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找出產品的痛點?

2020-10-20 產品學習網

我們已經知道大多數產品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痛點,那麼如何才能找出產品的痛點呢?

做產品根本就沒有需求,只有痛點!前面已經梳理了用戶的痛點類型,以及為什麼明知道產品有痛點存在卻不完善和改進,本節談一談如何才能找出產品的痛點?

下面以兩款產品實例,具體分析一下。

實例一:目前比較成熟、比較流行的產品——滴滴打車

目前滴滴(見下圖)通過推廣已經佔據了絕大多數市場份額,其因為好用、易用而在大城市裡得到普及。既然要分析滴滴,就繼續用場景分析法來找出問題吧!

場景一:

張大力吃完嘴裡的最後一口油條看了一下表,8∶20,打一輛順風車走吧,半個小時應該能到公司,正好還有一張5元的贈券。他在打車軟體中輸入目的地後等待……5分鐘後仍然無人接訂單,時間不太充裕了,還是打一輛快車吧,20秒後有人接訂單了,張大力上車出發。

場景二:

張大力年底發了獎金,很高興,有錢了,打車時也可以打好的車,打一輛奧迪吧。於是他在滴滴上選擇專車服務,20秒後有人接訂單了,他用手摸了摸兜裡厚厚的一沓錢,踏實地坐上車回家了。

場景三:

周末,張大力想帶著老婆、孩子一起去北京郊區的鳳凰嶺玩,苦於北京限號,買不了車的張大力想租一輛車出去玩,他找出自家的燒烤爐子、帳篷和墊子,本能地拿出手機點開滴滴打車,找了半天都沒有租車業務。

「唉!」張大力一聲嘆息。

場景四:

張大力的老婆在美容院裡做美容,做了一段時間後,她拿出手機一看時間,「哎喲,不好!」今天爸媽從農村過來看她。於是她對一起來的小姐妹說:「玲玲姐,你們知道滴滴打車裡面有司機幫忙代替接人、送人的業務嗎?我這美容還沒做完呢。」玲玲姐說:「沒有啊,要是有就好了,如果有我可以找一位在附近有誠信的司機師傅天天按時幫我接孩子,也不用家裡、學校來回跑了。」

從場景一和場景二來看,滴滴已經很好地解決了用戶的基本出行問題,通過順風車、快車、專車3個模式解決了用戶不同方面的痛點,滿足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但場景三和場景四展示了用戶在其他方面的需求,在這些場景下,滴滴未能滿足這些需求,就成了用戶的痛點。

產品存在的價值就是為了解決用戶的痛點,當這些痛點被解決後,作戶就會對這款產品產生依賴。同時作戶也會對產品提出更高的期待,這種期待就變成了產品新的痛點。所以,產品迭代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優化的過程,也是不斷解決新的用戶痛點的過程。

現在回過頭來再來思考一下,我們是如何找出用戶痛點的?

1.產品痛點獲取公式:場景+產品

解釋:利用不同的場景模擬來獲取不同場景下用戶的痛點,完善場景的過程就是獲取用戶痛點的過程。這就是為什麼在做產品前需要做大量的用戶調研,通過用戶調研可以收集到不同的場景,再通過場景回放來找出用戶的痛點。當產品很好地解決了用戶的痛點,用戶就會慢慢地戀上產品、愛上產品,從而成為產品的粉絲,為產品尖叫。

通過用戶調研來獲取用戶場景,再通過場景模擬找出用戶的痛點,這就是產品痛點的探索之路嗎?真相會如此簡單嗎?

實例二:搭建兒童物品交流平臺

場景描述:

還是以前面的那位齊女士來舉例,她家裡有一堆孩子的衣服、玩具、圖書打算處理,仍了可惜,而留著又佔地,如果有一個機構能夠接收這些物品並贈送給其他需要幫助的孩子,讓這些圖書、玩具物盡其用,並且還能幫助更多的孩子就好了。

這個場景涉及4個角色。

愛心媽媽:孩子已經長大,要轉讓這些舊玩具、衣物、圖書的媽媽。

大孩子:愛心媽媽的孩子。

年輕媽媽:需要這些舊玩具、衣物、圖書的媽媽。

小孩子:年輕媽媽的孩子。

分析:

很多有孩子的家庭都會有這樣的問題,要是有一個平臺可以為齊女士這樣的愛心媽媽和需要這些舊玩具、舊圖書的年輕媽媽之間搭建橋梁,那麼不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雙方的痛點嗎?

