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孩子缺鈣缺鋅固然不好,假如缺鐵?身體危害真不是一星半點

2020-09-03 兒科周醫生


健康孩子:面色紅潤、愛笑、愛玩


還是一個真實病例:

一天,媽媽抱著一個白白胖胖的漂亮小女孩到門診來:醫生,我家寶寶馬上就1歲了,她怎麼老哭啊?一哭就不停,還有幾次都「哭憋氣過去」,誰都不敢招惹她,還不怎麼睡覺。這孩子脾氣性格不像我們,怎麼這麼大呀?朋友說是缺鈣、缺鋅會這樣,可是自從6個月斷奶以來,我們就沒停的補這補那,就是越來越不愛吃飯了。

的確是,依照現在家庭生活條件誰還缺這缺那?早早的就開始把營養補起來了,什麼高檔補什麼,孩子嘴裡的東西越精細、說明家長越對孩子負責任。於是,「佳加鈣」、「伊可新」,什麼「高鈣奶粉」,還有更高檔的富含DHA進口奶粉,哪還缺什麼營養?但是我們願意補,也架不住孩子不願意吃呀。補來補去,家長也暈了,誰說的有理?

家長朋友:可知道孩子的營養平衡嗎?否則,就會「按下葫蘆、起了瓢」。別忘了,你補齊了鈣、鋅、鎂及維生素,卻沒顧上補鐵這營養素喲,如果缺鐵,對孩子身體潛在的危害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明確,也許就只能「亡羊補牢」了。

孩子看上去白白胖胖的,似乎不缺什麼,但一問孩子的餵養史,就基本明確了,再驗血,可不: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實實在在的給孩子診斷上了。


白白胖胖的孩子怎麼就貧血了?忘記補鐵?


一、孩子怎麼會缺鐵?

1、缺鐵的原因:

▷ 母乳中鐵儲備不足而鐵吸收率高:

剛出生的寶寶,體內所存儲的鐵量主要靠母體積累,正常新生兒體內貯存鐵量只能滿足出生後4~6個月間的造血需求。

但是母乳中鐵的儲備低而有限,每升奶量含鐵1.5mg;不及其他營養如鈣、磷、鎂、鋅及維生素的含量。而且,母乳的含鐵量並不受母親飲食的影響,也就是說,母親自己再怎麼補鐵,母乳中鐵含量也就這麼多了。

因此,孩子自出生後6個月的純母乳餵養期間,鐵的來源完全依靠自身儲備和母乳含量,特殊情況下如早產兒、雙胎或多胎,或媽媽孕期有缺鐵性貧血的疾病,使本來就有限的儲備鐵就會更少。

關鍵是:孩子生長發育對母乳中鐵的吸收率又高達50%,所以,鐵的缺口隨時都會存在。


母乳中的鐵儲備量不高、吸收率高達50%

▷ 膳食中鐵的攝入不足和生長發育需求增加: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快速生長,尤其0~12個月,是嬰兒生長第一個高峰期,對鐵的需求也隨之增加

母乳餵養的孩子到6個月時,母乳中的鐵含量將損失殆盡,如果不及時添加含鐵的輔食,營養不均衡,餵養不當、孩子偏食、挑食等就會引起缺鐵。

一般來說,穀類的鐵吸收率低於動物中的鐵吸收率;動物肝臟、肉類鐵的吸收率最高22%,魚為11%,穀類為1~5%,水果和蔬菜中為3-4%,雞蛋僅有3%;這就讓我們了解了膳食中鐵含量在哪裡。

孩子6個月後母乳中鐵消失殆盡

疾病因素導致缺鐵和鐵吸收障礙:

慢性失血性疾病如些寄生蟲鉤蟲病、肛裂、直腸息肉、經常鼻出血、早產及營養不良,本來就鐵儲備有限,加上疾病失血及丟失,導致嚴重的缺鐵。


腸道寄生蟲

2、缺鐵性貧血的高發病率需要引起社會高度重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營養學調查,全世界大約有50%的兒童,20%的成年女性和40%的孕婦患有不同程度的缺鐵性貧血。缺鐵幾乎已成為了一種全球性的營養性疾病。

