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蘿蔔作為一種蔬菜,炒著吃的機率並不是很大,並且蘿蔔炒著吃的味道也很一般,但是除了炒著吃之外,蘿蔔還可以燉著吃以及涼拌或者做成酸醃菜等食用,這樣一來,蘿蔔的銷售量可不在少數。
採種時平常會使用成株採種的方法。時間選擇在「立冬」的前後進行收穫和進行田間的株選,應該選擇些葉片較少、葉色較正、葉叢較直、肉質的根頭部分較小且形狀整齊、根尾細、色澤較深、皮色鮮亮的優質單株,留下1釐米長度的葉柄將切除葉叢之後作為種株。
種株進行冬貯一般會使用溝窖貯藏,可以挖開一條1米左右寬,深度為80釐米,溝的長度根據種株的數量而進行決定。在貯藏溝裡擺一層胡蘿蔔撒上一層薄薄的細溼土。當胡蘿蔔的高度達到40到50釐米的時候,將上面蓋上10釐米左右的溼土。這些工作完成之後,需要根據天氣逐漸變冷進行分層的覆土,覆土的厚度以種株不被凍壞為好。
胡蘿蔔的種株定植完成之後根系的生長的勢頭並不強,長出的根須大多數為鬚根,對於抗乾旱的能力和吸收能力都比較差,所以種田應該合理的進行施肥並且提早的進行精細整地.除了不同的品種之間留種起碼要間隔2000米之上。還需要將種田周圍的野生胡蘿蔔清除,保證種子的純潔度。
等到來年春天土地解凍。當土地的溫度穩定在8到10度的時候將種株從窖內取出進行定植。實驗證明,種株要是在窖外放置的時間較長,會照成肉質根萎縮的情況,導致栽種之後生長不旺,導致產量明顯的下降,最好是從窖種取出時候立即進行種植。如果出窖之後暫時用不到,可以使用溼土進行覆蓋,防止肉質根萎縮。
在作物進行定植之前,為每公頃施加圈肥6萬千克當著主肥,之後進行深耕耙平之後做畦。定植的時候按照行距50釐米株距30釐米的距離進行開溝或者開溝斜裁。栽種的時候先封上一半的土,之後進行澆水,等到水完全滲入之後再進行封頂,根頂部需要和畦面持平或者略高1釐米左右,之後踩實並及時的進行中耕保墒。
種株定植之後到抽薹之前,由於外界的氣溫較低,這段時間植物的生長速度較為緩苗,所以這段時間的主要工作是進行中耕和鬆土,以提高田地的溫度,達到促進作物根系的生長的目的。之後天氣溫度會逐漸的增高,花序抽出之後,進行中耕和除草的工作,這些工作就是為了讓種株封壟之前的田間沒有雜草,讓種株開花結果能有個良好的環境。
在種株生長的各個階段都應該按照實際的需求進行澆水追肥,當花序抽出的高度達到15到20釐米的時候施加氮磷鉀,並配合追肥澆水,當作物進入開花期之後更不能缺水,否則會嚴重的降低作物的產量,最好讓畦面保持見幹見溼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