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永亮:不要讓產品經理成為工具人,超級產品才能解決用戶痛點!

2020-12-12 艾永亮超級產品

常常看到一些企業家認為產品經理就該通過axure運用好函數、運算符、變量,才能做出高保真的原型圖,按理說Axure確實是一大利器,但這樣做出來的產品,其實並沒有什麼用。據艾永亮超級產品所寫的文章,關於原型圖,我們要明確,大部分的產品經理做的是什麼原型圖?是高保真、中保真還是低保真?從數據上來看,20%的產品經理會做低保真,而70%的產品經理會做中保真來支持Ul作圖,開發支持。10%的產品經理比較追求完美,強迫自己做出高保真原型圖,然而卻會因為太過於注重細節,導致忽略更多。

其實,對於企業來說,產品經理的用途不僅僅是畫原型圖,他們更大的作用是做好產品,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進行用戶調研、需求分析、競品分析、業務流程、功能組織框架和信息框架,之後再做原型圖。一份好的原型圖,在一定程度上對產品的規劃有一定的準確性。

超級產品:原型圖

除此之外,原型圖屬於產品框架層中的一部分,框架層則由產品頁面的布局和結構組成,在這裡的框架層指的是艾永亮超級產品的文章中所提及的一句話:做產品就要從下往上做,因此,企業需要從戰略層、範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走向最終的表現層。關於這其中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我就不多加贅述了,相信很多企業家都看過。

讓我們回到主題,為什麼那麼多企業認為運用好Axure就能做出好的原型圖,就能做好產品,讓產品經理花費大量時間在那上面,其實從產品經理的時間上來看,比較碎片化,他們需要做方案、業務流程、進行頭腦風暴、競品分析、信息框架分析以及產品和數據上的事情,要做到高保真浪費了大量的時間。這還不排除業務或者流程出現大改動,他們需要推翻重來。

因此,我們會發現,企業家需要產品經理把控的是大方向、格局包括行業的趨勢分析、歷史沿革、發展生態鏈,而不是沉迷於Axure,這樣只會因小失大,失去大格局的眼光。

做好需求分析,才能做出用戶需求和產品需求,從而做出好的產品。

當然,關於產品需求來源於不同渠道,有的是用戶需求和反饋、運營、市場以及客戶人員所提出的需求,對於需求做好分類並進行深度挖掘,通過定量定性的問卷,市場分析、競品分析還有數據分析,對需求進行整理,在收集需求這塊,企業要做加法。

超級產品:數據

收集需求後,我們再進行需求的分析和篩選,哪些是我們的核心戰略需求,哪些能夠支撐需求,哪些是表面需求,哪些是用戶的真實需求,不斷挖掘,將需求抽象出來。

確定好需求後,就要進行優先級劃分,在這裡我們可以根據艾永亮超級產品的文章中所寫的四象限分析法,對需求的緊急程度和重要程度進行分析,做好需求管理,在這個過程中不需要加法,而是維護好用戶體驗,打造超級產品的秘訣在於把控好產品的節奏,拿到數據和反饋做好快速迭代的準備。

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需要發現用戶真正的痛點,是用戶確實需要解決的,而不是企業管理者自己想出來或者員工自行腦補的。剛需且痛。之後做競品分析,看其他產品有沒有解決用戶的這個痛點,如果有,我還有沒有改進的地方,如果沒有,那我該如何解決這個痛點。

在此之前,企業得鎖定好自己的核心用戶群體,做好用戶調研,如果是To B的產品,就要做好市場調研,場景分析、用戶建模等......

很多企業常常會走進一個誤區,想對產品增加一些功能時,看看競品怎麼做,本來是想進行參考,結果不知不覺就變成了模仿競品,到了後期就直接跟在競品背後,這就會導致企業永遠只能跟著別人,用戶體驗不夠好,因此,一定要看清競品的定位和我們自身的定位如何,是同一個用戶群體嗎?使用場景一樣嗎?實現的方式跟競品一樣?競品分析最重要的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懂得克制,抵制誘惑。

超級產品:流程

在打造超級產品過程中,產品流程圖分為業務流程和操作流程,看看流程能不能跑得通,是否合理對打造超級產品至關重要,所以,對於流程,需要多琢磨。

要知道,我們的產品並不能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先滿足核心用戶群體的需求才能逐漸影響到其他用戶。

在網際網路時代,所有的產品必須「以理服人」,這個理指的是數據分析,根據產品在不同時期的表現查看數據。包括用戶行為分析數據,產品數據,從而在產品上做出指導性的優化。

