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了,按照老一輩的說法就要「一人補兩個」。且不論這話對不對,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孕期進補是每一個準媽媽孕期生活中的大事。
孕婦進補,樣樣需留神!
盲目補鈣和魚肝油有哪些後果
有些準媽媽在各種書上看到在孕期要補鈣和魚肝油,說是補鈣和魚肝油是為了使寶寶健康活潑,所以就盲目地大量服用魚肝油和鈣質食品。其實,準媽媽大量補鈣的做法是不對的,長期大量食用魚肝油和鈣質食品,可能會對準媽媽以及體內寶寶的生長產生不良的影響,可能會引起:
準媽媽食慾減退、皮膚發癢、毛髮脫落、眼球突出,血中凝血酶原不足及維生素C代謝障礙等。
如果準媽媽血中鈣濃度過高,會出現肌肉軟弱無力、嘔吐和心律失常等。
寶寶的牙濾泡會在宮內過早鈣化而萌出。
因此,準媽媽不要隨意服用過量魚肝油和鈣製劑,在孕期補鈣的時候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特別是在孕期如果因治病需要服用,更應該按醫囑服用。
媽媽使勁吃,超重嬰兒多
專家指出,巨嬰不僅給產婦分娩造 成一定困難,還可能出現新生兒併發症增多、嬰兒發育異常等一系列 問題。
據了解,今年以來該院接受產婦分娩404例,其中4000克以上的 巨大兒佔10.9%;7月份佔20%以上,而孕婦營養過剩是產生巨大兒 的主要原因。蘇州市消化營養研究中心主任醫師王毓明說,孕婦營養 過剩的主要原因是攝入蛋白質過多,熱卡過量。國外研究表明,懷孕 後半期每天攝入量以「四個一」為佳:雞蛋一隻、牛奶一杯、糧食一 斤、新鮮果蔬一斤。王毓明說,國內外營養專家均不主張孕婦過多攝 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適當多吃點富含維生素的新鮮果蔬,不僅是自 身和胎兒營養所需,而且可防新生兒畸形。
營養專家特別提醒說,從長遠來看,小兒先天性肥胖可能引發脂 肪肝、糖尿病及內分泌代謝失調和過早發育,尤其是女性性早熟,將可能導致成年後生殖系統和乳腺腫瘤發病率明顯上升。
哪些補品是孕期不宜服用的
現在大家都只生一個孩子,都希望下一代能優生。有人認為吃補品總不會錯,於是孕期擅自進補,結果導致流產、難產、早產等情況屢見不鮮。
下列一些補品是孕期不宜服用的:
1、忌濫用人參 孕後,月經停閉,孕婦處陰血偏虛,陽氣相對偏盛狀況。人參屬大補元氣之物,會使孕婦氣盛陰耗,氣有餘則「推動」胎兒,使胎兒受損受危,不利安胎。
2、忌濫用補藥 再好的補藥,也要經過人體代謝過程,增加肝腎負擔,還有一定副作用,會對孕婦及胎兒產生程度不一的影響。有的孕婦用了大量蜂乳,導致嚴重腹瀉,最終流產。常服人參蜂王漿、洋參丸等,也會損傷孕婦和腹中胎兒。
3、忌熱性食品 孕婦不能多吃熱性食品,如狗肉、羊肉、胡椒粉等。孕期進補,應遵循「宜涼忌熱」的原則,即使是水果,也應吃性味甘、涼之物,如西紅柿、生梨、桃子,少吃桂圓等。
喜歡吃水果的孕媽們不要錯過 準媽媽盛夏防中暑該怎麼飲食 四大元素,給寶寶一對明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