的興趣,為現代農業發展打基礎、作貢獻,今年,該市由農業農村局、教育局和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聯合組織,按照「八有標準」(實踐活動課程,場所設備設施,安保人員,經費投入,富有教育意義的主題,教育教學能力,住宿條件,200人以上的教室),評定了洛塘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青雲拓展訓練中心、溈山村和夕陽紅種養農民場合合作社20家農業公司(合作社)為分布式農業檢驗教育培訓基地,可為孩子們提供紅色教育、田間勞動、畫畫寫生、拓展訓練等多方面的體驗。

高級農藝師胡冬炎說,他就是在醴陵二中學習時,到市原種場參加過農業體驗活動時,聽了劉技師講課後,高考時才填報的湖南農學院。

相關焦點

  • 觸動生命體驗,快樂伴隨成長,澤國小學踐行生命與成長教育
    環境精緻優雅、富於內涵,師生樂觀活潑、樸實有禮,這便是學校踐行生命教育給人的感官體驗。學校以「生命校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體驗式生命教育作為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徑,力求使學生體驗到生命的快樂和幸福。
  • 東莞七中:打造「樂學教育」模式 一切為了學生的快樂成長
    班主任黃沛婷老師以「學在七中,其樂無窮」為主題,通過視頻回顧學生進入七中以來生活學習的點點滴滴,讓學生感受七中「樂學教育」品牌潛移默化的影響,鼓勵學生在小組內分享自己的樂學體驗,讓學生在活動中快樂參與、快樂體驗、快樂接受,在表達與分享中提高認知,最終達到自我成長、互助成長、共同成長。「全程掌聲不斷,班會效果遠遠超過預期。」黃沛婷高興地說。實際上,這些活動只是當天展示活動的一部分。
  • 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醴陵四中常態化禁毒教育工作順利啟動
    禁毒教育工作已經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根據上級禁毒職能部門的要求,結合實際,我校制訂了《醴陵四中禁毒教育工作計劃》,擬將預防毒品教育工作作為學校常態工作來做,同時有意發揮「株洲市禁毒教育示範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逐漸加大我校禁毒教育基地對外開放的力度,重點面向其它中小學和幼兒園,適當向社會公眾和企事業單位開放。
  • 讓學生體驗艱辛感受快樂
    作為全國開展勞動教育最早、堅持時間最長、受教育人數最多、服務半徑最大的勞動技術教育基地,廣州市中學生勞動技術學校創辦22年來,逐步形成了以德育為首、勞動教育為主、育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摸索出了一條以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提高學生素質的綜合育人模式。據統計,該校建校至今已接待師生55萬多人次,每年接待6萬~7萬名學生參加各類活動。  「應當注重和加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力度!」
  • 讓幼兒在快樂體驗中幸福成長
    園級的區域活動分為三類:多功能室、綜合活動室、美工室、布藝坊等8個專用活動室;快樂書吧、九真長廊、繪本長廊、永安小鎮等7個室外區角;蹦跳區、騎滾區、體能綜合區、沙水區、種植區、快樂塗鴉區等14個戶外區角。同時提供可操作、可變化的開放性材料,給孩子提供積極探索的空間和欲望,體驗活動的快樂。園所堅持每天戶外活動不少於2小時,並充分利用設備與場地,確保幼兒在戶外活動中鍛鍊成長。
  • 史瑩:讓孩子和老師體驗成長的快樂
    來源:玉溪網史瑩帶領學生做遊戲,用真知真愛讓孩子們快樂成長。□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郭帆 文/圖2020年是史瑩在幼教崗位上工作的第28個年頭。28年來,她默默耕耘,用心經營幼教事業,用專業履行責任,用真知、真愛讓每一個孩子和老師體驗成長的快樂。潛心研究,推動課程改革2015年8月,當史瑩再次回到紅塔區第二幼兒園,擔任園長一職,也迎來「新的一課」——紅塔區二幼被省教育廳指定為雲南省首批課程遊戲化試點幼兒園。