這裡涉及的角色如下圖所示。

在這個場景中涉及了5種角色:平臺(以下簡稱平臺)、愛心媽媽、大孩子、年輕媽媽、小孩子,通過平臺可以解決愛心媽媽與年輕媽媽們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再來繼續分析,平臺要方便愛心媽媽贈送物品,就要有代收物品服務,在城市裡需要有加盟的代收機構,有一定的代收人員,愛心媽媽們只要在平臺上發出贈送信息就會有人進行上門評估與服務。為什麼應該有上門代收物品服務呢?一是讓愛心媽媽可以更方便地贈送物品,二是也需要有專業人員評估哪些物品可以贈送。如果贈送物品裡有一些是非常破舊的小衣服,可能就沒有贈送的價值。收到贈送物品後需要通過代收機構轉到平臺。收上來的物品需要清洗和消毒,這又要涉及與物流和清洗消毒機構的合作。清洗消毒後的物品會通過救助中心轉贈給需要幫助的年輕媽媽。

具體流程如下圖所示。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平臺目前涉及的角色就是平臺、愛心媽媽、大孩子、年輕媽媽、小孩子、代收機構、物流、清洗消毒機構、救助中心。這款產品涉及了9種角色,這9種角色根據不同的身份又可以收集到不同的場景,再通過場景獲取不同角色的痛點,得到痛點後再來繼續完善產品。

從以上信息我們可以發現角色在場景中具有重要意義,我們的一切服務都是圍繞用戶來進行的,而用戶痛點的獲取怎麼可以沒有角色的參與呢?通過場景獲取角色,再通過角色來繼續完善場景,在場景不斷豐富完善的過程中,用戶的痛點也就漸漸清晰了。下面繼續優化用戶痛點獲取公式。

2.用戶痛點獲取公式:場景+角色+產品

這回公式好像看起來挺完善了,通過場景和角色的組合好像已經可以找到各類用戶的痛點了。現在,愛心媽媽的物品已經可以通過平臺收上去,平臺在清洗消毒後送到年輕媽媽手中,產品的基本功能已經具備了。

中場分析:

我們都在談論用戶調研,那麼用戶調研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獲取用戶的使用場景,通過一個個場景來分析用戶的痛點。用戶痛點的分析是通過用戶角色及角色在場景中的應用得到的,例如一個平臺有5種用戶角色,一種角色平均有10種場景,那麼可以模擬出50種場景,通過這50種場景來一點點分析產品的功能點。用這種辦法可以一絲絲地剝離出所有痛點,這樣就不會有遺漏。前面在故事中談的就是模擬場景的過程,通過場景的模擬來得到用戶痛點的。產品經理在規劃、分析產品,研究需求時,一般採用的是點位方法,即今天想起20個功能點,明天與市場人員討論又收穫了10個功能點,從而不斷地得出產品的功能點。這裡所說的是用「面」的方法,收集用戶場景,以實現用戶使用產品的「面」,通過一個面可以得出10個功能點。再分析另外的面,只要全面分析,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出所有的功能點。點是離散的,收集信息方式不集中,就像在幾個屋子裡藏了10件東西,有的人是東屋找幾個,西屋找幾個,最後缺了兩個,不知道在哪兒,還得在所有屋子中重新找一下,最後有的東西就會遺漏。我們應該在一個屋子裡儘可能地找全,只要把所有屋子都找完,也就找出所有藏的東西了。場景就是屋子,要找的東西就是痛點。

那麼這個過程還缺少什麼嗎?

