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詞寫作技巧
歌詞寫作技巧
第一節:歌詞是被音樂同化了的詩歌詞由於是訴諸於聽覺的所以叫聽覺藝術,也叫時間藝術,也就是說歌詞是給人聽的。一首歌曲3、4分鐘稍縱即逝,因此,應該一聽就懂,來不及揣摩,儘管現在有電視可以走字幕,但是大多時是靠聽的。那麼,歌詞和詩歌有什麼不同呢?尋根溯源,歌詞和詩本是一家,遠在古代,歌即詩,詩即歌。從詩經到漢魏六朝的樂府、到唐詩、宋詞、元曲……大多是可以唱的。詩歌可唱,也是我國歷代詩詞、民歌的傳統特色之一。隨著歷史和文化的發展,就出現了能閱讀的詩和能入樂的詩,詩和歌詞就分家了。今天,不但出現了一支歌詞創作隊伍,而且,還有一大批歌詞愛好者,歌詞理論隊伍也在逐步形成。
這是音樂學院教寫歌詞的技巧,大家可以學習下音樂學院寫歌詞與意識流寫歌詞的區別,借鑑借鑑。
有些年輕朋友不僅要問,如今的歌詞從形態上和詩差不多呀?確實,歌詞仍然具有詩歌的一些特點,有人就有這樣的理論:「要把歌詞當詩寫」。我理解,「當詩寫」是吸收詩歌的一些特點來為演唱服務。說到這裡,你們就可以理解我的這一節的題目了,也就是說歌詞曾經是詩,它具有詩歌的許多特點,而今天,說它是詩也只能是說被音樂同化了的詩。也就是說,這種具備詩歌特點的歌詞,此時是一個依附品,是一首歌曲的肢體,而音樂是翅膀,只有在同音樂結合、同音樂重組、被音樂所同化才能飛翔,才能產生一種新的藝術樣式——歌曲。此時,沒有人說它還是詩歌或者另外的什麼文學體了。恰恰能入樂的詩在被音樂同化之後,得到了包裝,給人一種新的審美意境。
說歌詞是被音樂同化的詩,還因為這時的歌詞已經具備被音樂同化的條件,而只能閱讀的詩就不具備被音樂同化的條件,因此,也就不能稱為歌詞。
那麼,被音樂同化的詩(歌詞)什麼特徵呢?簡言之可以概括以下幾句話:主題集中,高度概括生活,形象鮮明,語言簡潔動人。結構嚴謹,形式短小精悍,有節押韻,朗朗上口易記。
第二節:歌詞是聲樂形式的文學素材
聲樂的演唱形式很多,因此,歌詞的寫法受之制約。不同的演唱形式,需要不同的寫法的文學素材——歌詞。許多年輕人愛寫歌詞,但是,只能寫一種歌詞,就是獨唱。有的人甚至不知道歌詞還有其他種類。
歌詞有多少種類呢?這就必須知道聲樂形式有多少種。我這裡不是指的唱法(美聲、民族、通俗),是指歌曲種類。
歌曲大體上有以下幾種:獨唱、重唱、對唱、表演唱、小合唱、大合唱、組歌、交響合唱等。當然,決定這些形式主要靠作曲家,不過,歌詞的基礎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作曲者譜什麼形式,大多時是根據歌詞的內容、篇幅、風格而定的。
下面,我就把這些形式的基本特點簡要作以介紹。
獨唱:顧名思義,一個人、一個聲部的演唱,歌詞要求直抒胸臆,抒情、舒展,段落句子可長可短,有時還可以按演唱者的條件而定。獨唱歌詞的例子很多,這裡就不贅述了。
齊唱,它是一個聲部的歌曲,像群眾歌曲、隊列歌曲。歌詞要求主題集中,篇幅短小,節奏性強。《打靶歸來》就是這樣的歌曲。
重唱:包括男女聲、男聲、女聲二重唱,女聲三重唱,男聲四重唱等。歌詞要考慮寫聲部的需要,句子、字數不宜過長,對稱性要強一些,寫重唱選材時就應該有所考慮。例如:《山村好姐妹》青山綠水的好山村/這裡有對好姐妹/一個叫紅梅,一個叫春梅……這樣的歌詞顯然是為女聲二重唱寫的歌詞。當然,有時一個現成的歌曲也可以改成重唱歌曲。
對唱:這是一種山歌的形式,一般是一個人對一個人,一組人對一組人演唱,有問有答。例如:《什麼花開最美麗》女:我說那個一來,你給對上一,什麼花開最美麗?男:你說那個一來,我給你對上一,開革花開最美麗……
表演唱:是集唱、說、演為一體的形式,要求歌詞有表演性,趣味性。例如:《庫爾班大叔你上哪》、《八大員》等,就是這樣的歌曲。
小合唱:分男聲小合唱、女聲小合唱、男女聲小合唱。這主要是兩個聲部的歌曲。為女聲寫的就要女性化強一些。為男聲寫的就要陽剛一些。歌詞的寫法和獨唱、重唱的沒有太大的區別。
大合唱:是若干人分若干聲部演唱的一首多聲部的歌曲。一般大合唱多為頌歌,因此,歌詞要氣勢磅礴、豪邁舒展。要考慮各個聲部的特點。所謂大合唱並不一定歌詞就大,這樣,反而畫蛇添足。當然,《黃河大合唱》就是另一種構思、另一種布局,只要研究一下,就可以學習到寫這樣歌詞的要領。
組歌:是指在表現一個主題時,由若干支歌曲組成的歌曲。歌詞要求的較嚴格,講究布局、講究起承轉合。一般大多由陣容強大的專業隊伍來完成。《長徵組歌》就是典型例子。
交響合唱:這主要是以表現交響樂隊為主要功能的歌曲,歌詞在合唱中並不十分重要,這類的合唱也是專業交響樂團在能勝任,但是,我們必須了解它的基本特性。交響樂《沙家浜》屬於這一類,因為是改編,不典型。
第三節:歌詞的體式與段式
按歌詞要表現的內容寫成什麼風格體,叫體式,寫成幾段叫段式。
歌詞按風格,可以分成格律體、自由體、民謠體、問答體。
按性質,有抒情體、敘事體、迴旋體、分節歌等。
歌曲的段式,有一段式、兩段式、三段式、多段式。
關於體式1:
格律體,自然從格律詩而來,被譜成曲就是格律體的歌詞了,毛澤東的一些格律詩大多被譜成了曲,顯然這就是格律體的歌詞。這種詞被約束在固定格律裡,講究平仄,難掌握,寫現代生活內容還要服從格律形式,本末倒置,青年人還是儘量少寫。
自由體,沒有固定的格律,可長可短,可以按內容隨意發揮,是現在人常用的一種歌詞體,許多的歌詞都是這種類型。
民謠體,這是民間口頭文學形成的一種歌詞體,自由、流暢,可寫景、可喻情。《眾手澆開幸福花》,還有當年一些歌頌紅軍的歌曲大多是這種文體。
問答體,上一章在對歌中已經講過,不再多說了。
關於體式2:
抒情體,也叫抒情性歌詞,一般說它沒有故事情節,是抒發作者內心思想情感、生活和事物的。許多獨唱、合唱都是這種文體。《那就是我》、《祖國慈祥的母親》都是很好的抒情體歌詞。
敘事體,歌詞中有人物、故事、事件。但是,只能簡約的描寫,主要還是寫人物的思想情感。《蘭花花》、《老房東查鋪》等,都是這種文體。其他的體式用的較少,在以後的章節裡再涉及。
關於段式:
一段式,(A式)整首歌詞只有一段,或四、六句,或十幾句。內容集中,情節統一,情感變化不大。例如:《騎馬要騎千裡馬》戴花要戴大紅花/騎馬要騎千裡馬/唱歌要唱躍進歌/聽話要聽黨的話。還有《志願軍戰歌》、《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等都是屬於一段體。
兩段體,(AB式)不完全是指相同並列的兩段,也許是一段歌詞,主要特徵是歌詞分前後段,但是,由於中間情緒的變化,在譜曲時寫成了AB式,例如:《 太陽島上》
A幸福的熱望/在青年心頭燃燒/甜蜜的喜悅/掛在姑娘眉梢/帶著真摯的愛情/帶著美好的理想/我們來到了太陽島上/我們來到了太陽島上
B幸福的生活靠勞動創造/ 幸福的花兒靠汗水澆/朋友們獻出你智慧和力量/明天會更美好
