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祖明遠 攝影 郝飛
20多種餐飲機器人各顯神通,最快20秒就可端出正宗粵菜;菜品裝盤後順著頭頂的雲軌,「從天而降」至餐桌,讓人仿佛置身「未來世界」……
8月5日,四川日報全媒體特別報導組來到「美食之都」佛山市順德區,採訪對象不是當地傳統「老字號」美食,而是剛剛開業不到兩個月的全球首個機器人餐廳綜合體——FOODOM天降美食王國機器人餐廳。
上午10時,走進餐廳,以粉色為基色的餐廳裡還空蕩蕩的,但是2000平方米的餐廳裡和傳統餐廳布局不同——廚房操作區以玻璃包圍起來,正位於餐廳的中央,四周則是就餐區,主要是方便菜品的傳遞,以及滿足乘客好奇的觀看。
多個機器人分工協作,製作速度令人驚奇
幾個端著筆記本電腦的工程師正在調試設備——隔著一層巨大的落地玻璃,他們操作的對象正是機器人餐廳的主角之一,機器人廚師。 當時,他們正在調試火鍋機器人——可以將食客點選的菜品,直接通過傳送帶送到餐桌。
「現在人不多,又下雨,中午生意會受影響嗎?」對於這個提問,工作人員笑著回復——不會的,應該還會爆滿。從開業以來,幾乎天天爆滿,主要以帶小朋友的家庭為主,而且周邊上班族和住戶也習慣過來就餐。
於是,採訪小分隊抓緊時間,在午餐高峰前仔細參觀了一遍機器人餐廳。
真的沒有想到,原來機器人餐廳裡不是只有送餐的機器人,根據分工不同,還有咖啡、漢堡、薯條機器人,這是快餐區;而在火鍋機器人背後,就是快餐區,麵食機器人和煲仔飯機器人正恭候光臨;最值得期待,也是功能最強大的,正是炒菜機器人。
根據菜品不同,炒菜機器人也有分工。最初的炒菜機器人,一臺只能炒一個菜,理由是防止同一個炒鍋會串味,現在升級了材料工藝,已經基本解決了這個問題。
看起來最簡單的,其實是漢堡機器人,但進入狀態後,其製作漢堡的速度令人驚奇——隔著玻璃窗,可以看到傳送帶在不同的埠下經過,第一個埠放下一張麵餅,第二個埠放下生菜,第三個埠放下肉餅……直到完成的漢堡包完成,最快只需5秒。
也就是說,用手機掃描支付後,只需數不到10個數,新鮮熱乎的漢堡包就從出口端出來了。類似的情況在快餐類的煲仔飯、咖啡等產品上出現。
菜品色香味俱佳,價格還便宜
記者選擇在大廳就餐,頭頂不時傳來的嗡嗡聲,提醒大家又有菜品到了——天花板上是一道道雲軌,透過玻璃,能看到一臺臺圓盤樣的運菜機器人在跑來跑去。到了目的地餐桌,由一根繩索牽引著餐盤降落到餐桌上方,這就是餐廳名字「從天而降」的由來。
因為,雲軌旁的升降機位置是固定的,因此,機器人餐廳不能像普通餐廳一樣,隨意搬動餐桌的位置,這樣就可能接不到菜。
菜品的味道其實很不錯,幾道炒菜色香味俱佳。據介紹,這是因為炒菜機器人的老師都是順德的名廚。在菜品研發階段,由名廚操作,工作團隊將每一個環節都仔細記錄下來,再通過機器人逐個還原,從不同階段炒鍋的溫度,到不同菜品在鍋內翻炒的時間和次數,每一個細節都精準還原,現在已經可以製作近200種各式菜品。因此,可以說炒菜機器人的水平約等於名廚的正常發揮。
那麼,價格如何呢?
大量工作由機器人完成,整個餐廳工作人員只有傳統餐廳的三分之一,整個後廚只有7個人,負責一部分難以由機器人操作的菜品、加工工序。「我們曾經花了很大力氣研究切割燒鵝和殺魚,後來發現這個沒法標準化,因為燒鵝每隻都不一樣。」千璽餐飲機器人集團副總經理肖然說。
但這部分的節約仍非常必要。因此採取標準化大規模採購、加工,機器人餐廳物價水平與同地段同規模的餐廳相比更便宜,約為其60%。
又快,又好吃,水平很穩定,還便宜,而且還能看新奇。機器人餐廳幾乎每天都爆滿,每天營業額近10萬元。「而且研發團隊還在學習新菜譜,未來準備開到全國各地,所以川菜、湘菜等地方菜都是學習的對象。」肖然說。
【新聞多一點】
記者手記|機器人做川菜將會怎樣
小切口看粵港澳|「機器人大戰」背後的轉型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