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數學:基礎加減法規律和輔導法則!

2021-02-07 一年級英語數學語文

加法,實際上就是:將兩個集合和在一起,變成一個集合。

減法:將一個集合分開,分成兩個。

孩子真正的理解加減法的意義,不是算會那道題,而是理解加減法之間的關係。

比如:6個蘋果,可以分成2個和4個蘋果,也可以反過來說是4個和2個蘋果,同時,2個和4個蘋果(或者4個蘋果和2個蘋果)合起來就是6個蘋果。

也就是說:

1、從分解組合開始教孩子,一邊分,一邊用語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說出來,能說出來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

2、從5以內的開始。先從分解2開始。

3、每次分開後表述完,要記得在合起來。

希望王老師整理的這篇資料可以幫助到您!

1、學數數

學計算之前先學數數,這誰都知道,但是利用多種數數形式來為計算打基礎,卻被相當多的父母所忽視。不少父母在孩子會唱讀1~100之後就認為孩子已學會了數數,而可以教計算了,但實際上孩子並沒有真正建立數的概念,也沒有真正掌握計數的技巧。

數數的內容其實很多,除了要建立數的一對一的概念以外,還要包括多種數數的技能,主要形式有:

①N加1,即按遞增1的順序正著數,這是學N加1計算的基礎;
②N減1,即按遞減1的順序倒著數,這是學N減1計算的基礎;
③數單數,建立奇數概念;
④數雙數,建立偶數概念;
⑤逢10數,建立進位概念;
⑥逢5數,將5作為一個基本單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數數技能,因為在提高數數和計算技能方面,5的重要性僅次於10。
2、計算N加1,凡是能正著依次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增1個的幼兒,都能輕而易舉地學會計算N加1,包括10加1、20加1、99加1乃至100加1。

3、計算N減1,凡是能倒著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減1個的幼兒都能學會計算N減1的題,包括11減1,21減1、100減1乃至101減1。

4、整10相加或相減,如10加10、20加10、……90加10,凡是會逢10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增或遞減10個的幼兒都能很容易地學會。

5、整5相加或相減,如0加5、5加5、10加5乃至95加5,凡是會逢5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遞增或遞減5個的幼兒,掌握起來並不難。

6、計算10加N,包括10加1、10加2……10加9,幼兒一旦理解10加幾就等於十幾,不僅能快速運算10加N,還能推廣至20加N、30加N乃至90加N。

7、兩個相同數相加,包括1加1、2加2……9加9,對於會數雙數的幼兒,當發現兩個相同的數相加後的結果都是雙數時,便會很容易地學會運算這類題。教學實踐發現,幼兒普遍對兩個相同數相加的題有自發的關注與興趣,因而幼兒對這組題的掌握往往要先於10以內非N加1的題。

8、計算兩數之和等於10的題,包括1加9、2加8、3加7、4加6及5加5,這組題的熟練與否對於進行10以上的運算是至關重要的。 

9、口算(20以內),當幼兒已掌握了上述技能之後,就可以做20以內的口算題了。父母應注意提醒幼兒學會運用已掌握的計算技能來推算其它題,如由2加2等於4而推知2加3等於5,由3加7等於10而推知3加6等於9,9加9等於18而推知9加8等於17,等等。 

10、豎式筆算(100以內),口算100以內的數即使是對學齡兒童也是不容易的,可是列成豎式之後,凡具備上述技能的學齡前幼兒稍加指點即可完成運算,因為一道兩位數相加的題列成豎式後實際上就變成了兩道一位數相加的題。目前,5歲左右的幼兒都在幼兒園裡學會了書寫阿拉伯數字,因而這個年齡段的幼兒進行獨立的豎式運算是完全可能的。

我在教孩子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的時候,經常編一些小故事,讓孩子參與其中,不知不覺孩子就學會了運算。而且,每次孩子都對這種小故事表現出非常濃厚的興趣,學起加減運算來非常輕鬆。 

比如,學習8的加減法,我編了一個這樣的小故事,其中經常和孩子互動一下,互相提問,甚至讓孩子把故事編下去:

小猴子要買8個蘋果送給奶奶。它來到市場上,看見紅蘋果挺誘人的,綠蘋果也挺好的,於是,這兩種蘋果它一樣買了幾個。(紅蘋果買5個,綠蘋果買幾個?)

