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第107醫院急診科戚小男醫生
煙臺第107醫院急診科醫護搶救患者
大眾網煙臺11月19日訊 (記者 劉慧慧) 家裡要有新生命降生,這本應該是件高興事兒,但在年輕媽媽張婷這裡,卻差點演變成一樁噩夢。10月31日,本來要去醫院做產檢的張婷,在從福山前往醫院的路上,突發急性左心衰,計程車司機趕忙將她送往當時距離最近的解放軍第107醫院,經過急診科、婦產科、手術室、心胸外科、ICU等多科室的協作,張婷母子平安,現已出院回家。
產檢路上突發左心衰
孕婦被送往107醫院
10月31日中午12點左右,突然有人在急診科門口呼救。急診科醫生戚小男聞聲出去的時候,發現一輛計程車停在門診樓前。「患者坐在計程車副駕駛的位置上,頭歪向一側,口鼻還有粉色泡沫分泌物。」戚小男說,當時患者已經沒有意識了,他立馬檢查患者的頸動脈和呼吸,發現都很微弱。「家屬說患者是一個快要足月的孕婦,所以很有可能是妊娠期左心衰。」戚小男說,他在車裡給患者簡單地處理了口鼻分泌物後,在計程車司機、醫護及路人的幫助下,將孕婦從計程車轉運到已經準備好了的擔架車上。
「在到搶救室的路上,我們一直在給病人堅持胸外心臟按壓,到搶救室後,護士們準備了除顫儀等設備,觀察到她還有自主心跳。」戚小男說,在輔助孕婦通氣的同時,急診科其他同事給她進行了氣管插管,上了呼吸機。「這時候,患者的臉色恢復了一些,呼吸也改善了,胸前、腹部缺氧的症狀也改善了。」
患者身份特殊,是一個快要足月的孕婦,用藥要尤其謹慎。「我們用了對孩子副作用小的藥物,當時做了最壞的打算,壓力很大。但是我作為一名急診科的醫生,當時就感覺一定要救她,救她的孩子。」戚小男說,患者情況稍微改善了後,他們立即啟動綠色通道,緊急聯繫婦產科、心胸外科、ICU等科室會診。
想要保住大人
要先解除妊娠
從患者入院到通知會診,不到20分鐘的時間,所有相關科室的專家全部趕到了急診室。解放軍第107醫院婦產科主任張新豔說,她接到會診通知後,立馬開始往急診室跑。「患者當時的情況很不好,意識喪失,而且聽不到胎心。我們邊檢查邊搶救,B超後發現孩子還有心跳,但是很微弱。考慮到孩子已經足月,我們當即決定,先進行剖腹產,終止妊娠。」張新豔說,孕婦在懷孕的時候,妊娠會給媽媽極大的負擔,終止妊娠後,能減輕大人的心臟負擔,情況也會有所好轉。
「當時家屬說先不管孩子,但是一定要保住大人,在我們看來,搶救媽媽和終止妊娠是不衝突的。」張新豔說,經過對家屬的解釋和各種情況的分析交待,家屬最終認可並理解了「先進行剖腹產」的搶救方案。
綠色通道已經啟動,手術室那邊也接到通知準備完畢,患者被推送手術室。從患者進入手術室到孩子出生,僅用了5分鐘。「孩子出來以後心率有點問題,經過及時的搶救,立馬轉往新生兒監護室。」張新豔說,但是媽媽的情況仍然很危急,產後有肺水腫等情況,轉往ICU觀察情況。
解放軍第107醫院心胸外科、ICU主任胡晨虎告訴記者,患者被轉到重症監護室(ICU)時,血壓低、心率快,氧合指數很低。「我們根據患者的情況給她用升壓藥,調整呼吸機參數,後面她的情況逐漸改善,血壓也平穩了。」胡晨虎說,經過一個周的治療,患者最終脫離了呼吸機,10天左右的時間就轉入婦產科普通病房了。
家屬十分感謝107醫院
當時嚇得什麼都忘了
記者了解到,患者名叫張婷,今年26歲,現在已經是一名年輕的媽媽。張婷的母親莊玉告訴記者,10月31日那天,她帶著女兒去常規產檢,當時距離張婷預產期只有17天。
「那天是我們第一次去107醫院,當時嚇蒙了,現在已經什麼都記不清楚了,只記得我嚇得直哭。」莊女士說,從可能失去女兒和外孫到現在母子平安,自己及家人十分感謝107醫院所有的醫護人員。「婷婷生了個男孩,11號就出院了,雖然經歷了那麼一場劫難,但是現在母子平安,我們都可高興了。」莊女士說,等孩子滿月,家人打算去醫院,親自感謝醫護人員全力以赴的搶救。
解放軍第107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安兆威當天也參與了搶救,他說幸虧患者比較年輕,身體素質相對較好,再加上及時、合理的搶救,才能有現在皆大歡喜的局面。「這是關乎兩條人命,稍一疏忽,這兩條人命就沒了。」安兆威說,其實這只是醫院日常搶救的一個縮影,正是各部門、各科室配合,醫務人員每天的訓練、學習,才有了這次搶救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