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重症肌無力管理國際共識指南:2020更新》搶先看

2021-02-13 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2020年11月3日,神經病學雜誌Neurology在線發表了《重症肌無力管理國際共識指南:2020更新》[1],這是繼2016年發表首個重症肌無力管理國際共識指南後第一次更新。讓我們一起搶先看一下2020版共識指南的重點內容。

此次共識指南依舊由美國重症肌無力基金會(the Myasthenia Gravis Foundation of America,MGFA)任命的工作組專家來制定,與2016年指南制定時不同,此次工作組增加了一名來自南美的新成員。新共識指南更新的推薦主題根據2013年以來發表的重症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MG)治療研究篩選出來。工作組專家對各個主題進行了3輪匿名電子郵件投票,每項推薦內容均進行打分,滿分9分。

其中,1-3分:不適當;4-6分:不確定;7-9分:適當。因此這版指南中我們可以看到每項推薦內容後面均附有專家打分的中位數和範圍。

本次指南更新的6個主題如下:

胸腺切除

眼肌型重症肌無力

利妥昔單抗

甲氨蝶呤

伊庫麗單抗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由於證據質量低,體育鍛鍊這一主題被排除了)

我們將以問答的形式介紹各個主題的新增推薦意見,以便大家理解這些推薦意見背後的臨床問題有更多認識和思考。

Q1:非胸腺瘤乙醯膽鹼受體(AChR-Ab)陽性的全身型MG患者有必要切除胸腺嗎?應該該選擇哪種胸腺切除方式?AChR-Ab陰性或者其他抗體陽性的MG患者呢?

指南對「胸腺切除」的推薦

1a.年齡18-50歲的非胸腺瘤AChR-Ab陽性的全身型MG患者,應當在疾病早期考慮進行胸腺切除來改善臨床結局,進而使免疫治療需求和疾病惡化導致的住院需求最小化。(中位評分:9,範圍:2-9)

1b.AChR-Ab陽性的全身型MG患者如果最開始的足量免疫抑制治療無反應或者發生難以耐受的治療副反應,強烈考慮胸腺切除術。(中位評分:9,範圍:5-9)

2.MG患者進行胸腺切除是擇期的,並且應當在患者穩定、安全的時候進行,因為術後的疼痛和機械因素可能限制呼吸功能。(中位評分:9,範圍:9)

下列推薦與2016年指南相同

3.內鏡和機器人進行行胸腺切除術的實施逐漸增多,在有經驗的中心有良好的安全性追蹤隨訪記錄。RCT研究數據目前不可獲得。基於不同研究之間的比較,侵襲性減少的胸腺切除方式可能與侵襲性的方式產生的效果類似。(中位評分:9,範圍:4-9)

4.如果AChR-Ab陰性的全身型MG患者對免疫抑制(immunosuppressive,IS)治療無充分反應,或者為了避免/最小化IS治療不可耐受的副反應,可以考慮進行胸腺切除。目前的證據尚不支持MuSK抗體、LRP4抗體或聚集蛋白(agrin)抗體陽性作為MG患者進行胸腺切除的指徵。(中位評分:9,範圍:6-9)

Q2:眼肌型MG患者推薦用藥的次序是什麼?皮質類固醇的劑量建議使用多少?是否也應考慮進行胸腺切除?

指南對「眼肌型MG」的推薦

1.眼肌型MG患者如果眼肌麻痺或眼瞼下垂對膽鹼酯酶抑制劑無反應,症狀影響功能或者對患者來說十分不便,應當進行IS治療。(中位評分:9,範圍:7-9)

2.皮質類固醇應當作為眼肌型MG患者初始的IS製劑。當單獨使用皮質類固醇無效、有禁忌或者不能耐受時,可能需要考慮非類固醇IS製劑。(中位評分:9,範圍:6-9)

3.來自一項小型RCT研究的數據顯示眼肌型MG患者使用低劑量皮質類固醇可能是有效的,並且或許可以避免大劑量皮質類固醇相關的副反應。(中位評分:9,範圍:4-9)

4.AChR-Ab抗體陽性的眼肌型MG患者,如果對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反應不充分,並且也不願意接受IS治療或者有禁忌,或者對IS製劑抵抗時,可以考慮進行胸腺切除。(中位評分:8,範圍:5-9)