小猴子拎著裝了8個蘋果的框高高興興地往奶奶家走去。路上同小豬撞了一下,結果撞掉一個蘋果,它們都不知道。(這時還剩幾個蘋果了?)

小豬是小猴子的好朋友,見到小猴很高興。小豬說口渴了,小猴子就給小豬一個蘋果解渴。(這時還剩幾個蘋果?)

看到小豬吃蘋果吃得津津有味的,小猴子也想吃,於是它也拿了一個蘋果吃了起來。(這時還剩幾個蘋果?)

突然,背後響起一聲獅子的吼聲:「吼——」不好了,獅子看見小猴子了,快跑啊!小猴子拎著框使勁往前跑,框裡的蘋果噼裡啪啦地往外掉。

好不容易跑到奶奶家了,獅子也沒有追來,小猴子終於鬆了口氣。小猴子把蘋果送給奶奶,可是它往框裡一看:「咦?怎麼只剩下2個蘋果了呢?」

奶奶聽完小猴子講的途中的遭遇後,哈哈笑了起來。奶奶對小猴子說:「你來了就是最好的禮物了!」

就這樣,故事講完了。講的過程中我還不時讓孩子算算還有幾個蘋果,而後面的遇到獅子的事情也是孩子自己編出來的。整個過程非常輕鬆,既讓孩子開拓了思維,又達到了學習的目的。

湊十法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本思路。運用湊十法能將20以內的進位加法轉化為學生所熟悉的10加幾的題目,從而化難為易。例如9+5,將5分成1和4,因為9湊十缺1,所以要分出1。所以9+5,就分解計算9+1=10、然後10+4=14,所以,孩子要牢記「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湊十法簡便易行,思考過程有「一看(看大數),二拆(拆小數),三湊十,四連加」

應該是用破十法:12可以分成10和2,用10-9=1,再用1+2=3,所以12-9=3

在教學中,我深有體會,低年級數學教學,使學生學好「兩法」非常重要。「兩法」即「湊十法」和「破十法」。湊十法是幾和幾合成十;破十法是從10裡面拿出幾還剩下幾。

比如:教7+8=15有兩種算法。一種是一個一個地加,算式:7+1+1+1+1+1+1+1+1=15,或8+1+1+1+1+1+1+1=15,這種方法對於接受能力差的學生不錯,但這樣加太繁,又浪費時間,多數同學都不適用。而湊十法就簡便多了,方法是想8和幾或7和幾合成十(8和2、7和3),那麼從7裡面拿出2,7拿出2還剩下5元,或從8裡面拿出3,8拿出3還剩下5,算式:8+2=10,10+5=15;或7+3=10,10+5=15。

教幾加幾等於十幾,只要教會學生想幾和幾合成十,從幾裡面拿出幾還剩下幾,那麼10加幾就等於十幾。

又如:教15-9=6有四種算法。一是用數數方法,一個一個地減,算式:15-1-1-1-1-1-1-1-1-1=6;二是用「平十」的方法先減5,再減4,算式:15-5=10,10-4=6;三是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想9加幾等於15,15減9就等於幾;四是用「破十法」,即把15分成10和5,10-9=1,1+5=6。幾法比較,我覺得「破十法」最管用。第一種數數法太繁,浪費時間;第二種「平十法」先減5,再減4,因為這個「平十」不固定,有時是5,有時是6,有時是4……中間這個幾和幾合成9或幾加幾等幾也就不固定,對於接受能力差一點的學生不好學;第三種「想加算減」就更難了。

我認為「兩法」既好教又易學。因為「湊十」只有五組:1+9、2+8、3+7、4+6、5+5,我把它當成5個生字詞來教給學生記,而1+9、5+5都比較容易記,剩下3個也不難,課前經常反覆練習,師:1和9,生:湊成十;師:2和8,生:湊成十;師:倒過來,生:8和2湊成十;師「3和7……這樣久而久之就能熟能生巧,所以教十幾減幾時,只要讓學生懂得十幾可以分成10和幾,10減幾剩下幾,幾十幾=幾就可以了。好幾個接受能力較差的同學學了「兩法」後,作業基本獨立完成。如:12-7,他們很快就能說出:「10-7=3,3+2=5」13-8呢?「10-8=2,2+3=5。」從這些差生轉化來看,教好「兩法」非常重要。