  • 世界看湖南|瓷都醴陵的「五彩中國夢」
    在湖南,提到陶瓷,就不得不說被譽為「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的醴陵。作為中國三大瓷都之一,醴陵的陶瓷產業距今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了。本期《世界看湖南》,我們的老朋友李兵和來自伊拉克的文化體驗官賈思德,在醴陵結識了3位陶瓷界的大咖,通過幾天的交流與學習,對陶瓷有了更深的理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跟隨他們的腳步,去感受中國陶瓷文化的獨特魅力吧。
  • 學生在成長,每一天都很充實快樂
    原標題:學生在成長,每一天都很充實快樂碩士畢業生李玲回家鄉紮根村小,見證孩子們737天的成長李玲帶著學生參觀田漢兒時學堂。  她卻說:「我的學生在成長,我的每一天都很充實快樂,這便是我的人生價值!」當好村小一名老師,遠非上好一節課那麼簡單三年過去了,當初去學校報到的經歷,李玲依然歷歷在目。
  • 常德素質教育學校師資怎麼樣_長沙市雨花區快樂成長培訓學校
    常德素質教育學校師資怎麼樣,長沙市雨花區快樂成長培訓學校,  辦學目的:一切為了孩子的未來、一切為了父母的期盼,一切為了社會的和諧。快樂成長學校師資怎麼樣, 各地方和學校改革探索的熱情也競相迸發,不少課程改革和育人模式的探索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經驗。
  • 世界看湖南丨五彩醴陵,中國瓷都!
    2020湖南(醴陵)國際陶瓷產業博覽會將於9月28號至10月3號在醴陵市中國陶瓷谷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本次瓷博會以「五彩醴陵 中國瓷都」為主題。本期《世界看湖南》五彩醴陵,就一起在瓷都感受中國陶瓷文化的獨特魅力吧。
  • 「身兼六職」的完小校長,堅守醴陵山村四十載
    官莊鎮潭塘完全小學校長,2019年被授予醴陵市首屆鄉村教師奉獻獎,2020年榮獲株洲市鄉村教育奉獻獎。身兼六職的「全能選手」官莊鎮潭塘完小是一所位於醴陵偏遠山區的學校,從學前班到5年級一共才58名學生。「袖珍班」是這裡的普遍現象,人數最少的5年級竟然只有3個學生。57歲的肖佑萍是這所學校的「靈魂」,也是這所學校的「全能選手」。既是校長、班主任、科任老師,也是學校的保安、後勤兼食堂大師傅。
  • 中國醴陵瓷器,簡說《醴陵窯》
    醴陵瓷器是醴陵的地標性產業,醴陵人世代以製作瓷器生生不息,已創作出許多傳世精品,各大博物館,人民大會堂,國際友人及各國陶瓷愛好者爭相收藏。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今被選為國禮贈送多國元首,後被尊為《國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醴陵人為毛主席生產生活用瓷,被稱為「紅色官窯」,也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毛瓷》,時至今日毛瓷就是醴陵瓷器的代名詞,也是中國陶瓷藝術最精工的產地,被譽為陶瓷藝術最高峰的產地。這一切離不開醴陵人的勤奮,離不開醴陵人對陶瓷的喜愛,離不開醴陵人對陶瓷藝術的不斷追求,一代又一代醴陵人在追求中創新,在創新中追求藝術的真諦。
  • 我們誤解了快樂教育,核心不是快樂,而是好的學習體驗
    快樂教育就是讓孩子快樂成長的教育方法嗎?為什麼有那麼多家長贊成,又有那麼多家長堅決反對?學習是理性的,快樂是感性的。它們不會產生矛盾嗎?如果產生矛盾,那到底是孩子的快樂排第一,還是學習成長是第一?首先,快樂教育的核心不是簡單快樂,而是「體驗設計」。我們的認知來源有兩大類。
  • 快樂的成長、優雅的學習,已成為不少學生的「奢侈品」!
