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支付登場 行業版圖將變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Apple Pay在中國市場上線即獲19家商業銀行支持——蘋果支付登場 行業版圖將變

  

  2月18日,北京西城區一家賽百味(Subway)店內,一位顧客正在使用綁定了工行卡的Apple Pay購買飲料。 戴旭明攝

  蘋果支付理論上可藉助蘋果手機等終端設備的存量客戶來爭奪市場份額,但仍面臨消費者既有支付習慣的路徑依賴挑戰。同時,線下的受理終端和組織推廣也是其弱點。行動支付市場的大戰已經硝煙漸濃,行業版圖將發生不容小視的變化

  2月18日,由蘋果公司推出的支付渠道Apple Pay(蘋果支付)正式在國內上線,支持首批19家商業銀行的借記卡和信用卡,可用於線上支付,也可在線下帶有閃付標識的銀聯POS終端受理。

  近年來,線上支付、二維碼支付、NFC近場支付「你方唱罷我登場」,支付市場的技術形態和格局已發生顯著變化。作為一種新支付渠道,蘋果支付與其他支付方式有何區別?安全性、應用前景幾何?將對支付市場產生何種影響?

  NFC非接觸支付

  「今天早晨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蘋果支付上綁定銀行卡。」家住北京朝陽區的崔一冉是某央企員工,也是多年的蘋果產品用戶,「單從手機看,匹配系統版本是iOS9.2或更高,設備型號要求是iPhone6、6S系列,iPad和iWatch也有各自的要求」。

  「目前每個蘋果帳號最多支持綁定8張卡,用戶可設置默認支付卡或自主選擇。」工行牡丹卡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從技術層面看,蘋果支付是一種基於安全晶片的近場支付(NFC)模式。與刷卡接觸式支付相比,NFC屬於非接觸支付,即用戶將銀行卡關聯在具有NFC功能的智慧型手機上,然後在POS終端「靠」一下就可完成支付。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過程無需藉助網際網路,而是藉助NFC射頻通道實現與POS收款機或自動售貨機等設備的本地通訊,這也是與二維碼支付的顯著不同,從而避免了光線不足影響二維碼識別、網絡環境差等幹擾因素。

  安全性幾何

  安全性始終是支付的「生命線」。據了解,為了平衡安全與便利,目前多家銀行已在輸密限額方面做出相關設定。

  招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已開通蘋果支付小額支付免輸密碼功能:如果綁定招行信用卡,消費500元以下不用輸密碼,如果綁定借記卡,消費300元以下不用輸密碼。工行相關負責人則表示,用戶可根據自身需要撥打客服電話進行輸密金額設定。

  在交易限額方面,建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借記卡單筆交易限額為1萬元、日累計交易限額為2萬元,信用卡目前則不設單筆交易限額和日累計交易限額。工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不論借記卡和信用卡,與蘋果支付綁定的支付卡單筆支付限額為2萬元,日累計支付限額為5萬元,綁定的信用卡額度不變。

  蘋果支付在技術模式上也很有特點。「與二維碼支付相比,蘋果支付不儲存持卡人信息。」工行牡丹卡中心業務管理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用戶與蘋果支付關聯的卡已經過變形處理,成為了銀行卡的「替身」,其帳號、密碼等信息外部均無法識別。支付過程中,「替身」通過POS機傳送給開戶銀行,此時藉助Token(支付標記)技術,開戶銀行能夠識別「替身」,完成資金劃轉。

  值得注意的是,「替身」的樣貌並非一成不變,每次支付均會動態生成不同「替身」,而識別能力只由開戶銀行掌握,從而避免信息在傳輸過程中潛在的洩露損失。「原有的NFC支付加密靠手機中的軟體程序,蘋果支付則依靠手機中的硬體加密單元——SE單元,嚴格來說安全性更高。」上述負責人說。

  如何影響支付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作為升級版的NFC近場支付,蘋果支付可在線上線下使用,但線下的受理終端只接受帶有「閃付」標識的銀聯POS,設備改造仍需時日。

  「這個不足只是短期的。」某國有大行信用卡中心人士表示,目前全國支持NFC支付的銀聯POS機佔全部POS機比重約三分之一,受理網絡已覆蓋購物、餐飲、娛樂、公眾交通等眾多生活領域,設備改造只是時間問題。

