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8月18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趙遠方)「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制止餐飲浪費,弘揚節約美德,需要全社會共同攜手、積極行動。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東航8月16日起全面恢復除新疆、大連地區之外的國內航線航班熱餐供應。機上熱餐的「回歸」之後,東航同步從精細化機上配餐、優化餐食、倡導旅客節約用餐等三方面著手,做到「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一名小旅客的光碟表現得到乘務員的表揚和獎勵(央廣網發 東航供圖)
大數據分析管控,精細化配餐
精細化配餐是節約機上餐食浪費的重要手段。依託多年來信息化建設取得的技術成果,東航藉助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精細化配餐方案。
東航食品公司作為東航機上配餐的主要生產單位,於2018年起正式啟用「三庫三單一餐牌」的生產管控系統。從原料採購到生產製作,再到機上供餐,東航食品公司的配餐人員能夠通過該系統實時把控餐食生產全流程,精細化管理食品原料供應量、成品菜品產出量。
區別於幾年前的人工計算,現在每日「飛機餐」生產所需的菜品、原材料數量都會由系統依託大數據分析工具作出精準預估,從原先「要多少有多少」的粗放供應轉向了「用多少供多少」的精細管理,實現了配餐標準化、規範化,有效減少採購、庫存、生產各環節非正常損耗。據統計,相較系統啟用前,僅東航食品公司上海地區的航食加工車間,每天就能節約100—150公斤食品原料。
與此同時,在機上供餐環節,東航改變了以往按機載乘客數上限配餐的做法,轉為根據航班旅客人數預估用餐份數,靈活機動調整配餐數量。在東航自有的信息化平臺上,東航配餐人員通過ERP系統(生產管理系統)實時關注航班信息和旅客艙位變化情況,提前調整配送餐食數量,避免因「多裝多送」造成成品餐食浪費。
目前,東航已在虹橋—北京、西安—浦東、廣州—青島等26個國內航班的經濟艙採用這種全新的配餐模式,在滿足旅客用餐需求的前提下使餐食配備數量更趨合理。
豐富餐食品類,優化配餐結構
除了精細化機上配餐流程,東航長期以來致力於提供餐量合理、美味可口、健康營養的機上餐食,鼓勵旅客踐行「光碟行動」。
今年8月16日起,東航在除新疆、大連外的國內航線全面恢復機上早餐及正餐熱食供應。東航食品公司優化了機上的正餐菜品,從頭等艙、公務艙供應的龍井蝦仁、排骨年糕、蟹粉獅子頭等地方特色菜品,到經濟艙的油豆腐燒肉飯、櫻蕃燴牛肉飯等「媽媽的味道」系列熱餐,健康營養又多樣化的餐食滿足旅客高品質的用餐需求,讓旅客在空中也能享受到豐富多樣的菜品,盡最大努力,避免因為「不可口」造成「飛機餐」丟棄浪費。
同時,針對不同時段、不同航程的航班,東航統計旅客的用餐情況,相應調整了機上餐食的配餐結構。對於航線較長,但不處於早餐、正餐時段的航班,東航以「伴手禮」式空中餐食代替原本的「乾貨」點心餐。據了解,「伴手禮」式空中餐食是東航在疫情期間全國首創推出的機上供餐方式,餐點中提供自製的精美蛋糕、麵包、水果、甜品,並均以餐盒或拎袋形式提供。旅客如果未能在機上完成享用,亦可攜帶下機,避免因「吃不完」造成丟棄浪費。
溫馨提示旅客,共同踐行「光碟行動」
近日,在北京首都機場、大興機場,上海浦東機場、虹橋機場,西安鹹陽機場,南京祿口機場等地的東航貴賓室,都能看到印有「按需取餐,拒絕浪費」、「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醒目提示標牌。在旅客取餐時,貴賓室的服務人員也會予以提示,鼓勵、倡導旅客節約取餐。據悉,這一舉措將於近期同步推廣至國內各地機場的東航貴賓室,以及東航機組餐廳等員工用餐區域。
8月18日,東航MU5427上海虹橋飛往重慶的航班上,一名小旅客的表現得到了乘務員的表揚和獎勵,更引起周圍旅客一片掌聲……
在航班上的發餐環節,東航還計劃通過乘務員口頭提示、增加餐食上「光碟行動」標籤等方式,一起向「餐飲浪費」說「不」。
作為全球第七大航空公司,東航擁有超過750架的現代化機隊,年旅客運輸量超過1.3億人次。東航將結合航空服務特點,繼續研究推出制止餐飲浪費的務實舉措,同時攜手廣大旅客,爭做「制止餐飲浪費,培養節約習慣」的倡導者、踐行者和宣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