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和蔣介石的恩恩怨怨,從拜把兄弟到決裂,究竟經歷了什麼?

2021-01-15 十裡桂花觀史

蔣介石有一個特點,喜歡拜把子,他和馮玉祥也是結拜兄弟。倆人交往幾十年,蔣介石在馮玉祥眼裡是什麼樣的呢?

1948年初由馮玉祥口述,夫人李德全筆錄,前後用兩個月的時間寫出了《我所認識的蔣介石》一書,1949年3月出版。書裡面馮玉祥對蔣介石表現了很大的義憤和不滿,意味著兩個人關係的徹底決裂。

書中他稱蔣介石為「小袁世凱」、「希特勒第二」,列數了對蔣的種種不滿,那麼他們究竟有什麼樣的恩恩怨怨呢?

01 拜把子

馮玉祥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安徽巢縣人,是民國時期著名的直系軍閥,戎馬從軍50年,領導的部隊一向以吃苦耐勞素質過硬著稱,曾上過美國《時代周刊》封面。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之後,因為沒有等來孫中山主政,因此政變的成果很快落到段祺瑞和張作霖的手中,馮玉祥卻受到排擠,被迫到北京西部的天台山隱居。

段祺瑞

段祺瑞後來派馮玉祥做西北邊防督辦,為國家練一支西北軍,到張家口一帶去。

馮玉祥練兵雖然嚴格,但是他愛兵如子,對士兵噓寒問暖,關懷備至。他的西北軍的戰鬥力也非常強。

但是他對手下的將領卻完全實行封建家長制,以家族的關係來對待他們,很有名的就是打軍棍。誰要是被軍棍打了,可能第二天就升遷。

一些將領因為這一點對他不滿,以致出現韓復榘、石友三這樣的倒戈將領。

韓復榘

此外馮玉祥早年信仰基督教,不僅自己讀聖經,還讓手下的官兵也讀,於是被西方的記者稱為基督將軍。

他還喜歡寫寫小詩、寫書,閒暇時請來老師教他學習,在舊軍閥中還是有一種精神的追求。

馮玉祥非常信仰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聘請了幾位蘇聯顧問在部隊中指導訓練,並把一對兒女送到蘇聯莫斯科求學。

那時我國的很多重要領導人物都把子女送到蘇聯學習,比如去蘇聯求學的蔣經國、毛岸英。更早一些則是去日本留學。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1917年俄國爆發了10月革命,是工人階級完成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這給我國的有識之士帶來了希望,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路線。

馮玉祥因為和中共走得近,成了北洋軍閥中的異類,得了個「赤色將軍」的名號。蔣介石此時也戴了頂大紅帽子,和蘇聯走得也近,因此他和馮玉祥分別被封為「南赤「」北赤」,被北洋軍閥所痛恨。

1926年初,馮玉祥被迫通電下野,到蘇聯訪問。在莫斯科的參觀和學習讓他大開眼界,共產國際還特意派人向他介紹俄國革命經驗,以及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蘇聯之行,讓馮玉祥深有啟發。

1926年4月,張作霖、吳佩孚、閻錫山組成的50多萬人的討赤聯軍向西北軍大舉進攻。西北軍因寡不敵眾,退往綏遠。

吳佩孚

這場戰爭客觀上幫了蔣介石的忙,因為如果沒有北洋軍在北邊打西北軍,蔣介石的北伐是不會那麼順利的。馮玉祥從蘇聯立刻回國,並宣布西北軍加入國民黨參加北伐。

但是就在北伐進展順利之時,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政變,隨後在南京成立了國民政府,蔣介石的叛變使武漢革命政權陷入四面為敵的境界。

1927年,馮玉祥是決定中國政局的關鍵人物。汪精衛想拉攏馮玉祥,許以高位,但沒有成功。同時蔣介石也在拉攏他,在徐州親自迎接了馮玉祥,當時馮在火車車尾,穿著破爛的坐在地上,蔣還問他誰是馮玉祥。

