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無印良品」敗給了「中國無印良品」,原來它們不是一家人!!

2020-12-22 騰訊網

前幾天刷微博,看到了「無印良品敗訴」的熱搜,想說,這無印良品又攤上事了?

「中國無印良品」把「日本無印良品」給告了,而且還贏了!日本店被令摘掉商標並向中國原告賠款。這這這...什麼情況,它們不是一家的嗎?

日前,法院裁定2005年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62萬元人民幣。

其實判決書的下達時間是2017年12月25日。

判決書稱,「無印良品」商標由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註冊,核定使用在第24類棉織品、毛巾、床單、枕套和被罩等產品,有效期限至2021年4月27日,並在2004年7月21日轉讓給2000年成立的北京棉田紡織品。而北京無印於2011年成立,同年北京棉田授權北京無印在中國獨家使用有關商標,涉案商標經過長期宣傳和使用已具備極高的知名度。

消息一出,讓不少MUJI粉都懵了,忍不住抱怨,「這難道不是明顯的侵權嗎?」,「明明就是山寨啊!」,「這是商標搶註嗎」...

說起無印良品,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日本MUJI無印良品,這個誕生於1980年的日本雜貨品牌,好的設計,好的材料,好的工藝,即「良品」,沒有品牌所以便宜,即「無印」。

服裝、文具、生活用品、家具...一應俱全的產品,崇向簡約而不簡單的唯美,在全球也掀起了一股MUJI性冷淡風,人氣爆棚。

這「中國無印良品」又是什麼情況呢?

原來,此「無印良品」非彼「無印良品」。這個「無印良品」其實是「無印良品Natural Mill」,是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Natural Mill無印工坊的一條生產線,包括各類毛巾、床單被套等棉製品。

那這個「無印良品」是真的侵權嗎?

首先,名聲大,品牌出名並不代表就有理,這次還真是日本MUJI理虧,從法律上來說,無印良品Natural Mill真不是瞎扯!

早在2004年,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在第24類商品上,就已經擁有「無印良品」的商標(包括繁體寫法)的專用權,有效期至2021年4月27日。

而1980年誕生的日本MUJI,在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早期日本MUJI在註冊商標時,並沒有註冊24類商品。SO,日本MUJI敗訴完全說得過去。

不少網友開始糾結,那以後日本無印良品在中國就只能叫「MUJI」了?

其實並非如此!

商標註冊,按照商品和服務共分為不同的類別,也就不同的行業。每個行業除特殊情況以外基本是各自獨立的。就像大家看到有「長城葡萄酒」、「長城電腦」、「長城汽車」等等,這些商標來自不同商家,可是因為他們分類不同,因此各自獨立,互不幹涉。

所以,為了獨家品牌,有不少大牌會把各大類都註冊一遍。

而前面有說到,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註冊的「無印良品」商標,只在第24類商品上。

據了解,第24類商品包括:織物、印花絲織品、印花棉布、家用亞麻布、絲綢(布料)、紡織品餐巾、紡織品手帕、床罩、床墊遮蓋物、鴨絨被、褥墊套、蚊帳、床上用覆蓋物、睡袋(被子替代物)、床上用毯、被絮、褥子、棉毯、毛毯、絲毯、定做的馬桶蓋罩(纖維)。

所以,日本無印良品,在這第24類商品上是不能使用「無印良品(包括繁體)」商標的,也就是說,日本無印良品店裡,毛巾、床單、被套...這些商品不能貼「無印良品」標籤。

而日本MUJI 公司已經註冊的品類繼續使用「無印良品」商標當然沒問題,包括門店。所以,也就並不存在「以後只能叫MUJI」這種事啦。

不過據說,目前的判決只是一審判決,二審仍在判決過程中。好吧,等結果。說起來,國內外,這撞商標、搶註商標這種事貌似還真不少。

而讓MUJI粉如此憤憤不平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無印良品Natural Mill」確實看起來就很「山寨」!

商標名稱、字型、用色及內部裝潢,與日本的正版無印良品,相似度有點忒高了。

門面商標寫的是簡體,但是門口的廣告牌和店內卻是繁體。整體的性冷淡裝修、風格,真的和MUJI太像了,平時不注意的話,還真不覺得它是「山寨」。

商品的話,款式都很類似,MUJI經典的頸枕、枕套等等,直接入店話,那就是100%「無印良品MUJI」了。

家紡、棉織品也就是算了,這香薰機、各式各樣的筆、零食、護膚有點說不過去哦。

甚至連產品貼紙也是99.9%的相似度。好吧,它本來就是「無印良品」。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品牌發展,質量是關鍵!只能說,MUJI簡單樸素的設計理念和生活方式,真的很受大家喜歡了!

