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產業集群、十萬科創人才 看張家口續航到崛起!

2020-12-19 房天下

一轉眼離2015年那場狂歡已經過去5年了,當時的喜悅似乎還在心頭。5年的時間每天往返於張家口各繁華街巷的我們,不難發現,張家口城市建設腳步越來越快,新公園、新學校、新小區一個個落地建成。張家口這座新晉冬奧城市的蛻變,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再合適不過——

初秋的張家口,美景如畫。第五屆河北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盛大開幕。

添動能 旅遊「熱」起來

2017年至2019年, 張家口市接待國內外遊客分別為6259.82萬人次、7354.83萬人次、8605.06 萬人次, 同比增長20.53%、17.49%、17%;實現旅遊收入分別為696.46億元、859.35億元,1037.11億元, 同比分別增長34.13%、23.39%、20.69%。

在建文化旅遊項目54個, 完成投資23.3億元,重點推進了太子城冰雪小鎮、清河影視基地、 老掌溝越野小鎮等一批文旅項目建設。健康養生領域,以京禮高速沿線旅居產業帶和大境門西溝長城人家旅居產業帶為重點,共培育旅居產業項目52個,完成投資199億元。

雪經濟 動起來

冰雪產業項目累計籤約68項,落地項目57項,總投資331.73億元,開工項目17項,投產運營項目19項,實現產值5.49億元。重點推進了美國卡沃斯滑雪板、芬蘭索門託克雅冰場設備、勇源高新科技冰雪裝備項目、塞舍爾慧日滑雪裝備生產項目、 力達騰雪滑雪裝備研發等12個裝備項目開工建設,力爭年內實現投產。

大數據 火起來

投入運營數據中心9個,伺服器規模達71萬臺。阿里巴巴、秦淮數據持續擴模增容,張北榕泰、騰訊華北雲計算總部基地項目工程建設已復工, 張家口市網際網路信息產業園已揭牌。

高鐵經濟 呼嘯而來

2019年歲末,三條高鐵的開通正式把張家口帶入高鐵時代。跨越百年的接力,張家口都是有幸的見證者。

此外太錫鐵路(太子城至崇禮段)開工建設,張家口旅遊鐵路一期工程(張家口至張北段)完成項目核准,京尚高速(張北至冀蒙界段)、延崇高速延伸工程和赤城支線工程有力推進,未來將極大改善壩上地區的交通條件。

上述內容:整合自張家口政府網

從續航到崛起,5年時間高新迭代,高熱地帶,宜居高地,張家口奇蹟傾盆!

橋西區 蓄勢蝶變

既有老城留下慢時光,又有新晉項目注入的新元素。除了有有古樸的院落,也有新式的住宅;

通達路網相交,作為張家口最先發展的中心城區,橋西交通的通達性自然不在話下;

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借力武城街成熟配套;

學校沿線分布,文化氛圍濃鬱……

央企75億助力老城棚改,純新盤,經過了長期 「厚積」,橋西區成為張家口歷史與現代化相融合的成熟區域並日益「勃發」。

橋東區 全力煥新

2019年之後橋東更是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保利、碧桂園、融創、當代置業等一線房企項目相繼落戶,此外張家口本地「名作」不斷,尚峰悅庭、中泰城、城城北岸等人居升級……

工業主題文化公園、山頂公園等新建公園綠地陸續開放,橋東在宜居和更宜居的路上越走越朗闊。

經開區 榮耀之路

2019年底京張、大張、張呼三條高鐵同時開通,跨入高鐵時代的張家口除了滿是興奮之外,作為主城區唯一擁有高鐵站的經開區,也將迎來他的高光時刻。

市民中心、鳳凰山公園、四館、華奧醫院…張家口眾多大型配套皆落戶於此,奧體中心、大學城等也都規劃、擇址於未來之城,曾經被說偏、遠、配套不全的經開區,早已遍地開花。

目前,經開區除了擁有張家口新二醫院、四醫院、張家口一中新校區、公園等」高大上」的配套外,更是有恆大、中糧、融創等大型項目進駐,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展示了各自的品牌價值的同時,也是提升了板塊的潛力。緯一路到緯三路,西苑路到勝利路,緯一橋到緯三橋,東西縱橫,南北串聯,經開區的核心價值隨著區域交通的完善不斷凸顯。