那次蔣給了他很大的禮遇,還給了他巨額的軍餉,兩人一見如故。蔣介石這時候有錢了,因為搞了四一二政變,得到帝國主義和江浙財閥支持。

馮玉祥

蔣介石對馮玉祥說,只要支持他的話,每月給他軍餉多少萬元,這一點對馮玉祥誘惑很大。

徐州會議後,馮玉祥履行了清共的承諾,解聘了蘇聯顧問,並送給中共一筆遣散費。

這場政變讓遠在蘇聯求學的幾位年輕人處境尷尬,蔣馮的子女公開發表聲明與父親決裂。

不久蔣介石因為徐州戰敗被迫第一次下野,促成了寧漢合流,隨後在上海迎娶宋美齡。在國民黨內部爭權奪勢之際,張作霖、孫傳芳趁機反攻,情勢危急。

1934年的蔣介石、宋美齡

馮玉祥聯合閻錫山等人,一再請蔣介石復出。蔣介石復出後提議和馮玉祥拜把子,馮玉祥也就同意了。兩人在鄭州交換蘭譜,年長5歲的馮玉祥成為了蔣介石的盟兄。蘭譜上馮玉祥寫明為三民主義而拜。

02 二次北伐

二次北伐時,蔣介石將國民革命軍分為四個集團軍,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分別任各個集團軍總司令。

蔣介石的第一集團軍到了山東濟南,日本人為了阻止北伐軍,製造了濟南慘案。因為日本的空軍、海軍等軍事武裝實力比國民軍要強出很多,蔣介石非常恐慌,迅速下令撤軍,連外衣也沒來得及穿就逃出了濟南城。

大家應該都知道,蔣介石早期一直消極抗日,總是大唱時機不成熟,說些如果抗日的話民族滅亡的更快之類的話,他也始終用這種觀點來說服馮玉祥和張學良。但是馮玉祥不理會這一套,要求北伐繼續打下去。蔣介石因為恐日,不想在前線指揮了,就把這一路的戰事交給了馮玉祥來指揮。

結果馮玉祥帶領部隊繞過濟南繼續打,一直打到北平。這實際上也幫了蔣介石的忙,如果馮玉祥也怕日本的話,北伐就會半途而廢。

馮玉祥、蔣介石、閻錫山

這次北伐的對象是張作霖的奉軍,張作霖見打不過,不得不撤出京津,退出關外。然而張作霖非常的背運,剛剛戰敗退出關外回東北,就在瀋陽皇姑屯車站被日本人預先埋好的炸彈炸死。

那麼張作霖留在京津的地盤誰機接管呢?按理說應該是馮玉祥吧,結果蔣介石讓閻錫山去接管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蔣介石生性多疑,而馮玉祥的西北軍力量強大,嫡系部隊總人數有40多萬人,蔣介石怎麼能容忍他繼續壯大自己的力量呢?他想玩弄以閻治馮的策略。

馮玉祥對此大失所望,也很不甘心。他的部下韓復榘日益兼程,想搶先一步進入北平,因為自古都是先入關者為王,但是沒有成功。

03 中原大戰

蔣介石對各派軍閥使用的策略是能收買就收買,然後改編部隊,削弱力量。

二次北伐勝利後不久,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同時收到了蔣介石的裁兵電文。當時裁軍是大勢所趨,養那麼多軍隊財力不允許,但蔣介石是有私心的。他想擴充自己的中央嫡系軍,削弱雜牌軍。

本來馮玉祥覺得裁就裁吧,但雜牌軍和嫡系軍得同等對待,顯然和蔣介石的算盤不一致。

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三人,得知蔣介石的真實意圖後,紛紛藉故逃離了編遣會議。

隨著張學良東北易幟,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國統一。蔣介石把目標瞄準了各據一方的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準備實施他的削藩策略了,但裁軍又沒裁成。