這首歌詞,前八句為一個段落既A段,後四句情緒變化了作為副歌處理為B段。這就變成了兩段式。相反《又見炊煙》兩個四句,平行段,在作曲上處理恰恰是一段體。還有副歌兩段式和這個例子差不多,中間加一個襯詞「啊」,情緒變化了,就成了兩段式了。《這片土地》就是這種樣式。
三段式,三段式是從一段歌詞發展而來的為ABA結構式,它的特點是一段A和三段的A句數、內容要相同。例如:《歌唱祖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第三段仍然重複的是這四句。
三段式也有ABC結構式的,例如《紅旗飄飄》三個段落各不一樣。
多段式,這是指超過三段,每一段內容、情緒又都不一樣的段式。因為,多段式歌詞變化大,層次多,作曲的難度也大,一般很少有人寫,這裡就不講了。
第四節:完整畫好歌詞這隻鳳
我把好的歌詞比喻一隻鳳,它給人飄逸、給人美麗、令人神往……歌詞寫成功了,鳳就活了。如何畫好這隻「鳳」?讓我想起了戲劇的結構特點——起承轉合,形象的說,結構時要做到鳳頭、虎背、熊腰、鳳尾。歌詞的結構方法,我也想了這樣幾個字——立穩鳳頭、託好鳳身、護好鳳尾。也叫「起點要高、發展要新、結束要精」。
立穩鳳頭(起點要高)這裡主要是指確立好主題,寫好開頭兩方面。我們創作不能隨心所欲,想哪寫哪,一開始就必須確立主題,我們要寫什麼內容,要表現什麼思想,這是歌詞成敗的關鍵。譬如,你要寫和平題材,就要在這個大的範圍中尋找一個突破點,有人用和平鴿表現。有人用鮮花表現。有人用歌聲表現。你用什麼表現,怎樣表現?這裡,舉一個我自己寫歌詞的例子,我一直想寫一個達斡爾族人熱愛新生活的歌詞,想了很久,最終定為寫「敖包會」,起名《歡樂的敖包會》。從哪入手呢?我在構思時決定從外向內寫,從宏觀向微觀寫。結果成功了。因此,要立好主題。說到這一點,還有寫好開頭的問題。歌詞的開頭一定要開門山,不能雲遮霧罩。說開頭難寫,關鍵是要對歌詞的特點把握的準。《歡樂的敖包會》的開頭看起來很平常,你細細的琢磨就會覺得這個頭開的很好——金馬駒馱來流雲一片/繡花袍落下彩雲一片/小路上的姑娘和小夥/把美麗的夏日帶到嫩江邊。這樣寫開頭自然流暢,主題一下就帶了出來。託好鳳身(發展要新)這裡主要是講,主題確立之後,要寫好內容,表達好情感。也就是歌詞的發展段落,它像鳳的脊背和肚子,一定要有內容。寫法要精心鋪排、句句連貫、步步深入為高潮做好鋪墊。事實上,一首歌詞的中心,主要靠這一段完成。我們的歌詞在這裡要具體、鮮活、典型、動人。還要把情感寫透。例如:《再見吧媽媽》這部分寫的就很精彩——你不要悄悄的流淚/你不要把我牽掛/當
我從戰場上凱旋歸來/再來看望親愛的媽媽。中間短短的四句,無論內容還是情感都表達的淋漓盡致,令人折服。可見,要想託穩鳳身,寫好中段的發展`很重要。《再見吧媽媽》這首歌的開頭四句——再見吧媽媽,再見吧媽媽,軍號已吹響,鋼槍已擦亮,行裝已背好,部隊要出發。寫的非常精彩,如果中間發展的不好,就像一個人得了大頭病,發展的好,也像一個人一樣,曲線就表現出來了。但是,也有這樣的情況,前邊的四句,接著就是副歌,這時,這前四句就包含了頭和身兩部分,更要合理布局。
護好鳳尾(結束要精)我們在生活中常聽到這樣的話「腳底沒鞋窮半截」,如果收不好歌詞的尾,前面的一切都白費工。我這裡說的是歌詞要收的好、收的住,同時,還要有餘音。一段體,最後兩句很重要。兩段體,副歌很重要。三段體,第三段很重要。但是,一般三段體,有時第三段是重複第一段,這時在不影響詞格的情況下,要有飛來之筆。例如《血染的風採》——如果是這樣/ 你不要悲哀/共和國的旗幟上有我們血染的風採。每段八句歌詞,這後兩句收的真如飛來之筆,為這首歌畫上了完美的句號。還有一首外國的歌詞《鮮花與士兵》,是用咬尾的手法寫的,一氣呵成,如何結尾?給人留下懸念,但是你看——鮮花那裡去了/鮮花被姑娘採去了/姑娘哪裡去了/姑娘被小夥娶走了/小夥哪裡去了/小夥到軍營裡當兵去了/軍營的士兵哪裡去了/軍營的士兵到前線去了/前線的士兵哪裡去了/前線的士兵到墳墓裡去了/墳墓那裡去了/墳墓被鮮花掩蓋了。請注意,如果沒有這後兩句,我們是不是會認為是玩文字遊戲,在耍貧嘴,可是「墳墓那裡去了/墳墓被鮮花掩蓋了。」的出現,簡直是讓人叫絕。鳳凰的尾翼是最美的,歌詞的結尾也應該如此!
第五節:尋求口語化語言,增加歌詞的藝術感染力
隨著政治環境的變化,隨著音樂文學的成熟,假大空、豪言壯語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假小空、套話依然沒有杜絕,常用歌詞200句的現象還在歌詞創作中頻頻出現,歌詞語言仍然存在許多問題。
如何解決?當然要感受生活、感受時代、感受變革時期人們的心理活動。在感受中思考、在感受中採集、在感受中創造。認識歌詞語言的基本特點很重要。這一節,我談談歌詞語言的問題,也就是如何在歌詞創作中把握口語化的話題。
要想做到歌詞語言的口語化,我認為有三忌諱, 1 忌諱華而不實 2 忌諱拖沓晦澀 3 忌諱多種意象 ;有三提倡 1 提倡開門見山 2提倡形象準確 3 提倡深入淺出
毫無疑義,歌詞和詩歌一樣都需要美的語言,然而,由於歌詞受音樂的制約,它的語言和詩的語言就有了很大的區別了。歌詞語言三忌諱只是我的理解和認識,也許有偏頗。1,忌諱華而不實,其實,任何文體都忌諱華而不實,歌詞尤其要注意。本來歌詞的篇幅就很小,面似華麗,實為隔靴搔癢的語言再佔去一些,這首歌詞就費了。歌詞的語言最忌諱形容詞過多(並不是絕對的)形容詞、裝飾詞多,就影響音樂的主題、音樂的想像空間。舉個例子,同樣寫茉莉花,初學者可能認為寫的越「美」越像歌詞,於是,就會寫成「像白玉、像月光、像少女亭亭玉立,像棉桃、像朝霞、像白雲飄向天際……」寫了這麼長的兩句也不知道寫什麼,「皮」厚自然不必說,人們如在霧裡,音樂的形象就更難抓了。可是民歌《茉莉花》開頭就叫你一目了然——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她……這樣樸實無華的歌詞語言,一比一興立刻就使人聞到一股沁人的芬芳。這樣的歌詞很容易被音樂接受、被聽眾接受,是我們寫歌詞的一篇好範文。說道忌諱華而不實,並不是反對歌詞的文學性,關鍵是用的好,用的巧。《好日子》中寫了陽光的油彩,月光的水彩……生活的花朵等很漂亮的句子,不但沒有影響歌詞的內容,反而,還增加了歌詞的審美魅力。為什麼?因為此時沒有形容詞了,全成了名詞「陽光的油彩」而不是油彩般的陽光。「生活的花朵」而不是花朵般的生活。你們看,我說的是不是有道理。2,忌諱拖沓晦澀,無論是抒情歌曲還是敘事歌曲,簡約、明快是它的基本要求。歌詞不能寫成「詞報告」。一首詞寫成四段,每段十六句,從「猴子變人」寫到信息化,這樣顯然不行。這裡面有一個歌曲基本規律的問題,也有一個讓聽眾真正聽進去,記得住的問題。這就是聽覺藝術的功能,決不能用歌曲代替政治報告。
