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臺暑期項目紀實】向歷史與未來走去——北京大學港澳臺學生...

2020-12-12 北京大學新聞網

【編者按】著眼於加強及促進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青年學子的交流與互進,依託學校港澳臺地區的合作高校,北京大學在2016年開展了多個港澳臺暑期交流項目,吸引港澳臺地區高校學生400餘人次來校交流或社會實踐。在這些暑期項目中,有共聚燕園、體驗北大課程的文化厚重,更有奔赴各地感受不同地域的精彩。從遼闊無際的草原到溫潤的彩雲之南,從書聲琅琅的未名湖畔到歷史悠久的長安古城,神州大地的神韻與丰姿讓他們深有感觸。從志願服務到文化考察,從暑期課堂到基層農村,大江南北留下了他們的歡聲笑語和青春的感悟。

伴隨著轟隆的笛鳴聲,列車緩緩駛進北京西站,2016北京大學港澳臺學生「陝西的歷史傳承與創新發展」暑期社會實踐告一段落。然而秦嶺腹地關中地區的豪邁之氣、革命老區紅色延安的古城新貌卻在同學們的腦海裡愈發清晰。

千裡之行,始於魯斯亭

6月24日,陝西之旅從未名湖心島的魯斯亭開啟。北京大學辛德勇教授不慌不忙地從人群中走出,站在講臺上,細數陝西在歷史上遺留的印記。北京和西安兩座城市相距甚遠,但都是有故事的城市。學習和生活在未名湖畔的港澳臺學生啟程,閱讀另一座城市的古老故事。

抵達陝西,同學們先後造訪了終南山和華清宮遺址。終南山自古受文人墨客青睞,留下諸多吟誦至今的詩篇,也讓久在城市的同學們感受到難得的蒼茫之氣。從烽火戲諸侯到西安事變,華清宮遺址見證的歷史變遷令人警醒,書本上的歷史在參觀中鮮活起來。

入夜時分,同學們來到鐘樓附近的回民街,一盞一盞街燈點綴著西安的夜晚,掛在城樓上的風箏渲染著浪漫氣息。同學們穿越大街小巷,遍尋佳餚,同時感慨古都的滄桑巨變。「認識歷史是為了珍惜現在,時代賦予了我們光榮與責任。」體育教研院2013級碩士生張青華,這樣描述在歷史間穿梭的心情。

平凡世界,歷史照進現實

哲學系2013級本科生李婉婷說:「每當我來到一座城市,我會去兩個地方,其中一個就是大學。」作為陝西之旅的其中一站,實踐團成員參訪了延安大學。

路遙文學館就在延安大學著名的窯洞建築群。站在文學館門前,同學們已經能感受到質樸而莊重的氣氛。延安大學的學生為北大實踐團成員詳細介紹了路遙的生平。「人生是平凡的,路遙卻在平凡的人生中活出不平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踐行延安精神的佼佼者。」

 
同學們參觀路遙文學館

參觀延安大學的一路上,延大學生還帶領實踐團成員參觀了校史館,以及當地頗具特色的窯洞建築。同學們聆聽延大學生的講解,感受到他們由內而外的熱忱。大學究竟是社會的影子,還是引領社會發展的一座燈塔?參訪延安大學的經歷,讓邱雅姿進一步思考這個問題。「可能這也是延安精神的一種傳承。延安精神不僅是一個圖騰,更是他們的世界觀,影響著他們的一舉一動,烙印在他們心中。」

創新發展,南泥灣仍有歌聲起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在南泥灣,原野和天空連成一線,青山綠水讓人想起那句朗朗上口的「南泥灣好地方」。放眼望去,山中窯洞整齊地連成一排,猶如棋盤一般方方正正。窯洞裡住著南泥灣村的村民,他們正是革命時期的老一代村民。

在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中,南泥灣村要「生存」下來,就不得不在已有的資源上創新發展。「一村一品」——一個村一個品牌,這正是南泥灣所在地區的發展狀態。「我們南泥灣村搞的是綠色生態養殖,農戶們養生態豬,這種豬特別綠色,特別健康。最近延安政府在搞電商合作,以後我們的豬就可以賣到更遠的地方,讓更多的人嘗到。」南泥灣村的馬書記跟北大實踐團的同學們介紹。

暮色無聲無色地降落在南泥灣村,傍晚的風光恬靜幽美。有一種說不出的情緒在同學們心頭盤桓:「世界上有兩個南泥灣,一個在延安,一個在我們心中。」

 
同學們參訪南泥灣村

新時期革命老區的現狀與發展、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利用、陝北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圍繞著這幾個主題,陝西實踐之旅讓同學們收穫頗豐。除此之外,還有陝西厚重的歷史文化、淳樸的風土民情、優良的革命傳統也久久地縈繞在同學們心中。