蔣介石和張學良在一起

馮玉祥對這位盟弟很是不滿,結拜才一年的蔣馮二人就在戰場上兵戎相見了。

1929年3月,蔣桂戰爭首先爆發,蔣介石邀請馮玉祥一起討論,馮沒有理會,抱著旁觀的態度。但蔣介石以強大的財力收買了桂系將領,打敗了李宗仁。

馮玉祥知道蔣介石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自己了,便公開宣布反對蔣介石,蔣馮戰爭爆發。蔣介石繼續用收買將領的策略,收買了馮玉祥的部下韓復榘和石友三,從而打敗了馮玉祥。

戰敗後的馮玉祥聯合閻錫山、李宗仁等人,重整隊伍結成了反蔣同盟,就這樣我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軍閥混戰在中原爆發了。

其實馮玉祥的西北軍作戰非常勇猛,但是命門卻是經濟上沒錢,常常因為缺少補給和配合而陷入苦戰。

就在各派軍閥混戰之際,東北爆發了中東路事件,張學良的東北軍同蘇聯開戰吃了虧,損失慘重,日本人又趁機在東北擴張勢力。

張學良的東北軍逐漸退居後,他通電擁蔣率部進軍關內,這樣蔣介石的實力就大大加強了。

中原大戰使馮玉祥的地盤全部丟掉,一手訓練出來的西北軍也分崩離析,馮玉祥只好到農村隱居起來,閒暇時讀書學習反思,還請了老師來教自己。

04 抗戰

中原大戰的第二年,東北發生了九一八事變。民族危難之際,蔣介石和馮玉祥的關係是否會出現轉機呢?

聽到日軍侵略中國東北的消息,馮玉祥寢食難安。九一八事變爆發之時,蔣介石在幹什麼呢?他正忙著趕往江西剿共的前線。

有人評價蔣介石對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儘管他對日軍的侵華野心心知肚明,然而此時他依然頑固的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

在不抵抗策略之下,日軍很快就侵佔了東三省全境,國民政府卻軟弱地想依靠國聯處理九一八事變,避免擴大戰爭。

上圖:1936年12月初,到西安督師「剿共」的蔣介石(前排左一)抵達西安車站時,張學良(前排左四)、邵力子(前排左三)、楊虎城(前排左二)等前往迎接。

廣大民眾不滿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掀起了規模空前的反日浪潮。國民黨內部的反蔣派也藉此攻擊蔣介石,蔣介石只好第二次宣布下野。

不久,馮玉祥應汪精衛之邀來到南京,在宴會上見到了下野的蔣介石。席間蔣介石向馮玉祥說,過去都是我做兄弟的過錯,希望國難之時團結一心。

馮玉祥聽了很是感動,信以為真,結果到了淞滬抗戰爆發時,馮玉祥徹底認清了蔣介石。

蔣介石再次重新上臺後,淞滬抗戰爆發。駐守上海的十九路軍非常爭氣,也很勇猛,向日軍主動出擊,捷報頻傳。馮玉祥非常高興,多次向蔣介石等人發電,要求支援前線抗戰。

可是蔣介石一直不吭聲,沒有去支援前線,反而和日本談判停戰,最終十九路軍忍痛撤離了上海。

馮玉祥見狀非常氣憤,見蔣不抗日就去了泰山隱居。雖然名義上是到山東泰山讀書學習,實際是策劃還忠於他的一些舊部發動抗戰,期間和中共地下組織發生了聯繫。

上圖:1934年,蔣介石(前排左一)來到山東視察,隱居泰山的馮玉祥(前排左二)和山東省主席韓復榘(中間戴白色草帽者)隨同而行。

後來馮玉祥在察哈爾抗戰,時值嚴冬。馮玉祥掛念前方的抗日將士,把自己在張家口的房產抵押出去,做了一萬件皮大坎肩送往前線。期中部下吉鴻昌把日本鬼子趕出多倫,威震全國,更堅定地激發了全國人民打敗日軍的決心。

然而這些抗日行為卻遭到蔣介石、何應欽等人的激烈反對,蔣介石要和日本妥協,何應欽和日本籤訂了《塘沽協定》。

蔣介石不允許馮玉祥抗日,他擔心馮玉祥把原來的舊部招攏過來,重新形成和自己抗衡的軍事實力。所以蔣介石調動了大批部隊去剿察哈爾抗日同盟軍。馮玉祥只好結束察綏抗戰,自己再次回到了泰山。

1935年,正在泰山的馮玉祥,忽然接到了蔣介石發來的電報,言辭懇切,盛情相邀。時隔兩年,蔣介石怎麼突然又想起了這位在泰山隱居的大哥呢?