談到拖沓還有一個詞句過長、空洞,沒有層次、沒有語言分工,總也不入題的現象,用一句民間說法「墨跡」。晦澀,是指語言生澀、難讀、難懂、難記、或者咬文嚼字,或語意含混。舉一個例子:「我的行囊裝滿許多泡沫,我還有筐提包和鎖」還有一些生造的詞句和無法唱的詞句,如:城市裡有一片虹霓,這顯然是為了壓韻,不顧別人能不能唱,演唱後人們能不能聽懂,這和歌詞的屬性格格不入。3,忌諱多種意象,(也包括多種形象)一句或者一段歌詞中的多意象是作曲的絆腳石。聽覺的絆腳石。記憶的絆腳石。也會使作曲者找不到準確的形象,聽眾的聽覺找不到通道,記憶找到不到記憶點,例如:「村莊裡的陰沉鞋子裡的沙礫空氣裡的麥芽氣。一個桌子一個椅子一個杯子一種情緒」這樣的句子作為詩也許可以,作為歌詞絕對不行。關於三提倡,因為篇幅的關係,我在這裡不多說了,舉三個不同的例子來說明。「是你給我愛,愛向我走來」這就叫開門見山的寫法:「生活像一團麻,總有解不開的小疙瘩」這就叫形象準確;「你也說聊齋,我也說聊齋,息怒哀樂一時都到心頭來。鬼也不是鬼,怪也不是怪,牛鬼蛇神倒比正人君子還可愛」這就是深入淺出。上述的種種理由,就是強調歌詞的口語化,口語化使抒情酣暢,有利於記憶傳唱;口語化口語情態生動,有利於提供情境;口語化親近自然,有利於貼近聽眾。但是,口語化決不是淺薄。歌詞語言要不斷創新,近些年來,一些歌詞語言確實有了很大變化,總的特點是吸收了繪畫和舞蹈的變形藝術。例如:「窗外兩三枝櫻桃,每年開一次喧鬧」,「心靈是快樂的自治區」以及上述的《好日子的》歌詞等等,這些語言或意識形象化、或形象意識化、或意象重組化,這是一種很好的嘗試。由於這種變形化語言的出現,改變了現實主義傳統敘事和抒情的具像的直白的結構方式,把新詩的一些特點吸收進來,在不違背音樂規律的情況下,給歌詞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第六節:用色彩、聲音、裝扮美麗的歌詞
我們掌握了歌詞的基本屬性、掌握了歌詞的種類、掌握了歌詞的體式、段式,接著,就想把歌詞寫的更好,這裡面除了需要大量的實踐,有些成名詞作家的經驗不可忽視。這一節,我給大家講一講如何在歌詞的語言中用好色彩、聲音。
我講歌詞語言中運用好色彩,是一個寫作手段的問題,關於歌詞特色中的民族色彩、地方色彩、時代色彩、是另一個話題,在這裡就不涉及了。
色彩是歌詞美麗的時裝一首好的、能給人留下印象的歌詞,除了主題、哲理之外,歌詞語言中能適當的運用色彩,也是成功的一個因素。我曾把歌詞比作鳳凰,色彩就是它的羽毛、它的時裝。怎樣在歌詞中運用色彩呢?就是說,我們在寫歌詞時,要選擇有顏色的語言,這樣,寫出來歌詞自然會豔麗、生動。為了說明這個道理,我在這裡舉幾個例子:像《祖國頌》在氣勢磅礴的詞句中突然出現「高粱紅,棉花白」十分奪目。像《回娘家》「身穿大紅襖,頭戴一支花」一下子就把喜氣帶了出來。還有「天空出彩霞,地上開紅花」等,由於歌詞中有顏色,內容、形象都豐滿起來。我自己多年的創作也在努力的做到這點,例如《生長牧歌的地方》「好藍好藍的一條大江,好綠好綠的`一片草場」。例如《紅燈紅》等都是遵循這樣的原則進行創作的。說到歌詞中的色彩,有的是明寫的,有的即使沒有明寫,由於選擇了帶有色彩的形象,也給人一種色彩感。像《希望的田野上》「十裡荷塘十裡果香」。像《祖國正是花季》花滿江南/花開塞外/祖國啊祖國/你是花的大海/紅梅吐蕊/喚醒新春/杜鵑爛漫/ 千姿百態/花汛奔去花潮湧來/萬紫千紅是你青春的風採。你看,這樣的歌詞是不是有色彩呢?!
第七節:聲音是歌詞流動的意緒
我們知道,歌曲的形態一直在抑揚、揚抑、或平緩或跳躍中行進著。為了使旋律流暢,鮮活,歌詞一定要提供這種條件。在歌詞中選擇有聲音的語言是一個很好的手段,它可以使歌詞運動起來,跳躍起來,使歌曲在一種活躍的環境裡向前發展。不但如此,它還可以使演唱者、聽眾有身臨其境之感,讓人們隨著音樂徜徉在自然的景觀中,形象、真實。好的歌詞,特別是民歌更是如此。還是舉例子說明像《全世界人民心一條》「勝利的旗子譁啦啦的飄,全國人民歡呼地動山搖」。像《那就是我》「我思戀故鄉的小河,還有河邊吱吱唱歌的水磨」。像「小雨淅瀝瀝」等很多。說到選擇有聲音的語言大多是指動性比較強的詞句,有些詞句雖然沒有直接寫出聲音,由於動詞用的好,仿佛使我們聽到了聲音,像「海浪把戰艦輕輕搖」。像「讓我們蕩起雙漿,小船推開波浪」。像 「(籲)(籲)夜空中傳來口哨/聲聲悠揚,悠揚/(籲) (籲)
長長的一段旋律/牽著一個銀色的月亮,(籲)(籲)總之,帶有聲音的語言在歌詞中運用的得當,會增加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還是應該從表現內容出發,能用則用,不要勉強,更不要畫蛇添足。
第八節:通俗歌曲歌詞的基本特徵
近些年,人們對通俗歌曲的無韻提出了許多質疑,有人感到這種「離經叛道」,對於中國幾千年形成的傳統文化簡直不可思議。有人還認為,已經到了粗製濫造的程度。也有人認為,歌詞既然是歌唱體,無論有韻無韻,只要有人譜,有人唱,只要能表達人們的內心情感,不要去指責它是否押韻。這些人也指出,不押韻不是絕對真理,這和一些寫歌詞的人根本不懂轍韻有關。
為了讓大家進一步認識通俗歌曲的歌詞,這一節我把在93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濟寧年會上聽到的發言和我個人的理解進行了整理,講講通俗歌曲歌詞的特徵。
通俗歌曲的歌詞,確實和傳統的歌詞有所不同。有自己的特點自己的規律,自己的特徵:
一.它有宣洩性
從通俗歌曲誕生的那天起,宣洩性就是它的主要特點,特別是一些搖滾樂歌曲更是如此。通俗歌曲從引進到自己創作一直在宣洩著。宣洩不是貶意,它可以起到健康和治療的作用。能夠利用歌曲來宣洩是社會的進步。
二.它有煽情性
通俗歌曲寫情最真實、最細膩、最透徹、也最能打動人心。說它的煽情性,一是指它的內容而言,通俗歌曲以寫情見長,所以抒情就有基礎,煽情就自然而然,毫不用「炒」。說它的煽情性還指歌曲形式的本身,這種歌曲就像煽情的機器,有眾多的狂熱者追隨其中。煽情性強化了通俗歌曲,通俗歌曲有煽情的本事。
三.它有時裝性
說它的時裝性,是指它變化的速度、是指它對潮流的把握,通俗歌曲充滿流行色,勁吹流行風,對社會生活,對年輕人的心態反映相當靈敏,相當快捷,因此說它有時裝性。
四.它有多元性
這是指它的內容和手法,而不可忽視的是它多重於價值觀念的表現。價值觀念是社會發展在人們生活中的體現,重於表現價值觀念決非指經濟而言,它是指人們從心理到形體、從存在到生長的一種自我表現、自我尋覓、自我叫賣……
五.它有平民性
通俗歌曲已經變成尋常百姓的一種生活,不管你承認與否,它每時每刻都滲透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它實實在在是平民百姓離不開的調味品、調解劑。說它的平民性還有一條,那就是「不管你春夏與秋冬,躲進小樓成一統」。它很少涉及「大我」而重視「小我」。它不做表面文章,而重視和表現人們真實的心理狀態。
六.它有哲理性
