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香港」APP,香港折扣全在這裡!
微信客服:kd3922
高考成績近日放榜,每一位考生以及家長最關注的事情,就是如何報考一個好專業,畢竟這關係到每一位考生的前途。據小林了解,很多家長都會建議孩子報考醫學,希望孩子將來成為受人尊敬的醫生。
不過,報考醫學似乎並不是內地高分考生的偏好選擇,數據顯示,醫學專業的報考率在內地並不高。然而,不同於內地的「醫學冷」,香港高分狀元卻傾向於報考醫學專業,期待成為一名香港醫生。
有香港高考之稱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往年發榜顯示:參與考試的6.8萬考生,當中有4位考生榮膺「狀元」。4名狀元當中,有3名表示立志行醫,一名表示想當律師。與此鮮明對比,2016年內地22個省份的36位狀元中,竟無一人選擇醫學。
來源:新浪教育網
內地狀元們都不願意從事醫學工作,那麼他們都報考了什麼?
據統計,近5年來,省市高考理科狀元共10人中,無1人有報考醫學院意向。其中8人報清華,2人報北大,他們選擇最多的專業是經濟與金融,其次是管理、電子信息和建築。
香港高考狀元與內地高考狀元的報考傾向呈現如此明顯的偏差,跟兩地的醫療制度、醫生福利、以及群眾對待醫生的態度有關。
在內地,一名醫學院學生至少要經過5至8年的學歷教育,以及經過大量臨床實踐,才能成長為一名醫生。
有在讀的醫學院學生算了一下自己的學習周期,真的可以說是「學海無涯」,本碩博11年+規培3年+專科培訓2-4年=至少16年,大家不盡吐槽,現在回頭是岸還來得及嗎?
更有網友滿腹才華,作詩一首吐槽自己的專業:
那年,杏花微雨,與君相識,君說你的理想是要去讀醫,救死扶傷;送君至長亭外,君去一騎絕塵,再無音信,伊人望穿秋水,君卻再也沒見回來,再相逢,已白首。
看來,醫學院學生要奮鬥到出人頭地,沒幾十年的努力是做不到的,跨越周期太長真的是醫學專業學生硬傷。
相比美國和香港特區等地,中國內地醫生的收入並沒有達到一個「社會認可」的標準。醫生的福利並沒有和付出成正比,福利待遇遠遠比不上國外醫生,甚至是港澳臺醫生。收入和付出不對等也是影響學生報考醫科積極性的原因之一。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近年來的醫鬧、傷醫事件頻繁發生,醫護人員最起碼的利益無法得到充分保障,再加上國家醫療制度的改革還不夠成熟,導致了畢業生報考醫學專業的熱度下降。
香港媒體曾報導,香港醫科生培養成本每年近60萬港元。若以醫科課程共五年,其中一年需前往醫院實習計算,培訓一名醫科生所需成本達300萬港元。
確實,培養一名醫生的成本很高,但有付出就有回報,在香港,取得行醫資格後,醫生穩定的薪水也是其他行業所不能企及的。
根據此前香港報紙公布的數據顯示,香港公立醫院副顧問醫生月薪平均8萬港元起,顧問醫生則月薪介於10萬至18萬港元,還不包括各類津貼。
有公立醫院駐院醫生表示,香港醫生大約30歲時薪金約可達7萬港元。若任職私家醫院及診所醫生,薪金可能更高。這麼有誘惑力的工資水平,難怪香港高考學霸們都要爭取到這一福利!
在香港,醫生這個職業受人尊敬、收入較高並且工作穩定。而且,不是你想學,就可以報考醫學專業,願意去學的都是考生中的佼佼者。港媒評價道,不論中外,醫學教育均被視為精英教育。
所以,香港高考狀元們有了充分的優勢:高分,再報考醫學專業,佔據了一定的主導權。都說近水樓臺先得月,這麼好的成就人生贏家夢想的機會,學霸們怎麼會錯過?
