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直以為付出很多,但請永遠都不要低估孩子的愛

2020-10-08 象樂成長

有一個作家曾經這樣寫道可愛的孩子們:

他們曾趴在雲朵上,認認真真地挑選媽媽。他們挑中了你,然後丟掉天上無數的珍寶,光著身子,像個一無所有的小乞丐一樣來到你身邊。他們裝出無助的樣子,其實心裡只有一個主意,就是要全心全意地愛你。

人們常常歌頌父愛和母愛的偉大,殊不知,孩子對父母的愛,才是真正的毫無條件,毫無保留。你永遠想不到,你的孩子有多愛你。永遠不要低估孩子對你的愛。你的孩子可能不會用筷子,甚至分不清左右手,但他們天生就會愛你。

他們是上天送給你的禮物,像一隻慢吞吞的蝸牛,帶你欣賞這個世界上最美的風景。學著像孩子一樣柔軟,單純而又包容吧。因為他們一直都這樣愛著你。

8歲的孩子為媽媽寫的詩歌

小暖男把學校好吃的菜帶回家給媽媽吃

最近一段視頻#男孩從學校帶雞腿給媽媽吃#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這個可愛的小暖男每次去學校都捨不得吃學校裡最好的菜,會用餐具盒把菜小心翼翼地帶回家,給媽媽吃。儘管媽媽多次勸阻,但是孩子還是執意要將好吃的分享給媽媽。

網友們都被這個孩子簡單純粹的愛以及暖心的行為感了:「好有孝心的孩子」、「知道感恩的小暖男」。

有些網友則開始回憶起自己的「暖心操作」:「我小時候也這樣做過」。

也有媽媽驕傲地表示:自己家也有同款暖男、小棉襖。

10歲女孩騎電動車二十多公裡看望生病的母親

之前看過一則新聞。江蘇一名交警攔下了一個在路上歪歪扭扭騎著電動車的小女孩。女孩才10歲,後座上是她3歲的妹妹。

問她為什麼沒有大人陪。小女孩再也控制不住,帶著哭腔說:「我媽媽在醫院生病呢。」媽媽一天不能動,我想帶點現金,給她補補身子,買點吃的。」

要知道,女孩的家距離醫院足足有二十多公裡。交警說太危險了,不給她們放行。小女孩急得大哭:「就差7.2公裡了!」

7.2公裡,眼看快到醫院了,馬上就要見到媽媽了!明知道這樣做會被責罵,可是為了媽媽,弱小的她用盡全身力氣,也只想到這個辦法。

為救父3個月增肥20斤

去年,10歲的男孩路子寬紅了。他拼命吃飯,三個月增肥20斤,只為拯救患了白血病的爸爸。


因為增肥,體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時還不明真相的同學們嘲笑;平時好動的路子寬感覺到吃力,和小夥伴們玩逮人遊戲時也總是早早出局。

路子寬每日「暴飲暴食」的動力就是早上稱重,每增重一斤一兩就距離救父親近了一步。體重增長到穿不下衣服,再到走路時大腿根的肉被磨爛。最終,路子寬的體重達到了要求。在路子寬住院等待手術時,血液病區走廊的患者家屬看到他都會說,「這供者體格真不錯」。進行採骨髓的日子,也是路子寬父親的生日,路子寬說: 「我送給我爸的生日禮物是骨髓。」

孩子永遠給父母10分

很早以前的一個公益視頻,讓無數網友淚目:「媽媽和孩子分別給對方打分」。說到孩子的時候,媽媽們會因為孩子調皮、不聽話、不寫作業而頭疼。媽媽在給孩子打分的時候,基本都是5分、7分,最高不超過8分。

而在孩子的眼裡,媽媽全都是優點,幾乎是完美的。所有的孩子都給媽媽打了10分。

學會說:孩子,你慢慢來

當孩子還是一個小不點兒的時候,父母傾注了自己所有的愛。可是當孩子長大了以後,背起書包開始求學,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開始批評、怒吼、甚至打罵ta了。

