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島內首波網購口罩 約18萬人未付款沒得領

2020-12-24 華夏經緯網

口罩2.0上路,但有18萬人未按時付款。(中時電子報資料照/鄧博仁攝)

    臺灣口罩實名制2.0讓民眾上網預購口罩,首波有超過117萬人預購,但在22日中午截止付款後,仍有18萬人沒付款,因此預購資格被自動取消,沒口罩可領。

    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提醒,所有成功繳款的朋友,請在3/26 - 4/1之間到各位指定的超商領取,沒拿視同放棄!

    蘇也預告,第二輪即將開始,時程如下,包括:第二輪登記 3/25日(三)~3/27日(五);第二輪取貨4/2日(四)~4/8日(三)。

    口罩實名制2.0版從3月12日到18日開放民眾線上預購成人口罩,首波117.8萬人預購,須付22元新臺幣才可完成購買程序,付款期限到21日晚間8時止,民眾22日起會收到付款確認簡訊,26日到4月1日就可到超商領口罩。

    但「指揮中心」統計,截至22日中午,仍有18萬人沒有付款。這些人的預購資格會自動取消,沒有口罩可領,但不會有權益受損,不會被記點,下次還是可以再訂。

 

來源: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左秋子

相關焦點

  • 口罩實名制2.0 島內近118萬人完成預約
    華夏經緯網3月1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口罩實名制2.0預購18日截止,根據統計,扣除重複填寫與誤植內容者,共有117.8萬人完成預約,由於未超過預購量,確定不用抽籤,將於19日陸續以電子郵件寄發繳費通知。3片口罩加上運費7元(新臺幣,下同),每人須繳22元。
  • 口罩實名制2.0 第二波3月25日開賣
    口罩實名制2.0首波登記18日截止,臺灣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完成登記者共117.8萬人,提醒完成登記民眾需在21日完成繳費,但呼籲民眾勿至超商付款;下一波網絡販賣25日起開放登記,民眾最快4月2日就能領取。
  • 臺灣「口罩實名制2.0」網購試營運 一開放就故障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3月12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口罩實名制2.0」網購今日上午9時起試營運,民眾可以通過電腦連接預購網頁,或以手機使用健保快易通APP進行預購。根據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資料,「口罩實名制2.0」預購流程如下:1、使用健保卡/自然人憑證或健保快易通APP進行認證預購。2、成功預購者將於3月19日收到繳費通知簡訊,於繳費期限內以 ATM轉帳、信用卡方式完成付款,手機APP預購只能用ATM轉帳付款。
  • 對臺灣,各國身體都很誠實,島內譁然
    原標題:對臺灣,各國身體都很誠實,島內譁然新冠肺炎疫情進入下半場,一些國家和地區都開始列出準許入境地區的名單。臺灣雖然自詡「防疫模範生」,但多國解封都未將其納入,尤其是自認跟日本有「過命交情」,卻也未進入日本的首波解禁名單,島內輿論一片譁然。據臺灣《中國時報》2日報導,希臘政府日前宣布將於6月15日開放29個國家和地區的觀光客入境,包括德國、奧地利、丹麥、挪威和瑞士等。臺媒注意到,亞洲地區包括日本、韓國和中國大陸等,卻未包括臺灣。
  • 蘇貞昌剛說完口罩夠用,陳時中就在教臺灣人「電鍋幹蒸」消毒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臺灣開始規定搭乘大眾運輸必須戴口罩。蘇貞昌上午剛說完口罩實名制每人14天9片「可以接受」,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就現場是示範民眾如何使用「電鍋幹蒸消毒法」來重複使用口罩。指揮官陳時中現場也使用幹蒸後的口罩表示,「燒燒(溫熱)的很舒服,味道也滿好」,每天早上弄一下,就像拿到新口罩一樣。他表示,第二次口罩預購登記者約199.6萬人,付款成功者133萬人,第三波可領的片數雖然上升,但仍希望大家撙節使用。「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例行記者會,首次全體戴上口罩。
  • 多國未對臺灣解封,原是檢驗量能太低
    臺灣防疫「南波萬」,為何被世界如此遺忘?6月2日,臺灣再度零確診,已連續51天沒有本土個案。可惜防疫如此有成,但多個國家和地區陸續解除邊境管制,卻未將臺灣列入開放名單。有臉書粉絲專頁「綠查裱」還特意製圖嘲諷1450聽到各國解封後首批清單沒有臺灣的心跳反應,「心臟快跳出來了~~~是不是?始終強調臺灣防疫『南波萬』,為何被世界如此遺忘?是不是口罩捐得不夠?」「助日代表」謝長廷:問題出在臺灣!
  • 大陸未行動,島內6萬人出手,關鍵人物發動猛攻
    據央視新聞11月25日報導,臺灣展開"秋鬥"遊行,大批臺灣民眾對蔡當局"萊豬進口"、"封殺中天電視臺"等多項政策不滿,超過6萬人高呼"蔡英文下臺"。 臺媒指出,這是蔡英文連任之後,民間團體首次舉行如此大規模活動,包括馬英九在內的多名國民黨大佬聲援。
  • 蔡英文「口罩外交」玩砸了,純屬打腫臉充胖子,島內民意沸騰