原來1933年籤訂的《塘沽協定》,並沒有阻止日本的侵略。1935年日本製造了華北事變,南京政府繼續妥協與日軍籤訂了《何梅協定》,但是日本還是得寸進尺。

討伐派的代表人物何應欽

此時的蔣介石不得不重新考慮對日政策,便想到了馮玉祥來幫他一把。

於是馮玉祥來到南京,見到了蔣介石,向他提了很多抗日的建議,然而蔣介石依然是明裡點頭答應。

日益高漲的抗日民族運動,卻再次觸動了南京政府的敏感神經。蔣介石再次派人鎮壓,還逮捕了全國各界救國會領袖沈鈞儒七人,造成了轟動一時的七君子事件。

馮玉祥得知後立即致電蔣介石,要求趕緊放人,卻被蔣拒絕。張學良因為此事也請求蔣介石放人。

接著就發生了西安事變,南京的何應欽主張打楊虎城和張學良。馮玉祥擔心引起內亂被日本鑽空子,就在南京坐鎮,堅持不能打,要和平解決。

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

情急之下,馮玉祥多次致電張學良,表示願意自己做人質,換回蔣介石。後來蔣介石在張學良的陪同下返回南京,馮玉祥在機場上見到了蔣介石,見他面黃肌瘦,腰也直不起來。

前後馮玉祥幾次幫助了蔣介石,然而蔣介石對他怎樣呢?

1937年2月,宋慶齡聯合馮玉祥等人提出恢復孫中山先生的聯合、聯共、輔助農工三大政策,提出國共團結抗日,並在報紙上公布出來,受到民眾熱烈響應。

蔣介石很不滿,馮玉祥對他說:孫夫人沒做錯,老百姓都知道,要聯合起來打日本,你還怕什麼?

七七事變,抗戰爆發。蔣介石迫於形勢實行國共合作統一抗日。馮玉祥對他說:只有這一件事你辦得好。

淞滬抗戰期間,蔣介石派馮玉祥去上海指揮戰事。但西北軍都不在上海,那裡基本上都是中央軍,馮玉祥指揮不動這些人。

馮玉祥向蔣抱怨後又被派到華北督戰。但他的舊部都已經做大了,不願意一個老太爺在那坐著天天管他們,因為前面講過馮玉祥是典型的家長作風,那幫人都敬而遠之。後來他被免職了。

倒戈將軍石友三

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馮玉祥來到重慶,看到國民黨內部太腐敗了,剋扣糧餉虐待士兵,氣憤不已。開會時他又直言不諱,不給蔣介石面子,讓蔣下不來臺。

蔣介石雖然非常氣憤,但也礙於大哥講話不好發作。為了避開馮玉祥,何應欽想出了一個歪主意,他把會議時間特地安排在馮玉祥外出演講的時候。馮玉祥演講時非常受歡迎,許多學校都歡迎他去做演講。

前方的將士常常缺衣少糧,馮玉祥在四川發動了節約獻金救國運動,一個月籌集的錢創下了全國城市捐款之最。

汪精衛叛逃出國後,馮玉祥一面大罵汪精衛,一面勸蔣介石不要和日本人言和。

馮玉祥與張治中將軍在淞滬前線

抗戰時期雖然兩黨合作,但是蔣介石心裡對中共是有小算盤的。而馮玉祥和中共的關係非常友好,結果被何應欽公開指責,家人也被特務監視。

但馮玉祥並不理會,重慶談判時他還在家裡宴請毛澤東一行人,因為他覺得和平建國有望實現了。

05 遇難

內戰爆發後,在李濟深等人的勸說下,馮玉祥去了美國,蔣介石也早就希望他離開。兩人的關係這時候已經貌合神離了。

到了美國的馮玉祥,在報紙上看到了蔣介石鎮壓學生的消息,就在報刊上發表文章,還在街頭演講,揭露蔣介石發動內戰和獨裁統治。這對當時依靠美國援助的國民黨來說,是非常不利的。蔣介石非常惱火,就讓他回國,但被拒絕了。

