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最缺的依然還是人才,不管是企業還是高校,都是離不開人才,雖然高校主要的任務是培養人才,但是也需要有一定的人才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就比如清華北大每到高考成績出來之後,就會明爭暗鬥爭取各個省份的高考狀元,有時候可能晚一步,狀元就會與這些名校錯過。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這所學校大家應該不陌生,這是一個人才聚集的地方。國內對於人才的定義不單單是局限在本科生、研究生還是博士生,最高等級的人才應該是院士,尤其是兩院院士,但是這類人才聚集的地方也會逃脫不了人才流失的命運。這可不是小編瞎說的,不信你接著往下看。
據相關的媒體報導,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今年已經有90多位科研人員辭職離開。這個數目無疑是龐大的,但是並不是最多的時候,頂峰的時期能達到500人,甚至去年都有200人選擇離職。今年的疫情很多人都不敢辭職的情況下,也有90人選擇離開。
甚至據了解這90人還是擁有穩定編制,當地也是有戶口,算是很穩定的人才,居然也選擇離開這穩定的環境,選擇新的工作環境。
同樣逃脫不了人才流失命運的還有蘭州大學,作為曾經的十大名校也是985的蘭大,輝煌時期能與復旦、交大媲美。當時蘭大的科研實力以及專業水平上都是國內甚至世界上知名且排名靠前的,校內的人才無法估量,不管是科研還是教學都是一方獨霸的,吸引的生源數不勝數。
但是這十幾年的發展卻是在走下坡路,最大的原因是人才的流失,尤其在2000-2004年這四年的時間,流失的人才光副高職稱的人才就有將近40名,對於一個大學而言真的是很大的打擊。甚至自己培養出來的19名院士最後流失到只剩下一位。
昔日的蘭州大學已經被其他學校「瓜分」乾淨了,很多南方的高校對於蘭大更多都是關注其擁有的人才,自己是否能挖過來。
蘭州大學人才流失原因你想不到
人才流失背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首先就是待遇的問題。科研人員也是常人,也希望擁有更好的物質生活,對於更好的選擇也會心動也會動搖,尤其在大城市生活,也會有捉襟見肘的時候,尤其有了家庭有了小孩,對於物質的追求也就會越多了,所以也會想著追求更高的待遇。
第二原因就是個人的存在感,自身的才華得不到重視,也很難實現自我的價值,但是對於外界對自身價值的認可時候,尤其還會給予一定的空間發揮的時候,就會又出現心動,甚至動搖,蘭州大學曾經擁有的大量人才就是這樣慢慢流失掉的。
總的來說對於人才的流失,不管是高校還是企業都要反省,不能一味要求人才要艱苦奮鬥,只「畫餅」卻對於很多方面的需要無法給予,這樣是不可能留住人才的,同學們你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