專題連結:2016港澳臺暑期項目紀實

編輯:白楊


相關焦點

  • 2015北京大學學生海外學習暨港澳臺交流教育展舉辦
    11月19日,由國際合作部主辦的「2015北京大學學生海外學習暨港澳臺交流教育展」活動在英傑交流中心舉辦。副校長李巖松出席教育展並向各參展學校表達了感謝。活動共邀請到近30所大學、使館以及教育機構為同學們集中介紹海外留學概況、交換項目、學位項目及獎學金項目等信息,集中全面地提供了現場諮詢以及與海外大學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其中英傑陽光大廳為教育展主會場,參會大學和機構在現場設展臺,為學生們提供現場諮詢和相關材料。其它四個分會場同時進行海外高校專場宣講會和校際交流、暑期項目專場宣講會,使學生們對海外交流學習有更加廣泛而深入的了解。
  • 北京大學舉辦港澳臺學生新年晚會
    12月20日晚,北京大學港澳臺學生新年晚會在新太陽學生中心活動合影葉靜漪代表學校向全體港澳臺師生致以誠摯的新年問候。她回顧了過去一年港澳臺學生在專業學習、社會實踐、志願服務中取得的良好成績,並勉勵他們潛心向學,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領域,學到真知識,培養大格局。時值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葉靜漪希望港澳臺學子再接再厲,努力成為連接兩岸和港澳青年的友誼橋梁。
  • 北京大學港澳臺學生迎新晚會舉行
    9月25日晚,2008年北京大學港澳臺學生迎新晚會在勺園舉行,來自港澳臺地區的逾百名新老同學歡聚一堂,共敘友情。北京大學校長助理、港澳臺辦公室主任李巖松出席晚會並致辭,他代表學校歡迎來自港澳臺地區的2008級新同學,並勉勵大家珍惜在北大的學習和生活,充分了解祖國內地的建設與發展情況
  • 揮手自茲去 再待燕園逢——2020屆港澳臺學生畢業紀實
    在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銀行與金融學專業碩士畢業之後,林彥辰身邊的多數同學都選擇直接就業,但他卻沒有做出同樣的決定,他來到北京大學繼續攻讀經濟學碩士學位。2019年暑期學校組織的國情實踐活動,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前往粵港澳大灣區進行實地考察,訪問當地企業。
  • 北京大學港澳臺學生團來訪臺青創中心
    港澳臺學生交流會現場6月26日上午,北京大學港澳臺學生團一行40人蒞臨東莞臺灣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下簡稱「臺青創中心
  • 第二屆北京大學港澳臺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研討會順利舉行
    2017年1月9日,第二屆北京大學港澳臺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研討會在英傑交流中心舉行。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交流局副局長王振宇、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交流司副司長曾燊典、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餘彬應邀出席,校黨委副書記葉靜漪、副校長李巖松以及35個院系和26個職能部門的近百名港澳臺學生工作一線人員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 北京大學喜迎269名港澳臺新生
    8月31日,北京大學迎來了2013級的269名港澳臺新生。港澳臺辦公室迎新接待站洋溢著熱烈的氛圍,來自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的新生陸續報到,在工作人員和學生志願者的引導和幫助下,開啟了全新的「北大生活」。  上午11時許,朱善璐書記來到港澳臺辦公室迎新接待站,視察港澳臺學生迎新工作,受到在場港澳臺學生的熱烈歡迎。
  • 北京大學舉辦「港澳臺優秀高中生體驗營」
    2018年4月16日,由北京大學招生辦和港澳臺辦公室主辦的「2018北京大學港澳臺優秀高中生交流體驗營」圓滿落幕。為期4天的活動中,來自近20所學校的港澳臺優秀高中生共聚一堂,通過名師講座、社團體驗、文化參訪和科技體驗等活動,深度體驗北大的學習生活,感受內地(大陸)的發展近況。
  • 中秋佳節 共賞華月——2019年北京大學港澳臺學生迎新暨中秋聯歡會...
    皎月當空時,千裡寄相思,9月13日晚,2019年北京大學港澳臺學生迎新暨中秋聯歡會在勺園弘雅廳舉行北京大學副校長田剛、統戰部部長張曉黎、教務部部長傅綏燕、學生工作部部長張莉鑫、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夏紅衛、招生辦公室主任李禕、醫學部臺港澳辦公室副主任左孝光等部門、院系代表應邀出席,與學校港澳臺學生歡度中秋。晚會以港澳臺新生報到視頻開場,回憶新生初入燕園的心情和對未來生活的希冀。
  • 同心共築中國夢 | 2020港澳臺暑期社會實踐風採展No.1
    通過問捲髮放、線上線下的方式採訪了解港澳臺同胞對大陸發展的認識;通過實地參觀,切實感受歷史變遷,增強港澳臺同學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和認同感。團隊簡介:團隊旨在以網際網路的開源平臺為基礎,在微博、知乎、電臺等平臺宣傳祖國在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巨變和偉大成就,並製作「紅色宣傳小冊子」,內容涵蓋疫情期間國家的付出與努力、祖國在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方面的成果等,向更多港澳臺學生普及祖國的發展和進步,促進港澳臺學生對祖國發展現狀的認識和了解,提高港澳臺學生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 2017年中國科協港澳臺大學生暑期實習活動結出碩果
