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處在不斷地成長發育時期,各種變化隨之而來。對於孩子能力的培養則成為每一位家長都非常關注的事情。兒童心理學家及兒童教育專家根據兒童的生長發育的特點,發現從各個方面來讓孩子具備邏輯思維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謂的邏輯思維能力指的就是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採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它與形象思維能力截然不同。
培養孩子的多項思維能力
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構建
孩子邏輯思維基本結構的自我形成是孩子邏輯思維成長發育的根本基礎,也是孩子未來形成各種類型習慣性邏輯思維的根本基礎。只有在邏輯思維基本結構自我形成的基礎上,孩子未來才會出現「目的性好奇」、「目的性興趣」以及「目的性邏輯思維」,所以父母的良好幫助會使孩子更高效率地實現邏輯思維基本結構的自我形成。
在孩子邏輯思維基本結構創建初期,除了經常性地表現出關注某種事物的現象,還會經常性地表現出對某種聲音類的信息不斷採集。這就要求父母要積極地加以利用,幫助孩子更快更好地進行邏輯思維基本結構的創建。
兒童教育專家指出:父母儘量不要在孩子對某種直觀事物進行思考的時候,出現幹擾和打斷現象,這樣做的結果將會導致孩子無法通過這種非常直觀的事情來讓自己具備邏輯思維能力。
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構建
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少兒時期是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最佳時期。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對孩子進行不斷的條件反射似的邏輯思維能力訓練,以便孩子能夠更快的具備這種能力。下面我們介紹幾種關於怎樣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方法。
1,學習分類法 父母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東西根據某些相同點將其歸為一類,比如說,可以根據顏色、形狀、用途等。父母應該注意的是,要引導孩子尋找歸類的根據,即事物的相同點,從而使孩子注意事物的細節,增強其觀察能力。
2,認識大群體與小群體 首先,父母應該教給孩子一些有關群體的名稱,如家具、動物食品等。讓孩子明白,每一個群裡都有一定的組成部分。與此同時,還應該讓孩子了解,大群體包含許多小群體,小群體組合成了大群體。例如,麻雀屬於鳥類,而鳥類又同屬於動物等。
3,了解順序的概念 順序概念的了解,有助於孩子以後的閱讀,當然這是訓練孩子邏輯思維的最重要途徑。這些順序可以是從最大到最小、從最硬到最軟、從甜到淡等,也可以反過來排列。
4,建立時間概念 對於孩子來說,時間的觀念是非常模糊的,甚至是不清楚的。因此,掌握一些表示時間的詞語,理解其含義,對孩子來說,無疑是必要的。當然孩子真正清楚了「在……之前」,「立即」或「馬上」等詞語的含義後,孩子也許會更規矩些。
5,掌握一些空間的概念 家長們往往以為孩子天生就會知道「上下左右,裡外前後」等空間概念,實際並非如此。父母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機會引導孩子,比如:「請把勺子放在碗裡。」對於孩子來說,掌握「左右」概念要難些。
爸爸媽媽們在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對孩子邏輯思維的語感能力進行良好的驅動和培育,這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