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安徽望江縣一名17歲高中女生投河自盡。對於這起事件的報導,網上有些比較醒目的標題,如「警察注視女生溺亡」,讓人聯想到涉事民警消極作為,引爆民眾情緒。
當日,望江縣公安局發布了警情通報。通報稱,接警後,處警民警立即趕到現場處置。在民警安撫勸導過程中,女子突然撲入深水區。處警民警展開施救,後將該女子打撈上岸,經搶救無效死亡。
在這次事件中,民警究竟有沒有發揮作用?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在更為詳細、全面的調查結果出來之前,輿論還是慢一點、穩一點、理性一點,質疑應以現實為依據。
比方說,一些人質疑民警,為什麼要安撫勸導而不是直接一把拉過來?這樣的思路簡單、粗暴且業餘。客觀而言,水上施救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不是靠個人意願就能進行。人都有「上帝視角」,在遠處看都覺得拉一把手就能救到人,但真正「零距離」走到現場,卻發現事情並非自己在岸上所見,更何況是網上所見。在沒有能力和設備的支持下貿然撲入深水區,很大概率會造成救人者陷入險境。就在不久前,廣元警察李雨闐跳江營救落水者遇難,讓人無比悲痛。展開救援的前提是要保證救援人員的安全,這也是常識。
對於為什麼派不會遊泳的民警去救援,為什麼沒有專業的救援設備等一系列疑問,需要更全面深入的調查,不能僅憑遠遠的圍觀,僅看網傳的視頻,就否定民警的態度、行動,先入為主認定其過失。針對網友反映的問題,望江縣公安局已成立調查組,對涉事民警、輔警作出停職接受調查決定,對該事件處置過程進行全面調查。
理性、客觀的質疑和討論會推動事情向前發展,而那些為了流量、為了吸引眼球而亂帶節奏、製造對立、挑撥情緒的言行,只會讓真相來得更慢、離得更遠,對誰來說都不公平。
無疑,這是一次失敗的救援。花季生命的隕落總是讓人傷感,面對沒有成功的結果,必須要檢驗過程、吸取教訓。這次事件帶來的警示是,一些基層派出所在碰到突發事件時,可能還存在相關技能薄弱、救援設備缺失等問題。找到不足,補上短板,加快改進,才能杜絕類似悲劇發生。(央廣網特約評論員 謝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