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迎賓、點餐、製作到送餐、買單,機器人全程搞掂。昨日,FOODOM天降美食王國機器人餐廳綜合體在順德區北滘鎮開業。
由碧桂園旗下千璽餐飲機器人集團(下稱「千璽集團」)打造的全球首個機器人餐廳綜合體,為智慧餐飲打開了新的想像空間,也標誌著順德機器人產業邁上新徵程。
秒級出餐 20餘款餐飲機器人「上崗」
走進餐廳內,炒鍋機器人、煲仔飯機器人、粉面機器人等20餘種、40多臺自主研發的機器人亮相「上崗」,或製作菜品,或運輸服務,極具科技感。
做菜和送菜,是機器人餐廳的關鍵環節。
顧客掃碼下單後,「後廚」機器人啟動菜品製作模式,效率遠高於人工,實現秒級出菜。「第二代漢堡機器人出餐效率提高至20秒/個,比當前快餐行業巨頭的出餐效率(約30~40秒/個)提速近1倍。」千璽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共有7款機器人產品首次亮相,14款機器人產品全面升級,最快20秒即可出餐。
經過機器人運送,菜品將安全高效到達顧客手中。
餐廳上方全面鋪設雲軌系統,菜品經AGV送菜小車,按自動規劃路徑在雲軌穿行,通過下菜口從天而降,抵達顧客所在桌位,點對點精準送餐。火鍋區的輸送帶,可傳送菜品直達座位。地面輔助送餐機器人也能直達桌旁送餐,客人按下桌上按鈕,即可自行取用美食。
餐廳面積約2000平米,涵蓋中餐、快餐、火鍋等業態,已開發近200種各式菜品,可同時服務近600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淳生認為:「該餐廳在目前餐飲機器人行業中技術最先進、業態最完整、產品最豐富,填補了多方面的行業空白,具有標杆意義和研究價值」。
安全穩定 機器人「徒弟」還原大廚手藝
機器人技術正在顛覆餐飲行業,自動化、標準化的烹飪製作過程排除了人為幹擾因素,保障菜品品質穩定,提高出品效率。
針對傳統中餐菜品因廚師不同、技藝差別導致品質不穩定、口味差異大的問題,千璽集團引入美食大廚作為機器人導師,進行前期中餐菜品研發,將菜品製作烹飪工藝、菜餚原料、火候控制、烹製過程等數據輸入機器人電腦,進行千百次實驗。大廚們提煉出優選菜品,讓機器人「徒弟」精準記憶,穩定還原地道手藝,實現菜餚的自動烹飪。
目前,千璽集團已完成中餐菜品烹飪工藝程序轉化超過150道、煲仔飯品種7種、不同版本的工藝30餘種。
疫情之下,零接觸的用餐方式成為趨勢。碧桂園集團助理總裁兼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總經理邱咪錶示,通過源頭優選食材、中央廚房標準化處理,食材可實現全程監控溯源;而食材由冷鏈配送直至進入機器人烹飪設備,全過程無人化操作,將人工操作帶來的食材汙染機率降到最低,保障安全衛生。
強強聯合 碧桂園進軍全球智慧餐飲市場
依託順德(北滘)機器人小鎮,順德正加速集聚全球機器人頂級人才,逐步形成機器人產業千億集群。碧桂園是重要的一極。
當天,千璽集團發布機器人餐飲發展戰略,提出以機器人為切入點,打造全球最大的集開發、生產、運營、供應鏈體系於一體的智慧餐飲集團。餐飲機器人單機、機器人餐廳、行業升級解決方案為三大業務方向,預計今年量產單機機器人設備可達5000臺。
為加快開拓全球智慧餐飲版圖,千璽集團整合多方資源。千璽集團與北京北辰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籤約,圍繞會展中心智慧餐飲供應展開全面戰略合作。千璽集團還與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智慧餐飲行業數位化建設領域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合作研發首個創新性智慧餐飲行業物聯網平臺。
此外,聚焦傳統餐飲業標準化程度低的痛點,千璽集團聯合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等單位,制定《食品領域機器人系統安全認證技術規範》並於當天發布,屬國內食品機器人領域的首個技術規範。
同時,千璽集團旗下第二代煲仔飯機器人和迷你雪糕機器人,在全國率先獲得由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頒發的系統集成餐飲機器人 CR(China Robot Certification)證書,開創行業先河。
文/佛山日報記者何綽瑤通訊員鍾傳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