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孩子5年數學計算練習後,這些經驗我一定要告訴你

2020-09-09 趣學數學陳老師

數學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

計算能力,就是指數學上的歸納和轉化的能力,即把抽象的、複雜的數學表達式或數字通過數學方法轉換為我們可以理解的數學式子的能力。計算能力是孩子學習數學所必備的基本能力,是學習數學的基礎。

《標準》中明確指出要「提倡算法的多樣化,避免程式化的機械計算和敘述算理」。


小學的孩子們正處於一個童心豐富、思維發散以及想像力豐富的階段。他們喜歡新奇的、有趣的事物。枯燥的內容會讓他們很快失去興趣,而數學計算能力的學習正是枯燥的。

如何提升孩子小學數學計算能力便成了很多家長最為頭疼的事情。在輔導了孩子5年多的數學計算之後,我也終於找到了幫助孩子提升數學計算能力的竅門,現在將這些年的輔導經驗分享給正在看這篇文的你。

家長們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數學學習的問題,讓孩子在數學學習中體驗快樂,並在這一趣味學習的過程中學會數學思考方式。


數學是多姿多彩的,家長需注意教育輔導方法。

遵循孩子的認知規律

數學的計算部分內容也是根據孩子的年齡、心理等特點等,將計算難度以及順序等進行適合的排列的。

如:一年級的孩子多數可以掌握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另外還有的可以做到100以內比較簡單的加減法。

家長需要了解小學各個年級的數學計算的重難點,和關鍵的學習知識點,由此可以針對性的給孩子輔導,也可以帶領孩子更有效的提高數學計算能力。

重視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

小學階段,計算題演算時首先要考慮的是運用什麼樣的數學概念、運算定律法則等,所以充分理解和掌握基礎數學概念、法則、公式等是正確計算的前提。

在正確計算的基礎上,多做題,勤總結可以很快提升數學計算能力。

如果孩子如果到了高年級,所學的數學基礎知識已經非常豐富了,因此在輔導過程中切不可急於求成,而應幫孩子整理已學的基礎知識,使得他們做題時能靈活運用。


培養孩子良好的計算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孩子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在計算的時候要讓孩子養成一看、二想、三算、四演算的習慣。

第一先看清題目中的數字和符號;

第二想一想用什麼方法或有無簡便方法以及計算時應注意什麼,計算先後等;

第三步進行計算;

第四步進行演算,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另外,在這個基礎上,孩子在運算過程中需要有規範的書寫格式來表達計算方法和計算步驟,以便於更好的查找錯寫漏寫的數字和運算符號。


不用固定的語言文字來概括計算法則,避免機械記憶。

在跟孩子講述和理解計算法則的時候,儘量讓他們在探索和練習中了解計算過程和算法。另外,家長可以用實物演示幫助孩子們理解這些內容。

算法的理解是數學計算的重要環節。

筆算與口算相結合

如果孩子的個位數加減法的口算能力不達標,那將會直接地影響到今後多位數加減法的學習。

家長可以依據每個階段的教學內容,設計一些口算題。讓孩子去嘗試口算。口算也是生活中一項基本技能,對孩子的數感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雖然現在教育的方式使得口算慢慢變得雞肋,教之無味,棄之不能。但是口算的重要性是不能忽略的。口算和筆算相結合的學習有助於提升孩子對數字更敏感,更容易培養數學計算的能力。

小學數學試題中涉及到數學計算的內容約佔85%以上。所以,提高孩子的教學計算能力,也將會有效地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