崇禮區 冰雪之路

崇禮區之所以能夠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一舉成為張家口人眼中未來的城市驕傲,奧運!奧運!還有京張高鐵的終點站!2022年這個區域將成為張家口面向世界的「名片」!

現在距離2022年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已5年有餘,冬奧會各項籌辦工作正進入加速推進期。位於崇禮的張家口賽區作為賽事的重要承辦方和50塊冬奧會金牌的產生地,吸引著眾多關注冬奧的目光。

隨著冰雪相關產業相繼投入使用,使得國內諸多知名企業爭相進駐。區域人文品質不斷升級!

宣化區 新都之路

從秦時上谷到明時宣府再到現在宣化,是張家口歷史古城代表之一,被譽為「京西第一府」。

宣化北高鐵站、東大院棚改、高鐵新城、物流產業園…一個個大規劃落地的背後,是千年古城到新都的蛻變之路。

除了優越地理位置以及優勢之外,主要的還有宣化那幾座凝聚了巨大人力物力的代表性建築。古城牆、清遠樓、鎮朔樓、下八裡遼墓群.......每個張家口人都如數家珍。對於張家口來說來說,宣化區內標誌性七大建築的風採無可比擬,隨之附帶的商業價值與地產產業價值更是不言而喻。

恆大、碧桂園、榮盛等實力房企的落地,讓古城宣化融入了現代房企的新理念。

下花園區 華麗轉身

下花園曾是華北地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因煤而建、因煤而興、又因煤而衰。「一城煤灰半城土」曾是很多下花園人對當地城市面貌的深刻記憶。

如今的下花園,確定了新型能源、新型材料、數字經濟、高端製造、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等六大產業主攻方向,堅定走創新引領型、技術密集型、生態友好型的綠色產業發展之路,實現了資源枯竭城市的「華麗轉身」。

為冬奧會量身打造的京張高鐵,在溝通北京、張家口的同時,也為沿線的懷來、下花園、宣化等地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尤其是下花園,這個只有6.7萬在籍人口的小城,既是京張高鐵沿線,又承擔著冬奧專線起點的職能,因此成了最炙手可熱的區域。

包括萬科、碧桂園、華潤、榮盛、藍城、陽光城、魯能、奧園等一眾「大神」級別的開發企業紛紛下沉進入這個四線開外的小城。

隨著高鐵利好的到來,下花園成色如何,將影響著整個京北片區的價值定位。

懷來縣 咫尺間湖山生活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環京地區在承接非首都功能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冬奧功能走廊、副中心功能走廊和新機場走廊 。藉助冬奧會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雙重利好, 懷來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發展之路。

近年來懷來在城市環境、商業、教育、醫療等領域的配套設施建設也是可圈可點,特別是東花園區域。在城市環境方面,基礎功能不斷完善,目前已擁有200萬平方米公園綠化面積,5座城市級公園,40公裡廊道綠廊,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3平方米,獲評國家級園林縣城。

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過程中,懷來發展數字經濟的產業定位非常清晰,與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形成聯動,打造懷來科技產業創新接口,成為京張科技轉移廊道的重要樞紐。產業是人才聚集的磁石,人才是城市發展的動力。按照懷來產業新城的規劃,未來將形成千億產業集群、十萬科創人才、50萬就業人口的產業新城,涵蓋大數據和雲計算、軟體與信息服務、人工智慧和航空航天等眾多高新技術產業。

對於懷來的描摹,是一個國際化的格局!

