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的臺灣人比到中國大陸更光榮嗎?

2020-12-11 中國臺灣網

臺灣許多寶可夢玩家聚集北投公園周遭抓寶。圖/臺灣中時電子報

作者:林犀(臺灣)

最近西方媒體造出了一個詞「脫臺者」,形容離開臺灣選擇在大陸生活的人。這個詞不是憑空出現,是伴隨著大陸大學正成為臺灣高中生一個「正常選擇」的情況出現。這背後有一種可笑又正常的心態——一面告訴自己「要適應中國崛起」,一面卻在心底認為「中國大陸,應該在臺灣『之下』,不是嗎?」

以前,臺灣人去大陸(而且必須是北京上海)的外企或臺企做管理層,正常,理應如此!

後來,臺灣人在上海外企從基層做起、並且進了大陸企業(給大陸主管打工),這個殘酷現實媒體呼籲了十年,大家才勉強接受了。

如今,臺灣高中學生(成績不差)竟然也要去大陸?更氣人的是,以前人們認為去大陸念書是「洗學歷」,臺灣學生更容易考進去,這也是事實;如今成績優秀的臺灣學子爭相申請「國際名校」,但這個「國際名校」竟然還不是歐美的?

在大陸高校排隊等面試的臺灣高中生。圖/環球網

這幾年的臺灣社會不斷適應一樁樁「我們(臺灣)是否快被追過」的殘酷現實。十年前臺灣媒體說「小心,你的老闆以後會是大陸人」,現在臺灣媒體說的是「小心,大陸正在統戰臺灣高中生」。這背後的心態,有一點「大陸理應在某方面不如臺灣」的倨傲,更有對自身發展緩慢的緊張。

所以,去美國的臺灣人是臺灣之光,在大陸的是「脫臺者」;臺灣人去澳洲端盤子叫打工度假、思索人生,去上海端盤子叫腦子壞掉。到現在還有人問,臺灣人在中國大陸做什麼工作的多?大多在北京上海吧?嗯,可以明白告訴各位,各行各業,從服務員到高階主管,而且臺灣人遍布各城市。

上次去開封,滿街臺灣飲料店震驚了我;而在北京某烤肉店,帥氣的服務員小哥來自臺中,問他為什麼要在北京端盤子?朋友不覺得你奇怪?這位九零後很自信地說,要在市場更大、機會更多的地方學,從基層學起,以後發展空間大。這位剛在北京立足、比我小五歲的臺灣小年輕比我昔日適應得好、也想得更開,這個根源不是大陸統戰,而是臺灣不見起色的經濟發展。

對於臺灣社會的「中國結」、對於部分臺灣人認為「去美國是『臺灣之光』,去大陸是『脫臺者』」,這種心態我能理解,剛到北京那會兒曾聽過一個臺灣人又惡毒又無奈地說「那些我們以前覺得沒素質的,以後都會是我們的老闆」。對,十多年前的臺灣社會沒想過「吐痰的大陸人」會建立阿里巴巴、百度、騰訊這些臺灣小年輕如今也趨之若鶩的平臺,十多年前的臺灣青年更沒想過小S和蔡康永如今在大陸甚至不算一線大明星。

2014年,臺灣反服貿學生

對,十多年前的臺灣社會以為美國永遠會在「上」,大陸和東南亞國家在「下」。而我們這些臺灣人民,花了多少時間去適應「中國崛起」這殘酷的現實轉變,就代表臺灣藍綠兩黨花了同樣多的時間,在內鬥內耗、虛度光陰。

漸入夜色的臺北市區

我見過太多「脫臺者」,講起臺灣家鄉的發展,或是搖頭嘆氣,或是無奈苦笑,他們回臺灣,除了「臺灣人真可愛、食物真好吃」之外,不會再多說什麼了。他們會讚揚大陸的發展,許多時候那並非是「為祖國高興」,更多可能是對臺灣的焦灼與難過。