這很多是源於我們家長內心的不自信,愛比較,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生長節奏,不用著急,慢慢來。

剛開始孩子的語言是貧乏的,他們還沒有學會用多華麗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愛。但是他們的愛是豐富的,對於父母的愛,不帶任何雜質和欲望。很多時候成人沒有感覺到是因為我們已經是成人,喪失了孩子的思維能力。所以請包容你的孩子,很多地方需要學習和改善,時間是最好的方式。

想起曾經有一段流傳很廣的文字:

我也愛我的孩子。

可是,我卻不如他愛我。

我的愛不如孩子多。

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會對他發脾氣,甚至會避開他。

而他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卻阻止他對我發脾氣,我會批評他。

而他不但不討厭我,還要想方設法討好我。

我的愛不如孩子多。

當我累了的時候,我就想自己一個人待著,不允許他來打擾我。

而當他累的時候,我卻還希望他不喊苦不喊累。

而他即便不情願,也努力去做。

我的愛不如孩子多。

我總喜歡對他指手畫腳,做不到就大聲喊叫,還美其名曰「批評教育」。

而他不但不敢對我指手畫腳。

還要努力克制自己的恐懼來討好我。

我的愛不如孩子多。

我總喜歡用哄騙、恐嚇的手段來讓他做一些事情。

而他依然對我信任有加。

多少次對他說:「我不理你了。」

而他的心從沒離開過你,連視線也沒脫離過。

多少次你把他推開,而他依然抱著你的大腿。

孩子更愛我們,是我們不懂得珍惜這份愛,是我們在慢慢地把孩子從我們身邊推開。

當你要對孩子生氣的時候,請你想想。

或許,我們的愛,真的不如孩子多。


你的孩子是否也曾溫暖到你了呢?關注象樂成長,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哦~

相關焦點

  • 從小就要教孩子愛你,而不是父母單一的付出愛和關懷
    不要總以為孩子還小,要開心的接受孩子對你的付出,增強他的自信與我能感當孩子要幫忙你時,你是欣喜的接受?還是擔憂的馬上拒絕?覺得孩子還太小,不需要他的幫忙,或是他還做不到?做不好?以前對孩子們愛的付出,現在得到了愛的回饋,讓人有能力與勇氣,去面對日後更多的挑戰。親子關係要經營順暢,一定要經由雙向的交流,不是父母單一的付出愛和關懷就夠,也要接受著孩子對父母付出的關懷和愛。我們不要總是覺得孩子還小,就一直幫他做事情,想解法,這樣不但不是愛孩子,還是妨礙了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 永遠不要低估你的話對孩子的影響力!三種情況需要父母的寬容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阿黛爾·法伯說:永遠不要低估你的話對孩子的影響力。經常遭受父母打擊的孩子容易自卑,並且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導致許多極端行為。因此,在不失原則的前提下,最好儘可能對孩子寬容一些,尤其是三種情況下。
  • 婚姻中,當男人不愛你時,請不要低估他們的絕情和狠心
    他和小13歲的圈外人幼兒園老師羅曉文九年戀愛長跑,九年婚姻,說好不要孩子丁克到老,他卻在58歲時偷偷和別人有了孩子。 被抓到出軌,他不道歉:「我對婚姻制度不抗拒,但那個誓詞有問題,兩個人發誓一生一世,根本未必能做到,應該改為我盡能力去做。」
  • 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我想親眼看看她好不好……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愛孩子如生命,卻不知道,孩子愛我們更無保留。01江蘇南京一家幼兒園開展地震逃生演習。我們總以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可在愛你這件事上,他比誰都懂。04有句話說:沒有一百分的媽媽,只有一百分的孩子。因為育兒觀念的制約,因為生活瑣事的壓力,很多時候,我們都沒有好好對待孩子。
  • 永遠不要做孩子的差評師
    都說慈母多敗兒,因此有地父母對孩子就格外的嚴厲,甚至做上了孩子的差評師。不管孩子怎麼做,都會找理由對孩子進行打擊。 不知道大家對於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別去想那隻粉紅色的大象」怎麼看?他會不斷跟學生說:「請不要想粉紅色的大象!請不要想粉紅色的大象!」結果,所有學生無一例外,在大腦中第一個出現的就是一頭」粉色紅的大象」。 畫面感是不是特別的熟悉?像極了每天家裡雞飛狗跳的親子關係?家長追在屁股後面不停的說:不要亂跑,不要啃拖鞋,不要爬窗臺,不要撕書,不要挑食,不要玩Pad,不要……孩子卻積極主動地做了所有被禁止的「危險活動」,重點是樂此不疲。 為什麼會這樣呢?一點也不怪孩子。