通俗歌曲雖然最講直抒胸臆,雖然最講娓娓道來,在它的歌詞中也經常出現一種發人深省的警句名言,雖然是在普普通通中隱隱現現,確充滿了哲理性。這些帶有哲理的詞句還會被一些商人、文化人、學生、甚至政治家接受。這一節因為篇幅的關係,沒有舉例子,只要大家認真的學習、思考,就一定能逐漸的掌握這些特徵。
第九節:情感內核——歌詞之靈魂
歌詞的主要功能就是要通過抒情來讚頌美好事物,讚頌美好生活來愉悅人們身心,陶冶人們情操。
歌詞抒情的方面很多,像兒女情、父母情、男女情、戰友情、事業情、家鄉情、魚水情、祖國情、英雄情……然而,無論抒什麼情都要找到情感內核。什麼是歌詞的情感內核?說起來很抽象,但是又很具體,就是在歌詞中最能表達情感深度的精華語言。
怎樣才能作到這一點呢?這裡要在創作時解決好三個問題:1、抓準動情源 2、找準動情點 3、結好動情尾。
在題材確立之後,首先一定要找好動情源,要認清什麼樣的動情情節能打動人,能讓作曲家激動,能讓聽眾激動,並且能發展下去。舉一個例子《我們是朋友》這首歌詞開頭的四句「千裡難尋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以誠相見心誠則靈/讓我們從此是朋友」抓的很好!是一個歌詞的動情源,一句「千裡難尋是朋友」,就把情煽起來了,就令人激動了。人們期待往下聽,這個源頭,就會帶出許多的內容來。接下來就要找準動情點,於是,又出現了「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多少新朋友/變成老朋友。這兩句是歌詞的主題、是詞眼、也是動情點,能表達歌詞主題深度,因此叫感情內核!這個情感內核,也是作者在最激動時刻獲得和抒發的最強烈的感受。動情源叫人激動,動情點就應該讓人感動了,這時已經到了該急轉直下的時候了,於是,歌詞開始收尾,也就是結好動情尾。後兩句「天高地也厚/山高水長流/
願我們到處都有好朋友。」恰倒好處,有了這兩句歌詞就完整了,這也闡述了這樣一個道理,既然要結好動情尾,在聽眾已經被你煽動的十分動情時,這個時間一定不能過長。過長了反而減弱了動情點的爆發力。俗話說的好,見好就收,還會給人留下回味的餘地。
講到這裡,大家可能已經認識到,情感內核是動情點,實際是由動情源、動情點、動情尾三個部分組成,缺一不可。這時我們也會理解為什麼說情感內核是歌詞的靈魂。
我們知道了上述的觀點,怎樣才能作的更好,下面我再給大家講一講歌詞抒情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在歌詞中一定要有我。只有把我融進歌詞,歌詞的抒情更真實、更動人。也就是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這是情感問題,也是一個技巧問題。許多歌詞都是站在第三者或旁觀的角度去寫,有的好像在教育別人,有的好像在觀賞風景,指手畫腳,這顯然不行,必須是你去唱、你去抒情,抒你的情。
歌詞中要有我,就是一定要以第一人稱去寫,好的歌詞都離不開我。只不過有時是「小我」,有時是「大我」,有時是「明我」,有時是「暗我」。通俗歌在這一點作的最好。還是舉一些例子,大家會更明白。翻開歌本,先從歌名上就一目了然。例如:《我的祖國》《我的大東北》《我不想說再見》《我的根在中國》《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我告訴你》……
當然有一些表面沒有我,其實裡面含了一個我。例如:《跨世紀的新一代》《溝裡的妹妹梁上的哥》《想家的時候》《心中珍藏一片愛》……
由此可見,歌詞中的我是抒情的制高點、輻射點,是歌詞創作中的絕對真諦。
第十節:關於行業歌曲歌詞創作
一個經濟、政治、文化大變革的時代,必然出現符合這個時代的歌曲創作趨勢,行業歌曲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這些歌曲散發濃鬱生活氣息,閃爍強烈時代精神的行業歌曲,不但可以弘揚企業精神、振奮職工情緒、宣傳廠、店、校的風貌、不但為推動社會主義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發揮作用,同時也增添了歌曲的內容、繁榮了音樂創作。這些年,我被「捉」去寫了很多行業歌曲的歌詞,也積累了一些經驗,這一章,我就談談怎樣能寫好行業歌曲。
應在行業的差異中尋找歌詞的個性。為了不使行業歌曲千人一面,大同小異就要努力寫出個性。一個企業有一個企業的精神,一個學校有一個學校校風,一個部門有一個部門的宗旨。寫作時要從細微入手,去體驗、去思索。有些行業從表面看沒有多大區別,實際區別很大。例如,煉鋼和煉鐵同是冶煉行業就不一樣。飯店和旅店同是服務行業也存在差異。職業學校和一般學校都同屬教育還有區別。還有,同一種行業由於所處的地域、擁有的企業家素質、效益不同,就會形成獨特的環境和氛圍。這樣的環境和氛圍會對職工的思想意識、品質意識會產生影響。這樣,就形成不同的廠校之風、企業之精神、行業之特色。因此,一定要撲捉到個性,這是關鍵。當然,寫這類歌曲也有一個領導意圖的問題,這不難,關鍵是你寫的要標新立異,寫好了他就會認可。
應在行業的行為中尋找歌詞的可唱性。一些行業歌曲常常出現或寫一些標語口號、警句,或者單擺浮擱地寫企業精神,十分乾巴。也有的歌曲寫行業的生產流程、生產數字、發展沿革。還有的還專揀時髦詞去寫,例如「團結是我們力量,創新是我們的追求,改革是我們的動力」……沒錯,這些話是我們共同的認識,但是,不一定是你行業獨有的精神!這樣的歌詞就是被強行譜曲也不能打動人。其實,歌曲創作的一些藝術手法同樣適應行業歌曲,也要情景交融,也要以景喻意,也要煽情。另外,形象思維是文藝創作的基本要素。所以,我們在寫行業歌曲時要靠形象說話,不能把領導的工作報告摘幾句,湊個韻腳,然後再把當前報紙上的詞句加一點。確實,有的人一寫東西就抱回一摞報紙,回家去找去抄。為此,找出最能代表行業特點的景、物、聲音、色彩以及生產工具。把這些做外殼去包容行業精神,就會有血有肉、就會自然、就會形象、就會生動、就會產生樂感。寫到這裡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大家傳唱的《我為祖國獻石油》其實是一首很好的反映石油戰線的行業歌曲,它沒有空洞的口號,也沒有生產過程,它以第一人稱「我」出現,親切而自然地把龐大的石油大軍濃縮在一個普通工人身上,唱出了石油工人的豪情壯志和獨特追求,使人感到既有特點又不陌生。石油工人愛唱,大家都愛唱。由此可見,行業歌曲歌詞的創作一定要找到「精華點」,然後,把詞中妨礙情感發揮和音樂發展的多餘枝蔓剪掉,由簡入蘩、由蘩化簡,讓音樂的因素貫通全詞,才能入樂、傳唱。
