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透過兩岸貿易的解凍,才能讓世界各國更快接受臺灣,開展後疫情時代經濟」。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下半場,一些國家和地區都開始列出準許入境地區的名單。臺灣雖然自詡「防疫模範生」,但多國解封都未將其納入,尤其是自認跟日本有「過命交情」,卻也未進入日本的首波解禁名單,島內輿論一片譁然。
多國未對臺灣解封 島內很受傷
據「今日海峽」報導,臺灣自詡防疫成績不錯,不過近來疫情緩解,多個解封國家首批開放清單,都未將臺灣地區納入!比如日本首波名單只有越南、泰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並不包括臺灣地區,而希臘、紐西蘭、澳大利亞的名單中也沒有將臺灣地區列入。
《聯合報》2日還提到,日本計劃在6月底實施第一波疫後管制鬆綁,臺北駐日官員原本分析臺灣極可能被納入首波開放名單。然而日本初步決定開放紐西蘭、澳大利亞、越南和泰國四地,臺灣並不在首波開放之列。
對此,臺「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負責人陳時中卻回應:「日本在邊境方面當然有他們自己的考量,不過臺外事部門現在也在跟他們聯繫之中。」
聯合新聞網稱,日本的這個決定令自認防疫成果斐然的民進黨當局受到打擊。據臺媒報導,臺灣從4月3日起就被日本列為拒絕入境的對象,日本媒體分析,日本政府的疫情鬆綁首波名單,幾乎出於商業上的考量。因為越南、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是日本在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盟友,至於泰國則是很多日本企業在當地設廠投資,因此很多日本企業相關人士,希望與這四個國家的人員重啟往來的聲浪高,而日本第二波開放名單,則計劃加入中國大陸和韓國。
不只日本,希臘、紐西蘭、澳大利亞,也沒把臺灣地區列為解封對象,有臺專家指出是臺灣檢驗量能太低,採檢完全被動,國際沒有辦法相信臺灣的數字。
臺媒呼籲對大陸解封
據「今日海峽」報導,臺灣《聯合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從民進黨上臺以來,在誤認臺日之間擁有共同「反中」的基因下,「聯日抗中」一直是臺灣外事的主旋律,而如果這次安倍政府真未能把臺灣列入首波的解禁名單中,它不但揭開臺日關係貌離神合的真相,也揭開了民進黨一直在島內自詡是「國際防疫模範生」的假象。
臺灣行政機構2日宣布,將紓困所發振興券改名「三倍券」國民黨批好笑不好用 圖片來自臺媒
有臺媒質疑,民進黨當局只會眼巴巴地等著別人開放臺灣,對於自身解封則拖拖拉拉,主要原因在於當局的管制和補助功夫一流,論及開放振興卻無計可施。《聯合報》2日評論稱,民進黨確實極為珍惜50天「零確診」的戰果,擔心一旦解封,這個成果恐怕難以保住。問題是,封鎖管制已嚴重阻滯了人員、經貿、觀光和跨境求學的交流。
因此,一些島內媒體呼籲對大陸解封。《中國時報》稱,大陸是全球製造中心,消費市場和購買力都是各方爭取的目標,此次在疫情中表現得有節有度,無怪乎此波各方都對大陸解禁。像德國5月31日才剛飛一班商務包機到天津,6月3日還會再飛一班包機到上海;希臘是「一帶一路」經濟計劃的布局重點,因此此次也對大陸招手;日本礙於美國的面子,不敢在首波解禁名單裡放入大陸,不過據了解第二波就會放入。相比之下,臺灣被排除在各方解禁名單之外,當然難逃國際政治因素。文章說,沒有國際經濟活動,臺灣就會垮,光靠島內旅遊絕對解救不了臺灣經濟,而無論從新冠肺炎疫情掌控還是從國際經濟市場、政治情勢考慮,臺灣都不應該拒絕對大陸解封,「唯有透過兩岸貿易的解凍,才能讓世界各國更快接受臺灣,開展後疫情時代經濟」。
來源:環球網、今日海峽編輯:黃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