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臺高校學子暑假相約北大雲端

2020-12-12 北京海澱

受疫情影響,今年北京大學暑期學校由線下轉移至線上。來自香港大學、澳門大學、臺灣新竹交通大學等12所港澳臺地區高校的230餘位學子,在這個夏天選擇了北京大學暑期學校,選擇了與燕園來一次雲端相遇。在這次別具一格的「線上暑校」之旅中,他們會在「雲端」與燕園擦出怎樣的火花?

到雲端燕園求學去

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林志遠在選擇北大暑校前,頗經歷了一番躊躇。由於疫情的影響,春季學期伊始,他就決定好好選擇一個暑期學校去追趕求學進度。在從公眾號、官網、學長學姐等處考察過海內外多所高校開設的暑期學校之後,他最終選定擁有「五星好評」的北大暑校。林志遠表示,北大最吸引他的地方在於課程設置非常多元,讓大家有充分的自由度去做選擇。

在暑期學校豐富的課程中,黃翠珺選擇了兩門與自己專業密切相關的經濟學課程。談到自己在暑期度過的日子,她用「忙碌並快樂著」來形容。用兩周時間完成30課時的課程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在這忙碌的一個月裡,黃翠珺每天都接觸、吸收到全新的知識,明顯地感到了自己的提升,「真的挺快樂的」。在課程結束之後,她欣喜地發現,「宏觀經濟報導」課程讓她能夠理解、分析關於不同經濟政策的新聞報導,而「發展經濟學」則讓她第一次系統全面地了解到祖國農村與西部地區的真實情況。「我想去那裡看看,讓經濟學真正可以經世致用,」北大的暑期學校更激發了黃翠珺支教的念頭。

「發展經濟學」課程線上合影

對於很多港澳臺高校學子來說,這是與北大的初次相遇,而另一些人的暑校之旅,則是一場久別之後的重逢。就讀於澳門大學的趙崧妍同學高中時曾參加過北大的自主招生,那時的她便對北大的校園氛圍充滿嚮往,北大情結讓她選擇了暑期在「雲端」與北大再續前緣。

對趙崧妍來說,長時間的線上學習和漫長的暑假不可避免地給她帶來孤獨感,兩點一線的軌跡以及貧乏的社交也使生活壓抑又沉悶,而暑校則打破了這一狀態。每天在暑期學校學習的趙崧妍白天收穫知識,晚上與小組同學討論項目進程,「我真實地感受到在這個世界上有人這一刻和我一起努力、一起奮鬥,讓我整個人變得開朗起來」。

「雲上」的北大老師同樣親切

在家中與北大師生共同「雲上課」的一個月裡,來自港澳臺的同學們不約而同地被北大老師的治學精神深深感染。

對澳門城市大學的張樂佳同學而言,北大暑期學校的老師讓她感到親切而輕鬆。就讀於工商管理專業的她,這次選擇了「財經素養教育」課程,「用一個月的時間學會了買基金,感覺挺好的」。據她介紹,港澳的大學多沿襲歐美的教學模式,北大課堂讓她重新感受了中國獨特的教育體制,有種和老友重逢一般的親切感。由於突來的疫情,她很遺憾這次不能親自來北大感受線下課堂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但是和善且耐心、兼顧理論與實操的袁誠老師,讓她覺得自己與北大的距離更近了。

給香港理工大學的湯碧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小組合作的過程。在她選擇的「管理經濟學基礎」中,同學們需要在兩天內完成項目報告和小組演講任務。小組內同學學科背景不盡相同,有研究生也有低年級本科生,由於任務緊急,大家半夜都還在共享文檔裡敲打字符。雖然大家素未謀面,湯碧瀅卻在這樣親密無間的小組合作中感覺到無比的溫暖。

在參加北大暑校的所有港澳臺高校學子心目中,這段「雲暑校」之旅是愉快而充實的,「旅途」中時時處處都有挑戰與驚喜。這些幸福的回憶也讓他們更加期待與燕園的久別重逢。 (王潔)