    (中國臺灣網 陳文韜 攝)活動情況匯報:參與學生滿意度近80%座談會上,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張振威匯報了2017年實習活動的開展情況。「中國科協港澳臺大學生暑期實習活動」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發起的一項青年公益項目。
  • 這項港澳臺大學生暑期實習活動你一定要了解
    活動情況匯報:參與學生滿意度近80%座談會上,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張振威匯報了2017年實習活動的開展情況。「中國科協港澳臺大學生暑期實習活動」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發起的一項青年公益項目。自2002年活動舉辦以來,已有來自港澳臺30幾所知名高校和3700多名學生參與活動,促進了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友誼,是目前知名度較高、參與面廣泛的海峽兩岸暨港澳人才交流公益活動。針對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項目分稱為紫荊計劃、綠荷計劃和玉山計劃。
  • 北大港澳臺學子廣西研習開眼界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圖為港澳臺實踐團學生合影。劉雨甜攝北京大學港澳臺學生研習實踐活動近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展開。本次活動由北京大學港澳臺辦與防城港市委統戰部共同組織,共39名港澳臺學子參與其中。東興邊民互市區內匯聚著許多掛著中越雙語招牌的越南進口產品經營店,這是中國最大的邊民互市區,每天僅中國邊民向越南經營戶買入貨物的交易額就有上千萬元人民幣。大多數港澳臺同學們對邊陲地區的市場模式都很陌生,紛紛向講解老師拋出一個又一個問題。
  • 北京大學招生政策:對港澳臺有兩種招生方式
    北京大學招辦主任劉明利說,北京大學除了招內地學生以外,同樣歡迎港澳臺和留學生報考。  北大對港澳臺有兩種招生類別。一種是提前免試錄取。目前只在香港和澳門兩個地區實行這個政策,在提前對學生進行考察後,免試錄取;澳門大概有五六個免試的名額,香港大概今年是10個左右的名額。
  • 北大:招收學生注重綜合素質 清華:7月完成港澳臺地區招生
    本報訊 記者廉丹從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獲悉:2012年北京大學計劃招收港澳臺地區學生45人左右,招生規模與往年持平。北大招辦負責人表示,生源多樣性是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特徵,北京大學始終高度關注生源的多樣性,招收港澳臺地區學生是推進北大生源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 港澳臺高校學子暑假相約北大雲端
    受疫情影響,今年北京大學暑期學校由線下轉移至線上。來自香港大學、澳門大學、臺灣新竹交通大學等12所港澳臺地區高校的230餘位學子,在這個夏天選擇了北京大學暑期學校,選擇了與燕園來一次雲端相遇。在這次別具一格的「線上暑校」之旅中,他們會在「雲端」與燕園擦出怎樣的火花?
  • 留學生和港澳臺研究生公共必修課「中國概況」開課
    為進一步加深留學生與港澳臺籍研究生對中國歷史、文化和社會經濟發展、科學技術前沿的認識,激發同學們對中國問題的研究熱情,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培養辦公室於2018年秋季學期組織開設第二期「中國概況(Lecture Series on Contemporary China)」系列講座課程。課程分中文、英文平行班進行組織,第一講於2018年9月21日正式啟動。
  • 港澳臺考研丨復旦大學泛海國金學業精英金融專碩港澳臺線上體驗營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本次線上招生宣講會上,招生老師解答了哪些中國港澳臺地區申請學生關心的問題吧!EMF港澳臺地區十月線上體驗營是開放給EMF項目2021級中國港澳臺地區申請學生的線上體驗活動。活動將在今年10月中旬在線上舉辦,被成功選中入營的同學能在為期2天的活動中聆聽教授講座,參與團隊挑戰,並與招生團隊、職業發展中心的老師,以及在讀學生直接交流,感受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的文化,充分了解EMF項目以及2021級港澳臺地區的招生流程。EM
  • 燕園在雲端:港澳臺高校學子的北大暑校側記
    受疫情影響,今年北京大學暑期學校由線下轉移至線上。疫情可以阻隔線下的相遇,卻不能阻擋學子們求知求學的赤忱之心。大師身旁宜聆教,未名湖畔好讀書,來自香港大學、澳門大學、臺灣新竹交通大學等12所港澳臺地區高校的230餘位學子,在這個夏天選擇了北京大學暑期學校 ,選擇了與燕園來一次雲端相遇。在這次別具一格的「線上暑校」之旅中,他們會在「雲端」與燕園擦出怎樣的火花?
  • 教育部來北大調研涉港澳臺學生教師工作
    2018年3月14日上午,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劉錦,副主任王志偉、田露露,國臺辦交流局處長蒼軍,國港辦交流司處長趙菁,香港中聯辦餘彬調研員,澳門中聯辦副處長岑嘉儀等一行,來北大調研涉港澳臺學生教師工作。校黨委副書記葉靜漪、學生工作部部長張慶東、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夏紅衛等接待劉錦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