相關焦點

  • 長葛產業新城引爆「河南版崑山」,千億產業集群落地大鄭州
    左手魔都上海,右手天堂蘇州,優越的地理區位讓崑山承接大上海產業外溢紅利,成長為長三角製造業中心,連續十多年雄居中國百強縣市榜首位置,名動天下。樓市資本論發現,鄭州市中心正南50公裡,正在崛起新一座河南版「崑山」。樓市資本論研究院稱之為「河南版崑山」的長葛,作為一個內陸縣級城市,正落地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撬動中原城市群現代製造業時代的來臨。
  • 助力上海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寶山打造科創中心主陣地重大...
    央廣網上海12月9日消息(記者周洪)今天(9日)上午,2020年上海市重大工程預備項目、寶山打造全市科創中心主陣地的重大項目、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示範性啟動項目——「國盛產投·寶山藥谷」(MEDIPARK)在上海寶山羅店鎮奠基,上海落實國家戰略,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又邁出堅實步伐。
  • 四川南充構建「5+5」現代產業體系 打造五大千億產業集群
    打造五大千億產業集群  作者  王爵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核心,事關一個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和活力。  面對機遇和挑戰,四川南充市把握大勢、順勢而為,大力實施「產業年」行動,構建「5+5」現代產業體系,突出抓好文化旅遊產業,推進集群壯大、園區提升、創新驅動、品牌培育、上市加速「五大計劃」,全力打造五大千億產業集群和五大百億戰略性新興產業。
  • 長樂全力培育千億企業打造產業集群
    福州日報記者 餘少林 見習記者 馮雪珠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長樂區加強龍頭產業上下遊配套項目招商,著力抓好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持續打造一批產值規模超千億的產業集群。
  • 中山家電產業集群產值超千億
    集群與   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徐成彬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山市家電產業基礎雄厚、產業鏈配套完善,集群產值超千億元,是廣東省乃至全國重要的家電製造集聚區域之一。目前,中山正在全力打通家電產業生產鏈、金融鏈、人才鏈、信息鏈,引導企業進行全流程智能化改造,推動家電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 山東發力動能轉換 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加速崛起
    發力動能轉換,「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加速崛起——山東加力產業轉型,推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秋末冬初,聚力培育壯大「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的山東又有大動作:11月6日至12日,第二批山東省「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領軍企業庫擬入庫領軍企業名單公示,45家企業入圍。
  • 武漢「光芯屏端網」等萬億級產業集群崛起,新興產業園區連成線組成...
    02企業進「群」:康寧、江豐逐京東方而來以商招商,千億級新型顯示產業集群呼之欲出1日,與京東方一街之隔的一塊空地上,記者看到,江豐電子「高世代平板顯示產業用濺射靶材及設備關鍵零部件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正在加緊建設。
  • 「千億級鋼鐵深加工產業集群」項目籤約背後:建龍集團加速「搶灘...
    6月22日,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分別與深圳正威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文銀、北京建龍重工集團董事長張志祥舉行工作會談,就深化合作深入交流,並共同出席山西省「正威新材料產業園」、「千億級鋼鐵深加工產業集群」項目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 山東發力動能轉換「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加速崛起
    「四新」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由2016年的22%提高到2019年的28%,預計今年將突破30%。「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涉及山東主導產業、優勢產業、潛力產業,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能否做優做強做大關係到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為此,山東創新推進辦法,建立協調推進體系,逐一構建「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6個1」推進體系,即由1名省級領導牽頭、1個專班推進、1個規劃引領、1個智庫支持、1個聯盟(協會)助力、1隻(或1隻以上)基金保障。
  • 千億級智能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添新拼圖