在整個愛心物品傳遞的過程好像缺失了感情,愛心物品的傳遞就應該是愛心的傳遞,愛心本來應該是有感情的,那麼如何將這份感情融入產品中呢?要交流。人類通過語言、表情、手勢等方式來表達和傳遞信息,又通過交流升華感情。用交流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想法,那麼信息的交流也應該是產品的語言。

下面再來分析一下媽媽及孩子們的心理,以及如何以產品的方式表達出來。

愛心媽媽捐贈了大孩子用過的物品後,作為捐贈者也很希望能看到物品流轉的過程,例如下表所示。

大多數捐贈者都希望看到捐贈物品的所有流通環節,如果能讓捐贈者與被捐贈者互相關注、互相幫助、互相了解、互相溝通,則會讓平臺更加有價值,更有人性。

再來研究一下人們的心理需求。當你在公交車上給一位老人讓座,老人直接就坐在座位上,一句話感謝的話都不說,此時你是什麼感受?是否有一種不被尊重的感覺?如果老人非常客氣地向你道謝,你是不是有一種奉獻後的快感?所以產品也應該考慮到奉獻者的心理因素。如果讓收到贈品的受捐者能夠說一段感謝的話,或者寫一段感謝的文字,都會是對捐贈者的一份支持。這還是淺層次的,如果通過這次愛心捐贈,讓捐贈者與受捐者之間搭建起一個情感交流的平臺是不是更好呢?再往深層次思考,愛心傳遞後如果能夠讓兩個孩子之間建立起友誼,不僅可以讓大孩子看到自己的物品在小孩子那裡發揮了價值,讓孩子們更有愛心,還能讓大孩子與小孩子間建起一個交流平臺,共同成長,互相關注。

有人會說,受捐者一般都是條件不好的,哪有智慧型手機或電腦,孩子之間也沒辦法交流!筆者認為,受捐者會有一部分是條件不好的家庭,但像需要兒童圖書、兒童玩具的家庭不一定都是條件不好的。如果讓平臺定位成支助貧困家庭,就太狹隘了,平臺的定位應該是物盡其用,通過物品的傳遞讓孩子們、家長們傳遞愛心,才應該是平臺的真正價值。物品的傳遞不重要,讓愛心和正能量傳遞下去才更重要,再通過交流讓正能量傳遞下去。

再繼續介紹後續物品流轉的過程,如下表所示。

講了這麼多,實際是為了得到獲取用戶痛點的公式。

獲取產品痛點=場景  角色  情感  產品

「有情飲水飽」,情感才應該是產品的靈魂。大多數產品經理都在研究如何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而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心理活動則很少會關注。為什麼微信會發展得這麼快、這麼好?因為它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工具,是情感的載體。做產品不要太狹隘,解決問題只是第一步,如果能達到情感上的升華那才是好產品。

獲取用戶的思路有很多,目的就是讓平臺能夠促成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用戶在平臺上付出的感情越多,他們對平臺的依賴就越大,也越忠實。做產品就如同做一道大菜,產品是菜;場景是鍋、是火、是油;角色是炒菜的人,是媽媽、是飯店師傅、是老婆、是老公;情感是鹽、是味精、是料酒、是花椒。場景、角色、情感對產品來說每一個都不能少,大多數產品經理關注的大多是產品的功能,這就相當於只關心做菜的師傅、菜及做菜的工具,做出來的菜雖然有形、有色,但吃起來卻沒有滋味。

