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香港狀元中3個報考醫學,內地卻遭遇爆冷?

2021-02-19 口袋香港

「口袋香港」APP,香港折扣全在這裡!

  微信客服:kd3922

高考成績近日放榜,每一位考生以及家長最關注的事情,就是如何報考一個好專業,畢竟這關係到每一位考生的前途。據小林了解,很多家長都會建議孩子報考醫學,希望孩子將來成為受人尊敬的醫生。

 

不過,報考醫學似乎並不是內地高分考生的偏好選擇,數據顯示,醫學專業的報考率在內地並不高。然而,不同於內地的「醫學冷」,香港高分狀元卻傾向於報考醫學專業,期待成為一名香港醫生。

 

有香港高考之稱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往年發榜顯示:參與考試的6.8萬考生,當中有4位考生榮膺「狀元」。4名狀元當中,有3名表示立志行醫,一名表示想當律師。與此鮮明對比,2016年內地22個省份的36位狀元中,竟無一人選擇醫學

 

來源:新浪教育網

內地狀元們都不願意從事醫學工作,那麼他們都報考了什麼?

據統計,近5年來,省市高考理科狀元共10人中,無1人有報考醫學院意向。其中8人報清華,2人報北大,他們選擇最多的專業是經濟與金融,其次是管理、電子信息和建築。

 

香港高考狀元與內地高考狀元的報考傾向呈現如此明顯的偏差,跟兩地的醫療制度、醫生福利、以及群眾對待醫生的態度有關。

在內地,一名醫學院學生至少要經過5至8年的學歷教育,以及經過大量臨床實踐,才能成長為一名醫生。

有在讀的醫學院學生算了一下自己的學習周期,真的可以說是「學海無涯」,本碩博11年+規培3年+專科培訓2-4年=至少16年,大家不盡吐槽,現在回頭是岸還來得及嗎?

更有網友滿腹才華,作詩一首吐槽自己的專業:

那年,杏花微雨,與君相識,君說你的理想是要去讀醫,救死扶傷;送君至長亭外,君去一騎絕塵,再無音信,伊人望穿秋水,君卻再也沒見回來,再相逢,已白首。

看來,醫學院學生要奮鬥到出人頭地,沒幾十年的努力是做不到的,跨越周期太長真的是醫學專業學生硬傷。

 

相比美國和香港特區等地,中國內地醫生的收入並沒有達到一個「社會認可」的標準。醫生的福利並沒有和付出成正比,福利待遇遠遠比不上國外醫生,甚至是港澳臺醫生。收入和付出不對等也是影響學生報考醫科積極性的原因之一。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近年來的醫鬧、傷醫事件頻繁發生,醫護人員最起碼的利益無法得到充分保障,再加上國家醫療制度的改革還不夠成熟,導致了畢業生報考醫學專業的熱度下降。

 

香港媒體曾報導,香港醫科生培養成本每年近60萬港元。若以醫科課程共五年,其中一年需前往醫院實習計算,培訓一名醫科生所需成本達300萬港元。

確實,培養一名醫生的成本很高,但有付出就有回報,在香港,取得行醫資格後,醫生穩定的薪水也是其他行業所不能企及的。

根據此前香港報紙公布的數據顯示,香港公立醫院副顧問醫生月薪平均8萬港元起,顧問醫生則月薪介於10萬至18萬港元,還不包括各類津貼。

 

有公立醫院駐院醫生表示,香港醫生大約30歲時薪金約可達7萬港元。若任職私家醫院及診所醫生,薪金可能更高。這麼有誘惑力的工資水平,難怪香港高考學霸們都要爭取到這一福利!

在香港,醫生這個職業受人尊敬、收入較高並且工作穩定。而且,不是你想學,就可以報考醫學專業,願意去學的都是考生中的佼佼者。港媒評價道,不論中外,醫學教育均被視為精英教育。

所以,香港高考狀元們有了充分的優勢:高分,再報考醫學專業,佔據了一定的主導權。都說近水樓臺先得月,這麼好的成就人生贏家夢想的機會,學霸們怎麼會錯過?

