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最大的意義,不在碳水,而在安全感。
大概很少有人能抵抗麵包所帶來的安定之感。我最愛的詩人聶魯達就很喜歡在詩句裡填滿各色麵包。麵包和空氣是僅次於愛人微笑的存在;而最心愛的人也是以芬芳的月亮揉制出的麵包……
關於麵包,某種程度上來說,它是與米飯相當的主食。但兩者在品性上又有些微差別。米飯高潔,再怎麼掛上濃稠的湯汁或是與各色食材翻來覆去攪和個徹底,別指望它能拋卻自己隱約清甜的滋味。麵包卻不是如此。它生來就是螺絲釘一樣的。
從很小的時候,家裡為孩子準備早餐。伴隨著麵包在烤箱裡甦醒,懶覺也到此為止。麵包的香氣或許動人,但真正吸引稚子的難道不是:這是一天中僅有的一次機會,能光明正大吃那些糖分高於一切的果醬、花生醬和巧克力醬了。說到這兒,我還有一個頗為雞賊的點子,每次早餐吃麵包,頭一遍抹醬,我總是偷偷把果醬舔乾淨,這樣就能再塗一遍。
而三明治更是餵飽無數大人的午餐主力軍。只要有金槍魚、雞蛋,甚至是兩片生菜葉子加上西紅柿,也能充上ins風午餐的門面。
不過,這些都算不上是麵包在我心中最驚豔的樣子。印象中有一回吃橄欖油大蝦,鐵盤中沸騰不休的蝦仁固然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可是沒料到最受寵的是蝦肉吃盡後殘餘的一腔熱油。大蒜的香氣霸道蠻橫,隨著爆裂的油星子直衝鼻腔。這時候,只有一塊法棍能把人出竅的魂兒召回來。
蘭花指捻起手掌那般大的法棍麵包片,用尖尖的那頭深深插入熱油底部。注意,這時候就別再管什麼餐桌禮儀或是內秀矜持,必須一定不得不讓柔軟的法棍內裡浸入熱油。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疏鬆的空洞生來就是為了吸收無盡的風味。橄欖油的清香,大蒜的辛香,多多益善,沒有滿足的那一刻。再放上一兩片煎到金黃的蒜片。那一刻,即便愣得像根法棍,也是很香豔了。
在此之後,驀然發現,麵包跟濃湯,真是絕妙的搭配。不過絕大多數時候,大家還是習慣用它蘸取濃湯食用。今天要教大家做的其實是麵包+濃湯的極致做法:索性一股腦兒把它打碎,讓麵包成為濃湯本體,何如?
這道料理相當簡單,沒什麼技術含量,但是既美味又能解壓。嗯,眼看著麵包碎成渣渣,有一種莫名快感。
Video 蒜香麵包濃湯
麵包切片,首先需要煎一下。煎到什麼地步呢?能唱歌的狀態。很早之前有部電影《料理鼠王》。故事情節因為年代久遠已經記不太清了,只記得裡面說不吃怎麼知道麵包的好呢?靠聽。不看外表,不憑嗅覺,只要看它的外殼。可愛的麵包,表皮酥脆得能唱交響樂。而一道濃湯,需要的就是這樣的麵包。
蒜頭一部分切片煎到金黃,用來裝飾,另一部分拍碎爆香,然後把麵包加入其中再翻炒,加水和甜椒粉,咕嘟咕嘟煮成一鍋。唯一的調料只是鹽和黑胡椒,堪稱佛系料理。
整道料理的飛升就在最後一步:打成濃湯狀。而且這一步你只要放手交給破壁機就可以了,是不是超簡單?!
麵包啊,尤其是冬天裡的麵包,總是能讓人輕易想到熱水袋烘暖的被窩,老式廚房裡把人臉映紅的灶膛,或是難得晴好的午後有陽光照拂的一杯紅茶……即便有略微堅硬的外殼,只要打碎它,麵包就能碎成無數溫暖的因子,無孔不入,儘可能地,填滿每一處灌風的罅隙。
INGREDIENTS
-
蒜香麵包濃湯
農夫麵包 … 1個
橄欖油 … 適量
甜椒粉 … 1勺
大蒜 … 半頭
黑胡椒&鹽 … 適量
熱水 … 別放太多,適量
METHOD
-
蒜香麵包濃湯
1- 首先,你需要1塊農夫麵包或者白麵包,把麵包切片。
2- 用少許的橄欖油,把麵包兩面煎成金黃酥脆的樣子。
3- 一瓣大蒜切片,也給它煎得酥黃,放在一旁備用,這幾片大蒜是最後裝飾用的。
4- 再把五六七八瓣也拍一拍,炒一炒。
5- 在炒好的大蒜放一勺甜椒粉,把剛剛焙好的麵包片也放進去,最後加入沸水煮開。
6- 放鹽和黑胡椒調一下味道。
7- 把這一鍋咕嘟咕嘟放進料理機打成細膩的濃湯,基本就算完成了。
8- 最後,我還在濃湯裡加了一粒溫泉蛋,搭配裝飾了焙香的蒜片和麵包!
Tips
-
蒜香麵包濃湯
在原版菜譜中呢,麵包片是炸出來的,更香更好吃。有增重需求的朋友可以大膽嘗試一下。
這個水可以比視頻裡的少一些,我這次做水放多了一點。
打熱濃湯時,務必提前確認好料理機是否能加工熱湯類食材,不然滾燙的濃湯在廚房裡肆意噴濺可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