    近年來,廣州依託千億級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優勢,正由顯示產業領域的生力軍成長為技術領先、實力雄厚的主力軍。廣州超高清視頻和新型顯示產業規模已突破2000億元,顯示模組市場佔有率、4K板卡出貨量全球第一,4K電視產量全國居前,實現多項全國首創、世界領先。
  • 小布播報 |鄭州形成六大千億級產業集群;鞏義新密滎陽宣布單雙號限行
    小布播報 |鄭州形成六大千億級產業集群;鞏義新密滎陽宣布單雙號限行 2020-12-06 0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許昌襄城縣:打造千億級矽碳先進材料產業集群,54個村集體年收入超...
    「增量崛起」與「存量變革」並重,深挖產業生態潛力襄城通過「增量崛起」與「存量變革」並重,一方面持續聚焦主導產業擴量提質;另一方面,通過增量崛起,打造高新產業聚集地,完美踐行了縣域治理「三起來」。通過培育主導產業、拉長產業鏈條,強化龍頭帶動、突出集群發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要素聚集,全力推動工業轉型升級、主導產業膨脹規模、延鏈補鏈,全縣形成了「原煤-焦炭-焦爐煤氣-煤焦油及氫、氨、苯等化學產品循環利用」的煤化工產業鏈,並衍生出矽材料和碳材料兩條「黃金」產業鏈,形成了煤化工、高純矽材料、碳材料和光伏新能源四個主導產業集群。
  • 上海聚力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邱愛荃報導上海落實國家戰略,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又邁出堅實步伐。12月9日,上海市重大工程預備項目、寶山打造全市科創中心主陣地的重大項目、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示範性啟動項目——「國盛產投·寶山藥谷」(MEDIPARK)在寶山羅店鎮奠基。
  • 臨港新片區發布前沿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布局多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到2025年,臨港新片區的前沿產業總規模力爭達到6000億元左右,形成3~5個千億級產業集群。」12月18日,臨港新片區舉辦了新片區前沿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發布會暨2020年人工智慧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儀式。
  • 打造戰略增長極:臨港新片區要形成這幾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來源:一財網臨港新片區揭牌一周年之際,前沿產業的發展目標鎖定為要加快形成若干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上。8月20日發布的《關於以「五個重要」為統領 加快臨港新片區建設的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下稱《行動方案》)提出,新片區要推動產業規模能級跨越發展,全力打造智能汽車、高端裝備、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民用航空等千億級產業集群。
  • 打造千億級高端食品產業集群
    打造千億級高端食品產業集群深圳特區報2019年12月27日訊 12月26日,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局和市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協會第二屆會員大會上獲悉,借鑑荷蘭食品谷發展經驗,深圳將與中國農科院合作共同打造深圳國際農業食品科學中心,建設深圳國際食品谷,滿足大灣區城市居民對食品營養健康與食品安全的需求。
  • 臨港前沿產業「十四五」規劃:形成3-5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12月18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發布臨港新片區前沿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12月18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發布臨港新片區前沿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期間,臨港新片區前沿產業總規模力爭達到6000億元左右,其中工業總產值5000億,形成3-5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支持中國商飛、中國航發商發、特斯拉等龍頭企業加強長三角產業鏈一體化布局。
  • 太倉的科創雄心:打造臨滬科創產業高地
    如今的太倉正立足沿江臨滬、對德合作等優勢,主動銜接上海科創資源,力求打造臨滬科創產業高地,充分展示了一座城市如何借力國家戰略,謀求自身轉型。「兩校一院」帶來智力支撐8月28日,西北工業大學太倉校區一期開工建設,太倉於是成為全國首個建有「雙一流」高校的縣級市。
  • 潮州市潮安區強優勢補短板 為打造千億陶瓷產業集群貢獻力量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鄞柱平、魯利韋、記者羅勉報導 12月7日,潮州市潮安區召開落實「潮州市打造千億陶瓷產業集群」推進會,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廣賢強調,要堅定發展信心,進一步強優勢、補短板,力促潮安區陶瓷產業破冰突圍、激發活力、再攀高峰,為全市打造千億陶瓷產業集群貢獻力量。
  • 紹興:嵊州打造智能廚電現代產業集群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打造智能廚電現代產業集群&nbsp&nbsp&nbsp&nbsp作為「中國廚具之都」,廚具是嵊州最重要的傳統產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