對於企業而言,產品經理不僅僅是作圖經理,更重要的是梳理好整個產品,洞察用戶,挖掘用戶需求,讓產品走得更遠。

相關焦點

  • 艾永亮:四條打造超級產品的基本原則,吸引用戶注意力
    ,在打造超級產品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傻瓜式的產品是絕大多數用戶的首選,因為用戶之所以會選擇使用產品,就是產品解決他們的需求。產品的價值對於用戶而言,就是解決他們的需求,而不是讓用戶去琢磨到底該如何使用這款產品才能解決我的問題。超級產品就是在解決用戶現有需求的同時,幫助用戶解決他們未曾想過或已經出現卻無法解決的痛點,超級產品甚至能顛覆用戶的生活,讓用戶的生活更加舒心。
  • 艾永亮:不同階段的產品核心競爭力是不同的
    關於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是讓企業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和話語權,那麼不同階段的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是不同的,本文將通過艾永亮超級產品理論分析不同階段的產品核心競爭力的表現,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競爭優勢:產品在專業領域內擁有競爭對手沒有的優勢,例如,解決了別人無法解決的問題、擁有龐大的資金和稀缺性的技術能力。難以模仿:當產品成為超級產品時意味著它的核心競爭力達到一定高度,導致競爭對手難以模仿。
  • 艾永亮超級產品:關於競品分析,這是一份具有深度價值的方法論
    本文將以艾永亮超級產品方法論中提及關於競品分析的概念、價值、方法這三個層面進行分析。結論部門依舊停留在表面,沒能深度洞察到用戶需求,如此一來,產品迭代毫無價值。在艾永亮超級產品所寫的文章提到,我們要在產品發展的不同階段中,分析出不同的維度,開展適當且針對性的競品分析。其背後原因在於產品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的場景下,才會需要競品分析,那麼該類競品分析就具有極強的針對性。
  • 如何才能找出產品的痛點?
    我們已經知道大多數產品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痛點,那麼如何才能找出產品的痛點呢?做產品根本就沒有需求,只有痛點!前面已經梳理了用戶的痛點類型,以及為什麼明知道產品有痛點存在卻不完善和改進,本節談一談如何才能找出產品的痛點?下面以兩款產品實例,具體分析一下。
  • 艾永亮:企業如何基於超級產品戰略,構建業務架構,進行競品分析
    再加上B端產品所針對的行業相對有局限,產品經理能掌握的競品的信息非常有限,尤其是競品在市場內的數據,這無異於增加了B端產品做競品分析的難度。相對於C端產品,B端產品通常都不會去使用產品,因此依賴於業務的B端產品很難以用戶的角度來打造超級產品。
  • 艾永亮:產品決策是不是應該老闆來做?
    過去兩年做了六款產品都是自己拍板,但是做出來的東西,銷量時好時壞,波動巨大,讓他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我說:要從經驗型決策升級到機制型決策。什麼意思?藉此機會,我把這個問題拆解開,並在文末把【艾永亮超級產品】理論中產品創新流程分享給你,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 產品經理必備的13款工具
    百度腦圖支持分享功能,可以將腦圖一鍵分享給其他小夥伴。除基本功能外,百度腦圖還支持 XMind、FreeMind 文件的導入和導出,也能導出 PNG和SVG格式的圖像文件。  產品文檔寫作與在線協作工具  石墨文檔
  • 出色的產品經理應具備的四點特質
    什麼是出色的產品經理呢?有些人會說做出一款解決用戶需求、實現公司商業戰略的產品,那他就是一位出色產品人。但是這其實只是一位合格產品人應該做的,要想做到出色,還需要滿足筆者提到幾個特質。和色情打擦邊球的產品往往能在短時間引爆,但這樣的產品確實也不是好產品。一、什麼是一款好產品1. 好的產品能夠解決用戶的問題作為產品的owner,產品經理只有設計的產品解決用戶的一類問題,滿足用戶需求,才算一名合格的產品經理。產品需求分為三種,分別是用戶痛點、用戶癢點以及偽需求。
  • 艾永亮:為什麼?7-11便利店能每個產品都打造成超級產品
    如何才能實現線上線下全渠道的營銷?新零售到底是什麼?在思考這些問題前,我們應該回到商業的本質看一看,不管時代如何變化,唯一不變的就是對用戶需求的洞察及挖掘,以打造出超級產品為目的。極致的產品才能幫助企業自增長,幫助企業自增長的產品才能稱之為超級產品。7-11便利店有一個150人的產品研究團隊,他們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研究產品,什麼樣的產品是超級產品,同時每天看企業的經營數據並進行分析。
  • 不是產品經理,需要鍛鍊產品思維嗎?
