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在家加班屬"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

2021-02-23 重慶職業經理人協會

文章來源:法制日報、工人在線

9月23日,一則"法官在家寫判決書身亡"的新聞衝上微博熱搜榜,同時帶動了一個新話題:你會把工作帶回家做嗎?

此前不久,"加班用餐時間猝死不算工傷"也登上微博熱搜,吸引了1.6億人次關注,近萬人參與討論。這兩個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案例,都與視同工傷有關。關於工傷認定,每一位勞動者都應該有所了解,並非所有與工作相關的傷害都能滿足工傷認定條件,因此我國《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了一些可以視同工傷的情況,也就是說,這類情形本不屬於工傷的保護範疇,但考慮到其與工作存在著一定的聯繫,從而作為工傷對待。2017年8月11日,河北省三河市人民法院法官楊文峰下班後,將案卷帶回家並工作直至凌晨。第二天早晨6時左右起床繼續整理案卷材料,撰寫案件判決書。7時許,他在上廁所時突然暈倒,被送往醫院,後經搶救無效於當日死亡。2018年6月12日,楊文峰的妻子雷新宇向廊坊市人社局提出楊文峰的工傷認定申請。經補正材料,廊坊市人社局於8月15日作出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該決定書認定楊文峰因病死亡不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認定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的情形,決定不予認定或者視同工傷。雷新宇不服,提出行政訴訟。一審法院最終判定,廊坊市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認定工傷決定主要證據不足,依法應予撤銷。廊坊市人社局不服,提出上訴。二審法院認為,對於楊文峰在家中完成工作任務時突發疾病,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能否認定楊文峰屬於視同工傷,應充分考慮其工作量及工作難度等諸多因素。故上訴人作出的不予認定工傷決定主要證據不足,依法應予撤銷。2019年6月27日,二審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新聞一出,引起網民廣泛關注。有專家認為,視同工傷是對工傷認定範圍的擴大,也就意味著立法者在對這種情形作出立法時,其立法的天平已經有所傾斜,作為執法者在適用這些條款時,應當嚴格依據法條的規定。隨即,有網民找出了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過的一起工傷認定案件。海南某高中老師馮芳弟將試卷帶回家通宵批改,導致心肌梗塞,次日早上猝死家中。事後,家屬和學校向提出工傷死亡認定申請,結果被人社局以"老師的延時勞動不是發生在學校,不是學校安排的加班"為由,不予認定。隨後,海南省人社廳維持了海口市人社局"不予認定"的決定。家屬提起行政訴訟,被駁回訴訟請求。家屬隨即向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海口中院以"認定事實不清"為由,判決撤銷一審判決,責令海口市人社局重新作出行政行為。2015年1月17日,海口市人社局重新作出工傷認定,仍決定不認定為工傷或視為工傷。家屬又進行新一輪的複議、訴訟,直至2017年,此案申訴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法審查後認定,職工為了單位的利益,在家加班工作期間,應屬於"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遂駁回海口市人社局的再審申請。對此,有律師說,最高法認為"職工為了單位利益,在家加班也屬於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是對工傷認定範圍的再次擴充。但最高法並不這麼認為。最高法之所以認定職工為了單位的利益在家加班屬於"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其主要理由是,《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認定工傷條件是"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而第十五條視為工傷時使用的是"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相對於"工作場所"而言,"工作崗位"強調更多的不是工作的處所和位置,而是崗位職責、工作任務。職工在家加班工作,就是為了完成崗位職責,應當屬於第十五條規定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因此,《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將"工作場所"替換為"工作崗位",本身就是法律規範對工作地點範圍的進一步拓展,將"工作崗位"理解為包括在家加班工作,是對法律條文的正常理解,不是擴大解釋。北京律師肖東平認為,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理由符合當前的實際情況。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勞動者的工作方式正日益呈現靈活化、碎片化的特點。對於工作地點的理解,將不再拘泥於單位固定的辦公場所,很多員工選擇在家辦公或在咖啡館辦公,發生了事故或者傷害應當屬於工傷。2003年4月,《工傷保險條例》正式公布。2010年12月,國務院對此條例進行修訂時,工傷認定範圍進行了調整,但是對於"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工作原因"的界定,並未超出此前的規定。因此,法院與人社部門對工傷認定不一致時,很可能會陷入"不予工傷認定—撤銷重作—不予工傷認定—撤銷重作"的循環。