本文轉編自多維新聞,不代表頭條號「中國臺灣網」立場

相關焦點

  • 去美國的臺灣人比到中國大陸更光榮嗎?
    最近西方媒體造出了一個詞「脫臺者」,形容離開臺灣選擇在大陸生活的人。這個詞不是憑空出現,是伴隨著大陸大學正成為臺灣高中生一個「正常選擇」的情況出現。這背後有一種可笑又正常的心態——一面告訴自己「要適應中國崛起」,一面卻在心底認為「中國大陸,應該在臺灣『之下』,不是嗎?」
  • 「大陸霧霾飄到美國」?臺灣初中地理講義還能更扯一點嗎?
    攤上這樣的教科書,臺灣家長太難了。近些年以來,臺灣島內學生的思想心智,不斷被民進黨當局所修改的教科書所「毒害」。一些科目的教科書內容,不只是「去中國化」,甚至還極盡污衊造謠大陸之能事。「大陸霧霾飄到美國」?
  • 臺灣人心中的遊客:日本人太禮貌,美國人直接,而大陸人是這樣的
    臺灣屬於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每當我們提及到臺灣的時候,大家的第一印象便是臺灣的發展還不錯,這裡被稱為珍寶島,為什麼叫珍寶島呢,原因島上的資源豐富,島上有各種各樣的水果,不僅僅好吃,而且擺放在一起色彩鮮豔,十分受人喜愛,島上的水果有小柑橘,香蕉,菠蘿等,可以說在國內要想吃水果,不僅僅可以去三亞,還有太萬能可以去。
  • 社評:去臺灣的美國高官,就別來大陸了
    美國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副助理國務卿黃之瀚20日抵達臺北進行訪問,這是美國《臺灣旅行法》通過以來首位到訪臺灣的美國國務院高級別官員。有分析認為,美方這一安排有探測大陸反應的意思,不排除今後美方派更高級別外交官赴臺訪問,或者邀請臺灣高級官員訪美。
  • 大陸遊客去臺灣被問到「大陸生活好嗎」?網友:茶葉蛋分大陸一半
    大陸遊客去臺灣被問到「大陸生活好嗎」?網友:茶葉蛋分大陸一半!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很多人的收入都增長了很多。「錢包鼓了」之後,很多人都想著要在節假日的時候出去旅遊,見見世面、開闊一下眼界,不僅能體驗到各地的風俗民情,還能享受到各地的美食,讓自己「忙碌的靈魂得到片刻的歇息」。很多的中國遊客去旅遊都是選擇去到國內的地方,但是在經歷了很多次的「宰客」等一系列問題之後,很多中國遊客對國內的「某些景點」都已經感覺到了「疲倦」。
  • 臺媒:抱怨之餘 臺灣有去了解大陸嗎?
    臺媒:抱怨之餘 臺灣有去了解大陸嗎?  社評摘錄如下:  美國總統歐巴馬18日晚在農曆新年除夕,透過白宮視頻向全球亞太裔拜年,這已是歐巴馬第六次恭賀農曆新年;今年紐約哈德遜河上空的煙火,更是美國歷史上首次為中國春節大規模燃放煙火;春節期間,好萊塢的主題公園與拉斯維加斯的酒店掛滿了大紅燈籠……美國如此重視中國的農曆春節,在在顯示,美國各界越來越重視中國。
  • 【今日頭條】「大陸霧霾飄到美國」?臺灣初中地理講義還能更扯一點嗎?
    一些科目的教科書內容,不只是「去中國化」,甚至還極盡污衊造謠大陸之能事。9月21日,臺灣律師蘇逸修在臉書和微博上同步發文稱,他發現自己女兒所用的地理講義上,存有大量污衊抹黑大陸的「洗腦內容」,多處對大陸經濟發展情況的描述嚴重失實。蘇逸修認為,在教育中埋入偏頗和仇恨的種子是錯誤和危險的,他決定親自教女兒正確的知識內容,並感嘆「現在的家長太難了」。
  • 環球時報:去臺灣的美國高官 就別來大陸了
    3月22日,《環球時報》發表社評《去臺灣的美國高官  就別來大陸了》,解析「臺旅法」通過以來中美關係的大博弈。 以下為《環球時報》社評全文: 美國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副助理國務卿黃之瀚20日抵達臺北進行訪問,這是美國《臺灣旅行法》通過以來首位到訪臺灣的美國國務院高級別官員。
  • 這個混在臺灣的美國人說,臺灣真該慶幸對手是大陸!
    【環球網綜合報導】大陸對臺「武統」嗎?類似的話題近來又在島內熱起來。臺灣《中國時報》12日發現,曾任臺灣「中廣新聞網」外語廣播主持人的美國人畢靜翰日前在臉書(Facebook)上發表了一個「新奇觀點」,他說,雖然臺灣覺得中國大陸「很恐怖」,但其實臺灣已算是「蠻幸運的」,如果對手換做是俄羅斯,臺灣1950年早就GG(投降認輸)了。
  • 日本人更喜歡去臺灣旅遊,覺得臺灣各方面都比中國大陸和韓國強!
    現在旅遊業可以說是一個新興行業了,每年都會有很多人到不同的國家去旅遊度假,喜歡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了,跟日本較勁的中國大陸、臺灣以及韓國也成為了日本人比較喜歡去的幾個地方,並且旅遊不算什麼,還總喜歡拿出來做比較。
  • 臺灣人眼中的大陸人