第一時間掌握日本商品資訊

相關焦點

  • 「日本無印良品」敗給了「中國無印良品」,原來它們不是一家人!
    「中國無印良品」把「日本無印良品」給告了,而且還贏了!日本店被令摘掉商標並向中國原告賠款。這這這...什麼情況,它們不是一家的嗎?   日前,法院裁定2005年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62萬元人民幣。
  • 日本「無印良品」輸給了北京「無印良品」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日本無印良品在中國真的把「無印良品」的商標丟了——至少,以後在賣床單、毛巾等產品時是這樣。北京「無印良品」起訴日本「無印良品」侵權據悉,2001年4月28日,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成功拿到了註冊商標「無印良品」。
  • 杭州臨平歡樂城「無印良品」被日本「無印良品」起訴賠償321萬...
    「無印良品」店 杭州網記者 包海青 攝杭州網訊 早在2018年,中國的「無印良品Natural Mill」告日本的「無印良品」的官司備受矚目,最終因中國「無印良品」公司早於日本公司在中國申請註冊了大部分24類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成立於2011年6月,棉田公司為其投資人之一。棉田公司授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在中國地區獨家使用涉案商標,用於商標項下指定商品的生產、銷售及宣傳推廣。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成立於2005年5月,日本企業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為其唯一股東。近年來遍布商場的「無印良品」專賣店即是由該公司投資經營。
  • 「無印良品」商標之爭 「無印良品」侵權 日方敗訴
    北京「無印良品」起訴日本「無印良品」侵權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以及其商標授權公司北京無印良品發現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及其子公司上海無印良品生產、銷售的抹布、面巾、浴巾、浴室用腳墊等商品上使用了「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字樣,侵犯了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權利,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日本「無印良品」VS中國「無印良品」,究竟誰在「偷梁換柱」?
    然而,無印良品卻在布局中國市場多年後,同北京一家同樣以「無印良品」為品牌的家紡店不期而遇,並由此上演了一場商標大戰。一年前,一件由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下稱「棉田公司」)註冊在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等商品類別上的「無印良品」商標,曾讓「日本『無印良品』敗訴中國『無印良品』」的輿論甚囂塵上。
  • 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糾紛: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
    北京無印良品公司成立於2011年6月,棉田公司為其投資人之一。棉田公司授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在中國地區獨家使用涉案商標,用於商標項下指定商品的生產、銷售及宣傳推廣。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成立於2005年5月,日本企業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為其唯一股東。近年來遍布商場的「無印良品」專賣店即是由該公司投資經營。
  • 你以為是買的日本的無印良品,有可能是國產的無印良品
    最近看到一則無印良品的新聞,說的是日本無印良品在商標上敗訴給北京無印良品——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還沒有反應過來。提到「無印良品」,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那個充滿文藝氣息的「日本雜貨鋪」,從未知道我國還有一個叫做無印良品的店鋪。上為日本無印良品,下為國產無印良品也就是這個不被大眾熟知的國產無印良品,以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為由,把日本無印良品告上了法庭,最終還勝訴了。
  • 真假「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楚!杭州一「無印良品」店被起訴
    在杭州市臨平歡樂城一樓,有一家名叫「無印良品NaturalMill」的店鋪。這家店的裝修設計、產品類別等都與日本「無印良品」門店極為相像,但在招牌上,「無」變成了「無」,英文「MUJI」變成了「NaturalMill」。11月8日,這家店鋪的經營者和產品的生產者一起被日本「無印良品」品牌的所有人告上了法庭。
  • 真假「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楚,杭州臨平歡樂城「無印良品」店被起訴
    「無印良品」這個日本品牌相信大家都已經不陌生了,原木色裝修風格,白、米色、黑為主的色調,紅底白字的「MUJI無印良品」更是招牌簡單醒目,深受不少年輕人的青睞。在杭州市臨平歡樂城一樓,有一家名叫「無印良品Natural Mill」的店鋪。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傻傻分不清,你買的東西是「山寨」嗎?
    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的案件判決書顯示,法院判決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及其子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中國大陸的實體門店發表為期三十天的聲明,消除侵權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等共計40多萬元。目前,日本無印良品已經開始履行判決,發布了聲明。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如何抉擇?