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立法諮詢專家胡功群認為,這涉及行政權和司法權之間的關係問題,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要恪守各自的職責權限,相互尊重,依法行使權力。家住山東的王某在部隊服役時右眼因公受傷並摘除,左眼患交感性眼炎。轉業後,王某到山東日照市某化肥廠工作。沒多久,王某被醫院診斷患有左眼交感性眼炎及並發性白內障。於是,王某向日照市人社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該局審查後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書》,認定王某所受傷害為工傷。某化肥廠不服,認為王某並非是在化肥廠工作期間受傷,向山東省人社廳申請行政複議,省人社廳維持了該工傷認定。後某化肥廠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該工傷認定決定。法院經審理認為,王某在所在單位工作期間患左眼交感性眼炎及並發性白內障,屬於舊傷復發,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三)項規定,應當認定為視同工傷,遂依法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承辦案件的法官稱,《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三)項規定,"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應視同為工傷。"王某在部隊服役時因公負傷並摘除右眼球,經軍隊殘情鑑定小組鑑定,傷情為右眼球摘除,左眼交感性眼炎,後經山東省民政廳批准王某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王某轉業到某化肥廠後被檢查出患有左眼交感性眼炎及並發性白內障,屬於舊傷復發,符合《工傷保險條例》視同工傷的情形,應當認定為工傷。"工傷認定,是勞動行政部門依據法律授權,對職工因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是否屬於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給予定性的行政確認行為。根據我國的相關規定,工傷一般由勞動行政部門確認。其特點是:屬於行政確認行為,確認的結果有是工傷、非工傷、視同工傷、不視同工傷四種;屬於須申請的行政行為,"不申請,不認定"是工傷認定程序的特點;單位、職工或其近親屬一方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可以選擇申請行政複議或者進行行政訴訟。吳先生系四川成都一家物業公司的保安人員。2018年12月24日,吳先生工作的大廈附近有人實施搶劫,吳先生聽到呼喊聲後立即攔住搶劫者的去路,要求其交出被搶的物品。在與不法分子搏鬥的過程中,吳先生不慎摔倒受傷。隨後,吳先生向當地的區人社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人社局受理後,要求吳先生補充提交見義勇為的認定材料。吳先生補充了見義勇為相關材料後,區人社局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七項之規定,作出《認定工傷決定書》,認定吳先生所受之傷屬於因工受傷。物業公司認為區人社局依據的法律條款"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與事實不符,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在訴訟過程中,區人社局撤銷了原《認定工傷決定書》,重新作出《認定工傷決定書》,認定吳先生受傷屬於視同因工受傷,依據是《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定,"職工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視同工傷"。物業公司仍然不服,向市人社局申請行政複議,市人社局作出《行政複議決定書》,予以維持。物業公司再次訴至法院,請求撤銷《認定工傷決定書》。法院審理後作出判決,駁回物業公司要求撤銷《認定工傷決定書》的訴訟請求。一審宣判後,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判決現已發生法律效力。法院在判決書中認為,區人社局是縣級勞動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五條第二款規定,具有受理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認定申請,並根據事實和法律作出是否工傷認定的行政管理職權。區人社局根據吳先生提供的區政法委《關於表彰吳先生同志見義勇為行為的通報》,認定吳先生在見義勇為中受傷,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吳先生不顧個人安危與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既保護了他人的個人財產和生命安全,也維護了社會治安秩序,弘揚了社會正氣。法律對於見義勇為,應當予以大力提倡和鼓勵。雖然吳先生不是在工作地點、因工作原因受到傷害,但其是在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也應當按照工傷處理。公民見義勇為,與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與搶險救災一樣屬於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應當予以大力提倡和鼓勵。對此,有些用人單位提出疑問:"員工的利益得到了保障,那企業的利益誰來保障?"武漢律師陳勇認為,《工傷保險條例》第一條規定,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制定本條例。"也就是說,對於用人單位而言,為員工繳納工傷保險,受益者不僅是員工,用人單位也能因此分散工傷風險。"特別申明:本文及圖片均為重慶職業經理人協會新媒體中心從網絡中精選,僅供交流分享,歡迎轉發!若有版權爭議,請聯繫我們!