第一節:歌詞是被音樂同化了的詩歌詞由於是訴諸於聽覺的所以叫聽覺藝術,也叫時間藝術,也就是說歌詞是給人聽的。一首歌曲3、4分鐘稍縱即逝,因此,應該一聽就懂,來不及揣摩,儘管現在有電視可以走字幕,但是大多時是靠聽的。那麼,歌詞和詩歌有什麼不同呢?尋根溯源,歌詞和詩本是一家,遠在古代,歌即詩,詩即歌。從詩經到漢魏六朝的樂府、到唐詩、宋詞、元曲……大多是可以唱的。詩歌可唱,也是我國歷代詩詞、民歌的傳統特色之一。隨著歷史和文化的發展,就出現了能閱讀的詩和能入樂的詩,詩和歌詞就分家了。今天,不但出現了一支歌詞創作隊伍,而且,還有一大批歌詞愛好者,歌詞理論隊伍也在逐步形成。
這是音樂學院教寫歌詞的技巧,大家可以學習下音樂學院寫歌詞與意識流寫歌詞的區別,借鑑借鑑。
有些年輕朋友不僅要問,如今的歌詞從形態上和詩差不多呀?確實,歌詞仍然具有詩歌的一些特點,有人就有這樣的理論:「要把歌詞當詩寫」。我理解,「當詩寫」是吸收詩歌的一些特點來為演唱服務。說到這裡,你們就可以理解我的這一節的題目了,也就是說歌詞曾經是詩,它具有詩歌的許多特點,而今天,說它是詩也只能是說被音樂同化了的詩。也就是說,這種具備詩歌特點的歌詞,此時是一個依附品,是一首歌曲的肢體,而音樂是翅膀,只有在同音樂結合、同音樂重組、被音樂所同化才能飛翔,才能產生一種新的藝術樣式——歌曲。此時,沒有人說它還是詩歌或者另外的什麼文學體了。恰恰能入樂的詩在被音樂同化之後,得到了包裝,給人一種新的審美意境。
說歌詞是被音樂同化的詩,還因為這時的歌詞已經具備被音樂同化的條件,而只能閱讀的詩就不具備被音樂同化的條件,因此,也就不能稱為歌詞。
那麼,被音樂同化的詩(歌詞)什麼特徵呢?簡言之可以概括以下幾句話:主題集中,高度概括生活,形象鮮明,語言簡潔動人。結構嚴謹,形式短小精悍,有節押韻,朗朗上口易記。
第二節:歌詞是聲樂形式的文學素材
聲樂的演唱形式很多,因此,歌詞的寫法受之制約。不同的演唱形式,需要不同的寫法的文學素材——歌詞。許多年輕人愛寫歌詞,但是,只能寫一種歌詞,就是獨唱。有的人甚至不知道歌詞還有其他種類。
歌詞有多少種類呢?這就必須知道聲樂形式有多少種。我這裡不是指的唱法(美聲、民族、通俗),是指歌曲種類。
歌曲大體上有以下幾種:獨唱、重唱、對唱、表演唱、小合唱、大合唱、組歌、交響合唱等。當然,決定這些形式主要靠作曲家,不過,歌詞的基礎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作曲者譜什麼形式,大多時是根據歌詞的內容、篇幅、風格而定的。
下面,我就把這些形式的基本特點簡要作以介紹。
獨唱:顧名思義,一個人、一個聲部的演唱,歌詞要求直抒胸臆,抒情、舒展,段落句子可長可短,有時還可以按演唱者的條件而定。獨唱歌詞的例子很多,這裡就不贅述了。
齊唱,它是一個聲部的歌曲,像群眾歌曲、隊列歌曲。歌詞要求主題集中,篇幅短小,節奏性強。《打靶歸來》就是這樣的歌曲。
重唱:包括男女聲、男聲、女聲二重唱,女聲三重唱,男聲四重唱等。歌詞要考慮寫聲部的需要,句子、字數不宜過長,對稱性要強一些,寫重唱選材時就應該有所考慮。例如:《山村好姐妹》青山綠水的好山村/這裡有對好姐妹/一個叫紅梅,一個叫春梅……這樣的歌詞顯然是為女聲二重唱寫的歌詞。當然,有時一個現成的歌曲也可以改成重唱歌曲。
對唱:這是一種山歌的形式,一般是一個人對一個人,一組人對一組人演唱,有問有答。例如:《什麼花開最美麗》女:我說那個一來,你給對上一,什麼花開最美麗?男:你說那個一來,我給你對上一,開革花開最美麗……
表演唱:是集唱、說、演為一體的形式,要求歌詞有表演性,趣味性。例如:《庫爾班大叔你上哪》、《八大員》等,就是這樣的歌曲。
小合唱:分男聲小合唱、女聲小合唱、男女聲小合唱。這主要是兩個聲部的歌曲。為女聲寫的就要女性化強一些。為男聲寫的就要陽剛一些。歌詞的寫法和獨唱、重唱的沒有太大的區別。
大合唱:是若干人分若干聲部演唱的一首多聲部的歌曲。一般大合唱多為頌歌,因此,歌詞要氣勢磅礴、豪邁舒展。要考慮各個聲部的特點。所謂大合唱並不一定歌詞就大,這樣,反而畫蛇添足。當然,《黃河大合唱》就是另一種構思、另一種布局,只要研究一下,就可以學習到寫這樣歌詞的要領。
組歌:是指在表現一個主題時,由若干支歌曲組成的歌曲。歌詞要求的較嚴格,講究布局、講究起承轉合。一般大多由陣容強大的專業隊伍來完成。《長徵組歌》就是典型例子。
交響合唱:這主要是以表現交響樂隊為主要功能的歌曲,歌詞在合唱中並不十分重要,這類的合唱也是專業交響樂團在能勝任,但是,我們必須了解它的基本特性。交響樂《沙家浜》屬於這一類,因為是改編,不典型。
第三節:歌詞的體式與段式
按歌詞要表現的內容寫成什麼風格體,叫體式,寫成幾段叫段式。
歌詞按風格,可以分成格律體、自由體、民謠體、問答體。
按性質,有抒情體、敘事體、迴旋體、分節歌等。
歌曲的段式,有一段式、兩段式、三段式、多段式。
關於體式1:
格律體,自然從格律詩而來,被譜成曲就是格律體的歌詞了,毛澤東的一些格律詩大多被譜成了曲,顯然這就是格律體的歌詞。這種詞被約束在固定格律裡,講究平仄,難掌握,寫現代生活內容還要服從格律形式,本末倒置,青年人還是儘量少寫。
自由體,沒有固定的格律,可長可短,可以按內容隨意發揮,是現在人常用的一種歌詞體,許多的歌詞都是這種類型。
民謠體,這是民間口頭文學形成的一種歌詞體,自由、流暢,可寫景、可喻情。《眾手澆開幸福花》,還有當年一些歌頌紅軍的歌曲大多是這種文體。
問答體,上一章在對歌中已經講過,不再多說了。
關於體式2:
抒情體,也叫抒情性歌詞,一般說它沒有故事情節,是抒發作者內心思想情感、生活和事物的。許多獨唱、合唱都是這種文體。《那就是我》、《祖國慈祥的母親》都是很好的抒情體歌詞。
敘事體,歌詞中有人物、故事、事件。但是,只能簡約的描寫,主要還是寫人物的思想情感。《蘭花花》、《老房東查鋪》等,都是這種文體。其他的體式用的較少,在以後的章節裡再涉及。
關於段式:
一段式,(A式)整首歌詞只有一段,或四、六句,或十幾句。內容集中,情節統一,情感變化不大。例如:《騎馬要騎千裡馬》戴花要戴大紅花/騎馬要騎千裡馬/唱歌要唱躍進歌/聽話要聽黨的話。還有《志願軍戰歌》、《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等都是屬於一段體。
兩段體,(AB式)不完全是指相同並列的兩段,也許是一段歌詞,主要特徵是歌詞分前後段,但是,由於中間情緒的變化,在譜曲時寫成了AB式,例如:《 太陽島上》
A幸福的熱望/在青年心頭燃燒/甜蜜的喜悅/掛在姑娘眉梢/帶著真摯的愛情/帶著美好的理想/我們來到了太陽島上/我們來到了太陽島上
B幸福的生活靠勞動創造/ 幸福的花兒靠汗水澆/朋友們獻出你智慧和力量/明天會更美好
這首歌詞,前八句為一個段落既A段,後四句情緒變化了作為副歌處理為B段。這就變成了兩段式。相反《又見炊煙》兩個四句,平行段,在作曲上處理恰恰是一段體。還有副歌兩段式和這個例子差不多,中間加一個襯詞「啊」,情緒變化了,就成了兩段式了。《這片土地》就是這種樣式。