在我國調查發現,6個月至2歲的孩子鐵缺乏症的年發病率僅高達75.0%至82.5%,7歲以下兒童,發病率也能達到43%左右。非常不容樂觀,缺鐵性貧血需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重視。


缺鐵性貧血的高發病率


二、為什麼說缺鐵對身體有如此危害?而對缺鈣、缺鋅是對孩子身體的影響呢?

現在,只要說孩子的營養問題,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的鈣、鋅缺乏,把孩子的生長發育問題都維繫在補鈣、補鋅上。尤其現在肥胖兒童的問題,讓人們早就忽視了患有缺鐵性貧血這個疾病,其實缺鐵的危害遠遠大於缺鈣、缺鋅:


1、缺鈣造成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最直接的是影響孩子骨質發育及維生素D的吸收,缺乏會引起孩子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及手足抽搦症。造成孩子骨骼發育畸形,長骨發育延遲、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多汗及易哭鬧。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2、缺鋅引起「異食症」

首先缺鋅會影響胎兒在宮內的生長發育;出生後,如果繼續缺乏會影響孩子食慾及生長發育,甚至引起孩子長期厭食及挑食

由於鋅攝入不足,會引起孩子「異食症」比如孩子愛啃食一些非食物類東西如:頭髮、毛巾、石頭等,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瘦弱。

缺鋅主要會引起孩子情緒的變化,易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視力下降;及免疫力下降;經常生病如感冒、發熱、口腔潰瘍等。但是,一旦平衡飲食,是可以糾正的。

缺鋅:異食症孩子


3、為什麼說缺鐵對孩子生長發育及身體健康有很多危害呢?

▷ 缺鐵主要影響造血細胞生成不足、引起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我們知道,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主要原料,缺鐵就會引起紅細胞生成不足,從而使血紅蛋白合成減少,新生紅細胞內血紅蛋白的含量不足,紅細胞變小,形成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缺鐵能夠使貧血經歷3個過程:鐵減少期、紅細胞生成缺鐵期、缺鐵性貧血期。

缺鐵的危害

▷ 小兒缺鐵性貧血對兒童的危害:

1、引起嬰幼兒營養不良:由於貧血,可引起生長發育較正常孩子遲緩,身體、體重均低於正常孩子,將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缺鐵性貧血又稱為營養性貧血。而嚴重營養不良會危及小兒的生命,孩子在過度安靜中悄悄死亡。


營養不良


2、導致兒童免疫力下降:由於貧血,組織細胞低代謝,營養不良,引起免疫功能降低,易導致孩子反覆的呼吸道感染及腸道感染,尤其易引起遷延性腹瀉,而加重營養不良。

缺鐵性貧血的孩子特別容易生病且不容易好轉;容易引起口腔黏膜異常角化、舌炎(鏡面舌)、胃酸分泌少引起長期消化功能差;脂肪及蛋白質吸收不良而引起反甲(指甲呈小勺型)。


3、缺鐵使兒童精神及行為異常:這是因為缺鐵可使具有生物氧化作用及組織呼吸作用的含鐵酶的活性降低,從而引起一些血液系統之外的症狀如:表現為孩子整天精神不振、易疲勞、不愛活動、不說、不笑;或過度的煩躁不安、無故哭鬧及「屏氣發作」、「異食癖」。


缺鐵的危害


4、長期缺鐵使兒童記憶力及智力下降:由於缺鐵使參與神經介質合成與分解作用的含鐵酶活力降低,神經介質傳導異常,表現為缺鐵性貧血的孩子注意力很難集中,視覺和聽覺速度緩慢,哪怕此後再糾正也不能達到正常水平,甚至智力明顯不如正常孩子。研究表明,患兒的智力水平相比於正常兒童下降3-5分,且缺鐵性貧血導致的智力下降不可逆。