    日本無印良品和中國無印良品的官司打了十幾年,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談到無印良品這家公司,其實大部分中國人都認為他是日本的品牌,所以更多人認為中國的品牌是抄襲了日本,是品牌侵權。但是兩家公司在中國十幾年的明爭暗鬥當中,打了大大小小不下於10場官司,卻各有勝負呢。
  • 日本「MUJI無印良品」對上中國「無印良品」,事件落幕,誰是贏家?
    無印良品誕生自1980年12月以來,無印良品贏得了全世界消費者的認可。然而最近,無印良品卻同北京一家同樣以"無印良品"為品牌的家紡店不期而遇,並圍繞"無印良品"這一品牌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商標糾紛。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民事判決,認定日本無印良品的經營主體"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下稱"良品計畫")侵犯了棉田公司的"無印良品"商標權。法院認為,日本無印良品在面巾、被套、等產品上使用的"無印良品MUJI""無印良品"標誌,與棉田公司的第24類"無印良品"商標構成相同或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
  • 無印良品or無印良品,到底誰才是真的?別買到山寨都不自知哦
    最近有新聞報導中國的無印良品和日本的無印良品打官司,結局是日本敗訴了。很多消費者還沒有搞清楚狀況,這又是王老吉和加多寶的對抗嗎?然而並不是,日本的無印良品是日本的雜貨品牌,以沒有品牌的好產品享譽全世界,是很多消費者信賴的公司。
  • 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其中,有的商品詳情中標明著一則「公示」,內容為:我們是中國的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品牌,非日本「muji」,在中國24類商標,有且只有一個「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宣傳中並承諾:凡在本店購買的任意產品都是「無印良品」官方正品,假一賠三。有的商品則沒有公示。記者注意到,這些商品價格從一兩百到一千多,但直播時有活動價,則要便宜很多,一款售價七八百的四件套僅需兩百多元。
  • 無印良品MUJI發布聲明:在中國大陸仍可繼續使用「無印良品」商標
    11月1日下午,無印良品MUJI官方微博發布「針對部分媒體關於無印良品商標權報導內容的聲明」。無印良品MUJI方面稱,我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以下簡稱為我司)及包括我司在中國大陸設立的全資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MUJI上海」)在內的我集團公司並不會出現在中國大陸無法使用「無印良品」的情況。
  • 無印良品在中國真的「丟了商標」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已於11月中旬就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及其中國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以及其旗下北京無印良品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並須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無印良品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相關侵權影響,並賠償棉田公司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
  • 無印良品訴無印良品!日方被判商標侵權!(附判決書全文)
    另外,在一審庭審過程中,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稱棉田公司授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在中國地區獨家使用涉案商標的授權不是商標法中許可使用類型的標準表述,且該授權書沒有進一步明確被許可人在這樣的授權下是否有提起訴訟的權利。故北京無印良品公司在本案中沒有提起訴訟的資格。
  • 新百倫劇情重現:MUJI無印良品敗給了「無印良品」
    前不久,又一著名品牌陷入了類似的紛爭,日本快時尚品牌MUJI(無印良品)在與棉田公司以及其旗下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的官司中敗下陣來,MUJI多款產品將只能使用英文名,無法再使用「無印良品」四個中文字。近日,無印良品侵犯商標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令良品計畫(MUJI)及其中國子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棉田公司以及其旗下北京無印良品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並須在天貓「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無印良品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實體門店發布聲明以消除相關侵權影響,並賠償棉田公司及北京無印良品公司經濟損失50萬元及合理開支12.6萬餘元。
  • 無印良品成「無良品」?深陷質量門的無印良品究竟怎麼了
    其實,無印良品在內地出現質量問題絕不是第一次,早在2014年6月29日市工商局通報的不合格服裝名單中,無印良品一款軍綠色「棉彈力燈芯絨瘦長褲」,耐溼摩擦色牢度不合格,也就是說水洗後易掉色。而一周後,北京市工商局公布新一批服裝質量抽檢結果,無印良品的服飾產品被檢不合格,同一款燈芯絨短褲又出現了耐溼摩擦色牢度不合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