相關焦點

  • 如何更好輔導孩子學習一年級數學
    孩子有了這樣的經驗,就能比較輕鬆的理解1元—5角=5角。再比如:一張10元可以換幾張1元,換幾張2元,幾張5元,如果孩子從來沒有接觸過人民幣,學起來就會非常困難。我想講到這兒,我們家長可能已經明白了,一年級的小朋友學數學生活經驗和體驗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你要想讓孩子學好數學,首先就要不斷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
  • 數學啟蒙4大誤區:大量重複練習計算題?別毀了孩子的數學興趣
    不妨先通過下面幾個問題來自測一下:數學啟蒙=數數和計算嗎?計算靠大量重複練習來記憶嗎?提出問題要孩子及時回應嗎?學數學=做練習冊?實際上孩子的數學概念,是從生活中具體的事物裡慢慢抽象出來的,從理解單個數字,慢慢過渡到5+3 和 5-3 這樣數學符號的意義。
  • 我孩子上三年級,數學成績很差,怎麼提高孩子數學成績?
    這學期輔導了兩個孩子,讓她們分別從二十多分、三十多分提高到七十多分、八十多分(滿分是120分),雖然這成績依舊不是特別好,但對於這兩孩子來說已經是不小的進步,下面說說我的輔導方法:首先,提高信心是關鍵每一個成績不好的孩子都存在著一定的自暴自棄的想法。
  • 如果你數學不太好,怎麼輔導孩子數學?
    為了更好地讓小學和中學階段的孩子們獨立思考和解決數學問題,你不一定非要將所有的答案都說出來。一個良好的心態能夠走得更遠。由於父母還肩負著老師和啟蒙導師的身份,我們對此有以下建議。不要告訴你的孩子你有多討厭數學,或者曾經非常討厭數學,抑或在數學科目上是一位差生。
  • 如何輔導三年級數學
    很多孩子一二年級學得很好,可一到三年級似乎就變「笨」了。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成績直線退步……這就是困擾著很多孩子和家長的「三年級現象」。所以我們毅然在三年級這一年回國讀書,怕的就是如果三年級學不好,再大一些回國就更加不適應國內的教學體制了。作為一個全職寶媽最重要的KPI,輔導兔寶的學習一直是回國後生活的主旋律。
  • 一年級上數學:20以內口算專項練習題30套,老師都讓孩子暑假練習
    一年級上數學:20以內口算專項練習題30套,老師都讓孩子暑假練習那我們都知道,在幼兒園階段,孩子們都已經經過了啟蒙學習,孩子們也認識不少字,也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字,所以升入一年級的暑假期間,家長就可以輔導孩子多預習。
  • 2020年春六年級數學分類練習―計算,題型多樣,計算要細心
    數學靠的是計算,無論是計算題,還是解決問題,最終都要求把結果計算出來,可見,數學計算在考試中佔據了很大的分量。計算能力強的學生在考試中不僅容易提高數學成績,還可以騰出時間進行檢查,提高做題的準確率。而計算能力的提高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總結和練習,在練習中感知計算方法,鞏固計算技巧,提高計算水平。今天,胡老師給大家分享一份人教版六年級數學分類練習――計算題,供大家學習使用,以提高計算能力。
  • 21天讓5-8歲孩子成為計算小高手?小白糖正在上的這套特快計算課,幫孩子打好數學基礎
    對這一時期的的孩子來說,數學學習不單純是為了提高計算能力,而是通過打下紮實的計算基礎,養成系統的數學思維,從而適應更加高階的小學數學,理解並獨立進行大量計算,成為小學數學計算的小高手。你拍一首席產品架構師周爺爺,擁有三十二年的一線教學經驗,他被孩子們親切地稱作「數學魔法師」,將冷冰冰的數字變得有溫度。
  • 輔導孩子學數學,崩潰的家長應如何自救?
    本期團購帶來了浙江大學數學博士、微博百萬博主、數學大V賊叉的《不焦慮的數學》,這本書總結了作者近20年的數學教學經驗,從「代數」以及「數學學習習慣培養」兩大模塊出發,實用性與趣味性兼具,適合小學和初中孩子的家長閱讀。估計是實在沒轍了,鄧超淘了一本老得不能再老的《家長教育學》來看,能不能解決問題只有他自己知道。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輔導起數學題來,也很難不崩潰。
  • 只要四步就可以讓你的孩子數學越來越優秀
    要讓你的孩子學好數學語文,家長一定要把這套書送給孩子,家長只要點開下面的圖片就可以把這套書送孩子:第一步、先讓孩子複習理解所有小學學過的數學知識點,公式,定 律 ,把這些重要的知識點梳理出來,歸納匯總在一起, 然後逐漸的理解吃透這些公式知識點:
  • 提高數學計算能力的四個方法,家長請轉給孩子!
    熟記各種題型的計算規則,是孩子們計算一分不丟的重要保證。如果連這些基本的運算規則都沒有掌握好,又拿什麼去奢望高分呢?當然,這些規則不宜死記硬背,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當然,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也不要只在意答案的對錯,更應該細心一點看孩子出錯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是孩子第一次接觸類似的題型,家長在輔導的時候一定要多些耐心,教會孩子計算的思路和計算的正確步驟是什麼。