學習注意力不集中

總而言之:一般孩子短期缺鐵看不出有什麼影響,長期缺鐵後果就很嚴重了,直接導致孩子的生長發育遲緩、認知能力差,反應遲鈍,恐懼、免疫力低下、容易胃腸道感染及呼吸道感染;一旦引起嚴重的缺鐵性貧血,即使予以糾正貧血,到入學年齡的時候,由於長期缺鐵會導致孩子的智商比同齡孩子低。一旦出現缺鐵智障是不能彌補的,不可逆轉的。


三、怎麼發現孩子是得了缺鐵性貧血呢?有哪些症狀表現呢?

假如我們發現孩子缺鐵就不難看出貧血的一些表現:

1、眼鞏膜發藍:

原理是:我們人的鞏膜是由膠原組織組成,而鐵元素是膠原合成的重要輔助因子。當缺鐵時,人體內膠原合成受阻,鞏膜將變薄,眼球內的脈絡膜是棕色的被顯露出來,而我們看上去孩子的鞏膜就會發藍。

特點有:鞏膜發藍往往比皮膚黏膜蒼白出現得早而且明顯。因此,鞏膜發藍是判斷缺鐵性貧血最早最敏感的體徵,如果發現孩子鞏膜發藍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藍色鞏膜


2、皮膚黏膜漸漸蒼白或蒼黃:

缺鐵性貧血起病緩慢,一般表現皮膚黏膜逐漸蒼白或蒼黃,病初是不容易被發現的,比較明顯的是瞼結膜、口唇顯示蒼白。當孩子出現食慾減退,煩躁哭鬧,精神不振,疲乏無力,毛髮乾燥的時候,家長的重視程度將大大增加。


面色蒼白

3、指(趾)甲床蒼白及反甲現象:

通過看孩子的手,發現指甲菲薄脆弱,嚴重的呈扁平狀,有的象羹匙似中間下凹,邊緣翹起,叫做匙形反甲也是缺鐵性貧血的典型特徵。


反甲


4、反覆口腔潰瘍、感冒、遷延性腹瀉:

貧血後期孩子免疫力低下,口腔黏膜,甚至肛周皮膚發炎,反覆感冒、腹瀉;長期貧血的孩子,身材瘦小、肌肉四肢軟弱無力;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記憶力較差,情緒低落或煩躁哭鬧;更嚴重的智力較正常孩子低。


缺鐵性貧血的症狀表現


那麼,判斷孩子是否是缺鐵性貧血,可以通過採手指血檢驗血紅蛋白的含量來判斷。6歲以下的寶寶,如果血紅蛋白含量小於110g/L就可以判斷是缺鐵了:

世界衛生組織有關缺鐵性貧血診斷標準:當血紅蛋白在60g/L到110g/L之間,是輕度貧血;小於60g/L就是重度貧血了;一旦低於30g/L,那基本上人就會處於休克狀態了,血壓甚至都會消失,非常危險了:

6個月~6歲的小兒貧血診斷標準:

輕度:血紅蛋白(Hb)90克/升~109克/升,紅細胞(3~4)X1012 /升

中度:血紅蛋白(Hb)60克/升~89克/升,紅細胞(2~3)X1012 /升

重度:血紅蛋白(Hb)30克/升~59克/升,紅細胞(1~2)X1012 /升

極重度:血紅蛋白(Hb)<30克/升,紅細胞<1X1012 /升

缺鐵性貧血在兒童中發病率並不低,但絕不能忽視此病,因為血紅蛋白(HB)具有運輸和交換氧氣的作用,由於缺鐵,血紅蛋白的生成障礙,不僅可以引起貧血,而且血液運載氧的能力就會受影響,嚴重時會引起孩子心慌氣短,甚至心臟擴大,導致貧血性心臟病


貧血診斷


總之,缺鐵性貧血對小兒的生長和身體各器官功能均有影響。假如發現孩子有某種缺鐵原因和上述症狀,就要帶孩子去醫院化驗血常規,如果血紅蛋白低於120克/升,紅細胞低於400萬/立方毫米,就要考慮是缺鐵性貧血,當然還要做臨床其他檢驗,如血清鐵蛋白、轉鐵蛋白、骨髓等血液學檢測。


四、缺鐵就補鐵,那麼補鐵中我們容易掉進的「坑」有哪些呢?