相關焦點

  • 燕園在雲端:港澳臺高校學子的北大暑校側記
    疫情可以阻隔線下的相遇,卻不能阻擋學子們求知求學的赤忱之心。大師身旁宜聆教,未名湖畔好讀書,來自香港大學、澳門大學、臺灣新竹交通大學等12所港澳臺地區高校的230餘位學子,在這個夏天選擇了北京大學暑期學校 ,選擇了與燕園來一次雲端相遇。在這次別具一格的「線上暑校」之旅中,他們會在「雲端」與燕園擦出怎樣的火花?
  • 「未名揚帆·珞珈英才」北大武大港澳臺青年雲端成長營舉行
    5月2日至5月10日,「未名揚帆·珞珈英才」北大武大港澳臺青年雲端成長營在線上舉行。此次活動由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兩校港澳臺辦公室共同發起,兩校港澳臺第二班集體「未名揚帆班」「珞珈英才班」近50名優秀本科學生攜手參與,探討疫情防控、重溫五四精神與北大歷史,共同為湖北小學、福利院繪製《公益愛心讀本》,利用網絡開展了一系列學習、運動、聯誼主題活動,為兩校交流、京漢聯動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北大港澳臺學子廣西研習開眼界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圖為港澳臺實踐團學生合影。劉雨甜攝北京大學港澳臺學生研習實踐活動近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展開。本次活動由北京大學港澳臺辦與防城港市委統戰部共同組織,共39名港澳臺學子參與其中。就讀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生的香港青年王柏榮如今在防城港市委統戰部掛職,並擔任活動領隊。在他看來,實踐團港澳臺學子們此行不僅看到了國家推進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泛北部灣區域合作及脫貧攻堅工作的實際成果,也感受到了邊陲城市的獨特發展和特色風土民情,從而堅定了報效國家的信念和決心。
  • 暑期不忘「四史」學習,74所高校學子相聚雲端研討會
    昨天(8月7日),在網絡雲端平臺上,來自全國74所高校的學子開啟了一場「四史」學習暑期專題研討會。從浦江之濱到雪域天山,從林海雪原到天涯海角,研討會吸引了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四川大學、吉林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的125名優秀學子參與其中。
  • 教育部來北大調研涉港澳臺學生教師工作
    2018年3月14日上午,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劉錦,副主任王志偉、田露露,國臺辦交流局處長蒼軍,國港辦交流司處長趙菁,香港中聯辦餘彬調研員,澳門中聯辦副處長岑嘉儀等一行,來北大調研涉港澳臺學生教師工作。校黨委副書記葉靜漪、學生工作部部長張慶東、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夏紅衛等接待劉錦一行。
  • 傾心服務考生 維護教育公平|雲端相約助學子考生服務上臺階
    近年來,我省教育招生部門著力構建和諧招考關係,促進服務型招生考試機構建設,通過深入實施招生「陽光工程」,不斷增強招生工作透明度,拓展與考生、高校溝通交流的渠道,在爭取考生、家長和全社會的信任理解和支持配合上下足了功夫。
  • 相約教室 「雲端」 海內外學子同上恩師「最後一課」
    6月18日上午,中國藥科大學教室裡上演了暖心一幕,全國模範教師、我國知名抗腫瘤藥物科學家尤啟冬教授即將退休,他的海內外弟子相約「雲端」,和在校學生同上恩師的「最後一課」。「所以我們講苗頭化合物有穩定的活性,有穩定和靶標結合的特點。」
  • 詩酒趁年華,港澳臺學子用青春之歌點燃了巖頭的夜……
    7月25日晚上,《仙山婺水,相約巖頭》港澳臺學子走進金華和美鄉村音樂會在巖頭村文化廣場隆重拉開帷幕。一向寧靜的巖頭村更是一改往日面貌,充滿了絢麗奪目的燈光,熙攘熱鬧的人潮,還有37位港澳臺學子們青春無敵的歌聲……「我們今天表演的節目是歌曲演唱。
  • 北大燕京學堂「中國學」項目首批錄取學子七成來自海外
    原標題:北大燕京學堂「中國學」項目首批錄取學子七成來自海外  新華網北京5月6日電(記者魏夢佳)記者從北京大學獲悉,北大燕京學堂中國學碩士研究生項目2015級招生錄取工作近日完成。來自全球一流高校的99位本科畢業生將於9月入學,學習中國歷史、文化、價值與當代經濟社會發展的課程。
  • 相約暑假 快樂成長 ——興寧區開展「相約快樂暑假」活動