推薦1與2016年指南相同。

1.MuSK-Ab陽性的MG患者如果對最初的免疫治療反應不佳,應當將利妥昔單抗作為早期治療選擇。(中位評分:9,範圍:4-9)

2.對於難治性AChR-Ab陽性的MG患者,利妥昔單抗的療效還不十分確切。若果患者對其他IS治療無反應或不能耐受,可以將利妥昔單抗作為選項。(中位評分:8,範圍:4-9)

指南對「甲氨蝶呤」的推薦

1.儘管缺乏來自RCT的證據,不耐受或者沒有更好的RCT證據支持對非類固醇製劑反應的全身型MG患者,口服甲氨蝶呤可考慮作為非類固醇製劑(中位評分:9,範圍:5-9)

Q5:伊庫麗單抗用於哪類患者?是否應當考慮腦膜炎的預防?

1.伊庫麗單抗可以考慮用來治療嚴重的、難治性的AChR-Ab陽性的全身型MG患者。(中位評分:9,範圍:2-9)

2.伊庫麗單抗治療MG的作用可能隨著時間延長而變化。只有更深入的研究證據出現時才能比較與其他治療的花費和療效問題;如果其他的免疫治療不能成功的達到治療目標,可以考慮使用伊庫麗單抗。(中位評分:9,範圍:5-9)

3.在患者使用伊庫麗單抗治療之前,免疫實踐諮詢委員會的推薦或者其他關於腦膜炎球菌性腦膜炎的地方指南應當被遵循。(中位評分:9,範圍:8-9)

4.未來的研究應當包括評估達到和維持治療目標所需要的的伊庫麗單抗的療程,伊庫麗單抗在其他MG人群中(伴有胸腺瘤、血清陰性的MG患者)以及其他疾病階段的MG患者中(MG危象,惡化,非難治性的AChR-Ab陽性的MG患者的早期治療)的療效。(中位評分:8,範圍:4-9)

Q6:進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療的患者MG的發生率大概是多少?如何與進行ICIs治療的患者進行溝通?進行ICIs治療的患者如果發生了MG如何處置?

當前,ICIs治療是腫瘤領域的熱點問題,例如大家已經耳熟能詳的PD-1抑制劑。已經有研究注意到,接受ICIs治療的患者,有發生MG的可能性。指南新增對接受ICIs治療患者發生MG相關問題的解釋和推薦,可謂此次指南的亮點。指南綜合既往研究的數據,指出PD-1抑制劑治療的患者中,預計MG的發病率為0.12%-0.2%[1]。

指南對「ICIs」的推薦

1.應當與擬接受ICIs治療的患者討論MG和其他免疫介導的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中位評分:9,範圍:5-9)

2.目前為止,沒有證據支持或反對非MG患者在開始ICIs治療前進行AChR-Ab檢測。(中位評分:8,範圍:7-9)

3.ICIs相關的MG通常是嚴重的,有較高的呼吸危象的發生率。(中位評分:8,範圍:5-9)

4.至少對於控制良好(最少症狀狀況或者更好)的患者,先前存在MG不是ICIs的絕對禁忌症;然而,這些患者:

a.也許應當避免聯合治療(抗-CTLA-4聯合抗-PD1/PD-L1單克隆抗體),因為可能有較高的嚴重免疫相關不良反應的風險。

b.必須進行嚴密的臨床監測,尤其是對於呼吸功能和延髓功能來說更是這樣。

c.儘管對ICIs的治療反應對於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來說似乎很少令人滿意,但MG治療應當繼續維持,接受ICIs治療之前MG已經緩解的患者甚至可以重啟治療。(中位評分:8,範圍:5-9)

5.接受ICIs治療的患者如果發生明顯的MG,可能需要採用高劑量皮質類固醇聯合血漿置換或IVIg早期積極的治療。撤除ICIs的決定由患者的腫瘤狀態來決定。(中位評分:8,範圍:7-9)

指南在每個主題的推薦意見之前進行了簡要背景介紹和相關文獻複習,這部分內容同樣精彩。最後,閱讀原文為大家附上原文連結,可以進一步閱讀學習。

參考文獻:

[1]Narayanaswami P,Sanders DB,Wolfe G,et al.International consensus guidance for management of myasthenia gravis:2020 update[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2020 Nov 3].Neurology.2020;10.1212/WNL.0000000000011124.doi:10.1212/WNL.0000000000011124