1、蛋黃是孩子最好的鐵營養「補品」:

在過去傳統的餵養方式中,人們認為給孩子「烝雞蛋羹(蛋黃)」是最合適的補鐵食物。其原因是:雞蛋來源方便,只要養雞就有蛋,有蛋就有黃。其次是雞蛋羹操作方便,煮完就能吃。這已經成為「過去時」。

現在兒童營養專家已經不建議在孩子開始添加輔食時就添加蛋黃了。因為蛋黃是大分子物質,由於嬰兒胃腸道發育並不完善,因此,孩子吃了容易致敏。

大量數據添加證明:嬰兒營養米粉和肉泥中的含鐵量遠比蛋黃多,而且吸收率高。所以,行為舉止躲過這個「蛋黃補鐵」的坑。


孩子添加輔食的第一口應該是強化鐵配方米粉,而不是蛋黃


2、補鐵應「多多益善」:

過去人們總是以為,缺鐵嘛,哪有什麼標準?缺什麼補什麼,反正食補為主「多多益善「,其實這又是補鐵的一個「坑」。

因為,如果我們過量補鐵,將會給孩子增加胃腸道負擔,不但引起消化不良,同時,還會搶奪其他營養素的吸收率,使擾亂了機體免疫調節功能,反而容易菌群失調,而腹瀉。

所以,凡事講究個「度和量」,這樣才能達到一種正常的生態平衡。

補鐵也得遵循時間、量和種類平衡,少一分不夠,多一分麻煩,應有的放矢、恰到好處。


3、聽說菠菜裡的「鐵含量高」,多吃能補鐵:

經過試驗數據說明:菠菜雖然「葉綠素」很多,但是它還真不是蔬菜中「補鐵之王」,它的含鐵量並不是最高的,甚至連木耳菜胡蘿蔔纓子的含鐵量都都超過菠菜,吃菠菜真沒啥奇效

相反,菠菜中「嘌呤」含量高,吃多了還會引起高尿酸血症。所以,我們再躲過「菠菜補鐵」的坑。


蔬菜水果是補鐵之王?


4、用生鐵鍋炒菜也能補鐵「神效」:

有些民間傳說雖然有一定的道理,用生鐵鍋炒菜,鍋鏟能把鍋上的「鐵粒」剮蹭下來一點,真所謂「鐵杵都能磨成針」。但是,蹭下極少量的鐵,再遇到酸性食物後,發生化學反應,最終變成鐵離子混在菜中,就成了「杯水車薪」。最關鍵是這種鐵孩子的胃腸道怎麼吸收呢?

相反,與其這樣,不如我們給孩子吃肉補鐵豈不是「一舉兩得」嗎?

所以現代兒童營養學科反覆重申:缺鐵性貧血應根據病因、營養學基礎及疾病採取相應的措施,經過鐵劑和飲食改善後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都能收到良好的療效,且很少復發。

五、什麼是防止嬰兒時期鐵元素缺乏的最佳方法呢?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第6版)》中明確提到,大部分嬰兒出生時體內儲存的鐵是用於防止貧血發生,母乳餵養的嬰兒也可以從母乳中獲得足量的易於吸收的鐵元素,暫時不需補充。但是,母乳餵養嬰兒6個月以後,就應開始給於補充富含鐵元素的輔食,以保證嬰兒獲得正常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尤其是鐵。

先做好關鍵的兩步:

1、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將」延遲臍帶結紮」,作為改善母嬰營養和健康結局的適宜技術推廣(2017):

出生延遲「斷臍」:新生兒出生時讓臍帶繼續波動至少1~1.5分鐘,再夾住剪斷臍帶。

主要意義:是延遲臍帶結紮可以提高新生兒出生時的鐵儲備降低嬰兒期發生缺鐵性貧血的風險;同時,延遲結紮還可以降低早產兒低血糖、腦室內出血、遲發性敗血症的風險。


延遲斷臍,可減少貧血發生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明確指出:輔食添加首先應添加強化鐵的嬰兒米粉。人工餵養嬰兒在出生後第1年應該給孩子高鐵配方奶粉。這是規範、標準標準和指南。


2、正確的食補鐵劑:

食物中的豬肉、牛肉、動物肝臟、血之類,不單富含鐵元素,而且食用後吸收率也比較高。以及胡蘿蔔、牛肉米粉

除此之外,補充維生素C、B12和葉酸,也是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

孩子的營養膳食


根據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 補鐵的量:嬰兒在0-6月齡每天鐵的適宜攝入量為0.3毫克,6月齡到1歲時,推薦攝入量為10毫克,而此時母乳中鐵含量僅為0.3-0.9毫克。

而富含鐵元素的食物有:豬肝、雞肝、瘦肉、蛋類、豆類、西藍花、菠菜、蘆筍、火龍果、百香果、櫻桃、蘋果、葡萄、海帶、黑木耳、花生、胡桃、燕麥片、豌豆黃、牡蠣、紅棗、牛肉乾、紫菜等。


嬰兒添加輔食後,需要根據不同的月齡,遵循輔食添加的基本原則循序漸進的添加:

▷ 6個月及以上:鐵強化米粉

家長要把強化鐵米粉作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因為強化鐵米粉能夠保證孩子攝入足夠的營養元素。而且米粉更容易被小嬰兒的吸收,不易引起過敏。


▷7個月及以後:動物肝臟、肉泥

肝類食物(豬肝、雞肝)和紅肉中富含鐵,而且是血紅素鐵,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尤其是豬肝,其營養含量遠遠大於豬肉,我們可以把豬肝打成泥,或做豬肝粥給孩子吃。

豬肉、牛肉和羊肉屬於「紅肉」,鐵含量雖並不是最高,多數這類肉鐵的吸收率並不比動物的肝臟少。因此,我們可以把肉做成肉泥,還可以做成:牛肉粥、牛肉泥米糊、豬肉泥等。


▷9個月及以後:深綠色蔬菜及水果泥搭配動物肝臟、肉類

所謂深綠色的蔬菜及水果有:西藍花、蘆筍、黃瓜、生菜、芥藍、菠菜、捲心菜、大白菜、獼猴桃、青提、青蘋果。其含有的是非血紅素鐵,不易被人體吸收,但如果搭配富含血紅素鐵(如豬肝、雞肝、牛肉、羊肉、豬肉)或維生素C的食物一起吃,也能提高鐵的吸收率

維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有:橘子、橙子、草莓、樹莓、甜瓜、彩椒、捲心菜、西藍花、番茄、牛油果、土豆、綠葉菜和菜花等。

▷12月及以上:含鐵的食物

以上食物12個月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吃,而這時孩子的飲食已經趨於成年人了。

五、補鐵及預防貧血有時間程序嗎?凡事疾病都應從預防做起嗎?