與此同時,馮玉祥秘密參加了國民黨革委會的籌備,實際也是民革的核心人物之一。

1948年7月,馮玉祥受中共邀請從美國回到國內的途中,乘坐的「勝利號」客輪突然失火,不幸遇難。如果不是這場災難,馮玉祥可能成為新中國的重要領導人。

馮玉祥和李德全

他的逝世引起了新中國領導人的極大憤慨和同情,也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極大關注。客輪失火的原因一直是個謎團,史達林還為此派人調查過。

如果你覺得寫得不錯,那就點個讚吧,多謝閱讀。

相關焦點

  • 蔣介石與馮玉祥二十年之分合
    現有的資料顯示,蔣介石與馮玉祥之間最早的聯繫始於1926年6月3日,當時廣東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和軍事委員會主席蔣介石電邀人在蘇聯的馮玉祥赴廣東共籌「北伐」大計。其後更於1928年2月18日,「互換蘭譜,結為異姓兄弟」 。
  • 蔣介石八大拜把子兄弟都有誰?
    舊時中國,「拜把子」現象相當普遍,要想在江湖上立足,沒有幾個拜把子弟兄怎麼混?近代政壇當中,蔣介石就很喜歡來這一手。蔣介石一生當中,曾先後結交了幾十位「盟兄弟」,其數量之多,為近現代「大人物」中所鮮見。
  • 蔣介石四位「結拜兄弟」,三人下場悽慘,唯獨他活到101歲
    民國時期,中國社會黑暗,國民政府內部派系林立,軍閥各自擁兵自重,各地土匪橫行,黑社會遍布全國,就連一國領袖蔣介石都曾涉黑。他一生曾與四人結拜過,這些人都是民國時期的風雲人物,他們分別是陳其美、戴季陶、馮玉祥和張學良。當蔣介石的結拜兄弟卻不容易,前三位結局慘澹,只有張學良得以善終,活了足足101歲。
  • 在蔣介石結拜兄弟中,為他統一大業作出貢獻的異姓兄弟,是哪四位
    還有些人,蔣介石與他們結拜,完全是出自於一種手段,甚至說是他們之間都是為了某種利益,而且拜的,並無兄弟之情。蔣介石之所以,和他們稱兄道弟,並示以親切,這一招對收買人心時。 但是,就在蔣介石結拜兄弟中,其實還有四位,是當時地方實力派軍閥大佬,如果不是大人物,蔣介石也不會與他們結拜,要知道,和蔣介石結拜的每一位兄弟都是有利用價值的。
  • 盤點NBA5大兄弟反目,OK組合為爭老大決裂,現役這兩兄弟重新互關
    今天讓我們揭秘那些著名球星的恩恩怨怨吧。1.科比和奧尼爾鼎鼎大名的OK組合可謂是令人聞風喪膽,紫金王朝在他們的帶領下開闢了又一個新的世界,隨著科比逐漸強大起來,兩人都想當球隊的老大,為此僵持不下,最終在2004年湖人以1:4大比分輸給活塞後,兩人徹底決裂。大鯊魚加盟邁阿密,聯合韋德拿下個人第四個冠軍。
  • 74歲高齡的張學良出席了蔣介石葬禮 輓聯上寫了哪十六個字?
    1975年的清明節,蔣介石因突發心臟病在臺灣去世,終年88歲。四天後,一位74歲的老人前來弔唁。此人不是別人,就是被蔣介石一直關押在臺灣的少帥張學良。在宋美齡的安排下,張學良來到了蔣介石的遺體前,做了最後的道別。
  • 蔣介石的12個結拜兄弟是誰?結局如何
    每天一點點進步,相互增進彼此的友誼和歡樂!如果喜歡就積極訂閱吧!也歡迎提出你寶貴的意見和誠懇的建議,看的開心可以在閱讀結束時點個在看 。導語:蔣介石一共有12個結義兄弟,還有兩個人,舔著臉要和他結拜,卻最終沒有成功,一個人是湖南軍閥唐生智,一個是總裁秘書汪精衛。
  • 杜月笙說:蔣介石拿我當夜壺,不用了就塞到床底下