推動建立中國職業經理人制度

推進建設中國特色職業經理人隊伍

推行建造中國職業經理人公共服務市場體系

推廣培育中國職業經理人新文化和社會生態環境

為職業經理人服務   為企業服務   為會員服務

歡迎關注重慶職業經理人協會微信公眾號獲取服務

  歡迎關注重慶職業經理人協會官方微博獲取最新資訊 

歡迎關注重慶市養生健康服務業協會微信公眾號獲取最新資訊

重慶職業經理人協會

Chong Qing Association For Professional Managers

點擊「閱讀原文」

《中國職業經理人》最低6.8折火爆徵訂中!

相關焦點

  • 華玉振:與"擺地攤"感同身受
    當共和國總理在莊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宣布城市管理要為"擺地攤"寬容時,我的眼睛溼了。三十四年前剛畢業的那年夏天,在家鄉小集鎮的稅務所,因拒絕"出外勤"向"地攤"收稅的風波又勾起我的回憶。上班第一天,因工作分工,我就與所長頂了起來。所長安排我"出外勤"上街。所謂"出外勤",就是上街丶入村丶進廠,挨家挨戶收稅。我從小厭煩稅務官。據父母講太祖父、祖父都曾經因為挑擔擺攤賣杏、賣黃花菜而被稅務官盤剝過。
  • "我,36歲,和甜蜜男談了一場戀愛,傾家蕩產!"
    12月2日,36歲企業員工小琳披露了自己的一場情感遭遇。作為大齡剩女中的一員,她很想談戀愛。但工作朝九晚五,根本沒有機會接觸男性,機緣巧合通過交友軟體結識了劉磊,讓她動了芳心。劉磊的頭像給小琳的第一印象是事業有成的精英男。
  • "生孩子"也要AA制嗎?
    她是這樣寫的:"我懷孕六個月了,沒上班在家待著,自己也沒多少存款,我老公今天說生孩子的時候花的醫療費用我倆一人出一半,平攤,我很震驚,想了一天都沒想通他怎麼會這樣說,為什麼呢?"看了之後,我也驚著了。難道是自己落伍了,跟不上潮流了嗎?還是現在的夫妻樣樣都實行AA制,包括生孩子呢?左思右想不得其解,於是便將這故事當新聞說與朋友聽。朋友聽後一陣哈哈大笑,我被朋友笑懵了,問他很好笑嗎?
  • 遠離心理疾病,就要大膽的和這類人說"不"
    它的可怕之處就是指通過"學習"而形成的一種對現實的無望和無可奈何的行為和心理狀態。我們要警醒失敗對自己的影響,同時一定要時刻的記住,失敗都是暫時性的,我們無法預測未來,現在覺得困難事,在明天都可能會有轉機,一切皆有可能。培養這種樂觀的去看待事情的心態,就能避免"習得性無助"心理的形成。
  • 堅守崗位在一線 他們是這個假期最美的風景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國慶與中秋撞了個滿懷,這樣的「巧合」難得一見,本該是雙節同慶、闔家團圓的日子,卻有那麼一群人,仍然堅守崗位,為城市帶來整潔和美麗。
  • 捷報:濰坊天澤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成功中標"濰坊市高端人才和大中專畢業生管理服務"項目
    成績和榮譽是奮鬥出來的!
  • 從心理學上看程璐思文離婚:兩個"好人"是很難維繫婚姻的
    這個回應問題的視頻我看了好幾遍,可以說通篇都是"乾貨"。兩人思路清晰,真誠而又直率地做了各自的回答。與其說他們是在給觀眾做交待。更像是再次給自己的婚姻做總結。倆人都是脫口秀演員,在節目中慣性職業素養使然"輕鬆"的開聊。但卻無法掩飾她們對分開的傷感和遺憾。
  • 在宿舍中加班突發疾病死亡。單位:宿舍不算工作崗位,不是工傷
    單位認為在宿舍中突發疾病,不屬於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一、本案當事人1、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某。肅南縣某水電公司在4、5月份經常安排上訴人父親王某慶加班,符合在工作時間突發疾病的條件。第三人明確表示王某慶任公司會計以來,公司的基建帳目沒有審計與決算,債權債務沒有清理,工作量大,加班加點是常事,加班時不需要統一安排、督促。用人單位沒有證據證明當日不是在加班,反而認可王某慶突發疾病時工作任務並沒有結束。被上訴人也沒有提交證據證明王某慶在2016年5月23日不存在加班的事實。
  • 最高法裁定:老師在家通宵批改試卷猝死,應認定工傷
    馮芳弟組織晚修測驗及批改試卷即使不是學校的硬性要求,但與其工作明顯相關,且符合中小學教師的職業特點,應屬於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的延伸。突發疾病發病到死亡有一個持續的階段和過程,如馮芳弟這樣的「猝死」,也有從不明顯到明顯的發病至死亡的過程。
  • "我談了一場戀愛卻傾家蕩產!"比仙人跳悲劇 10000倍的,居然是這種騙局!