香港的醫療體系分為公營和私營兩大系統,香港公營醫療系統由公立醫院和旗下的政府診所組成,由醫管局統一管理,財政補貼佔公立醫院收入的92%。

而公立醫院醫生的工資也是固定的,不管開多少藥都是固定薪水,藥物採購也由醫管局統一完成,保證公立醫院的非營利性和公立性。

最重要的是,如果發生醫療糾紛,病人可向醫院的管理層、醫管總部、第三方的公共投訴委員會投訴。醫生的權益得到了充分的保護,難怪大家願意從事這一行業。

 

那麼,對於想報考香港高校學醫的內地考生們,有哪些好的選擇呢?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原稱香港大學醫學院),坐落於香港島的醫科學院,鄰近作為其教學及研究基地的香港瑪麗醫院。

學院現提供醫學、中醫學、護理學、藥學及其他生物醫學科學的教育與研究項目。所有課程均以英語作為授課語言,而中醫課程則採用中英雙語模式。

香港大學是香港學術排名最高的大學之一。根據《亞洲周刊》,香港大學在2000年於亞洲最佳大學的排名中位列第三;在《亞洲周刊2000年亞洲最佳大學》的調查中,香港大學商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課程(MBA)於香港中文大學之後位列第二

港大醫學院為香港僅有的兩所醫學院之一,也是香港僅有的兩所提供醫學和藥學高等教育的機構。另一所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於1981年招收首批醫科學士學生,以提供優質醫學教育、提升臨服務和促進健康科學而貢獻社會。

學院有20多個學系,開設四項學士學位和多項研究院課程,學生可以接受全面的醫學科學訓練。為切合二十一世發展所需,培養醫術與醫德兼備的醫生。

內地考生可以通過填報提前批志願,報考香港高校。不過一般來說,如果報考名校,那麼分數要比一本線高出80-100分左右才會被錄取。這種途徑的錄取標準很高,尤其對英語成績十分看重,而且招生名額有限,競爭十分激烈。

內地考生可以在高考前提前通過書面或者網絡向學校提出申請,校方在綜合考察申請人的高考成績、英語成績、學生綜合實力、面試成績等之後,擇優錄取。

這種途徑獨立於內地高考,也不影響內地高校的錄取,比較保險,學生可做兩手準備。不過自主招生對學生成績要求比較高,十分看重英語和面試的表現。

相比前兩種途徑,這種途徑相對來說錄取難度比較低。考生可憑藉高考成績申請入讀或直升香港高校的副學士先修課程。一般高考成績過二本分數線即可申請。

英語成績一般要在105以上。入讀後一般全英教學,學生需要適應一段時間,而且後續升讀本科時,副學士課程的分數是重要的參考數據。

前三種途徑,雖然都能進入香港高校就讀,不過要讀名校,錄取條件對學生的成績要求仍然十分之高。

不過內地考生別擔心,從2012年起,香港高考HKDSE開始向內地考生開放。這就意味著內地學生可以像香港學生一樣考取香港高校,即使沒有香港戶口,也可以像香港學生一樣考取港大。

目前HKDSE的升學率在1:6左右,是內地高考的5~6倍。且不需要託福雅思成績。成績中等的學員中,也有經過一年的針對性複習,就有考取香港名校的例子。

所以,想要考取香港高校醫學院的內地考生,香港高考HKDSE無疑是內地學生進入香港高校的極佳途徑。

 

雖然香港高校醫學業在內地的錄取率並不高,競爭非常之大,但是小林認為,越是有挑戰力的專業,對於想從事醫學工作的考生能力的培養也越有幫助。祝願每一位考生,都能考上自己心儀的院校,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療工作者。

香港大型醫療機構九合一HPV疫苗

¥3780元/三針

預約微信號: kd3922

我們是香港最大型連鎖醫療機構

官方指定預約點

戳「閱讀原文」下載口袋香港app,發現港澳的好東西!