補鐵當然有,而且是好話說3遍,我國營養學會對於補充鐵劑的建議:早產兒從5個月起、足月兒從6個月起可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鐵劑,加強預防。

▷ 6~12個月大的嬰兒,需要鐵質10mg/天。除了母乳、配方奶,需要增加含鐵豐富的輔食。

▷ 1~3歲孩子,需要鐵總量為9mg/天;除肉類和含鐵豐富的蔬菜,還需要吃一些含維生素C的水果幫助鐵吸收。

▷ 如果孩子已經有缺鐵或輕度貧血,家長更應從飲食調理上加強補鐵,達到提前量糾正:

在嬰兒出生後4~6個月應堅持母乳餵養,雖然母乳中鐵的含量較低,但卻能保證孩子的吸收利用。

如果孩子是混合餵養或配方奶餵養,原則應選擇鐵強化配方奶粉


膳食營養


從6個月開始是孩子添加輔食的關鍵時期,優先添加富含鐵的輔食,如強化鐵的嬰兒強化鐵米粉,如何循序漸進輔以瘦肉、內臟、魚肉等。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1歲以下的嬰兒建議避免食用沒有製成嬰兒配方奶的普通乳製品。對於1歲以上的嬰兒,應繼續保證每天都能吃到足量富含易吸收的血紅鐵的食物,如瘦肉、內臟、動物血、魚類、海產品等。無論哪種含鐵的食物,家長都應該鼓勵寶寶搭配富含維生素 C 的蔬果一同食用,以助吸收。


