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談新書:我的書是膚淺 說深了怕大家不買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本報訊(記者 王洋 發自北京)日前,著名演員陳坤在京舉行首部小說集《鬼水瓶錄》發布會。發布會後,陳坤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談新書

  鬼水瓶錄啥意思

  記者:新書為何取名《鬼水瓶錄》?這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

  陳坤:我是典型的水瓶座,鬼怪的「怪蜀黍」,所以就以這個不太正經的「鬼水瓶錄」作為書名。這是一本帶有強烈「水瓶」能量的智慧之書。

  記者:你主演的《畫皮》《鍾馗伏魔》等電影,都是魔幻神怪題材,你是偏愛這一類型的電影嗎?

  陳坤:我覺得中國有比較好的魔幻題材故事,比如《封神演義》《搜神記》《山海經》等。作為演員,我更喜歡在某些類型電影裡嘗試演繹一些非現實的人物角色。

  記者:你現在會有什麼壓力嗎?寫作是你釋放壓力的出口嗎?

  陳坤:小時候太帥了,總有帥的包袱,出名了有出名的包袱。現在吧,又害怕大家認為我有文化的包袱。既然包袱這麼多,還不如什麼都別想了,寫了就寫了,沒有什麼對和錯,沒有好和不好,我沒跟別人比過。演戲我就做自己的角色,我帥也讓自己帥著,別跟別人比。這是看臉的時代,外面的包裝有了,總是有存在的可能性嘛。所以文字這個東西,它就是一個記錄,記錄了我心裡真實的感受,很高興的是,我在長大的過程裡比以前幽默了,也會自嘲了,這個自嘲給了我很大的解脫。

  談跨界

  我不喜歡當導演

  記者:之前你提到會把新書中《念珠散》的故事改編為影視作品,你會自己寫劇本或者跨界當導演嗎?

  陳坤:我和另一個編劇正在一起寫劇本,但我不會當導演,我不喜歡這個工作,太累了。

  記者:新書中每一個故事的前面都有一段你自己的經歷,你是不是希望讀者從小故事裡看到很多不同的人生境界?

  陳坤:我的書是膚淺的,我怕說深了大家都不買了,我就虧本了。我希望這本書能像小人書一樣賣得特好,我是很平凡的年輕人,在文字上只是剛剛入門。

  談星座

  水瓶座的怪蜀黍

  記者:你經常稱自己為「水瓶座怪蜀黍」,平時對星座有研究嗎?

  陳坤:星座對於我來說更像一個「搭訕」的話題,方便與他人交流。

  記者:作為演員、歌手、作家以及公益項目發起人,這種多重身份背後的動力是什麼,是愛好嗎?

  陳坤:對,特別是我的年紀越來越大了,我儘量拿出我剩下的不長的時間,做演員也好,做年輕人也好,儘量做一些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包括挑選的角色、做的項目、出的書、寫的文字、說的話,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跟大家交流我自己看世界的方式。

