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米」是長樹上的,以前是窮人的「救命糧食」,現在卻沒人吃

2020-12-19 村民徐佬頭

如今一日三餐都會離不開的食物就是米飯了,中國都是以米飯為主的,所以對於米的需求也是非常大,大家如今都吃的是大米。但是以前的話,想吃到米是非常難道一件事情,以前的經濟不像現在這樣如此的發達,吃到的米都是山上的這棵棕樹,椰葉子還是用來包粽子的那種,裡面的籽就是「米」了。這種「米」是長樹上的,據說以前還是窮人的「救命糧食」,現在卻沒人吃,畢竟生活水平不一樣了,但也還是有一些人偶爾會吃上一點。

其實米飯是很多人喜歡吃的一種食物,雖然說米飯單吃沒什麼味道,但是配上很多好吃的菜餚那可是非常不錯的,小妖最喜歡吃米飯了。但是這樣的棕樹裡邊的米都是小米,其實小米還不錯,而且葉子也就是粽葉來著,小米的話就叫做棕包米。

畢竟很多人以前都吃不起大米,所以都會選擇到山上採摘這些的棕包米煮來吃,直接煮會更加讓吃貨喜歡,因為這樣的吃法才是原汁原味的。吃起來也不會說不好吃,如果肚子餓的時候吃上這些棕包米會非常的不錯,現在的棕包米大家都喜歡用去炒來吃。

如今吃到的棕包米更多的都是拿去煮來吃的,只不過煮起來的感覺像是小米,不僅不稀稠,而且很多人吃過以後絕對會愛上。這樣炒過以後棕包米非常的不錯,只不過有些口味不喜歡的人吃到以後會覺得難吃或者受不了,喜歡吃的人就非常的喜歡了。

以前和現在的對比起來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只要你經歷過以前的生活,就知道有這樣的美食已經是多美好的一件事情了,根本不敢奢求別的美食了。如今想吃什麼都吃得到,美食盛產的年代呀,吃多了還能養顏呢。不知道你吃過這樣的棕包米嗎?