相關焦點

  • 孩子缺鋅,缺鈣,缺鐵的常見症狀
    經過醫院設備的檢查,醫生最終表示,小袁的症狀主要是缺鋅引起的。醫生還問小袁的媽媽,小袁是不是記憶力也比較差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媽媽仔細一想,還真是的。最後在醫生的指導下,媽媽買了幾盒小兒補鋅的保健品,同時醫生還叮囑要給小袁多吃一些含鋅量豐富的食物,不可再挑食偏食了,媽媽這才算是鬆了一口氣。心想著不能再這樣慣著孩子了!
  • 缺鐵?缺鈣?缺鋅?都是爸爸媽媽瞎操心
    寶寶沒精神是缺鐵了。寶寶磨牙是缺鈣了。寶寶都10個月了還沒出牙是缺鈣了。寶寶出汗多是缺鈣了。寶寶頭髮黃,食慾差是缺鋅了。一般孩子6個月兒保時就需要檢查孩子是否有貧血。只要均衡飲食,有肉有菜有動物內臟,基本不需要單獨補鐵。如果孩子貧血嚴重,需要尋找其他原因。
  • 寶寶缺鈣、缺鐵、缺鋅的不同信號!醫生一般都不外說,家長趕緊看
    孩子從小就父母捧在手心上,孩子一聽說缺點什麼,家長就會緊張的不得了,然後就會想盡辦法給孩子各種補。其實孩子如果缺少微量元素,家長不必太過於擔心。如果孩子缺少鐵、鋅、鈣,身體就會告訴我們答案,我們接下來可以看看醫生給我們的建議。
  • 寶寶缺鈣、缺鐵還是缺鋅?這幾個表現最明顯,寶媽學會後一看便知
    我的後臺總是收到很多這樣的提問:「我家孩子最近挑食,是不是缺鋅啊?」「我家寶寶比同幼兒園的同齡小朋友個頭小,是不是缺鈣?」「我家寶寶發育遲緩,是不是缺鋅?」通過這些留言,我發現家長們普遍不明確孩子到底缺什麼。孩子生長發育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要補也得明確知道孩子到底缺什麼才行,所以家長要學會分辨孩子缺鈣、缺鐵、缺鋅都分別會有哪些表現才能及時補充。
  • 寶寶身體發出6個信號,不是缺鈣而是缺鋅,家長還在亂補一通!
    我同事家的孩子今年3歲多一點,是個很可愛的女孩子,平時的時候同事也總是給我講她女兒有趣的事。但是這兩天我發現她心情不是很好,看上去寡寡慾歡的。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她女兒最近不愛吃飯,而且經常性的啃指甲,指甲啃得都已經很小了。
  • 寶寶身體發出6個信號,不是缺鈣而是缺鋅,家長還在亂補一通
    我同事家的孩子今年3歲多一點,是個很可愛的女孩子,平時的時候同事也總是給我講她女兒有趣的事。但是這兩天我發現她心情不是很好,看上去寡寡慾歡的。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她女兒最近不愛吃飯,而且經常性的啃指甲,指甲啃得都已經很小了。後來同事以為她是缺鈣了,就給孩子吃了一段時間的鈣片,沒有想到並沒有好轉。帶著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原來是缺鋅了,並不是孩子缺鈣。
  • 缺鈣、缺鐵、缺鋅,表現各不同,寶媽學會分辨才能及時補充
    相信很多個媽媽自從生了孩子之後都有強迫症,總會覺得自己家的孩子缺少這些或那些的微量元素,總會給孩子添加各種保健營養品,但是從來沒有抓住根源和源頭去下手,盲目而行,而對於缺少微量元素的表現。媽媽們要get起來,才能對症下藥。
  • 缺鐵?缺鐵性貧血?寶媽如何預防,及時給寶寶補鐵很重要!
    當了媽媽之後,除了寶寶身體不好大病小病之外,最怕就是聽到寶寶缺鈣、缺鐵、缺鋅,缺各種微量元素。講真,說寶寶缺鈣缺鋅缺啥啥的,一般都是亂說的。但缺鐵,甚至貧血的寶寶還真不少呢!寶寶缺鐵長期會造成什麼危害呢?寶寶體內缺鐵不是很快會表現出貧血,在貧血出現前缺鐵就可危害寶寶的健康。
  • 別再只顧給孩子補鈣了,孩子缺鋅危害多多,寶媽們不可忽視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的日常飲食都是非常豐富的,因此,只需每天給寶寶喝杯牛奶,孩子一般都不會怎麼缺鈣的。而對於孩子缺鐵導致貧血的情況,也不用過分擔心,只需要控制好寶寶的零食,讓寶寶認認真真吃每一頓飯,一般來說,寶寶都不會出現缺鐵性貧血問題的。
  • 醫生:4個信號,說明你家娃缺鋅了
    導語三伏天是孩子缺鋅的高發期,因為寶寶新陳代謝快,加上天氣熱流汗多,體內的鋅元素會隨著孩子出汗大量流失,所以在育兒圈有一句話說:夏天不補鋅,兩月瘦3斤!缺鋅會誘發皮膚問題,同時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所以很多家長一到三伏天就會陷入「補鋅焦慮」。
  • 「0-1歲」孩子缺鋅缺鈣會引起斑禿嗎?