香港的醫療體系分為公營和私營兩大系統,香港公營醫療系統由公立醫院和旗下的政府診所組成,由醫管局統一管理,財政補貼佔公立醫院收入的92%。
而公立醫院醫生的工資也是固定的,不管開多少藥都是固定薪水,藥物採購也由醫管局統一完成,保證公立醫院的非營利性和公立性。
最重要的是,如果發生醫療糾紛,病人可向醫院的管理層、醫管總部、第三方的公共投訴委員會投訴。醫生的權益得到了充分的保護,難怪大家願意從事這一行業。
那麼,對於想報考香港高校學醫的內地考生們,有哪些好的選擇呢?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原稱香港大學醫學院),坐落於香港島的醫科學院,鄰近作為其教學及研究基地的香港瑪麗醫院。
學院現提供醫學、中醫學、護理學、藥學及其他生物醫學科學的教育與研究項目。所有課程均以英語作為授課語言,而中醫課程則採用中英雙語模式。
香港大學是香港學術排名最高的大學之一。根據《亞洲周刊》,香港大學在2000年於亞洲最佳大學的排名中位列第三;在《亞洲周刊2000年亞洲最佳大學》的調查中,香港大學商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課程(MBA)於香港中文大學之後位列第二。
港大醫學院為香港僅有的兩所醫學院之一,也是香港僅有的兩所提供醫學和藥學高等教育的機構。另一所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於1981年招收首批醫科學士學生,以提供優質醫學教育、提升臨服務和促進健康科學而貢獻社會。
學院有20多個學系,開設四項學士學位和多項研究院課程,學生可以接受全面的醫學科學訓練。為切合二十一世發展所需,培養醫術與醫德兼備的醫生。
內地考生可以通過填報提前批志願,報考香港高校。不過一般來說,如果報考名校,那麼分數要比一本線高出80-100分左右才會被錄取。這種途徑的錄取標準很高,尤其對英語成績十分看重,而且招生名額有限,競爭十分激烈。
內地考生可以在高考前提前通過書面或者網絡向學校提出申請,校方在綜合考察申請人的高考成績、英語成績、學生綜合實力、面試成績等之後,擇優錄取。
這種途徑獨立於內地高考,也不影響內地高校的錄取,比較保險,學生可做兩手準備。不過自主招生對學生成績要求比較高,十分看重英語和面試的表現。
相比前兩種途徑,這種途徑相對來說錄取難度比較低。考生可憑藉高考成績申請入讀或直升香港高校的副學士先修課程。一般高考成績過二本分數線即可申請。
英語成績一般要在105以上。入讀後一般全英教學,學生需要適應一段時間,而且後續升讀本科時,副學士課程的分數是重要的參考數據。
前三種途徑,雖然都能進入香港高校就讀,不過要讀名校,錄取條件對學生的成績要求仍然十分之高。
不過內地考生別擔心,從2012年起,香港高考HKDSE開始向內地考生開放。這就意味著內地學生可以像香港學生一樣考取香港高校,即使沒有香港戶口,也可以像香港學生一樣考取港大。
目前HKDSE的升學率在1:6左右,是內地高考的5~6倍。且不需要託福雅思成績。成績中等的學員中,也有經過一年的針對性複習,就有考取香港名校的例子。
所以,想要考取香港高校醫學院的內地考生,香港高考HKDSE無疑是內地學生進入香港高校的極佳途徑。
雖然香港高校醫學業在內地的錄取率並不高,競爭非常之大,但是小林認為,越是有挑戰力的專業,對於想從事醫學工作的考生能力的培養也越有幫助。祝願每一位考生,都能考上自己心儀的院校,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療工作者。
香港大型醫療機構九合一HPV疫苗
¥3780元/三針
預約微信號: kd3922
我們是香港最大型連鎖醫療機構
官方指定預約點
戳「閱讀原文」下載口袋香港app,發現港澳的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