  在市場份額方面,蘋果支付理論上可藉助蘋果手機的存量客戶增加流量,但仍面臨消費者既有支付習慣的路徑依賴挑戰。「對於線上支付,影響蘋果支付使用頻率的核心因素是支付場景,對於線下支付,影響其使用頻率的則是用戶補貼。」某國有大行電子銀行部人士表示,支付寶崛起的基礎是淘寶和天貓形成的支付場景,微信支付奮起直追的基礎則是用戶補貼。

  實際上,市場之爭已經硝煙漸濃。據觀察,2月18日蘋果支付上線首日,已有多家銀行給客戶發送信息,推出特定商戶使用蘋果支付滿100返現15,滿80減15等營銷措施。

  此外,上述人士認為蘋果支付在推廣組織上也存在難點。具體來看,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均有較強的地推團隊,且有明確的考核和激勵機制。「蘋果公司將蘋果支付推廣到銀行相對簡單,推廣到本地商戶卻不易,有可能會依靠銀聯,但銀聯也缺乏相應的人力和費用。」(本報記者 郭子源)

相關焦點

  • 巴西電子商務的奇蹟(上)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據預計,2015年前,巴西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將達到200億美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兩倍以上。巴西電子商務市場之所以能保持快速增長,與政府採取的推動措施密切相關。最近幾年,巴西政府一直致力於發展信息技術,特別是在巴西國內全面普及高速網際網路。根據巴西官方的統計,巴西電子商務市場的發展與網際網路覆蓋指數相關。而在過去的12年裡,巴西網際網路覆蓋率擴大了65倍。
  • 分享經濟:既要活力 也要秩序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社會資源 盡其所用  「分享經濟低成本、低門檻、低汙染,高效率、高體驗、高可信的優勢,對於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資訊時代國家新優勢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科院副院長趙皖平如是說。
  • 《經濟日報》手機報7.5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分析人士認為,《意見》的實施意味著新一輪行業投資熱又將出現。 【新聞點】5日起,800公裡以上國內航段燃油附加費將從130元降至100元,800公裡以內航段將從70元降至50元。近日,工信部發布公示,仁和藥業、康美藥業、奇正藏藥、廣州王老吉藥業等60家藥企承擔的中藥材生產項目將得到國家重點扶持。
  • 第三代特許經營來了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中國特許經營市場巨大的消費能量吸引著各地投資者,連鎖企業將在新時代迎來黃金髮展機遇  「2018盟享加中國特許加盟展北京站」5月5日在北京舉行,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優質加盟項目在展會上集中亮相。同期舉辦的賦能新勢能新連鎖高峰論壇上,來自特許經營行業的業內人士深入探討了行業的數位化變革。
  • 大會議程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創新驅動食品安全與健康孫寶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如何實現以科學為基礎的有效的國家食品監管系統?V Prakash,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國際食品科學院主席 專題會議(4月18日下午及4月19日上午)專題1 主題:通過創新提升21世紀的食品體系管理開幕致辭:中國食品行業發展趨勢與亟待解決的議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CIFST)國際科技創新2030計劃
  • 嘉賓名錄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北京愛農驛站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  學術界  王洛林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常務副院長  蔡 昉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高尚全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原名譽會長  鄭新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  宋曉梧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顧問  羅宗毅 中共中央黨校校務委員會委員
  • 興城泳裝發力原創設計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主題為「匠心·築夢」的2018中國國際泳裝設計大賽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傳媒中心與興城市人民政府主辦,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中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絲路經緯傳媒文化有限公司、興城市泳裝行業協會聯合承辦。
  • 深圳龍崗區激活源頭創新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龍崗區還重視高端人才和創新資源引進,連續5年承辦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國際賽。前4年來到深圳參加決賽的350個項目中,有23個落戶龍崗。在服務人才上,龍崗區形成人才生態環境,從政策制度體系、引才育才體系、平臺支撐體系、人才服務體系著手引才聚才、選才育才,優化環境用才留才。
  • 經濟版圖變化軌跡是「活力中國」生動註腳
    經濟普查海量數據顯示,五年間,我國經濟規模有大幅度提高。2018年末,全國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2178.9萬個,比2013年末(2013年是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年份)增加1093.2萬個,增長100.7%。在規模提升的同時,中國經濟版圖發生諸多變化。