相關焦點

  • 這種長在樹上的「米」是以前窮人的「救命糧」,現在沒人願意吃
    米飯是在生活中每個人都無法離開的糧食,現在大家都是吃得大米,而在以前經濟和糧食沒有那麼發達的時候,很多人都是吃這種米,山上的這棵棕樹,葉子是大家吃粽子時所包的葉子,而那些籽就被做成米飯,這種長在樹上的「米」是以前窮人的「救命糧」。
  • 這種長在樹上的米,有多少人吃過呢?形似魚籽我猜很多人都沒見過
    那麼你見過這種長在樹上的米嗎?有多少人又吃過呢?我猜很多人都沒見過,是你嗎?你們什麼知道是什麼米嗎?你們知道什麼米是長在樹上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長在樹上的米,你吃過嗎?它就是「棕包米」。棕樹的花叫做「棕包米」,當它還是花苞的時候,外面裹著一層「筍衣」,裡面是魚籽是一樣的花穗。
  • 農村有一種高產水果樹,一年四季都吃不完,曾經是窮人的救命糧食
    之前小編就跟大家說過農村的果實,有很多的精妙之處,味道也是非常不錯的,雖然說現在它們數量已經越來越少了,但是吃過的人都是覺得,還是農村的果子比較好吃,畢竟是純天然的,而且,也很珍貴,對於我們身體大有好處。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這種果樹,它每株產量高達500斤,窮人拿它們來填飽肚子,曾經是窮人的救命糧食。
  • 農村這種野菜曾是窮人的救命菜,如今淪為豬飼料,誰還記得它?
    農村這種野菜曾是窮人的救命菜,如今淪為豬飼料,誰還記得它?各位看官大家好,又到了今天小編為大家講述一些農村趣事的時間了。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國家,農民的地位更是僅排在士人之後。小農經濟是古代社會稅收的核心,不過那個時候沒有現在先進的農業技術。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飯,一旦遇到自然災害就很容易顆粒無收。這就會餓死很多的百姓,所以到沒什麼東西吃的時候,人們就會吃一些平時不會吃的東西填飽肚子,今天我們就說一種這樣的植物。
  • 糧食!那是救命的東西,毫不珍惜福報耗盡,想吃一粒米也是奢求
    絕大部分人都想像不到,現在人們對食物的浪費,是多麼觸目驚心……西餐廳裡的一盤蔬菜算什麼?很多餐館都在成堆地倒掉飯菜。一盤盤炒蝦仁、清蒸魚、紅燒肉、小籠包……幾乎沒動過,就全部進了泔水桶。大學食堂裡,學生們買了飯菜吃不完,每天也要填滿無數個垃圾桶。
  • 這種綠色的「小柚子」,以前只有窮人才吃,如今用來炒肉很受歡迎
    這種綠色的「小柚子」,以前只有窮人才吃,如今用來炒肉很受歡迎。在以前經濟不好的時候,很多農村人自己種的蔬菜都不捨得吃,因為要拿到市場上賣錢補貼家用,所以很多時候人們都會去挖野菜來吃,像蕨菜、婆婆丁、野韭菜等等,雖然這野菜的口感不如蔬菜,甚至有的還會很苦,但在當時能吃飽就算不錯了。
  • 山腰生長的野草,農民的救命糧食,涼拌味道更好,現在一斤20元
    今天分享的這種野草,它通常都是生長在山腰上,其實在過去也是農民們的救命糧食,莖葉用來涼拌的味道也是一絕,其實現在城裡一斤20元,值得重視。這種常見的野生植物,學名叫做「山麻楂」,生長在山林裡,在山坡上經常能見到,它一般在開春的時候生長,在新雨過後植株生長旺盛。
  • 古代的窮人都吃什麼飯?放到現在,可能一天都堅持不了
    也許這個問題放大現在並不大,因為我們已經很少有人吃不飽飯了,日常生活也越來越好,甚至頓頓都能吃上肉,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大多數平民百姓是吃不飽飯的,特別是一些饑荒年代,很多的百姓都活活餓死。也許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惑,古代的窮人都吃什麼飯呢?
  • 農村一種遍地都是野菜,以前農民叫它救命菜,現在拿它來餵豬
    農村一種遍地都是野菜,以前農民叫它「救命菜,現在拿它來餵豬之前上一周我和同事去到城市周邊的農家樂遊玩的時候,農民阿姨就給我們用一種農村路邊的野菜做了一道湯,沒想到煮出來的湯非常的鮮香美味,但是這種菜看起來十分的稀奇,因為它並不是菠菜也不是油麥菜,而是一種農村非常常見的野菜,當時我們就很感興趣問了阿姨
  • 這種果子它以前叫羊屎果,沒人吃,現在被人種植
    以前農村的生活條件都是特別的不好,而且交通上也不發達,很多東西都是只有在農村裡面才有的,像一些野菜和野果的話,也只有農村的人才了解,不過這些野菜野果,雖然是自己在大自然裡面生長出來的東西,但其實它也是給我們農村人增加了很多樂趣的東西,像平時一些野菜,野果,它對我們的身體都是很有健康的
  • 「升米恩,鬥米仇」這句話對人的一生都有用
    「升米恩,鬥米仇」這句話指的是別人在危難的時候,你出手給他一點幫助,他會感激你一輩子。如果你給別人的幫助多和持續不斷,一旦你不幫助了,受幫助的人不但不感激你,可能還會很你。據說這句話來自「一升米養恩人,一鬥米養仇人。」還有一個傳說故事。很久以前,村裡有兩戶是鄰居,平日裡關係很好。一家比較能幹,家境富裕。可是,有一年,發生了天災,田裡莊稼顆粒無收。窮的這一家只有等死了。這時,富的一家就買到了些糧食,給窮的一家鄰居送去了一升米,給他救了急。