相關焦點

  • 微商品牌操盤:痛點三部曲之找出痛點:尋求解決方案
    第一步:找出痛點醫生在給病人看病的時候,往往會問病人一系列的問題,通過病人的回答,找出痛點所在。例如,我們肚子痛,醫生一般會問吃了什麼?喝了什麼?等等問題。同樣的,當客戶來找我們諮詢的時候,我們也需要通過問客戶一系列的問題,找出客戶的痛點所在。
  • LOHO黃心仲:眼鏡業要做O2O 通過數據找出用戶痛點
    其次要有線上,通過與用戶溝通和數據的分享,找出用戶的痛點,並從真正的痛點回到品牌開發。   「一個品牌的誕生,O2O在裡面發揮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第一個作用我們在線上通過很多次的環節,了解用戶的需求,跟用戶的反饋打磨我們的產品,第二我們突破了時空以及空間的界限,因為網際網路公司面臨最大問題是什麼?
  • 如何通過SWOT分析法找出產品優劣勢?
    優勢、劣勢為企業(產品)內部因素,受產品品質、材料、人員、機器、渠道、服務等因素影響,機會、威脅為企業(產品)外部因素,受市場、經濟、社會、政策影響。通過SWOT的分析,以找出產品的發展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只有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對手、了解環境才能處變不驚、泰然處之。先來看下SWOT分析法的分析示意圖:
  • 艾永亮:不要讓產品經理成為工具人,超級產品才能解決用戶痛點!
    常常看到一些企業家認為產品經理就該通過axure運用好函數、運算符、變量,才能做出高保真的原型圖,按理說Axure確實是一大利器,但這樣做出來的產品,其實並沒有什麼用。據艾永亮超級產品所寫的文章,關於原型圖,我們要明確,大部分的產品經理做的是什麼原型圖?
  • 北初說創業:網際網路創業如何選產品,如何抓住用戶痛點?
    【北初說創業】今天和大家聊聊如何靠寫文章抓住用戶痛點,首先大家在操作這個之前一定要選對目標人群,抓住你項目的領域,比如有兩個領域擺在你的面前,一個是賣PPT模板的,另一個是利用朋友圈曬產品賺錢的,大家認為哪個能夠更快的賺到錢呢?
  • 創業者怎麼才能解決用戶痛點讓盈利翻倍?
    在2012年的時候,我做過一款旅遊產品,現在全國各地郵政也都有發行,那就是旅遊聯票冊。估計不少人用過或在網絡上看過。這種產品就是把某一地區大多數景點門票融合到一個卡冊中,做成優惠券。憑這本冊子的優惠券到景區購票,享受折扣,大多是景區是兩人同行,一人免票,第二人8折。優惠的力度的確是很大。
  • 一張圖教你發現用戶的痛點
    「要找到用戶的痛點!」無數營銷人產品人每天都在問這個問題。今天,李叫獸就用一張圖,講一下如何利用已有的信息,找到用戶的痛點。這時,讓用戶使用圖像處理軟體最大的阻礙可能是易用性,因此「易用性」可能就是痛點,而抓住這一痛點,專注於提高易用性的美圖秀秀就取得了初期成功。好了,那麼如何像當初的美圖秀秀一樣發現用戶的痛點呢?其實,只要你具備了基礎信息,畫一張圖就夠了。
  • 如何用Git工具發現和解決開發項目中的痛點
    軟體開發的過程不僅涉及開發人員之間以及開發人員與他人團隊之間的交互,如何快速的無聲的項目的痛點這是個問題。如果你的開發項目是採用git管理,那麼Git本身就能給我們很多好用的工具,本文蟲蟲就給大家講講git中自帶哪些解決痛點的工具。
  • 全屋定製的服務營銷:抓住客戶的痛點、癢點、興奮點
    一方面,產品越來越豐富,品牌越來越繁雜,消費者挑選餘地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作為一個低關注度的深涉性行業,消費者對其存在著不安全感和戒備心理。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如何讓你的品牌和產品被認知、被認可?必須通過服務競爭來獲取新的持久的競爭優勢。
  • 產品經理必須搞定的需求、痛點、癢點、爽點!
    需求基於場景,產品從用戶的需求中產生。 3.如何發現需求? 發現需求,就是在現象出現時,不斷追問「為什麼」,就會越來越接近真相。 1.2分類:痛點分為主要痛點和次要痛點。 舉例: 主要痛點:用戶無法隨時接電話;次要痛點:這個移動終端的外觀。 主要痛點:用戶體驗;次要痛點:貴。
  • 荒原:如何快速找到市場的痛點呢?
    當你已經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場,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要找到這個市場的痛點,然後根據這群人的痛點找到產品,而產品就是痛點的解決方案,最後把產品賣給他們。「要找到用戶的痛點!」那麼,如何快速找到用戶的痛點呢?以下3個找痛點的思路可以讓你快速的找到目標人群的痛點。①從自身的痛點出發你思考一下,你自身有什麼痛點,你有的痛點是不是別人也有的,如果答案是YES,這就是一個商機。