本文首發: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整理:HH

責任編輯:溪子

相關焦點

  • 重症肌無力管理國際共識指南重磅發布丨2020更新版
    >昨日(2020年11月3日),神經病學雜誌發布了《重症肌無力管理國際共識指南(2020更新版)》,該共識指南基於文獻中的最新證據,對2016年《重症肌無力管理國際共識指南》的內容進行了更新。旨在指導世界各地臨床醫生的重症肌無力管理策略。醫脈通對指南中的要點進行摘譯,供大家學習。文
  • 時隔4年的更新!重症肌無力管理國際共識指南重磅發布丨2020更新版
    2016年《重症肌無力管理國際共識指南》是首個的重症肌無力國際共識指南,發布之前醫脈通也對其中的指南要點進行總結,可以點擊下方文章回顧 制定背景 2013年10月,美國Myasthenia Gravis基金會任命了一個工作組來制定重症肌無力
  • 知識回顧:重症肌無力的藥物治療,你了解多少?
    在兩項短期前瞻性研究中,黴酚酸酯的額外益處尚未得到證實,研究具有方法學的局限性;不過,大多數指南推薦使用黴酚酸酯治療輕中度重症肌無力。甲氨蝶呤、環孢菌素和他克莫司是可用做替代的二線免疫抑制藥物,這些藥物的作用可能與硫唑嘌呤類似。 利妥昔單抗是一種潛在有效的治療方法。
  • 10部最新心血管指南和共識,一文收入囊中|10月指南更新
    本篇匯總了2020年10月發布的國內外心血管疾病相關指南及共識,供大家查閱下載。近十年來AHA發布了多個心肺復甦指南版本,2020年又有新的證據,促使2020年版本出爐,對涉及成人、兒童、新生兒、復甦教育科學和救治系統等主題的指南進行了全面修訂。但是,新冠疫情對心肺復甦的影響不在此次更新範圍之內,預計年底會有相關更新。
  • 北京看重症肌無力怎麼樣?重症肌無力的日常護理需要注意什麼?
    重症肌無力是一種神經-肌肉接頭傳遞功能障礙的獲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於神經-肌肉接頭突觸後膜上AChR受損引起。對於重症肌無力治療不可能就是打針吃藥那麼簡單,日常生活中飲食對重症肌無力病人恢復健康很重要。當然,重症肌無力的飲食護理也是為了在生活中幫助患者恢復健康的關鍵之一。
  • 10部最新兒科指南和共識,一文收入囊中|10月指南更新
    本文是對2002年發布的第5次修訂版川崎病診斷指南的更新。主要內容涉及川崎病的主要臨床特徵,冠狀動脈評估以及其他重要特徵。本指南基於循證證據制定早產兒FI 臨床診療方案以促進對FI 的規範管理。 http://guide.medlive.cn/guideline/21788 6. 2020 臨床指南:唐氏症候群的醫學管理 2020年10月,全球唐氏症候群基金會發布了首部唐氏症候群的醫學管理指南,唐氏症候群是一種常見的染色體疾病,患者平均壽命已經有大幅增加
  • 德勝門重症肌無力劉泉鵬:重症肌無力的症狀及表現有什麼?
    重症肌無力指的是神經-肌肉傳遞功能障礙導致的自身免疫系統異常,臨床主要表現為患者全身肌肉或者骨骼沒有力氣、人也很容易出現疲勞的情況,在活動或行走時症狀會明顯加重,適度休息後症狀會有所減輕。重症肌無力一旦發病,須及時治療。那麼,重症肌無力的症狀有哪些?
  • 2019版GOLD 慢阻肺指南新鮮出爐!更新要點搶先看!
    慢性阻塞性肺病全球倡議組織(GOLD)近期發表的2019 版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斷、治療和預防全球策略(GOLD 2019),通過檢索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7 月全球範圍內發表的相關文獻,對 GOLD 2017 版進行了更新。   更新涉及 COPD 的危險因素、診斷、預防、穩定期及急性加重期的管理、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等諸多方面。
  • 胡軍勇:談「重症」無需色變 重症肌無力並非不治之症
    上世紀60年代,重症肌無力被認為是「第二癌症」,讓人談及「重症」色變。如今,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人們對重症肌無力逐漸有了深入的認識。近日,河北醫科大學附屬以嶺醫院重症肌無力科主任胡軍勇做客長城網健康頻道訪談節目,就該病的預防、治療和預後等問題進行了全方位解答。
  • 14部最新內分泌科指南和共識,一文收入囊中
    導讀:本文匯總了2020年7月-8月發布的國內外內分泌科疾病相關指南及共識,供大家查閱下載。 1 2020ACC專家共識:新療法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風險的決策路徑 2020年8月,美國心臟病學會(ACC)發布了降低T2DM患者心血管風險的新型療法決策路徑共識,本文是對2018年版專家共識決策路徑的更新,提供了簡明的用於降低T2DM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具體藥物使用指導