相關焦點

  • 【新書】陳坤出魔幻小說《鬼水瓶錄》 或書拍成電影
    7月19日,陳坤攜新書《鬼水瓶錄》出席2014香港書展,與現場近千名讀者一同分享新書及其生活中的「魔幻世界」。作為演員,這已經是陳坤所出的第二本書,對於寫作,陳坤也表示:「人應該為自己的心而活,做想做的事,哪怕是一些奇奇怪怪的事」。陳坤更是坦言,如果有機會,不排斥會把自己書中所寫的中篇故事拍成電影。
  • 《一時豪興 陳坤一書印展》暨新書發布會大開幕
    《一時豪興 陳坤一書印展》5月23日下午於內湖「長歌藝術現場」正式開幕,同時舉辦《一時豪興 陳坤一》新書發布。團隊精心策劃新書《一時豪興 陳坤一》則同時呈現書跡印痕與創作心情,圖文並茂,並結合掃描二維碼觀看範寫影片,立體展現藝術家對傳統與創新、文學與人生等課題的深入思考。
  • 陳坤:我一再推薦《西藏生死書》,對朋友來講,坤哥能聊點別的不
    所以一時間,趙薇的事業如日中天,而陳坤則是在03年因為《金粉世家》才算是「大爆」,被大眾熟知。中間的這幾年,兩人在貴圈的地位、通稿、資源、人脈相差懸殊可想而知,敏感、細膩,一身傲骨的陳坤不願意受趙薇當時名氣的影響,因此開始慢慢疏遠趙薇。
  • 怎樣買書才夠合算?我是這樣買書的
    今年買的書應該不低於350本,具體多少本我已經數不清了,其中很大一部分書已經被我帶回老家了,在公司宿舍裡已然還有100來本書。這些書絕大部分是新書,也有部分二手書,除了一小部分書外,絕大部分書我都是在4折以下購得。我有一個購書原則:除了一些絕版書,高於定價4折的書我堅決不買,等到低於4折的時候狂購。即使是促銷滿減或是打五折,我都不考慮,因為我知道它的價格還會再減。
  • 臺灣書法藝術家陳坤一書藝添豪興
    時下新冠肺炎疫情未緩,人心浮躁、紛亂不已,臺灣書法藝術家陳坤一於此際出版書籍、舉辦展覽,並製作摹寫字帖供人臨習。他期望在亂局中能幫助大眾,藉閱讀排遣鬱悶,靠寫字安定心神。陳坤一近日出版新書《一時豪興》。圖片提供陳坤一陳坤一浸淫書法超過一甲子,下筆之際從未先考慮要表現傳統或創新,只是順著當時心境,自然而然地寫。
  • 買書借書?新書二手書?紙質書電子書?讀書,你選對方式了嗎?
    論語俗話說:買書不如借書,借書不如「偷」書。買回來的書,歸屬權是自己的,想看的時候就翻幾頁,不想看的時候擱在一邊。但是借的書有歸還期限,反而有種緊迫感促使自己去看書。如果你有自主閱讀意識,每天可以花固定的時間來看書,那買書跟借書對你的影響都不是很大。如果你想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強迫自己每天閱讀,就可以利用借書這個途徑來養成良好的習慣。
  • 【開腔】對話陳坤:幹嘛非去在意別人眼中的我?
    陳坤在西寧城市行走  他有了房,有了車,有了助理,坐飛機從經濟艙變成了頭等艙……他好像擁有了一切,但是突如其來的財富和名聲也徹底打亂了他本來的節奏。  「它們強大到足以消滅我作為一個普通人自我進取的希望和快樂。」他在書中寫道。  對於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彼時的陳坤似乎還沒準備好。
  • 說書,說新書
    2015年底,鄭思傑和老舍茶館談了合作,將二樓一個一百來平的空間做成書館,每周六下午演出,茶館和演員分成。說書成了他主要的行當。他不願意提「說書先生」、「高臺教化」這些詞兒,好像一說書就得拉開那個架勢。那是早年間老百姓不識字,靠說書先生拉典長見識,現在,他本科畢業,聽書的碩士博士都有,談不到他「教化」。
  • 陳坤:做人不要有太多的得失心,行走就好
    我在那一剎那特別榮耀,覺得被一個團體接受了。」他一句「覺得被一個團體接受了」足以說明當時的處境。除了在學校,家庭的複雜關係也讓年幼的他承擔了本不該承擔的辛苦。陳坤在自己出的故事集《鬼水瓶錄》裡寫了印象最深的一次飢餓。陳坤寫道,「這麼多年過去,已經忘了挨餓的苦,忘了在貧瘠的日子裡沒著沒落的絕望。
  • 陳坤:了解死,才更珍惜生,《西藏生死書》讓我重生並陪我到死亡
    正常情況下,人們不談論死亡。很多人第一次想到死亡是在時間到了的時候。我們是一個不願死亡的民族,《西藏生死書》說,一位著名作家曾經說過,「中國人談論死亡就像小學生一樣,因為中國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當孩子眨著眼睛問有關死亡的問題時,父母往往選擇不做正確的解釋,而是非常忌諱的說:「他在睡覺」。,「他去旅行了」,「他去了天堂」…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失著「死亡」。