    在島內「一罩難求」的情況下,民進黨當局先後向美國、日本提供口罩。臺灣輿論痛批,民進黨當局的「雙標」防疫漏洞百出,讓人看破手腳。臺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日本的花粉口罩是他們對臺灣採購的這個不在我們限制出口的項目上面。
  • 阿里巴巴回應「淘寶臺灣將停止運營」,島內網友評論一針見血
    阿里巴巴集團在臺灣市場的業務運營一切如常,我們將會一如既往地繼續通過手機淘寶服務臺灣市場的消費者,購買優質商品。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稱,淘寶臺灣於去年10月開站,而為避開法令對於陸資的限制,淘寶臺灣是由阿里巴巴集團通過品牌授權英商克雷達投資臺灣分公司營運,其中包括商城的B2C模式以及個人賣家的C2C模式。淘寶臺灣目前站上商品數量約3000多萬項。
  • 臺灣地區老農津貼大變革 投保15年才能領(圖)
    臺灣地區農業就業人口有54萬人,參加農保者達154萬人。(臺灣《聯合報》資料照片)     華夏經緯網10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老農津貼發放浮濫,一年發出500多億元(新臺幣,下同),嚴重排擠預算
  • 「貓狗大戰」到臺島 臺灣電商趕搭大陸「順風車」
    臺灣引以為傲的產品,尚有不少未及進入這兩家超級電商的全球購菜單。大陸還有其他跨境電商平臺在賣臺灣商品。比如福建自貿試驗區與阿里巴巴旗下團購網站「聚划算」合作推出「直通臺灣」線上活動,利用從福建平潭到臺北只需2小時的高速客輪,剛摘下枝頭的臺灣水果半天內就可運到對岸。
  • 臺灣人的命也是命 島內民怨沸騰 祖國統一隻有「衝鋒號」!
    早在2018年,「臺農產品貿易赴美友好訪問團」赴華盛頓,與美國大豆協會籤署了採購意向書協議,承諾2018-2019年共採購390萬噸大豆,價值約1.56億美元,每噸單價為400美元,較當時美國市場每噸321美元的單價高出了79美元,等於一次性向美國大豆協會贈送了30.81億美元。但是,更令臺灣人民擔憂的是,島內的肉品市場也已經開始淪陷了。
  • 臺灣,「防疫模範生」神話破滅!
    臺灣雖然自詡「防疫模範生」,但多國解封都未將其納入,尤其是自認跟日本有「過命交情」,卻也未進入日本的首波解禁名單,島內輿論一片譁然。多國未對臺灣解封 島內很受傷據「今日海峽」報導,臺灣自詡防疫成績不錯,不過近來疫情緩解,多個解封國家首批開放清單,都未將臺灣地區納入!
  • 臺灣:「電商元年」何時到來?(兩岸聚焦)
    本報記者 吳儲岐攝   近日,臺灣玉山銀行推出一項新服務:臺灣消費者在淘寶網購買商品,只要單筆金額在2萬元新臺幣以內,只需付1%的手續費,就可以在全臺8000家便利店繳費。消息一出,臺灣電商界譁然,認為此舉將嚴重擠壓臺灣電商的生存空間。大陸民眾則看得一頭霧水:網購不是動動手指就能支付嗎?為何還要到便利店付款?
  • 臺當局稱12萬人捐口罩「助世界」 竟有一堆人捐0片
    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27日發起「護臺灣、助世界」的捐口罩活動,島內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當日晚間就湧入12萬人響應。不過,據報導,在官方「口罩響應人道援助」明細清單中,竟被發現不少人竟是「捐0片」,引發島內輿論一片譁然。
  • 借問口罩何處有?遙指藥局排隊等!臺灣清明連假,民眾還在排隊買口罩
    借問口罩何處有?政府遙指回家蹲。這樣一首改編後的《清明》,這兩天在臺灣社交平臺流傳,大家轉發留言直呼「太貼切了」。今年臺灣清明假期從4月2日開始,放到4月5日,總共四天。連假期間,更多人真的只能選擇「回家蹲」,因為他們想出門,還不一定有口罩戴——目前的限購政策是7天買3片,4月9日之後將「升級」成14天買9片,還無法實現每日能買到一片。
  • 臺灣旅館首波評鑑 8家旅館得5星獎
    「交通部觀光局」2010年11月16日公布首波24家星級旅館評鑑名單,共有8家獲得五星最高榮譽,包括臺北喜來登、臺南臺糖長榮酒店、臺北亞都麗致、臺中長榮桂冠、臺北長榮桂冠、高雄國賓、墾丁西澤、臺北遠東飯店。  「觀光局」統計,目前島內合法的一般旅館有2669家、觀光旅館有103家。
  • 淘寶臺灣,宣布退出島內市場
    淘寶臺灣公告截圖對此,阿里巴巴15日下午在回應記者相關問詢時表示:我們尊重克雷達投資有限公司的決定,沒有評論。阿里巴巴集團在臺灣市場的業務運營一切如常,我們將會一如既往地繼續通過手機淘寶服務臺灣市場的消費者,購買優質商品。
  • 行動支付卡位戰 臺灣為何慢了半拍?
    近日,微信支付與華南銀行達成合作,正式進入臺灣市場,首波就有1萬個據點加入,包含連鎖超商、大型百貨公司、計程車與觀光地區的中小型商家等等。這是繼支付寶後,入島的第二家大陸第三方支付平臺。行動支付時代的來臨,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支付生態體系,移動業者、零售商、銀行、第三方支付業者等都想搶食這塊蛋糕,但是以一向頗以科技業為豪的臺灣,卻在支援行動支付服務方面慢了許多。  據媒體報導,大陸遊客習慣使用手機支付消費,「跨境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消費模式開通後,一年約含600億元新臺幣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