三段式,三段式是從一段歌詞發展而來的為ABA結構式,它的特點是一段A和三段的A句數、內容要相同。例如:《歌唱祖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第三段仍然重複的是這四句。
三段式也有ABC結構式的,例如《紅旗飄飄》三個段落各不一樣。
多段式,這是指超過三段,每一段內容、情緒又都不一樣的段式。因為,多段式歌詞變化大,層次多,作曲的難度也大,一般很少有人寫,這裡就不講了。
第四節:完整畫好歌詞這隻鳳
我把好的歌詞比喻一隻鳳,它給人飄逸、給人美麗、令人神往……歌詞寫成功了,鳳就活了。如何畫好這隻「鳳」?讓我想起了戲劇的結構特點——起承轉合,形象的說,結構時要做到鳳頭、虎背、熊腰、鳳尾。歌詞的結構方法,我也想了這樣幾個字——立穩鳳頭、託好鳳身、護好鳳尾。也叫「起點要高、發展要新、結束要精」。
立穩鳳頭(起點要高)這裡主要是指確立好主題,寫好開頭兩方面。我們創作不能隨心所欲,想哪寫哪,一開始就必須確立主題,我們要寫什麼內容,要表現什麼思想,這是歌詞成敗的關鍵。譬如,你要寫和平題材,就要在這個大的範圍中尋找一個突破點,有人用和平鴿表現。有人用鮮花表現。有人用歌聲表現。你用什麼表現,怎樣表現?這裡,舉一個我自己寫歌詞的例子,我一直想寫一個達斡爾族人熱愛新生活的歌詞,想了很久,最終定為寫「敖包會」,起名《歡樂的敖包會》。從哪入手呢?我在構思時決定從外向內寫,從宏觀向微觀寫。結果成功了。因此,要立好主題。說到這一點,還有寫好開頭的問題。歌詞的開頭一定要開門山,不能雲遮霧罩。說開頭難寫,關鍵是要對歌詞的特點把握的準。《歡樂的敖包會》的開頭看起來很平常,你細細的琢磨就會覺得這個頭開的很好——金馬駒馱來流雲一片/繡花袍落下彩雲一片/小路上的姑娘和小夥/把美麗的夏日帶到嫩江邊。這樣寫開頭自然流暢,主題一下就帶了出來。託好鳳身(發展要新)這裡主要是講,主題確立之後,要寫好內容,表達好情感。也就是歌詞的發展段落,它像鳳的脊背和肚子,一定要有內容。寫法要精心鋪排、句句連貫、步步深入為高潮做好鋪墊。事實上,一首歌詞的中心,主要靠這一段完成。我們的歌詞在這裡要具體、鮮活、典型、動人。還要把情感寫透。例如:《再見吧媽媽》這部分寫的就很精彩——你不要悄悄的流淚/你不要把我牽掛/當
我從戰場上凱旋歸來/再來看望親愛的媽媽。中間短短的四句,無論內容還是情感都表達的淋漓盡致,令人折服。可見,要想託穩鳳身,寫好中段的發展`很重要。《再見吧媽媽》這首歌的開頭四句——再見吧媽媽,再見吧媽媽,軍號已吹響,鋼槍已擦亮,行裝已背好,部隊要出發。寫的非常精彩,如果中間發展的不好,就像一個人得了大頭病,發展的好,也像一個人一樣,曲線就表現出來了。但是,也有這樣的情況,前邊的四句,接著就是副歌,這時,這前四句就包含了頭和身兩部分,更要合理布局。
護好鳳尾(結束要精)我們在生活中常聽到這樣的話「腳底沒鞋窮半截」,如果收不好歌詞的尾,前面的一切都白費工。我這裡說的是歌詞要收的好、收的住,同時,還要有餘音。一段體,最後兩句很重要。兩段體,副歌很重要。三段體,第三段很重要。但是,一般三段體,有時第三段是重複第一段,這時在不影響詞格的情況下,要有飛來之筆。例如《血染的風採》——如果是這樣/ 你不要悲哀/共和國的旗幟上有我們血染的風採。每段八句歌詞,這後兩句收的真如飛來之筆,為這首歌畫上了完美的句號。還有一首外國的歌詞《鮮花與士兵》,是用咬尾的手法寫的,一氣呵成,如何結尾?給人留下懸念,但是你看——鮮花那裡去了/鮮花被姑娘採去了/姑娘哪裡去了/姑娘被小夥娶走了/小夥哪裡去了/小夥到軍營裡當兵去了/軍營的士兵哪裡去了/軍營的士兵到前線去了/前線的士兵哪裡去了/前線的士兵到墳墓裡去了/墳墓那裡去了/墳墓被鮮花掩蓋了。請注意,如果沒有這後兩句,我們是不是會認為是玩文字遊戲,在耍貧嘴,可是「墳墓那裡去了/墳墓被鮮花掩蓋了。」的出現,簡直是讓人叫絕。鳳凰的尾翼是最美的,歌詞的結尾也應該如此!
第五節:尋求口語化語言,增加歌詞的藝術感染力
隨著政治環境的變化,隨著音樂文學的成熟,假大空、豪言壯語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假小空、套話依然沒有杜絕,常用歌詞200句的現象還在歌詞創作中頻頻出現,歌詞語言仍然存在許多問題。
如何解決?當然要感受生活、感受時代、感受變革時期人們的心理活動。在感受中思考、在感受中採集、在感受中創造。認識歌詞語言的基本特點很重要。這一節,我談談歌詞語言的問題,也就是如何在歌詞創作中把握口語化的話題。
要想做到歌詞語言的口語化,我認為有三忌諱, 1 忌諱華而不實 2 忌諱拖沓晦澀 3 忌諱多種意象 ;有三提倡 1 提倡開門見山 2提倡形象準確 3 提倡深入淺出
毫無疑義,歌詞和詩歌一樣都需要美的語言,然而,由於歌詞受音樂的制約,它的語言和詩的語言就有了很大的區別了。歌詞語言三忌諱只是我的理解和認識,也許有偏頗。1,忌諱華而不實,其實,任何文體都忌諱華而不實,歌詞尤其要注意。本來歌詞的篇幅就很小,面似華麗,實為隔靴搔癢的語言再佔去一些,這首歌詞就費了。歌詞的語言最忌諱形容詞過多(並不是絕對的)形容詞、裝飾詞多,就影響音樂的主題、音樂的想像空間。舉個例子,同樣寫茉莉花,初學者可能認為寫的越「美」越像歌詞,於是,就會寫成「像白玉、像月光、像少女亭亭玉立,像棉桃、像朝霞、像白雲飄向天際……」寫了這麼長的兩句也不知道寫什麼,「皮」厚自然不必說,人們如在霧裡,音樂的形象就更難抓了。可是民歌《茉莉花》開頭就叫你一目了然——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她……這樣樸實無華的歌詞語言,一比一興立刻就使人聞到一股沁人的芬芳。這樣的歌詞很容易被音樂接受、被聽眾接受,是我們寫歌詞的一篇好範文。說道忌諱華而不實,並不是反對歌詞的文學性,關鍵是用的好,用的巧。《好日子》中寫了陽光的油彩,月光的水彩……生活的花朵等很漂亮的句子,不但沒有影響歌詞的內容,反而,還增加了歌詞的審美魅力。為什麼?因為此時沒有形容詞了,全成了名詞「陽光的油彩」而不是油彩般的陽光。「生活的花朵」而不是花朵般的生活。你們看,我說的是不是有道理。2,忌諱拖沓晦澀,無論是抒情歌曲還是敘事歌曲,簡約、明快是它的基本要求。歌詞不能寫成「詞報告」。一首詞寫成四段,每段十六句,從「猴子變人」寫到信息化,這樣顯然不行。這裡面有一個歌曲基本規律的問題,也有一個讓聽眾真正聽進去,記得住的問題。這就是聽覺藝術的功能,決不能用歌曲代替政治報告。