    小學——失去了成長的快樂 如今很多家長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周末學音樂、學美術,不問孩子是否感興趣老師樂此不疲的讓學生「刷題」,不斷重複著昨天的故事,使得不少學生練就出「刷題神功」。 當老師與家長都被分數迷惑了眼睛,忽視了孩子在學校中真正的知識需求和內心渴望的時候,是否考慮過對孩子發展最有利的教育是什麼樣的? 孩子被分數俘虜的時候,他們自然會無奈、委屈、憤怒,甚至日漸麻木,每天都是機械性的學習,慢慢的變成了學習的機器。
  • 體驗科學 快樂成長 三亞天涯區開展關愛青少年公益成長營主題活動
    7月19日,共青團三亞市天涯區委員會在三亞市天涯區臺樓村委會開展「體驗科學 快樂成長」關愛青少年公益成長營主題活動。活動旨在進一步推動邊遠山區貧困地區科技教育,普及科學知識,培養青少年學生的科學創新精神和科技創新能力。
  • 首屆湖南(醴陵)陶瓷博覽會今日開幕
    今日,中國陶瓷藝術大展暨首屆湖南(醴陵)陶瓷博覽會將在醴陵·世界陶瓷藝術城盛大開幕。記者昨日了解到,各項工作均已就緒,16項主題活動精彩上演,瓷城醴陵將開啟一場以陶瓷文化為核心的藝術盛會和視覺盛宴。  昨日下午,株洲日報記者在醴陵·世界陶瓷藝術城內看到,展館布展工作已全面完成,各種陶瓷展品琳琅滿目,不少觀眾駐足觀看,細細品味陶瓷魅力。
  • ...勞動快樂相伴,成長如期而至!濱海實驗小學開展學生暑期勞動教育...
    旨在幫助學生在勞動和探究實踐中成長,學會疫情防護的小技巧,懂得勞動的辛苦,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探索新世界。學會感恩,我與爸媽常換位爸爸媽媽工作一天特別辛苦,回到家還得輔導孩子學習和做家務,很多學生在老師的建議下,嘗試自己和爸爸媽媽換換位,在家拖地、刷碗、澆花、擦桌子、倒垃圾、整理衣櫥等等,體會父母勞動的辛苦,拍照留念的同時說一說自己的勞動體驗,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 杜絕教育中的「馬太效應」,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擺脫馬太效應,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有的聰明機靈,討人喜愛;有的中規中矩,勤奮好學;也有缺點突出,不討人喜歡的孩子……儘管表現各異,但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發現一個孩子的閃光點,並及時給予肯定、讚許、尊重和關愛,讓孩子體驗到別人的欣賞、感受到同伴的尊重,這是孩子真正改變的動力。
  • 玉溪人物丨史瑩:讓孩子和老師體驗成長的快樂
    史瑩帶領學生做遊戲,用真知真愛讓孩子們快樂成長。2020年是史瑩在幼教崗位上工作的第28個年頭。28年來,她默默耕耘,用心經營幼教事業,用專業履行責任,用真知、真愛讓每一個孩子和老師體驗成長的快樂。潛心研究,推動課程改革 2015年8月,當史瑩再次回到紅塔區第二幼兒園,擔任園長一職,也迎來「新的一課」——紅塔區二幼被省教育廳指定為雲南省首批課程遊戲化試點幼兒園。
  • ...交響樂」「安全健康,快樂成長」——港城中學開展學生安全教育...
    九江新聞網訊(何仁凰 王暢)為了進一步強化學校安全教育,提升安全工作實效,盡最大努力降低和減少學生意外傷害事故,港城中學集中開展了安全教育主題月活動。活動內容豐富,包括珍愛生命教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各類重點學生教育、飲食交通消防安全教育等。此次安全主題教育月活動,涉及內容雖多,但學校將安全教育主題月活動納入重要工作日程,主管領導主動抓、帶頭管,各部門團結協作,認真履行工作職責,齊抓共管,積極宣傳,使安全教育主題月各項活動高標準、高質量、全方位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