相關焦點

  • 香港七成高考狀元想學醫 內地學醫成「爆冷」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秘書長唐創時向媒體透露,2015年,香港有11名應屆考生在4科核心科目和3科選修科考獲最高分,榮登「狀元」。據《南方都市報》報導,11名狀元在發榜同日受訪時有超過2/3表示有意報讀醫科,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醫科成為熱門專業。
  • 香港高考4個狀元3個想學醫,畢業即月入5萬,讓內地醫生汗顏!
    4個狀元3個想學醫有香港高考之稱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上周發榜,今年共有6.8萬考生參與,當中有4位考生取得7科5**的成績,榮膺「狀元」。四名狀元當中,有三名表示立志行醫,一名表示想當律師。本屆產生的4名狀元全部來自香港傳統名校。
  • 香港高考狀元選擇醫學,內地高考狀元選擇經管,都是為了一個字!
    都說大學要學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但是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高考狀元們已經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什麼才是最有利的選擇。香港高考狀元選擇醫學,內地高考狀元選擇經管,很明顯,都是為了一個字,那就是「錢」。中國香港的醫生工資很高,是一個可以讓年輕人逆襲的職業,所以香港的年輕人,尤其是優秀的年輕人最後都傾向於學醫。
  • 為何香港七成「高考狀元」願意讀醫科?
    七成高考「狀元」有意願報讀醫科,不過,是在香港特區。7月15日,等同於內地高考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發榜。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秘書長唐創時向媒體透露,2015年,香港有11名應屆考生在4科核心科目和3科選修科考獲最高分5**,榮登「狀元」。據《南方都市報》報導,11名狀元在發榜同日受訪時有超過2/3表示有意報讀醫科,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醫科成為熱門專業。
  • 香港6名狀元全部學醫 三原因讓內地考生冷對熱議
    拔萃女書院狀元林莉雯(右)。(圖片來自港媒)林莉雯:自幼已被醫生職業吸引,因家人曾經患病,所以立志在香港修讀醫科,運用醫學知識幫助別人。香港和內地狀元們冰火兩重天的醫學報考態度,也引起了原廣東省衛計委副主任@波子哥-廖新波的關注:近期香港高考放榜,6位高考狀元全部選讀醫科,這和內地高考狀元無人報讀醫科形成強烈的反差。香港的醫科錄取標準極高,能入讀醫科的都是最優秀的同學。5年來27位高考狀元中,有16位選擇了讀醫科,足見醫科在香港受追捧的程度。
  • 香港12名狀元10個學醫,大陸學生卻選擇逃離
    據香港文匯網消息,2019年香港高考——中學文憑試(DSE)結果於7月10日揭曉:12名考獲7科5**狀元(5**是最高評分, 7科5**狀元即是指一次考試中有7科全取得最高分的高材生)。從往年的數據看,我們可以看出醫科一直「狀元」們熱愛的專業:2014年,12名狀元有5人升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就讀;2015年,11名狀元有超過2/3表示有意報讀醫科;2016年,4名狀元有3名表示立志行醫;2017年,6名高考狀元一致表示希望學醫;2018年,9名狀元4個想學醫生。
  • 香港高考放榜了!今年7個狀元讀哪科?
    先簡單科普兩句,跟內地100或150滿分制不同,香港每科按5**、5*、5、4、3、2、1評級,一共考中文、英文、數學、通識4個核心科目,再加2至3個選修科目。要上大學,必須達到「33222」的成績,也就是中文、英文3級,數學、通識、選修2級。
  • 香港vs大陸高考狀元的專業選擇,結果令人出乎意料!醫學專業!
    50名狀元,其中42名最後都讀了香港大學,港大成為名副其實的狀元集中地!這42名狀元有30人選擇了:醫科!再看近2年的香港高考狀元:2017年6位香港高考狀元,一致表示,自己希望讀醫科。2018年9位香港高考狀元,去年的9名狀元,據視頻資料,有4個想學醫,3個想學法,1個學政治,1個學商科。
  • 2020年3省提前批投檔分數線高校排名,香港多所名校爆冷!
    近日,全國有3個省份公布了2020年提前批高校投檔分數線。這三個省份分別是內蒙古、江西和江蘇,而高校在不同省份中投檔分數線也存在一定差別。從公布的數據來看,部分高校也在單個省份出現了爆冷的情況。由於各個省份提前批高校不盡相同,因此在統計過程中很難做到完全的公正和公平。
  • 1.24個考生爭1個學位,香港高考正式放榜,誕生7名狀元