  • 啥專利讓教授賺了4個億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經濟日報 記者 佘穎 攝  刻苦攻關10餘年,全球獨有的無氯氟新型聚氨酯化學發泡劑誕生在中國。由此,畢玉遂教授和其所在的山東理工大學一躍成為中國最豪氣的組合——畢教授的這項專利賣了5.2億元,而山東理工大學把其中的4億元分給了他的團隊。這究竟是怎樣的教授和神奇的專利?
  • 全面禁止「洋垃圾」,中國說到做到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近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發布《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明確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引發外媒關注。  英國《泰晤士報》稱,2017年起,中國通過逐步實施固體廢物進口禁令,在推進自身汙染治理的同時,也鼓勵各國將生活垃圾進行源頭處理。
  • 後疫情時代食品安全備受關注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由陳君石、龐國芳、孫寶國、任發政等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領銜的國內專家團隊,與來自1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80餘位國際權威專家及相關國際組織代表出席了本次大會的系列活動並進行報告。  食品工業健康發展亟待科技突破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在致辭中表示,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影響。在疫情大考下,作為與民生保障息息相關的食品工業,對社會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 俄白經濟聯繫不可替代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12月8日,俄白聯盟國家迎來成立21周年紀念日,這個紀念日對於俄白兩國來說具有重要意義。當前,白俄羅斯社會政治形勢逐漸趨於穩定,聯盟國家成員俄羅斯對此發揮了重要作用。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經濟聯繫密切,尤其是俄羅斯在白俄羅斯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對於歐亞地區穩定以及歐亞一體化具有重要意義。
  • 資料:澳大利亞概況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上世紀70年代以來,進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大力發展對外貿易,經濟保持較快增長。2008年之前的17年,經濟年均增長率為3.5%,在經合組織國家中名列前茅。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經濟增幅有所放緩。但由於澳金融體系穩健,監管嚴格,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空間大,在危機中表現好於其他西方國家。本世紀以來經歷了礦業繁榮期,但對其他行業造成擠壓。
  • 貿易保險的英語表達 名詞解釋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中國經濟網信息免責聲明:
  • 中國品牌萬裡行——走進廣州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本活動由國家九部委高協組織CHCB全國品牌委新聞宣傳中心主辦,中國焦點訪談網、中國知名品牌風雲人物評鑑主席團、新聞周刊《特別關注》編緝部等協辦,報加視傳媒、海山集團中心等單位承辦。該活動將組織百家媒體、百個品牌企業、百名企業家、百名藝術家,相繼走進全國三十多個省市和港澳、歐美地區。
  • 58集團:全方位服務住房新時代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9日訊(記者 許紅洲)5月8日,由58集團主辦的「58神奇日2018賦能美好生活峰會」在北京舉行。58神奇日以「全賦服務?美好生活」為主題,58集團全面展現了在房產、汽車、鄉村市場等生活服務領域的最新布局,傳達出2018年要貫通「全賦服務」的生態理念和目標。
  • 相關報導 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由於期貨交易所最初和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一個現貨價格風險轉移的場所,因此,從期貨交易的合約中即可看到各個時代經濟結構的演變。此外,金融期貨的誕生,給了美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發展期貨市場的時機。自1980年始,這些國家和地區紛紛成立自己的期貨交易所,至1993年,這些國家或地區的期貨交易所的成交量已超過美國,成長速度極為驚人。
  • 原油期貨為實體經濟「加油」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兩年來,中國原油期貨市場與國際主流市場高度聯動,並形成了穩定價差;以成交量衡量,已躍居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貨;在交易方面,持倉水平顯著高於國際其他原油期貨市場發展初期水平,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凸顯。  2018年3月26日,中國原油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掛牌交易。今天,我國原油期貨迎來了上市兩周年。
  • 「中歐班列」譜寫絲路經濟發展新篇章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12月7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兩千年前,古絲綢之路上的沙漠駝隊,開創了中西方貿易往來的先河,促進了歐亞各國與中國的友好往來。兩千年後,新絲綢之路上的鋼鐵巨龍,推動了沿線各國的經濟發展,維護了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  自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歐班列」成功開行以來,迄今已有近十年的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