而「兩法」既互相聯繫,又互相轉化,學生只要掌握「湊十法」,「破十法」也就容易了,但願教低年級數學的老師都能教好學生學好「兩法」,「兩法」對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

兒歌法 一加九,十匹小馬騮;

1+9  10匹小馬騮

2+8  10隻老母鴨

3+7  10隻小公雞

4+6  10個小皮球

5+5   10隻大老虎

6+4   10隻水彩筆

7+3   10根小竹竿

8+2   10隻小白鵝

9+1  10架小飛

相關焦點

  •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減法口算技巧和訓練方法
    《小學生家長輔導筆記》第6篇正處於一年級上學期的兒子,數學加減法口算不夠快。九爸經過「多方考證」得出的結論是:要想快速口算,除了把10以內數字的各組分解爛熟於心,似乎沒有其它更好的辦法——10以內的數字分解,是基礎中的基礎。
  • 輔導孩子5年數學計算練習後,這些經驗我一定要告訴你
    小學的孩子們正處於一個童心豐富、思維發散以及想像力豐富的階段。他們喜歡新奇的、有趣的事物。枯燥的內容會讓他們很快失去興趣,而數學計算能力的學習正是枯燥的。如何提升孩子小學數學計算能力便成了很多家長最為頭疼的事情。在輔導了孩子5年多的數學計算之後,我也終於找到了幫助孩子提升數學計算能力的竅門,現在將這些年的輔導經驗分享給正在看這篇文的你。
  • 小學數學整數、小數、分數加減法運算法則及練習(可列印)
    家長往往認定為數學不好就是孩子不擅長,能力差。其實未必,有的孩子數學不好的原因並不在於智商,而是沒有理解到數學的方法與邏輯。比如小學的運算中,很多孩子並沒有了解到運算法則,導致運算出現了很多毛病,導致孩子對數學興趣降低,以後能補上來但是會影響接下來的學習。這裡小數整理了小學數學的運算法則及練習,希望對孩子有幫助。
  • 2018年最新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找規律專項練習題,附講解
    今天,朱老師主要分享部編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專項練習,有關找規律的習題很多的小學生在小學一年級數學的學習中對於找規律練習比較弱。因為這需要我們對整個一年級數學的知識點的掌握以及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所以我們要善於給孩子總結在一年級數學裡比較常考的一些知識點下面老師就為大家分析找規律練習的一些知識點第一題,主要是考察的數數的能力,通過數字我們第一先要想到的就是是不是圖形裡就是數字的數量
  • 掌握這些法則,小學數學計算題不會算錯
    數學考試一結束,發現不少孩子計算樂園總是出錯,口算準確率不高,還有些答案一看就是弄錯了計算法則。有很多家長們反應說,是孩子粗心,所以算錯,粗心不背鍋,我認為算錯就是因為沒有數感,計算規則不熟導致的。一年級的時候是加減,二年級開始慢慢的學習乘除,學習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到中高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四則運算以及簡易的方程等。基礎計算必須掌握好,運算中,理解掌握運算的定律、法則以及運算順序是計算的武器。
  • 小學數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說課稿及教學教案設計模板
    小學數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說課稿模板說課就是教師口頭表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也就是授課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面對同行或教研人員,講述自己的 教學設計,然後由聽者評說,達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種教學研究和師資培訓的活動。
  • 小學數學第一階段的輔導,該如何進行?(小學一至三年級)
    現與大家分享小學數學第一學段的一些學習內容:一 學段根據學生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將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習時間劃分為三個學段:第一學段( 1~3 年級)、第二學段( 4 ~6 年級)、第三學段( 7 ~ 9 年級)。
  • 一年級20以內加減法,共3500道,讓孩子練習,口算「溜」到飛起
    一年級20以內加減法,共3500道,讓孩子練習,口算「溜」到飛起加減法貫穿了小學六年的數學學習,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只要學習了新的計算法則和規則,都會利用加法和減法。一年級的加法和減法還比較簡單,家長們想讓孩子在一年級就保持比較好的數學成績,就可以讓學生對一年級的加法和減法進行練習。
  • 五年級下冊數學的分數加減法,助力孩子期末考試
    三年級語文閱讀理解及答案,助力小學生期末考試#五年級數學下冊#計算是數學學習的核心內容,但計算不僅是簡單的計算,更是數學思維的啟發和形成。也就是說,小學階段是學生系統學習的開始和數學思維的開始,數學計算是思維形成的發展過程和證明。五年級下冊數學的分數的加減法是重要計算內容。分數的加減法是本學期學生需要深入理解的計算題。同時,由於很多學生不掌握加減分數的規則,會導致嚴重失分。如果想避免孩子的計算過程失分嚴重,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掌握分數加減法。
  • 3600道一年級數學「100以內」計算題,每天一頁!秒變尖子生
    3600道一年級數學「100以內」計算題,每天一頁!秒變尖子生小學數學有一項重要任務,那就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數學的重點教學內容就是讓學生學習數學的計算法則和計算規律。可以說,計算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數學技能,特別是小學階段,除了需要學習計算之外,還對計算速度和正確率有所要求。小學數學計算強調口算、筆算、估算、簡便運算等整合計算,以此達到在實踐計算中得到計算能力的提高。一年級數學計算僅僅停留在簡單的加法和減法,從個位數到兩位數。