    而堅持訓練自己的產品思維則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在不斷的訓練中,穩步提高自己對產品的分析能力,成為獨當一面的產品人。三、如何鍛鍊產品思維?鍛鍊產品思維對於網際網路人來說如此至關重要,那麼我們又該如何鍛鍊產品思維呢?說白了,產品思維的訓練就是模擬自己成為不同產品的產品經理或負責人,進行有目的性的思考。
  • 產品經理是誰?產品經理是做什麼的人?產品經理調色板
    但作為一名產品經理,我不能用比喻的方法定義產品經理這個職位,它需要一個定義。慶幸的是,我在一本書中找到了行業更權威人士對產品經理的定義:產品經理就是以解決問題為核心,整合和管理各種人力、物力等資源,高效的將解決方案變成實際產品輸出的領導者。
  • 產品經理常用的用戶研究方法
    產品經理為什麼要掌握用戶研究的技能產品經理需要了解用戶的工作、痛點、期望才能針對性的尋找到契合的產品解決方案。那在了解用戶的過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用戶研究方法和套路還是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雖然在《啟示錄》裡是有提到互動設計來負責用戶研究,而在有些成熟的網際網路公司,一般都有獨立的ued團隊,有專業的用研團隊來做用戶研究。但是現實中大部分中小型公司的產品經理們,是沒有這麼好的待遇的,什麼都要自己來。
  • 產品經理:「雜家」才能成為「大家」的職業
    編輯導語:我們都知道,一位優秀的產品經理自身需要具備很多技能,因此對於產品經理來說,越是「雜家」,才越能成為「大家」。本文作者將產品經理能夠涉及到的學科進行了分類匯總和分析總結,看看如何才能從「雜家」變為「大家」。
  • 艾永亮:月收入破百萬,說說超級產品是如何誕生的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這款產品沒有註冊過專利權,只要素材沒有侵權,對方也拿你沒轍。五、超級產品背後的現象由於產品太過於火爆,頻頻缺貨,於是有人專門打聽合作工廠的地址,並組織了一大幫人帶足現金,跑到合作工廠遇人堵人、遇車堵車,就連門都被堵得死死的,嚇得合作工廠連夜轉移地方。
  • 產品經理13條 & 說說產品經理
    學招法就是「拆解閉環」,從用戶進來、留下、變現;獲取用戶用了什麼方法,留下用戶怎麼設計產品、怎樣提升體驗;變現通過什麼產品,用什麼方法提升變現!拆解所有產品的閉環,你就能學會他們所有的「招法」!過招過招,一個產品出新功能,另外一個產品跟上,同時推出一個「新創新」;這便是產品與產品之間的過招,也包括常見的「價格戰」。
  • Facebook資深產品經理:卓越的產品經理 VS 普通的產品經理,看這4點...
    enjoy~我是Facebook的產品經理,之前我創過業,也在Instagram和Microsoft擔任過產品經理。我給Facebook面試過數不清的產品經理,只有非常少的人能夠拿到offer。大多數時候,如果每個面試官都覺得這個產品經理可上可下,那我們一定不會錄取他們。
  • 艾永亮:巴奴進駐上海,火鍋市場暗戰升級,超級產品的加法與減法
    「其實巴奴毛肚火鍋在北京的成績還是不錯的,主打的產品毛肚點單率佔140%,最高翻臺率高達700%,並成為許多人來到北京時必定會去的打卡地之一。從北京到上海,跨越了1318公裡,從餐飲市場來看,並不是巴奴毛肚火鍋進入上海的好時機,畢竟上海的顧客對美食的追求那可是出了名的挑剔,那麼巴奴毛肚火鍋為什麼要選擇進入上海地區呢?
  • 產品經理必須搞定的需求、痛點、癢點、爽點!
    「癢點是要去滿足人的虛擬自我,使人成為想像中那個理想的自己。」 3.什麼是爽點? 定義:即時滿足。 4.2解決問題的價值不同:痛點問題>癢點問題>爽點問題 產品是通過解決問題帶來價值,解決的問題越重要,價值越大。 三個不解決: 痛點不解決,會帶來嚴重麻煩,產品的最核心價值就會缺失。
  • 艾永亮:增加用戶粘性的這些細節,造就超級產品,你注意到了嗎?
    在打造超級產品中,往往會有一些人性化的設計深得用戶的喜愛,有些小細節是企業能夠注意到的,卻總是忽略,很多時候只要企業能夠關注到產品的每一個細節,在細節上提升用戶體驗,讓產品超越用戶預期,就能夠打造出屬於自己的超級產品。本文將通過企業案例告訴大家打造超級產品的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產品筆記——怎麼找到用戶痛點
    編輯導語:作為一名產品經理,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接收和判斷很多需求,判斷的標準當然是以用戶需求為基礎;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怎麼找到用戶痛點的方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產品經理每天都會被各種想法包圍,有的想法是來自於對行業的觀察和理解,有的是來自業務或客戶方面的要求,還有就是領導直接提出的產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