  • 針對翻譯類產品痛點 搜狗CEO王小川是如何思考解決的?
    針對翻譯類產品痛點 搜狗CEO王小川是如何思考解決的?這些問題之外,普通用戶在選擇翻譯機類產品時,還有著更多疑問。與此同時,對翻譯類產品有需求、產生興趣的人群也正在壯大。2018年上半年內地居民因私出入境證件籤發量再創新高,共籤發因私普通護照1641.6萬本,同比增長21%。國內居民出境旅遊、商務出國整體出遊意願不斷攀升,用戶對於翻譯類智能硬體產品的需求也與日俱增。
  • 如何高效率賣貨?輕鬆找出自己產品的精準客戶
    如何高效率賣貨?輕鬆找出自己產品的精準客戶昨天分享如何讓消費者產生購買力,提到人類的5種本質欲望需求。有的人會問:在5種本質需求的基礎上,產品太貴,賣不出去怎麼辦?別人暫時不需要,怎麼辦?自己的產品還是不知道賣給誰……這就涉及到了一個問題――你不會去定義精準客戶,自己的產品究竟適合哪一類人群。在講這個問題之前,我必須先告訴你,如何高效率的賣貨,給你的客戶潛意識催眠,讓他們在不自覺中被你吸引,自動下單購買。
  • 如何才能寫出爆款文章?
    很多人最吃虧的是不知道如何從媒體輸出內容,很難維持長期輸出。輸出內容有限,他們寫的時候都不知道寫什麼,更別說寫爆炸性的文章了。 2、結合用戶分析 根據用戶需求或關注點確定選題方向。通常在明確帳戶定位的時候就確定了用戶群。所以我們在選擇話題的時候,只需要滿足大部分用戶的需求就可以了。 在這兩個維度的基礎上,如何才能找到好的話題呢?
  • 分號教育發布作文產品,解決小學寫作教育痛點
    然而,中小學語文卻缺乏對作文寫作的專項教育,導致大部分學生在寫作方面存在短板,這是當下k12語文教育中面臨的主要痛點。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2019年元旦,新銳網際網路教育品牌分號教育召開了產品發布會,推出了面向國內小學生的作文產品,致力於幫助小學生全面提高寫作能力。
  • 案例分享:如何直擊用戶痛點,成功塑造品牌|歐賽斯商業實踐
    現在的企業越來越關注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的問題、消費者的痛點,以此來考慮自己的品牌如何去建立。為什麼說企業抓住了痛點,往往更容易去創造自己的品牌?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說,因為人本身的需求分為不同的層次,最基本最核心的層次就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在需求滿足的情況下再上升一個維度,就是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
  • 認知篇:尋找客源的根本是解決客戶的痛點
    尋找客源的根本是解決客戶的痛點。一個產品的問世絕對是為了解決一部分人的某個具體問題(痛點),但是有多少企業決策者或者產品經理能夠真正的洞察客戶的痛點?但是在確立自己產品的服務對象的時候,需要做的就是能夠完全看到客戶的痛點。挖掘用戶痛點的深度決定於你獲取客戶的成功率有多高,但是很多企業管理者是不具備這種挖掘能力的。今天宇哥就來給各位小夥伴支支招,讓你們能夠在尋找客源這條路上越走越寬。
  • 餐廳如何設置自己爆款產品?
    這種「爆款產品」,正是餐館佔據了消費者已有的認知和欲望,並與消費者的核心利益相聯繫的媒介,它像一把尖刀直刺消費者的痛點,消費者一旦接觸到餐館,就會觸動他們的感官神經,激發他們的消費欲望,推動購買行為。開始思考的樊勝武:餐飲行業已經不像前些年那麼容易了,在餐飲行業的激烈競爭中,如何立潮頭?豫菜究竟是怎樣發展的?最終,他明白了在競爭分化的年代,餐飲的大而全的經營模式已經過時,必須集中精力,精益求精,走專業化道路。對於以豫菜為先天性基因的阿五,必須找出最能代表豫菜併集中注意力的菜品。
  • 針對翻譯類產品痛點 搜狗CEO王小川是如何思考解決的
    每經編輯祝裕  翻譯產品值得信賴、準確嗎?很多手機APP不就有這種功能了嗎?這些問題之外,普通用戶在選擇翻譯機類產品時,還有著更多疑問。  與此同時,對翻譯類產品有需求、產生興趣的人群也正在壯大。
  • 拼音學習四大痛點!家長知識儲備已告急?
    今天我們就來理一下:拼音學習的四大「痛點」吧!痛點三:三拼音節、 整體音節分不清你能找從下列音節中找出三拼音節嗎?痛點四:n/l 不分、h/f 不分、 平翹舌不分、前後鼻音不分 痛點解決辦法針對痛點一:易混淆如何做:【方法一 諧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