    斑禿會導致患者的毛髮成塊狀脫落,對外形美觀影響十分嚴重,那來了解下孩子缺鋅缺鈣會引起斑禿嗎?孩子缺鋅缺鈣不會直接導致斑禿的問題,但是缺鋅缺鈣可能會影響身體正常機能,有可能是間接引發斑禿的其中一種致病因素。到目前為止,醫學上針對斑禿的發病原因沒有明確定論,醫生認為孩子斑禿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單純的缺鋅缺鈣一般不會直接引發斑禿。
  • 懷孕前檢查缺鐵又缺鈣,光補葉酸可不行!
    菲兒結婚一年多了還沒有懷孕,最近跟老公商量準備辭職專心在家備孕,所以去醫院做了一下全面的身體檢查,不查不要緊,菲兒不光有中度貧血,還有缺鈣的現象。醫生給她開了很多補血補鈣的口服液。根據她的描述,醫生說她缺鈣和貧血很可能是由於她平時不良的飲食習慣所致,因為工作忙,壓力大,早上時常無暇顧及吃早餐,加上從小養成的偏食挑食的習慣造成她某些營養缺乏,而且,她最近經常頭暈,有時在夜裡會因小腿抽筋而驚醒,原來是體內缺鐵缺鈣在搗鬼。對於備孕的女性來說,飲食科學均衡營養十分重要。大部分準媽媽都知道備孕時需要補充葉酸,但是卻忽略了微量元素的補充。
  • 兒科醫生:大多數缺鋅的孩子,一定有這幾個表現
    因此從寶寶出生開始,父母們都很注重孩子身體的營養供給,害怕因為缺營養影響到孩子生長發育,不過常常被一些爸媽在意的是缺鈣問題,只知道缺鈣會影響孩子的身高,卻時常忽視了缺鋅會給孩子身體帶來更大的危害,因為孩子缺鋅初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不易察覺,可是孩子一旦缺鋅嚴重,不但影響身體的生長發育,抵抗能力差,還可能造成孩子的身材矮小以及智力降低的後果。
  • 醫生提醒:寶寶身體有這4個信號,不是積食而是缺鋅,家長別糊塗
    作為一名兒科醫生,對此我嚴謹地否定了大多數家長的看法。缺鋅比缺鈣更可怕有娃的家長必須要知道:寶寶缺鋅的危害有哪些?1、免疫力變差,孩子老生病鋅參與促進免疫器官的發育,寶寶體內缺鋅,免疫細胞抗擊病毒的能力就會被削弱,導致寶寶的免疫力變差,經常生病。
  • 孩子身體有這些異常說明需要補鈣?補鐵?補鋅?這些雷區不可踩!
    寶寶在吃母乳期間,可以說我們完全不擔心他們是不是會缺鈣鐵鋅硒等元素,因為母體的存儲以及母乳的營養已經足夠滿足他們的生長。但是在開始添加輔食後,我們的擔憂便開始了,畢竟不是每個父母都是營養師,會很好的搭配一天的飲食。
  • 孩子身體發出這些信號,說明缺鋅了,家長早發現娃少受罪
    孩子的身體發出這些「信號」,表明鋅缺乏。一.開始挑食、厭食當孩子一開始不喜歡吃東西時,父母常常認為他們可能缺鈣,但事實上,他們中的大多數缺鋅。一旦缺鋅發生,兒童的味覺敏感性降低,消化和新陳代謝的功能減弱,吃什麼都不香,並且飯量顯著減少。
  • 家長自測:這些表現寶寶可能缺鋅、缺鈣了
    鈣是人體骨骼和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寶寶缺鈣會出現以下現象:寶寶容易出現失眠、易出汗等情況;嚴重些的還會導致雞胸駝背、O型腿等;如果寶寶睡的不安穩,並且出現面部僵硬、易起溼疹等情況的話,寶寶就有可能缺鈣了。
  • 孩子「缺鋅」危害大!盤點寶寶缺鋅的幾種「表現」,寶媽趕緊自查
    01孩子「缺鋅」對身體的眾多危害首先家長要知道,鋅元素在孩子身體裡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無論是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智力發育、免疫功能還是物質代謝,都有重要作用,孩子缺鋅,是件很可怕的事情。1、阻礙身體發育缺鋅的孩子,如果長期處於這種狀態,那麼孩子的生長發育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孩子生長遲緩、矮小、瘦弱,是常見現象。
  • 孩子有如此表現,可能是他「缺鋅」了,停止抱怨趕緊「補」
    如果我們的孩子出現了發育減緩的情況,那我們可要小心了,或許我們的孩子缺鋅了,因為缺鋅能讓兒童體內的生長激素合成減緩,從而影響孩子的骨骼的生長和身體的發育。,我們的孩子不但食慾差,大腦發育還呈現出滯後的表現,記憶力不好,反應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等,這種孩子往往伴隨著缺鋅的症狀。
  • 寶寶缺鈣缺鋅分不清,樹袋寶寶幫你辨別
    便認定是缺鈣引起的,讓她趕緊給孩子補鈣,不然會影響孩子的發育。 小張便去藥店買了兒童鈣片,每天給孩子做飯也加了牛奶、大骨湯。可是過了十幾天,孩子不僅體重沒有上去,反而還便秘了。而且孩子食慾也不好了,連一碗米飯都吃不完了。 這可急壞了小張,只好帶著孩子去了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