    但工作朝九晚五,根本沒有機會接觸男性,機緣巧合通過交友軟體結識了劉磊,讓她動了芳心。劉磊的頭像給小琳的第一印象是事業有成的精英男。通過聊天,小琳發現此人不但話語溫情,談吐也很有教養,這讓兩個人越走越近,很快確立了網戀關係。
  • 兩歲半寶寶和她的動物"牧場",二十多隻動物友好相處
    我家孫女兩歲半了,從兩歲開始就特別會自己玩了,拿上幾樣玩具,就能自己編故事哄自己玩,一邊給玩具賦予各種名稱,一邊自言自語和玩具聊著天。最近幾天,又玩上了動物"牧場"的小遊戲,常常把我們逗的哈哈大笑。看看孫女的"牧場"裡都有啥,橙色滿身黑斑點的是金錢豹,黑黑的是大狗熊,灰色的是犀牛,雄赳赳的獅子,黑白條紋的斑馬,認真吃飯的小豬,全身雪白的綿羊和
  • "加班"英語怎麼說?
    ,都表示加班加點(工作),超過規定時間的工作。  例句:He would work overtime, without pay, to finish a job他會為了完成工作無償加班。 You must know our working hours are very long and overtime work is frequent.
  • 最高法裁定:老師在家通宵批改試卷猝死,應認定工傷(注意要點)
    馮芳弟組織晚修測驗及批改試卷即使不是學校的硬性要求,但與其工作明顯相關,且符合中小學教師的職業特點,應屬於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的延伸。突發疾病發病到死亡有一個持續的階段和過程,如馮芳弟這樣的「猝死」,也有從不明顯到明顯的發病至死亡的過程。
  • "兒臣" 的帳單與 "額娘" 的神回復火了 !
    一封大學生和家長的互動書信火了,母子倆用「兒臣」和「額娘」稱呼自己,真的是特別的可愛。只是深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你的起點是父母懷抱,你的未來是修齊治平,弘毅致遠。所以額娘才狠心讓你歷練,吾兒可知"有多殘忍有多愛"。當然,吾兒自立並非始於今年今日,是家風使然。額娘一介弱女,尚能十九歲離家三千裡獨自求學,深信吾兒勝之。
  • 職工夜間在家加班後猝死,能否認定工傷?
    馮某弟組織晚修測驗及批改試卷即使不是學校的硬性要求,但與其工作明顯相關,且符合中小學教師的職業特點,應屬於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的延伸。突發疾病從發病到死亡有一個持續的階段和過程,如馮某弟這樣的「猝死」,也有從不明顯到明顯的發病至死亡的過程。
  • "加班"的英語怎麼說?
    「加班」你要這樣說!加班Work overtime/Overtime workOvertime表示超時超時工作自然就是指加班了Work overtime是「加班」最常見的英語說法,也可以直接 講它的縮寫 「OT」,有人把加班說成extra work,是不準確的,額外工作不一定就得加班,加班也不一定是額外工作。
  • 戰"疫"響了,情感深了!
    2020,註定是多事之秋,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新年的第一天給大家特殊的拜年方式"居家拜年"。作為一名普通的老師我聽從安排,作為一名黨員我絕對服從命令聽指揮。 形式越來越緊,學校要求上報的數據越來越多,越來越細,所以每天都要在班級群裡發不同的通知,分享不同的文件精神,不停地催促家長朋友回覆信息,填寫表格……有時感覺家長也挺累的但是沒有辦法,特殊時期不能掉鏈子。
  • 番茄工作法,讓我們擺脫加班的困擾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出現這種問題,工作中總是不知不覺神遊,本來已經計劃好的任務經常拖延到第二天才能完成,而且效果很不理想;計劃花費一小時完成工作任務,卻總是被身旁的同事給打擾;經常加班要晚上凌晨12點,回到家倒頭就睡,沒有時間陪伴家人...
  • "加班"用英語怎麼說?
    原以為朝九晚五是工作常態真正上班後才知道996才是常態加班之後又是還是加班如果今天不用加班
  • 自閉患兒幹預路上最重要的一項"關係"
    家有特殊孩讓許多父母總是埋頭於孩子的康復教育,心裡唯一的盼望就是希望孩子可以早日恢復成"正常"的樣子,每天有不同的幹預課程,天天在機構與家裡間不斷的來回波奔。在忙碌中甚至無法關注與特殊孩子間的親子關係。可是,特殊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難道不重要嗎?當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