    相約暑假 快樂成長 ——興寧區開展「相約快樂暑假」活動 2020-09-04 16: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北大新傳港澳臺生上岸:關於清北的港澳臺研究生申請
    寫在前面 我是港澳臺生,目前已經被北大新傳擬錄取。我的研究生申請大致分為兩部分,一是初試申請材料準備,二是複試的備考學習,這兩部分的內容和標準與大陸考研同學一致,所以除了給有志向申請北大/清華新傳研究生的港澳臺同學分享一些經驗,也希望可以給考研的小夥伴提供一些參考。
  • 北大公示2020年推薦免試研究生名單,176所高校學子榜上有名
    作為國內頂尖學府,北大一直是很多學子心中的學術殿堂。每年高考,只有在所在省、市、自治區排名前幾十名的考生,才有機會被北大錄取。本科無緣北京大學後,不少學子又寄希望於上北大讀研深造。在當下名校推免生比例不斷提升的大形勢下,考研上北大已變得愈發困難。想要保研北大,除了要求所在高校有保研資格外,自己本科期間的學習成績和綜合表現還必須特別優秀。10月25日,北京大學公示了2020年擬錄取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名單,共有來自全國176所高校的3140名優秀學子擬錄取。其中免試碩士生1935名,免試博士生1205名。
  • 「懂你的人來了」——清華北大學子求學經驗分享會走進永州
    1月16日上午,由北京楓林公益基金會、永州市駐京團工委、清華大學湖湘文化交流協會,攜手北京、上海多所高校的湖南籍優秀學子相約縣城偏遠中學
  • 中秋佳節 共賞華月——2019年北京大學港澳臺學生迎新暨中秋聯歡會...
    北京大學副校長田剛、統戰部部長張曉黎、教務部部長傅綏燕、學生工作部部長張莉鑫、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夏紅衛、招生辦公室主任李禕、醫學部臺港澳辦公室副主任左孝光等部門、院系代表應邀出席,與學校港澳臺學生歡度中秋。晚會以港澳臺新生報到視頻開場,回憶新生初入燕園的心情和對未來生活的希冀。
  • 寧海新聞網丨我縣再添一名北大學子
    「非常感謝老師對我的幫助,高考結束後還陪著我們學習培訓……」能夠圓夢北大,周楊凱最想感謝的就是陪伴他3年的老師。強基計劃是今年1月13日發布的國家政策。4月,國家公布將在36所高校進行試點。5月7日,清華北大等各大高校發布簡章,說明相關細則。
  • 雲端築夢 奉獻青春 高校學子線上支教受稱讚
    8月12日,在淮陽區一個線上支教群裡,淮陽中學的幾位學生向群裡的高校支教志願者依依惜別,感謝他們在疫情及暑假期間的陪伴,對他們進行教學輔導和愛國主義教育,向他們傳授食品安全、防溺水和垃圾分類知識,使他們受益匪淺。這個名為中石大地學院資源19的線上支教群,原為淮陽籍幾位高校學生在疫情期間組建成立,主要是為響應學校號召,開展社會實踐,對家鄉中小學生進行義務教學輔導所用。
  • 上百位港澳臺學子紛紛來就讀,鄭州大學到底有什麼吸引力?
    今天,就讓小編為你講述港澳臺學子與鄭大的情緣——普通高校招收華僑港澳臺學生工作,是加強內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地區教育交流與合作的重要途徑,是加強海外華僑青年對祖國了解、增進感情的重要方式,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港澳臺地區和僑務工作的關心和重視。
  • 北大經院學子榮獲第四屆首都高校稅務案例大賽二、三等獎
    北大經院學子榮獲第四屆首都高校稅務案例大賽二、三等獎 2020-11-20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港澳臺暑期項目紀實】向歷史與未來走去——北京大學港澳臺學生...
    【編者按】著眼於加強及促進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青年學子的交流與互進,依託學校港澳臺地區的合作高校,北京大學在2016年開展了多個港澳臺暑期交流項目,吸引港澳臺地區高校學生400餘人次來校交流或社會實踐。在這些暑期項目中,有共聚燕園、體驗北大課程的文化厚重,更有奔赴各地感受不同地域的精彩。
  • 北京大學舉辦「港澳臺優秀高中生體驗營」
    2018年4月16日,由北京大學招生辦和港澳臺辦公室主辦的「2018北京大學港澳臺優秀高中生交流體驗營」圓滿落幕。為期4天的活動中,來自近20所學校的港澳臺優秀高中生共聚一堂,通過名師講座、社團體驗、文化參訪和科技體驗等活動,深度體驗北大的學習生活,感受內地(大陸)的發展近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