    蔣介石與杜月笙蔣介石把黑社會那一套玩兒的是淋淋盡致1928年剛和馮玉祥拜了把子,到1930年就翻臉打架開掐——中原大戰,問題還是出在地盤上馮玉祥想不通昔日山盟海誓的「兄弟「怎麼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大哥「呢?馮玉祥後來形容他所認識的蔣介石就是一個「小袁世凱」和「希特勒第二」。這種「兄弟」情誼在關鍵時刻總會突然掉鏈子、出問題。本來的一切都是搶過來的,還能指望什麼公平、感恩。這本來就類似叢林法則生態環境的確有點諷刺。
  • 坐月子的恩恩怨怨:對錯爭論無休止,究竟怎樣才能過得舒服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都說「月子之仇不共戴天」,對很多經歷過的寶媽來說,坐月子比懷孕、分娩都要難受萬分。不僅僅是身體上的,不是還有精神上的煎熬。中國人民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的博士李婉君,博士論文就深入研究了坐月子期間家庭的恩恩怨怨。
  • 揭開歷史:蔣介石靠「五子」得天下,卻因「一子」而失去一切,一子是什麼?
    :一不知道蔣介石的官職有多少;二是不知道蔣介石寫的手令有多少;三是不知道蔣介石到底拜了多少把子。而這其中的把子指的就是五子之一的拜把子了。蔣介石一生中與非常多的人拜過把子,甚至可以說蔣介石起家就是依靠拜的一手好把子,才有了後來的權勢。
  • 天道封神,諸法因緣,竟讓兩位上古女神隔空交火,什麼恩什麼怨?
    什麼恩什麼怨?我們來看一下子。首先我們推出今天的兩位女主角,一位是女媧娘娘,一位是瑤池金母,都是上古女神。先看一下她們各自的履歷:女媧娘娘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那麼,二人什麼恩什麼怨?怎麼會發生糾葛?隔空交火又是什麼意思?小哥此前有文章解讀過,封神五件事,其實有兩件是女媧娘娘起到了主導作用。哪兩件事?就是周朝興、商朝亡。因為女媧娘娘代表了以「功德證道」的背後群體,包括伏羲、神農、軒轅等,他們為了確保自己的生存,必須滅掉不信神甚至褻神的商朝。所以才會有女媧娘娘作為「話事人」出現,強勢介入封神,確保己方利益。
  • 江美琪:和梁靜茹恩恩怨怨這麼多年,究竟為了什麼
    那一年,周董出了八度空間,陶喆也出了惡評如潮的黑色柳丁,阿妹被自己的發燒給燒過了頭,ELVA的4U也遭遇了滑鐵盧……整個臺灣唱片圈陷入到一篇黑暗中。這一年,梁靜茹先發制人,在2002年2月推出《我喜歡sunrise》,裡面有《分手快樂》和《我喜歡》這兩首金牌歌曲,再度讓餅姐的人氣回歸到第二張的地位。
  • 老蔣靠「五子」得天下,卻因「一子」而失去一切,一子是什麼?
    但是卻沒有想到的是,在戰爭後期的時候卻因為他的一個孩子而失去了對整個中國的統治,那麼我們可能會問蔣介石究竟是失去的哪一個孩子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一下。當時人們對蔣介石有一個稱號,這一個稱號就是三不知這三部只包括不知道蔣介石有多少的官職,不知道蔣介石有多少的手令,三是不知道長戒指的一生中到底拜了過多少把子。當然在蔣介石的一生中,他和許多的人都拜過兄弟。可以說蔣介石之所以在他的一生中有那麼多的輝煌和成就,充其量是因為他拜過好多的把子,才有了他後面許多所有的權利。蔣介石的成功和他們是密切關聯的。
  • 蔣介石的葬禮上,張學良到場後留下16個字,轉身掉頭走人