  • 三年級數學下:綜合練習卷5套,含5大計算題型,非常適合孩子練習
    計算一直是小學數學訓練的重點,數學是一種邏輯思維的訓練,而計算難度是從三年級開始的。這是小同學們思維轉變的關鍵時期,計算題型不再是簡單數值的混合運算,而是偏向更大數值的計算。小編老師將三年級數學中常考的計算題型歸為五大類:口算、估算、豎式計算、脫式計算、應用題。小編老師在這裡分享一份整理的三年級數學五大計算題型的綜合練習試卷(口算+估算+豎式+脫式+應用題,家中有孩子的可為孩子收藏列印一份,以便於孩子計算練習,用於提高計算解題效率。
  • 談孩子學習Kumon數學和英語之長短
    但是我當時還不把它當一回事,認為這麼容易的四則運算題我自己都可以教,為什麼要交錢去讓孩子跟別人學習?後來,因工作關係,我的孩子周末託付在另一個朋友家,她的孩子也在學Kumon數學。為了讓孩子有同伴一起做題,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她讓我的孩子跟她孩子的一起做題。從那時候開始,我才認認真真地考慮讓孩子學習Kumon的事。那時候,我的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
  • 我向幾位一年級媽媽請教後,總結了這些學前易踩的坑,一定要避開
    我問了一位有著15年教齡的小學老師,她給出的建議是這樣的。為了解決第一個問題,家長需要買一個拼音表,貼在家中牆上,帶著孩子隨時朗讀,(一定要讀出聲音)。而不會拼的解決方式和自然拼讀很像,找到簡單的拼音書,句子短且朗朗上口,用尺擋住漢字,讓孩子直接練習拼讀,第二遍再看著漢字朗讀。讀多了速度就會提升上去。
  • 特級教師吳正憲,專注數學30年,直言:讓孩子愛數學,我有經驗
    所以部分家長們開始懷疑起自己孩子的智商。對於家長們的疑惑,教學30年的數學教師吳正憲直言:「讓孩子愛數學,我有經驗。」「在我看來,首先,教師一定要換位思考,要站在兒童的立場上思考問題,要按照兒童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看待兒童,要把孩子當作孩子來看,要讓兒童學兒童的數學。」這就是她提出的兒童數學教育的萌芽。
  • 怎麼知道孩子的計算有沒有過關?數學教研組長實測這些方法很有用!
    新學期開學,來打點雞血,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是真的很重要——請一定要抓好孩子的計算基礎。許多家長都有過類似的經驗,一開始覺得數學重在思維能力,計算只要過關就行。所以除了學校布置的作業外,沒有額外再給孩子刷計算。結果從一到三年級,幾乎每隔一段時間計算就會出問題。
  • 孩子數學計算總是馬虎,要如何改掉這個習慣呢?
    在數學學習中,孩子的計算能力就像做飯時應該放的鹽,是基礎能力,看似是計算能力的小毛病,其實卻藏著大大的學問。計算需要一定時間的注意力集中在數字上,而且隨著高中數學學習的難度加大,一道題需要面對不同的計算任務。有些學生注意力容易轉移,學習意志品質薄弱,只要計算的時間稍長或者計算任務較重,思想就會開小差,注意力會轉移,出現計算錯誤,時間長了急於交差,隨隨便便填一個得數就交上去了。
  • 孩子的數學成績差?那家長在輔導作業的同時,一定要留意這三點!
    神獸們從一開始的在家裡學習,如今已經回到學校上課了,雖然很多家長感覺到了無比的輕鬆,但是孩子一放學,家長又要因為輔導孩子作業而陷入到無比煩躁的狀態。爸爸媽媽本來就上了一天的班,回到家裡已經疲倦了,如果再因為孩子的作業輔導,家長這個身體不但不能得到休息,反而會因為孩子的錯題處於時時亢奮的狀態,孩子也會因為家長的批評而影響親子關係。
  • 摩比、百花、何秋光……詳解國內8套最火數學練習冊!
    常常聽別人說:哎呀,Jon英語真好,真聰明啊~其實老母親心裡明白,英語是一門語言,只要花大把時間上去,日積月累的聽、說、讀、寫,你娃的英語肯定頂呱呱。可是說到對於聰明的考量,那還是得看數學上的能力。數學這門科目,需要娃有一定年齡基礎,一定的思路引導,加一定的天賦調配而成。年齡基礎這個問題是我表妹向我強調的。她是滬上某重點公立小學的數學老師。
  • 一年級數學:加減法口訣表(通用版)+加減法計算題,收藏練習!
    那麼,今日大熊就以一位老師的角度為大家做的分析,熟悉了孩子具體要學習的內容,以及要做的內容。一年級上需要做什麼呢?大熊認為首先這五點一點要做到。1.不斷訓練 10 以內加減法,比如:5 + 2,4 + 2,7 - 3等,大熊從教學經驗分析,家長大可不必著急訓練太大的計算,一年級主要是十以內的加減,所以先把這個基礎訓練紮實,一定不會錯的。2. 習慣一定要培養好。常聽別人講,孩子在一年級,學習習慣可以說是比成績還要重要的,因為如果習慣沒有培養好,到高年級以後,教育起來會很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