談到拖沓還有一個詞句過長、空洞,沒有層次、沒有語言分工,總也不入題的現象,用一句民間說法「墨跡」。晦澀,是指語言生澀、難讀、難懂、難記、或者咬文嚼字,或語意含混。舉一個例子:「我的行囊裝滿許多泡沫,我還有筐提包和鎖」還有一些生造的詞句和無法唱的詞句,如:城市裡有一片虹霓,這顯然是為了壓韻,不顧別人能不能唱,演唱後人們能不能聽懂,這和歌詞的屬性格格不入。3,忌諱多種意象,(也包括多種形象)一句或者一段歌詞中的多意象是作曲的絆腳石。聽覺的絆腳石。記憶的絆腳石。也會使作曲者找不到準確的形象,聽眾的聽覺找不到通道,記憶找到不到記憶點,例如:「村莊裡的陰沉鞋子裡的沙礫空氣裡的麥芽氣。一個桌子一個椅子一個杯子一種情緒」這樣的句子作為詩也許可以,作為歌詞絕對不行。關於三提倡,因為篇幅的關係,我在這裡不多說了,舉三個不同的例子來說明。「是你給我愛,愛向我走來」這就叫開門見山的寫法:「生活像一團麻,總有解不開的小疙瘩」這就叫形象準確;「你也說聊齋,我也說聊齋,息怒哀樂一時都到心頭來。鬼也不是鬼,怪也不是怪,牛鬼蛇神倒比正人君子還可愛」這就是深入淺出。上述的種種理由,就是強調歌詞的口語化,口語化使抒情酣暢,有利於記憶傳唱;口語化口語情態生動,有利於提供情境;口語化親近自然,有利於貼近聽眾。但是,口語化決不是淺薄。歌詞語言要不斷創新,近些年來,一些歌詞語言確實有了很大變化,總的特點是吸收了繪畫和舞蹈的變形藝術。例如:「窗外兩三枝櫻桃,每年開一次喧鬧」,「心靈是快樂的自治區」以及上述的《好日子的》歌詞等等,這些語言或意識形象化、或形象意識化、或意象重組化,這是一種很好的嘗試。由於這種變形化語言的出現,改變了現實主義傳統敘事和抒情的具像的直白的結構方式,把新詩的一些特點吸收進來,在不違背音樂規律的情況下,給歌詞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第六節:用色彩、聲音、裝扮美麗的歌詞
我們掌握了歌詞的基本屬性、掌握了歌詞的種類、掌握了歌詞的體式、段式,接著,就想把歌詞寫的更好,這裡面除了需要大量的實踐,有些成名詞作家的經驗不可忽視。這一節,我給大家講一講如何在歌詞的語言中用好色彩、聲音。
我講歌詞語言中運用好色彩,是一個寫作手段的問題,關於歌詞特色中的民族色彩、地方色彩、時代色彩、是另一個話題,在這裡就不涉及了。
色彩是歌詞美麗的時裝一首好的、能給人留下印象的歌詞,除了主題、哲理之外,歌詞語言中能適當的運用色彩,也是成功的一個因素。我曾把歌詞比作鳳凰,色彩就是它的羽毛、它的時裝。怎樣在歌詞中運用色彩呢?就是說,我們在寫歌詞時,要選擇有顏色的語言,這樣,寫出來歌詞自然會豔麗、生動。為了說明這個道理,我在這裡舉幾個例子:像《祖國頌》在氣勢磅礴的詞句中突然出現「高粱紅,棉花白」十分奪目。像《回娘家》「身穿大紅襖,頭戴一支花」一下子就把喜氣帶了出來。還有「天空出彩霞,地上開紅花」等,由於歌詞中有顏色,內容、形象都豐滿起來。我自己多年的創作也在努力的做到這點,例如《生長牧歌的地方》「好藍好藍的一條大江,好綠好綠的`一片草場」。例如《紅燈紅》等都是遵循這樣的原則進行創作的。說到歌詞中的色彩,有的是明寫的,有的即使沒有明寫,由於選擇了帶有色彩的形象,也給人一種色彩感。像《希望的田野上》「十裡荷塘十裡果香」。像《祖國正是花季》花滿江南/花開塞外/祖國啊祖國/你是花的大海/紅梅吐蕊/喚醒新春/杜鵑爛漫/ 千姿百態/花汛奔去花潮湧來/萬紫千紅是你青春的風採。你看,這樣的歌詞是不是有色彩呢?!
第七節:聲音是歌詞流動的意緒
我們知道,歌曲的形態一直在抑揚、揚抑、或平緩或跳躍中行進著。為了使旋律流暢,鮮活,歌詞一定要提供這種條件。在歌詞中選擇有聲音的語言是一個很好的手段,它可以使歌詞運動起來,跳躍起來,使歌曲在一種活躍的環境裡向前發展。不但如此,它還可以使演唱者、聽眾有身臨其境之感,讓人們隨著音樂徜徉在自然的景觀中,形象、真實。好的歌詞,特別是民歌更是如此。還是舉例子說明像《全世界人民心一條》「勝利的旗子譁啦啦的飄,全國人民歡呼地動山搖」。像《那就是我》「我思戀故鄉的小河,還有河邊吱吱唱歌的水磨」。像「小雨淅瀝瀝」等很多。說到選擇有聲音的語言大多是指動性比較強的詞句,有些詞句雖然沒有直接寫出聲音,由於動詞用的好,仿佛使我們聽到了聲音,像「海浪把戰艦輕輕搖」。像「讓我們蕩起雙漿,小船推開波浪」。像 「(籲)(籲)夜空中傳來口哨/聲聲悠揚,悠揚/(籲) (籲)
長長的一段旋律/牽著一個銀色的月亮,(籲)(籲)總之,帶有聲音的語言在歌詞中運用的得當,會增加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還是應該從表現內容出發,能用則用,不要勉強,更不要畫蛇添足。
第八節:通俗歌曲歌詞的基本特徵
近些年,人們對通俗歌曲的無韻提出了許多質疑,有人感到這種「離經叛道」,對於中國幾千年形成的傳統文化簡直不可思議。有人還認為,已經到了粗製濫造的程度。也有人認為,歌詞既然是歌唱體,無論有韻無韻,只要有人譜,有人唱,只要能表達人們的內心情感,不要去指責它是否押韻。這些人也指出,不押韻不是絕對真理,這和一些寫歌詞的人根本不懂轍韻有關。
為了讓大家進一步認識通俗歌曲的歌詞,這一節我把在93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濟寧年會上聽到的發言和我個人的理解進行了整理,講講通俗歌曲歌詞的特徵。
通俗歌曲的歌詞,確實和傳統的歌詞有所不同。有自己的特點自己的規律,自己的特徵:
一.它有宣洩性
從通俗歌曲誕生的那天起,宣洩性就是它的主要特點,特別是一些搖滾樂歌曲更是如此。通俗歌曲從引進到自己創作一直在宣洩著。宣洩不是貶意,它可以起到健康和治療的作用。能夠利用歌曲來宣洩是社會的進步。
二.它有煽情性
通俗歌曲寫情最真實、最細膩、最透徹、也最能打動人心。說它的煽情性,一是指它的內容而言,通俗歌曲以寫情見長,所以抒情就有基礎,煽情就自然而然,毫不用「炒」。說它的煽情性還指歌曲形式的本身,這種歌曲就像煽情的機器,有眾多的狂熱者追隨其中。煽情性強化了通俗歌曲,通俗歌曲有煽情的本事。
三.它有時裝性
說它的時裝性,是指它變化的速度、是指它對潮流的把握,通俗歌曲充滿流行色,勁吹流行風,對社會生活,對年輕人的心態反映相當靈敏,相當快捷,因此說它有時裝性。
四.它有多元性
這是指它的內容和手法,而不可忽視的是它多重於價值觀念的表現。價值觀念是社會發展在人們生活中的體現,重於表現價值觀念決非指經濟而言,它是指人們從心理到形體、從存在到生長的一種自我表現、自我尋覓、自我叫賣……
五.它有平民性
通俗歌曲已經變成尋常百姓的一種生活,不管你承認與否,它每時每刻都滲透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它實實在在是平民百姓離不開的調味品、調解劑。說它的平民性還有一條,那就是「不管你春夏與秋冬,躲進小樓成一統」。它很少涉及「大我」而重視「小我」。它不做表面文章,而重視和表現人們真實的心理狀態。
六.它有哲理性
通俗歌曲雖然最講直抒胸臆,雖然最講娓娓道來,在它的歌詞中也經常出現一種發人深省的警句名言,雖然是在普普通通中隱隱現現,確充滿了哲理性。這些帶有哲理的詞句還會被一些商人、文化人、學生、甚至政治家接受。這一節因為篇幅的關係,沒有舉例子,只要大家認真的學習、思考,就一定能逐漸的掌握這些特徵。