  • 升米恩,鬥米仇!(深度好文)
    窮的一家沒了收成,只能等死。富的一家有很多糧食,就給窮人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窮的一家非常感激救命恩人!熬過最艱苦的時刻後,窮人就前去感謝富人。說話間,談起明年的種子還沒有著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說:這樣吧,我這裡的糧食還有很多,你再拿去一鬥吧。窮人千恩萬謝地拿著一鬥米回家了。回家後,家裡人說,這鬥米能做什麼?
  • 農村的「野大豆」可是救命菜,渾身是寶現在卻少見,你吃過嗎?
    農村的「野大豆」可是救命菜,渾身是寶現在卻少見,你吃過嗎?
  • 升米恩鬥米仇,善良需要尺度,人與人之間如此,國家之間也是如此
    孟子認為人性在天生的善,因為人天生就有惻隱之心,人與人之間應該與人為善,才能和睦相處。升米恩,鬥米仇是指如果別人在危難的時候你給他很小的幫助,他會感激你。可如果給人的幫助太多,讓其形成了依賴,一旦停止幫助,反而會讓人忌恨。所以說與人為善也要掌握好一個尺度,否則過猶不及。
  • 長在樹上的野菜,以前是窮人的「下飯菜」,如今50元一斤成稀罕貨
    如今已是四月,在農村山上長滿了許多野菜,比如芥菜、蕨菜、地皮菜等等,但是有一種野菜可葷可素,享有「素中之葷」的美譽,聽筆者介紹到這裡,估計大家都能猜得出來,沒錯它就是木耳。木耳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現在已經成為了一道美食,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消費者都喜歡天然無添加劑的食物,因此野菜也慢慢的被重視起來,這個木耳以前是「窮人」的下飯菜,如今成為了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木耳喜歡生長在潮溼的環境中,當然也需要一定的陽光,有陽光的地方木耳長得比較水靈,半透明,這種木耳是極品,反之粗糙沒光澤的為次品。
  • 心理解讀丨為何「一碗米養恩情,一鬥米養仇人」?
    這個時候,富的一家買到了很多糧食,想著大家鄰居的,就給窮的一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這窮的一家非常感激富人,認為這真是救命的恩人呀!熬過最艱苦的時刻後,窮人就前往富人家感謝。說話間,談起明年的種子還沒有著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說:這樣吧,我這裡的糧食還有很多,你就再拿去一鬥吧。 這窮的千恩萬謝地拿著一鬥米回家了。
  • 高粱曾是華北農民的「救命糧」,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種植了?
    同一塊土地上,不同農作物分不同季節輪換種植,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肥力。耐溼耐旱耐鹽鹼的高粱,當然也就更受寵,成了「輪作」裡的重要一環。比如在晚清至民國年間的東北南部,就形成了高粱——穀子——大豆的「輪作」次序,產量自然大為增長。當然也因為高粱的「用場」多,作為一種粗糧,高粱看似味道不好,吃起來有澀味,還在清代小說裡《醒世姻緣傳》有「怎麼把與人吃」的口碑。
  • 人不如豬!飼料企業高價「爭麥」富人吃肉該不該影響窮人吃麵?
    這種飼料企業頻繁溢價拍賣的情況其實是十分值得警惕的,因為出現這種情況所帶來的問題是十分嚴重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對飼料企業溢價拍賣糧食的行為有所警覺。其所帶來的問題主要有三個。第一,養殖行業的利潤過高完全可以支撐飼料企業與人爭糧所帶來的資金消耗自從非洲豬瘟發生以來,養殖行業的利潤就一直很高,現在的養殖行業是貨真價實的暴利行業。
  • 日本以前被嫌棄的「窮人飯」,為何變成大眾爆款?留學生:便宜啊
    日料那麼,日本人平日裡吃的食物是什麼呢?實際上,在日本的美食歷史中,有太多食物曾經被嫌棄,但是現在又成了大眾追求的美味。比如說金槍魚,100年前沒人願意吃,脂肪含量太高,白送人都不要,但現在卻是日料中的頂級食材。比如說「窮人飯」,以前都是地位低下的人吃的,現在卻是大眾爆款美味。
  • 農村一種長樹上的野菜,摘下來就能生吃,如今10元一斤成稀罕貨
    農村雖然沒有大城市熱鬧,但山清水秀也是十分愜意的,就拿農村的糧食和莊稼來說吧,這水稻小麥玉米可都是農村出產的,要知道現在人口眾多,糧食是生活的必需品啊,在饑荒年代能吃上口熱騰騰的白米飯那就是莫大幸福,即使現在生活富裕,珍惜糧食也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良好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