  • 孩子漠視家長的付出?家長應改變愛的方式,讓孩子審視父母的關愛
    其實,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總覺得自己好心提醒孩子,卻遭到了孩子的拒絕,而且孩子很無視家長對他的付出,總是跟自己作對。當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家長們要仔細回想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上是否妥當。1、 家長教育孩子時嚴詞厲色。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永遠是持有嚴肅的態度,不苟言笑的態度給孩子的內心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 這些行為明明是缺愛,父母卻沾沾自喜以為孩子是高情商...
    她們總是想盡一切方法、付出一切代價來滿足對方,只要能贏得愛的感覺。請鼓勵孩子大膽地表達自我,因為缺少主見的孩子,長大後也只能依附他人而生活,永遠不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很多父母給孩子的愛一直都是「有條件的」,就像《奇葩說》中龐穎分享的她的童年經歷。小時候,她一定要努力優秀,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 永遠不要低估孩子的潛能!破除「你不行」,父母這樣做很關鍵
    他說一開始運一個球很困難,投籃之類的都不會,但是練球讓人很開心,再辛苦也想要堅持。他的五隻左手手指經常因為打球出血然後又結繭。他笑言:「每天不練球就不舒服」。通過不斷的摸索和日復一日的練習,他終於練成了一隻最無敵的左臂,動作如行雲流水般流暢至極。很多網友對此嘆服得五體投地,紛紛點讚:「你以為的不可能,都是在固有信念下的不可能,那個局限來自過去。
  • 心理學:父母的壞情緒,永遠都由孩子買單
    心理學:父母的壞情緒,永遠都由孩子買單和諧的家庭環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有多重要?很多時候,作為父母不僅需要給予孩子生命,還應該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這裡的環境並不是物質上的充足,是要給予他們美好的人格與健全的心理。孩子的性格養成,永遠不是天生的,與生他養他的家庭脫不了關係。
  • 父母的《溺愛》讓學校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父母要注意!
    每個溺愛孩子的父母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愛得太急,恨不得為孩子鋪好一生的道路,讓他一步走完。卻忘記了,寬容過頭是縱容,寵愛過頭是溺愛。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只懂得照顧自己的感受,不能體諒別人的辛苦,也沒有學會愛的能力。我們過多地幫助孩子,實際上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大的阻礙。
  • 愛是純粹的,請不要用你的愛去綁架你的孩子
    父母愛孩子是一種天性,但是怎樣才是愛?很多媽媽都會走入誤區:「把這碗面吃了,媽媽才愛你哦!」「把雞蛋吃了,才是媽媽的乖寶寶哦!」「把玩具和小朋友分享,才是好孩子,媽媽才會愛你哦!」「別亂跑,才是媽媽最愛的孩子哦!」
  • 請不要低估這些生肖男 他們只是厚積薄發
    我們永遠不要輕易的就去否定一個人,因為他們的實力跟自己所展現出來的,未必就是一樣的。有的人吊兒郎當,但是實際上很聰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分析看看,到底十二生肖中,哪些男生是經常被低估的,他們總是厚積薄發的呢?
  • 有遠見的父母,都在培養孩子愛的能力
    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談到如今的孩子,物質生活豐富,兄弟姐妹又少,比過去的孩子自私很多。他們對於父母的照料與付出,認為是應該的,不覺得有什麼;喜歡的東西就覺得別人都要讓給他,不懂得分享。不要抱怨孩子天生無愛,愛與被愛是鐵杵成針百年樹人的本領,就像走路一樣,需反覆練習,才會舉步如飛。」作家麥家也提到:「這麼多年我很少從一而終地去教促孩子學、養一個東西。只有一樣:希望他學會去愛別人。」作為家長,我們不要一直單方面地給予孩子愛,也要懂得教孩子對自己、對他人付出愛,學會愛人。這樣的孩子,未來才會走得更遠、人生更幸福。