  • 有人把陳坤叫成楊坤,坤哥生氣大聲糾正:「陳坤」,我笑吐了哈哈
    有人把陳坤叫成楊坤,結果坤哥生氣大聲糾正:「陳坤」,我笑吐了哈哈雖然現在的娛樂圈當中年輕的小鮮肉小花們佔主要的地位,但是成名已久的很多男神女神,他們在很多人心中還是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至今難以忘懷,而其中成名已久的陳坤,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他年輕時候主演的
  • 2018年新書均價漲至近70元,為什麼買書的人少了,書卻更貴了?
    2018新書均價近70塊,5年後書價將破百。據京開研究院圖書市場年度報告,2018年新書均價已漲到68.5元。新經典文化副總裁黎遙稱2008年到現在書價翻了一番,會繼續上漲,五年後將遍地是100元的書。而新書打折是惡習,若像德國那樣禁止打折,書的質量會更高。
  • 怕孩子撕書就不買書?媽媽,你錯過了孩子閱讀引導關鍵期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幾天和幾個朋友小聚,從大學時的美好時光聊到家裡的茶米油鹽,再到孩子的養育問題,瞬間大家討論就激烈起來,說到孩子看書的問題,媽媽們開始紛紛吐槽:以前給孩子買過幾本繪本,到娃手裡沒兩天,不是書頁缺了,就是封皮掉了,那叫一個慘不忍睹。
  • 陳坤任雜誌出品人全新MOOK書《我們》上架
    原標題:陳坤任雜誌出品人全新MOOK書《我們》上架 陳坤陳坤陳坤與周迅互動  新浪娛樂訊 3月26日,由影視明星陳坤跨界操刀擔任雜誌出品人的全新MOOK書《我們-逆行》全線在各大電商及書店上架。
  • 犀牛書作者David Flanagan談盜版
    每次,只要我的新書一出來,我準會因為盜版生一肚子氣。為這事,我都在Twitter上發過消息了,但在Google搜索框裡只有寫長一點你才會發現微妙的差異。這篇文章題目是什麼意思?就是Google對搜索我的書的人給出的建議。
  • 《張文宏說傳染》新書發布:「我的書平時可以墊桌子,但疫情期間...
    因為前期防護得好,今天就可以出來玩,就可以逛書展、看電影,今天書展結束以後可以到對面去逛商場、買東西,晚上還可以到旁邊的商場吃飯,這些都是大家在前面幾個月裡面辛苦抗疫的結果。換句話說,你現在有權利享受,這個權利是你自己獲得的。」「我如果問你上海是怎樣一個城市?你會說這是一個非常先進、發達、衛生、文明的城市。
  • 享受那些「膚淺」的快樂
    這個故事裡孔子為了把東西學深、學透,只彈一首曲子。但是,我們可以僅憑反覆練習同一首曲子,掌握彈琴技巧和領悟作者情感嗎? 我們也許沒有孔子那樣高的思想覺悟,可有的時候——我們也很享受那些「膚淺」的快樂。 醬紫FM出品
  • 陳坤:我用打坐治好了抑鬱症
    他起初是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逃避,但這樣的方法卻治標不治本。慢慢的,陳坤的經驗告訴自己:解決問題,不是由外而內,而是由內而外。他不想理會外界那些紛擾的喧囂,他選擇坐下來,與自己的內心來一場真正的對話。他想通了什麼叫做「富有」,他不在乎自己的片酬是多少,賺了多少錢,他更在乎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他終於找到了那個方法:禪坐。
  • 走丟的遺傳基因,陳坤的兒子不像陳坤,楊迪外甥女太像楊迪
    但是也有的和父母不像,隔輩遺傳的,比如包貝爾的孩子包餃子,長的就特別像奶奶。但是有的孩子的遺傳基因,卻是好看的不遺傳一下,偏偏往「獨特」方向發展。陳坤的兒子不像陳坤作為我們童年的回憶,你還能想起哪些影視劇和裡面的人物?
  • 閒置書籍換新書、可買也可賣…… 二手書交易平臺,你用過嗎?
    「買書如山倒,家裡地方小。」如果你是喜愛閱讀的「囤書症患者」,一定曾對家裡書太多、沒地方放而感到棘手。如果你在深圳搬過家,也必然遇過捨不得扔、又帶不走一些書的困局。看著師傅踉踉蹌蹌地把書運到樓下,林琳有些不好意思。最後,林琳給了師傅一份額外的酬勞作為答謝。師傅也坦誠地告訴林琳,每次工作,最怕就是遇到滿屋子書的人家,寧願搬柜子、家電,也不太想搬書。在林琳的書柜上,並不是每本書都是她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