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個寶寶健康成長的背後,都離不開媽媽們的精心餵養。很多媽媽會擔心寶寶會不會缺鈣,維生素攝入得夠不夠。有一種重要的營養元素,卻很容易被媽媽們忽視,那就是——鐵元素。
缺鐵的危害
鐵元素對血液中紅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血紅蛋白的形成有重要作用。鐵元素參與人體的造血功能和能量的代謝,同時與多種酶的活性也有著密切關係。
長期缺鐵的話,會令人精神不振、煩躁、食慾減退,容易發脾氣。嚴重的還會導致缺鐵性貧血。
不僅對孩子的健康產生影響,造成免疫力低下。甚至對大腦的發育產生嚴重影響,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能力等。
補鐵什麼時候開始?
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從媽媽那裡得來的大量鐵元素儲存在身體組織和血紅蛋白中。在寶寶出生以後,儲存在體內的這些鐵大概會在4~6個月以後耗盡(早產兒和孕期嚴重缺鐵的除外),這個時候就需要從食物中獲取額外的鐵元素來補充了。
補鐵的食物有哪些?
母乳中的鐵有很高的生物利用率,約50%~75%能被寶寶吸收,而食物的大概在4%~10%,因此鼓勵儘可能延長母乳餵養的時間。
而6個月後的寶寶已經開始吃輔食,所以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建議首選高鐵米粉。瘦豬肉、牛肉、動物肝臟、深綠色蔬菜等都是寶寶補充鐵元素很好的食物來源,媽媽們可以根據寶寶月齡通過做成泥狀等方式添加到寶寶輔食中。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以幫助促進鐵的吸收,所以在給寶寶吃輔食時可以將富含維C的食物與肉類一起搭配。
對於1歲以上的寶寶,媽媽們得注意孩子不要挑食,營養均衡才是關鍵。
這些補鐵方式不靠譜
鐵鍋炒菜補鐵
用鐵鍋炒菜可能會讓食物帶有一部分的鐵元素,但含量微乎其微,而且人體吸收率也極低。
吃紅棗補鐵
紅棗含量最豐富的確實不是鐵元素,而是糖。因此,吃紅棗其實並不補血。
補鐵首選菠菜
膳食中的鐵分為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血紅素鐵容易被人體吸收,主要存在於動物紅肉、肝臟、血液中。
非血紅素鐵主要存在於植物性食物中,不容易被人體吸收。菠菜中的鐵屬於非血紅素鐵,不但本身吸收率不高,菠菜中富含的草酸也會阻礙鐵的吸收。菠菜中鐵的吸收率只有可憐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