第九節:情感內核——歌詞之靈魂
歌詞的主要功能就是要通過抒情來讚頌美好事物,讚頌美好生活來愉悅人們身心,陶冶人們情操。
歌詞抒情的方面很多,像兒女情、父母情、男女情、戰友情、事業情、家鄉情、魚水情、祖國情、英雄情……然而,無論抒什麼情都要找到情感內核。什麼是歌詞的情感內核?說起來很抽象,但是又很具體,就是在歌詞中最能表達情感深度的精華語言。
怎樣才能作到這一點呢?這裡要在創作時解決好三個問題:1、抓準動情源 2、找準動情點 3、結好動情尾。
在題材確立之後,首先一定要找好動情源,要認清什麼樣的動情情節能打動人,能讓作曲家激動,能讓聽眾激動,並且能發展下去。舉一個例子《我們是朋友》這首歌詞開頭的四句「千裡難尋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以誠相見心誠則靈/讓我們從此是朋友」抓的很好!是一個歌詞的動情源,一句「千裡難尋是朋友」,就把情煽起來了,就令人激動了。人們期待往下聽,這個源頭,就會帶出許多的內容來。接下來就要找準動情點,於是,又出現了「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多少新朋友/變成老朋友。這兩句是歌詞的主題、是詞眼、也是動情點,能表達歌詞主題深度,因此叫感情內核!這個情感內核,也是作者在最激動時刻獲得和抒發的最強烈的感受。動情源叫人激動,動情點就應該讓人感動了,這時已經到了該急轉直下的時候了,於是,歌詞開始收尾,也就是結好動情尾。後兩句「天高地也厚/山高水長流/
願我們到處都有好朋友。」恰倒好處,有了這兩句歌詞就完整了,這也闡述了這樣一個道理,既然要結好動情尾,在聽眾已經被你煽動的十分動情時,這個時間一定不能過長。過長了反而減弱了動情點的爆發力。俗話說的好,見好就收,還會給人留下回味的餘地。
講到這裡,大家可能已經認識到,情感內核是動情點,實際是由動情源、動情點、動情尾三個部分組成,缺一不可。這時我們也會理解為什麼說情感內核是歌詞的靈魂。
我們知道了上述的觀點,怎樣才能作的更好,下面我再給大家講一講歌詞抒情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在歌詞中一定要有我。只有把我融進歌詞,歌詞的抒情更真實、更動人。也就是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這是情感問題,也是一個技巧問題。許多歌詞都是站在第三者或旁觀的角度去寫,有的好像在教育別人,有的好像在觀賞風景,指手畫腳,這顯然不行,必須是你去唱、你去抒情,抒你的情。
歌詞中要有我,就是一定要以第一人稱去寫,好的歌詞都離不開我。只不過有時是「小我」,有時是「大我」,有時是「明我」,有時是「暗我」。通俗歌在這一點作的最好。還是舉一些例子,大家會更明白。翻開歌本,先從歌名上就一目了然。例如:《我的祖國》《我的大東北》《我不想說再見》《我的根在中國》《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我告訴你》……
當然有一些表面沒有我,其實裡面含了一個我。例如:《跨世紀的新一代》《溝裡的妹妹梁上的哥》《想家的時候》《心中珍藏一片愛》……
由此可見,歌詞中的我是抒情的制高點、輻射點,是歌詞創作中的絕對真諦。
第十節:關於行業歌曲歌詞創作
一個經濟、政治、文化大變革的時代,必然出現符合這個時代的歌曲創作趨勢,行業歌曲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這些歌曲散發濃鬱生活氣息,閃爍強烈時代精神的行業歌曲,不但可以弘揚企業精神、振奮職工情緒、宣傳廠、店、校的風貌、不但為推動社會主義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發揮作用,同時也增添了歌曲的內容、繁榮了音樂創作。這些年,我被「捉」去寫了很多行業歌曲的歌詞,也積累了一些經驗,這一章,我就談談怎樣能寫好行業歌曲。
應在行業的差異中尋找歌詞的個性。為了不使行業歌曲千人一面,大同小異就要努力寫出個性。一個企業有一個企業的精神,一個學校有一個學校校風,一個部門有一個部門的宗旨。寫作時要從細微入手,去體驗、去思索。有些行業從表面看沒有多大區別,實際區別很大。例如,煉鋼和煉鐵同是冶煉行業就不一樣。飯店和旅店同是服務行業也存在差異。職業學校和一般學校都同屬教育還有區別。還有,同一種行業由於所處的地域、擁有的企業家素質、效益不同,就會形成獨特的環境和氛圍。這樣的環境和氛圍會對職工的思想意識、品質意識會產生影響。這樣,就形成不同的廠校之風、企業之精神、行業之特色。因此,一定要撲捉到個性,這是關鍵。當然,寫這類歌曲也有一個領導意圖的問題,這不難,關鍵是你寫的要標新立異,寫好了他就會認可。
應在行業的行為中尋找歌詞的可唱性。一些行業歌曲常常出現或寫一些標語口號、警句,或者單擺浮擱地寫企業精神,十分乾巴。也有的歌曲寫行業的生產流程、生產數字、發展沿革。還有的還專揀時髦詞去寫,例如「團結是我們力量,創新是我們的追求,改革是我們的動力」……沒錯,這些話是我們共同的認識,但是,不一定是你行業獨有的精神!這樣的歌詞就是被強行譜曲也不能打動人。其實,歌曲創作的一些藝術手法同樣適應行業歌曲,也要情景交融,也要以景喻意,也要煽情。另外,形象思維是文藝創作的基本要素。所以,我們在寫行業歌曲時要靠形象說話,不能把領導的工作報告摘幾句,湊個韻腳,然後再把當前報紙上的詞句加一點。確實,有的人一寫東西就抱回一摞報紙,回家去找去抄。為此,找出最能代表行業特點的景、物、聲音、色彩以及生產工具。把這些做外殼去包容行業精神,就會有血有肉、就會自然、就會形象、就會生動、就會產生樂感。寫到這裡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大家傳唱的《我為祖國獻石油》其實是一首很好的反映石油戰線的行業歌曲,它沒有空洞的口號,也沒有生產過程,它以第一人稱「我」出現,親切而自然地把龐大的石油大軍濃縮在一個普通工人身上,唱出了石油工人的豪情壯志和獨特追求,使人感到既有特點又不陌生。石油工人愛唱,大家都愛唱。由此可見,行業歌曲歌詞的創作一定要找到「精華點」,然後,把詞中妨礙情感發揮和音樂發展的多餘枝蔓剪掉,由簡入蘩、由蘩化簡,讓音樂的因素貫通全詞,才能入樂、傳唱。
FL Studio 20 正版軟體 flstudio軟體
詳情聯繫網站客戶即可:
作曲編曲伴奏聯盟QQ群:317105167
音頻應用(音響設備,鍵盤,合成器,效果器,音效卡,耳機等)
QQ群:50691091
原創歌曲交流推廣QQ群:194623956
中國原創音樂推廣交流QQ群:138147485
https://www.zgycg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