    我注意到,我一說起來自大陸,臺灣人馬上就會說:「大路現在不錯了!」   我如果說起來自上海,臺灣人的臉上就會立即露出笑容,有的甚至會翹起大拇指說:「上海好!上海很好!」   很多臺灣人來過大陸,所以對大陸的現狀大都還是了解的。不過臺灣人多多少少還是有點看不起大陸人。
  • 生於臺灣移民美國定居大陸,他高呼:我是中國人 不是美國人
    舍弟一家於七零年代由臺灣移民美國。當年他的長子立安才三歲,之後立安在美國成長,讀書,看來一切都很順利。到他讀大學時,我去美國旅遊,某日去他家與他聊天,他提到在他求學過程中,常會有美國同學向他說,「你不是美國人,你是中國人,滾回中國去!」也有人說,「你是Chink!」
  • 臺灣政治大學教授丁樹範說:美國想引誘中國大陸對臺灣動武
    作者:卜忠民臺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丁樹範表示:「美國可能引誘中國大陸先動手,讓美軍有比較好的籍口」。用美國恐嚇大陸?在幾十年來,也許只有中國臺灣地區的某些人把美國當成「靠山」,大陸歷來把美國的威脅當成紙老虎,從抗美援朝戰爭中就可以證明這一點。其實,中國的統一勢在必行,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國家必定要實現統一。在中國的統一進程中,美國如果硬要插手阻攔,那麼,中國也絕對不會猶豫,必定會選擇一戰。
  • 島內專家:美國航母若進入臺灣海峽,將成中國大陸的靶子
    中國國民黨智庫今日召開座談會,「國安組」召集人林郁方表示,臺灣不是大象,沒有能力介入中美鬥爭,更不想當被大象踐踏的小草。中美衝突讓臺灣變得更危險,不希望看到第四次臺海危機,這將摧毀美麗的家園。林郁方提及,中國大陸、美國軍機在臺海周遭不斷出現,讓臺海很可能爆發戰爭,中美鬥爭讓臺灣暴露在危險之中,好處是過去臺灣買不到的武器,美國現在願意賣給臺灣。「你不停買美國武器,自己的武器研發會不會受到影響?」
  • 臺生:在大陸「臺灣身份」將逐漸消失 接受不了就別到大陸
    ,2016年7月後入學的這批90後在蔡英文團隊上任後、兩岸關係急遽變冷的氛圍中來到北京,「學長姐告訴我們,以前到大陸最常聽到大陸人問『你是臺灣人,到北京做什麼?』 「臺灣這幾年看大陸綜藝節目的年輕人不少,很多人知道臺灣藝人在大陸會被稱作『中國臺灣』,但是我之前看了一檔旅遊真人秀,臺灣和大陸女星去歐洲錄製節目,外國人問那個臺灣女星『你從哪裡來』,那個女明星立刻說『中國』。這種情況我看到過兩次,而且是不同節目、不同的明星。臺灣明星已經不是『中國臺灣』人,他們是『中國人』,在國外他們和東北明星、河南明星一樣都是中國明星。」
  • 蔡英文稱大陸「打壓增加」臺灣要更緊密與美國合作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媒6月22日報導,蔡英文22日稱「大陸對臺打壓」的力道不斷地增強,但大陸的打壓不會改變臺灣「走向世界的決心」,臺灣會持續與美國等國合作,非常期待臺美關係會邁向「更緊密友好的新紀元」。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4
    【推薦序】【大陸人看臺灣】臺灣人的寧靜是一把利刃——王塞壬有意義的他者——賈葭臺灣一泡尿 激起大陸千層浪——黎勇我體會到的「臺灣意識」——郟星星崇高和悲劇總是相互關聯 ——穆建新臺灣到底有多好?——彼得臺灣人的周到與自覺——卓九成我要對你說:我不是共匪——馬琴琴愛在超商蔓延——李月治民主的虛榮與民主的光榮——章程與臺灣接軌 才能真正談統一 ——巴山蜀水臺灣人規矩文明的原因 ——黎勇你知道我有多愛你嗎?
  • 「臺灣就是美國用來對付中國大陸的棋子」
    參考消息網1月9日報導據法新社聯合國1月8日報導,中國7日說,如果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凱莉·克拉夫特按照美國國務院宣布的計劃在未來幾天訪問臺灣,美國將付出「沉重代價」。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發表聲明說:「美方必將為其錯誤行徑付出沉重代價。」
  • 臺灣媒體人:中國大陸不會真與美國硬碰硬,只要耐心地等著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稍早的演講,讓我想起30多年國民黨大佬谷正綱的激昂反 共演說,一切都歷歷在目。今天被民進黨說成昏天暗地的蔣介石時代,在美國部分人士稱許中,可也屬於「自由世界」,他們對當年「自由中國」的支持遠遠超過今天的「民主臺灣」。
  • 臺當局殺一儆百,防止再有臺灣人到大陸發展!凌友詩早有準備
    臺灣當局揚言要對她進行處罰、取消其臺灣戶籍,一些網民也對她的聲調等提出質疑。凌友詩為此接受《環球時報》的獨家專訪直面爭議。她表示,臺灣當局這麼做對她的實際影響並不是那麼大,其真正目的是殺一儆百,防止再有臺灣人到大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