  • 四年級下冊數學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
    一、教材分析這一單元是這冊書中一個重點單元。本單元主要教學並梳理混合運算的順序。混合運算前面學生已經學會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兩步式題,並且知道小括號的作用,這裡主要教學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並對所學的混合運算的順序進行整理。
  • 主流計算方法——口算速算,小學三年級數學加減法口算題
    以下是考壹佰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學加減法口算題》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歡迎閱讀參考!小學三年級數學加減法口算題【篇一】小學三年級數學加減法口算題78+10=  82-5=  64+6=  32+7=  49-5=  63+3=  84-2=        小學三年級數學加減法口算題
  • 小學數學五年級期末複習應用題專項-分數加減法
    小學數學五年級的期末複習,分數加減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重點是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下面貝貝老師為大家講解一下有關分數加減法的應用題專項練習。(分不清楚到底誰多,誰少,求多的還是求少的,最終導致出錯)錯誤答案2第五題和第六題看似一樣,但是區別較大。
  •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第六單元小數加減法試卷含答案(收藏)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是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第六單元的重要學習內容,這個單元是在同學們學習了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學習的內容。在這個單元中重點讓學生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學會用豎式計算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通過學習,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小學數學五年級《分數加減法》說課稿
    我說課的課題是《分數的加減法》(板書課題)一、 說教材我首先對教材進行一些分析:本節教材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它是在前面已經學習了分數的認識、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上教學的,它將為後面的分數的混合運算打下基礎。
  • 教學設計及說課稿-小學數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一、說教材: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人教版第十冊第五單元的一個學習內容。這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同分母加減法以及認識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基礎上教學的。其中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本節課最直接的知識起點。本節課的內容又是進一步學習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同時又是本單元的重點。
  • 小學1-6年級數學基礎概念歸納:小數概念
    小學1-6年級數學基礎概念歸納:小數概念   【小數】仿照整數的寫法,寫在整數的右面,用圓點隔開,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例如:0.2表示十分之二,0.02表示百分之二。
  • 如何更好輔導孩子學習一年級數學
    今天正式開學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一年級數學學習方法。一、孩子們是怎樣學數學的?我們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數學學得好,要使孩子真正學好數學,我想首先就應該了解我們的孩子是怎樣學數學的,只有按照孩子的學習特點進行指導或輔導,才會對孩子的學習起促進作用。
  •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減法口訣表通用、加減法應用題五篇,重點掌握!
    今天朱老師分享的是,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減法口訣表(通用)和加減法應用題,重點掌握!快快練習吧!10以內加法口訣表10以內減法口訣表20以內進位加法口訣表20以內退位減法口訣表小學數學一年級加減應用題1、同學們要做10個燈籠,已做好8個,還要做多少個?
  • 一年級數學:加減法口訣表(通用版)+加減法計算題,收藏練習!
    一年級上需要做什麼呢?大熊認為首先這五點一點要做到。1. 不斷訓練 10 以內加減法,比如:5 + 2,4 + 2,7 - 3等,大熊從教學經驗分析,家長大可不必著急訓練太大的計算,一年級主要是十以內的加減,所以先把這個基礎訓練紮實,一定不會錯的。2. 習慣一定要培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