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懷孕之後,寶寶的一點一滴都讓媽媽牽腸掛肚。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是否也會像媽媽一樣有喜怒哀樂的情緒變化?答案是肯定的。媽媽對胎兒情況最直接的感受便是胎動,通過胎動,媽媽就可以大概了解寶寶的情況。
寶寶的胎動
不同時期,寶寶的胎動其實是不同的,媽媽的感受也會有差異:
孕8周到孕16周的胎動
寶寶的胎動最早出現在孕8周左右,此時的寶寶還很小,他在媽媽子宮裡就像是暢遊在一個大大的遊泳池,肆意又自在。但是他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情緒,並且通過胎動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但也因為此時的胎寶寶太小,所以媽媽們對寶寶的胎動和情緒表達幾乎是沒有感覺。
孕16-20周的胎動
從孕16周左右,一些準媽咪就會陸陸續續地開始感受到寶寶的胎動。媽媽們對胎動的描述是這樣的:像是蝴蝶扇動翅膀輕輕划過肚皮,像是小魚在肚子裡嘟嘟嘟地吐泡泡,多數時候這種表現都是輕鬆愉悅的。
孕20-28周的胎動
在孕28周之前,隨著胎兒逐漸長大,準媽咪會感覺到胎動越來越頻繁,胎動力度越來越大,但總的來說,這段時期內,胎動是沒有規律的,時不時地準媽咪會感覺到他踢了自己一下,亦或是在裡面翻了個跟頭。
孕28-36周的胎動
這段時間,如果準媽咪有按時數胎動的習慣,就會發現在某些特定的時候,胎動是有規律的。比如你剛喝了一杯果汁,比如你正在聽一首歡快的音樂,寶寶的胎動就會比較歡快,甚至是有節奏,這表示胎兒心情很不錯;但是如果你心情很糟,哭泣、發怒,胎動就會變得很急躁,很劇烈,這表明胎兒情緒很糟,他也會像你一樣表達自己的壞情緒。
孕36-40周的胎動
孕36周之後,胎兒開始入盆,胎動會變少,可能發生的情況也會增加,羊水異常、臍帶繞頸、宮內缺氧等情況會讓寶寶不舒服,異常的胎動就會表達寶寶異樣的情緒。
胎兒情緒的胎動表達
每個階段寶寶的胎動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對於情緒的表達也不盡相同,但總得來說仍舊是有規律可循:
一般來說,寶寶情緒比較好的時候,胎動是比較輕鬆歡快的、有規律的,就像是你聽歌聽到興頭上,點著手指打節拍,媽媽會感覺到胎動很有意思,一點一動,都觸碰到你的心坎兒裡,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媽媽心情比較好的時候,比如你剛看了一本有意思的書,聽了一首好聽的歌,或者跟朋友愉快地聊了一會兒天,共進了一頓美味的晚餐。媽媽心情好的時候,寶寶也會感覺得到,寶寶心情好的時候,媽媽也會感覺得到,胎動會讓你放鬆,心情也會變得很好。
如果遇到擠壓、碰撞,羊水異常、發育異常等原因導致的宮內缺氧,或者是你遇到驚嚇、噪音、悲傷、憤怒等壞情緒,寶寶也會表現出不高興,胎動會變得無規律、很突然、很急躁,媽媽的身體感受是情緒激動、緊張,呼吸不穩。
寶寶的情緒會影響胎動,也會影響準媽咪的心情;同樣的,準媽咪的心情、行為也會影響胎兒的情緒。
如何讓胎寶寶更開心?
好的情緒會讓寶寶發育得更好,反之,壞情緒會影響胎兒的發育,甚至會導致胎兒畸形,流產。那麼,準媽咪要如何做,才能讓胎兒情緒更好,更利於成長發育?
※控制自己的情緒
胎兒的情緒和媽媽息息相關,要想寶寶更好,媽媽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懷孕之後,很多媽媽變得多愁善感,但這不是你的菜。準媽咪,你要學會控制、調節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儘量處在一個比較積極樂觀的狀態,遠離悲傷、憤怒等消極情緒。
※多些興趣愛好
一味地做一件事會讓人很無聊,也容易產生不良情緒,準媽咪可以讓自己多些興趣愛好,孕期可以多看看書、聽聽音樂、找朋友聊聊天、養養花、喂喂魚,即使一種興趣情操的陶冶,也是對寶寶的一種胎教。
※遠離這些情況
噪音、驚嚇、擠壓、碰撞等情況會讓寶寶心靈受傷,產生不良情緒,建議準媽咪遠離這些情況,儘量少去人多擁擠、有噪音和輻射的場所,注意自己的行為,儘量不要擠壓肚子。
※按時做產檢
每個媽媽對寶寶都充滿了臍帶,按時做產檢,可以讓媽媽更好地了解到寶寶的成長發育狀態,更容易產生一種積極地情緒,有助於帶動寶寶有更好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