    7科5**,包括4男3女,成為「狀元」。其中2人同時在數學延伸部分獲得5**,成為「超級狀元」。與高考不同,DSE的成績是以等級的方式呈現的,考生成績從低到高劃分為7個等級,對應分數為1-7分,總分按照各科分數相加計算,滿分49分。
  • 香港大學面試 11名內地高考"狀元"被拒之門外
    香港大學教務長表示,該校不收錄對課外活動缺乏興趣的「書呆子」   多名申報香港大學的內地省市的高考「狀元」因面試不理想而沒被港大錄取。   今年香港大學可自行在內地收取本科生,17個省市共遞交多達4848份申請,比去年激增逾倍。經過面試,最後錄取250人。
  • 2020年高考提前批:多所985高校分數下跌,香港高校集體「爆冷」
    五省各高校理科提前批投檔線的具體情況見下表:頂級院校投檔線依舊很高從表中的五省數據對比我們可以看到,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為代表的世界一流院校,即使是在提前批,投檔線的分數也非常高。並且這些頂級大學的錄取名額也很少,報考的學生數量也很多,想進入還是非常有難度的。
  • 2020年高考提前批:多所985高校分數下跌,香港高校集體「爆冷」
    比如華中科技大學在內蒙古地區的投檔線只有565分,並且進入投檔線的人數只有8個。也就是說,今年學生對於華中科技大學的報考熱度不高,報考人數出現了大幅減少的情況。同樣,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貴州省的分數線也出現了下降,只有534分。這個分數甚至低過了很多雙非院校,與北航雄厚的辦學實力和優越的地理位置是不相符合的。
  • 香港DSE成績今日放榜,香港狀元郎最愛這些專業!
    (本文附香港高考試題,在文末)看成績前,先了解下香港高考的計分制:跟內地100或150滿分制不同,香港DSE每科都按5**、5*、5、4、3、2、1評級,等級5**等於7分,5*等於6分,5等於5分,4等於4分...如此類推學生一共考中文、英文、數學、通識4個核心科目+2至3個選修科目。
  • 香港大學:新校區落成 不會特殊照顧內地狀元
    3、自招綜合考察:95分或許比100分學生更好黃依倩:我覺得要去面試的同學,最主要的是要讓我們看到你是不是一個有自信心的人,你的能力、潛力有多大。你要有想法,要有自己的觀點,內地同學比較多的是,在討論問題的時候你會覺得他回答很好,但好象似曾相識。何天明:面試時要多想少說,要有思考,但不要說太多。而且不要練習,這樣的面試並不真實,很像表演。
  • 香港高考狀元花落誰家?一文了解香港DSE
    今年更誕生首名9科5**超級狀元,意即包括4個核心科、3個選修科化學、生物、物理,及音樂和數學延伸部分M2均考獲5**。該名超級狀元來自傳統資助名校喇沙書院。香港高考考什麼?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也被稱為「文憑試」及「DSE」。學生完成六年中學課程後可參加文憑試。
  • 香港中大招238名內地生 共有15名省市高考狀元
    香港中大招238名內地生 共有15名省市高考狀元 2008年07月14日 10: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7月14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香港中文大學新學年共招收
  • 政策發布:考生報考香港高校兩大途徑
    4月26日和28日,香港大學分別在北大附和101中學舉辦招生諮詢會。隨著高考的臨近,香港高校開始陸續向內地學生伸出橄欖枝。據了解,2012年港校招生人數將有大幅度擴充,而獎學金金額及發放人數也有所增加。
  • 香港大學:2019年計劃內地招生300人 與內地報考無衝突
    其奠基於1910年3月16日,次年3月30日正式註冊成立,前身為香港西醫書院,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機構。香港大學的知名校友包括「國父」孫中山先生、中國現代美學奠基人朱光潛先生、著名作家張愛玲女士、現任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女士等等。  香港大學有十所學院,課程涵蓋建築、人文、牙醫、教育、工程、法律、醫學、理學、社會科學、經濟工管等範疇,以英語為教學語言。
  • 多省高考投檔線出爐,香港高校集體「爆冷」!財經類大學分數下跌
    香港地區高校集體」爆冷「!通過各個省份已公布的投檔線線來看,今年香港地區的投檔線都有所下降,例如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其中香港城市大學的投檔線分數下降最多,可謂是」爆冷「,投檔線的分數是在500-600之間,相比往年低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