    有許多愛國將領都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因此一直請求蔣介石與我黨合作。但蔣介石非但不聽,還逮捕了那些與自己持有異議的人士。隨著日軍侵略進一步擴大,民族救亡意識空前高漲。 而後來蔣介石遭到了失敗,便把自己的失敗歸結於那些勸他合作抗日的人,認為是抗日時期使得我黨空前壯大。因此,在逃亡臺灣之前,蔣介石殺掉了許多人,其中一個就包括西安事變的發動者楊虎城。
  • 蔣介石的四位把兄弟,最後一個放棄東北
    期間與蔣介石結為金蘭兄弟。1910年與宋教仁、譚人鳳等人組織中國同盟會中會總部,以推動長江流域的革命活動。1911年11月3日在上海發動起義,上海光復後被推舉為滬軍都督。隨即又攻克浙江巡撫衙門,組織蘇浙鎮滬聯軍攻克南京。1912年7月被袁世凱解除滬軍都督職務。
  • 盧梭與休謨的恩怨:從惺惺相惜到猜忌、決裂和報復
    孫 瑜    名人的恩怨向來引人關注,對思想家來說同樣如此。在世時他作為成功的歷史學家和隨筆作家為人推崇,而他在後世的影響力則主要來自哲學方面,堪稱與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康德、尼採等比肩的哲學巨人,被羅素稱為「哲學家當中最重要的一個人物」。    這兩位思想巨子的碰撞肯定有精彩無比的故事嗎?未必。大思想家也會有簡單甚至讓人乏味的人生經歷,譬如康德。而盧梭與休謨之爭歷來受人關注,在思想史上也因其撲朔迷離、眾說紛紜而赫赫有名。
  • 在蔣介石的葬禮上,張學良送出16字輓聯,蔣經國看後卻臉色蒼白
    隨後,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他送來的輓聯上。在蔣介石的葬禮上,張學良送出16字輓聯,蔣經國看後臉色蒼白。 張學良和蔣介石的關係非同一般,可以說如果不是張學良,很難說蔣介石能取得北伐戰爭的徹底勝利和能夠迅速的在名義上統一中國。
  • 義結金蘭的「親兄弟」,最終反目成仇,「蔣李」之間發生了什麼?
    在近代歷史上,有過這麼一對歷史人物,他們既是結拜兄弟,同時又是生死冤家,雙方之間的恩怨故事曾引起世人的格外關注。而這兩個人,就是民國時代最為顯赫的人物之二的蔣介石和李宗仁。 在國民大革命時期,蔣介石與李宗仁初相識,並義結金蘭,成為拜把子的好兄弟。
  • 陳氏兄弟憑什麼位居「四大家族」之一,他倆執掌的CC系有多恐怖
    陳果夫、陳立夫兄弟倆有個叔父叫陳其美,是蔣介石的拜把子兄弟,他對蔣介石有知遇之恩。陳其美被袁世凱殺害後,蔣介石為了報答陳其美的滴水之恩,他對陳氏家族極為關心,包括陳果夫。陳果夫一開始跟隨著蔣介石走南闖北,並且幫蔣介石一起籌建黃埔軍校。可以說陳果夫是國民政府元老級別的人物。陳立夫回國後,他自然而然地加入了國民政府。
  • 九一八事變不抵抗究竟是不是蔣介石下的命令?誰才是不抵抗將軍?
    1991年5月28日,張學良在美國接受紐約東北同鄉會的訪談時,有人提問:「大陸拍攝的電影《西安事變》說:蔣介石下手諭,令你對日本侵略採取不抵抗政策。究竟有沒有這道手諭呢?」張學良立即回答:「是我們東北軍自己選擇不抵抗的。我判斷日本人不會佔領全中國,我沒認清他們的侵略意圖,所以儘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給他們擴大戰事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