  • 心理學:不愛你的人,對方的絕情與心狠不要低估
    在兩性情感關係之中,永遠不要低估了不愛你的人的絕情與心狠,在兩性情感關係之中,永遠不要放棄自己,否則,你不一定有「58分鐘生死通話」之中的想自殺的女人幸運。為什麼這麼說呢?不要談什麼在一起日子久了,沒愛情起碼有感情的言語,騙騙小孩子還可以。不愛你的人跟你在一起是為了什麼?不愛你的人沒有放開你的手,是為了什麼?你想過沒有,你認真思考過沒有?
  • 身為父母,該怎樣愛你的孩子
    每個溺愛孩子的父母,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愛得太急,恨不得為孩子鋪好一生的道路,讓他一步走完。卻忘記了,寬容過頭是縱容,寵愛過頭是溺愛。孩子做家務的能力,常常被父母低估和忽視。但它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卻影響深遠。 哈佛大學學者曾做過一項調查,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愛做家務與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成年之後,就業率為15:1,而犯罪率為1:10。愛做家務的孩子,擁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指數和家庭幸福指數。甚至在學業上,常做家務的孩子也往往表現得更加優異。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請給孩子真正的愛,而不是你以為的愛
    自從做了媽媽便開始關注育兒以及親子類書籍,關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這本書推薦給爸爸媽媽們看看一看,你要成為書中那樣緊握著孩子方向盤不願意放手又或者連方向盤都不要的父母嗎?那樣的結果是你們想要的嗎?讓我們一起帶著問題來書中尋找答案吧!
  • 愛孩子的父母,請不要當孩子的「代言人」
    但是很多父母總是試圖幹預或者代替孩子去經歷成長中笨拙和幼稚的階段,希望自己的經驗和幫助能使孩子少經歷挫折,直接過渡到成熟階段。可是父母愛你不明白,這樣的幫助和保護打亂了孩子成長必須經歷的過程,甚至可能使孩子的發育變得更慢。
  • 濟南大千教育:父母不「狠心」,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
    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愛得太急,恨不得為孩子鋪好一生的道路,讓他一步走完。卻忘記了,寬容過頭是縱容,寵愛過頭是溺愛。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只懂得照顧自己的感受,不能體諒別人的辛苦,也沒有學會愛的能力。
  • 請永遠不要低估人性的貪婪與冷漠
          在制訂這個分配方案的時候,自認為充分考慮了各方面的因素,心裡計劃著無論誰提出怎樣的異議,本以為都可以有理由進行充分的說服,讓他發現這個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在攫取利益的一瞬間,他會把一切都置身事外,眼中所看到的的只有既得的利益,至於其餘的東西,都可以忽略不計。其實,這涉及到一個人格局的問題。很多年以前,人們就開始信奉「捨得」二字。並且有人說,有舍才有得。甚至是「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捨不得」!這其實即是人生的哲理也是生活的智慧。當你目光短淺,因為蠅頭小利而徹底暴露你的本性的時候,其實你已經失去了很多比蠅頭小利更寶貴的東西。只可惜有些人就算不出這本帳。
  • 心理學家: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永遠不會對孩子做這3種事
    2、不用付出感來綁架孩子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論述過這樣一個觀點:父母在愛孩子的同時如果自己的心理層面是非常匱乏的,就不能給予孩子真正的愛,否則就會產生付出感。所謂付出感就是犧牲感,而這個感覺是會讓接受付出的一方產生內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