  • 2020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發布,更新要點速覽
    11月26日,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四次全國學術會議(CDS2020)上,《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重磅發布。相信這一新指南的發布,將對進一步規範我國糖尿病的預防、診療、管理等方面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 【考點速遞】重症肌無力危象
    【考點自測】重症肌無力患者出現反拗危象時的正確治療原則是:A.鼻飼大劑量吡啶斯的明和人工輔助呼吸   B.肌注新斯的明和人工輔助呼吸C.靜脈注射騰喜龍和人工輔助呼吸   D.靜脈注射洛貝林和人工輔助呼吸E.人工輔助呼吸
  • 怎樣幫助重症肌無力患者更好的恢復
    怎樣幫助重症肌無力患者更好的恢復?重症肌無力的發生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生活,重症肌無力除了要及時的治療外,只有做好重症肌無力的護理工作,才可以讓治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侯明教授:2020版中國ITP診療指南解析
    中華醫學會第16次全國血液學學術會議(CSH 2020)於9月24-26日在杭州召開,多位血液領域專家通過線上、線下與會,共襄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成立40周年。本次會議設有主會場、白血病、紅細胞、出凝血、實驗診斷、移植、感染、淋巴瘤、骨髓瘤、中西醫、青年論壇和護理專場,全方位、多角度學習和交流血液最新進展。
  • 孤兒藥一藥難求 重症肌無力必備藥物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日,吉林、天津、廣東等地的重症肌無力患者給央廣新聞熱線打電話反映,「溴吡斯的明片」——這一重症肌無力患者緩解症狀的必備藥物,在當地各大醫院和藥房庫存緊張,一藥難求。愛力重症肌無力罕見病關愛中心建議,儘快完善立法,保障罕見病患者用藥權益。
  • 肌肉筋骨失養:重症肌無力應時而生!
    你曾了解嗎,重症肌無力患者日常要注意多食溫補,重症肌無力患者脾胃虛損,宜多食甘溫補益之品,因為能起到補益、和中、緩急的作用那重症肌無力的病因是什麼呢?關於重症肌無力的病因,大家知道嗎,奇陽虛乏,肌肉筋骨失於溫煦濡養,是促使重症肌無力發生與發展的重要因素
  • 眼肌型重症肌無力可以手術治療嗎?
    眼肌型重症肌無力,任何年齡都會發病,根據調查數據表明,10歲以上到40歲以下的男性,相對發病的機率會比較高,大多數的患者會發生眼部的重症肌無力的症狀。其中相當一部分的患者會一直局限於眼外肌,還有一部分的人兩年以後會轉變為全身型的重症肌無力。這種疾病常常表現為眼球運動的受累,常出現眼瞼下垂、斜視等症狀。
  • 2020CDS|2020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發布!
    11月26日下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發布儀式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四次全國學術會議(CDS 2020)期間舉行。 朱大龍教授、郭立新教授、李小英教授、姬秋和教授、陳麗教授、時立新教授、肖新華教授、陸菊明教授共同啟動發布儀式 更新版指南結合了最新的國際糖尿病管理指南和臨床證據
  • 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最新消息(持續更新)
    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最新消息  (2020.9.2更新)  9月2日最新消息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個人預約官方通知  》》2020北京服貿會個人參觀預約入口及操作指南  》》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團隊參觀預約通知
  • 【神經肌肉劉泉鵬】重症肌無力危害有哪些?該怎麼辦呢?
    隨著現社會的發展,生活更加的科技化,地球仿佛進入了人類世,一切本該向好的地方發展,但是仿佛許多人的身體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健康問題,重症肌無力就是現代較為常見的一種神經免疫性疾病,然而很多人對於重症肌無力並不以為然,認為「不就是沒有力氣嗎?不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