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認知發展理論,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家長該如何做?

2020-12-13 羊駝媽媽

文|羊駝媽咪(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教育」,是目前教育界非常注重的話題,如何讓孩子們在更好的環境下得到更優異的發展,身心健康成長的同時,大腦得到更好的發育是我們共同探討的話題。

三分天註定,其實就是要讓家長更要關注自己孩子的差異性,同時在將此差異在特殊教育的作用下得到良好的發展,每個孩子的個性必須得到尊重;

七分在教育,則說明後天教育雖不是萬能的,但足夠為孩子的一生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家長要控制並把握好後天教育,讓其有更大的作為。

教育應以發展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為基礎

1.何為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實際上就是思考問題的能力,對事物表象的觀察、比較分析後,綜合概括的能力。

孩子具有良好的思維能力不僅在學習上具備一定的能力,在處理日常生活上的問題也是會有很大的幫助。

相對來說我們接觸到的學科中,數學是數量關系所反應的邏輯性很強很嚴密的學科,也就是說理科生的邏輯能力要強一些,在思考問題上要嚴謹很多,但也不能完全絕對。

2.邏輯思維能力的具體表象

邏輯思維是以概念為思維材料,以語言為載體,每推進一步都有充分依據的思維。邏輯思維能力是抽象性的,其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斷與推理。

因此,具體表象為對事物的深刻理解以及處理問題的靈活能力,潛在影響因素包話想像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作圖識圖能力等。

認知發展理論與邏輯思維的關係

1.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觀

瑞士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是當代國際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瑞士日內瓦大學教授,他對兒童思維和智力的研究聞名於世。

皮亞傑認為,兒童的行為是主體本身對客體事物的主動適應,也是他們主動認識事物的具體原因,他們經過同化、順應和平衡等過程達到對周圍環境的認識與適應,從中獲得相關的經驗,不斷形成新的認知結構,而這種反應使得智力得到更好的發展。

2.兒童認知發展階段

皮亞傑將兒童認知的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2歲)。

處於感知運動階段的兒童智力尚處於萌芽階段,只能依靠感知和運作感受外界環境並去適應其變化。不能分清主體與客體,不能意識到自己。

第二階段:前運算階段(2~7歲)。

此階段為感知到概念性智力的過渡中,兒童可以用表象和語言為中介來表達外部世界,這一階段特點為:

(1)以自我為中心;(2)不可逆性;(3)相對具體性;(4)固定性和刻板性。

根據以上特點,可以通過各種活動豐富兒童的表象,在日常生活與教學活動中重視兒童在各活動中所積累起來的感性經驗,使孩子能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第三階段:具體運算階段(7~11歲)。

處於這一階段的孩子思維具有可逆性,開始獨立組織各種方法進行正確的邏輯運算,能夠對事物進行分類,但還離不開具體事物或形象的支持。

第四階段:形式運算階段(11歲以後)。

這時的孩子根據假設對各種命題進行邏輯推理的能力不斷發展,思維具有可逆性、補償性和靈活性。

家長應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

1.豐富孩子的表象,發展孩子的想像能力

世界萬物的表象是孩子們發展想像能力的材料。孩子們的大腦通過肉眼接收到信息的數量與質量直接影響著想像的水平。

其信息越豐富、準確,想像就會越新穎、越深刻、越合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多帶孩子去大千世界裡走走看看。

接收更多的新鮮事物,豐富其大腦信息儲備,才能更好的發展想像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2.發展孩子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可以表現想像,語言水平直接影響著想像的發展,同時直接反映出孩子的邏輯思維運用能力。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內容時能進一步激發邏輯思維活動,使思維方式更加豐富。

因此,我們要在豐富孩子們視野的同時,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給孩子們講故事、複述故事、創編故事;

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們用豐富、正確、清晰、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描繪事物,都是發展孩子們語言表達的途徑。

3.在文學藝術等多種活動中,創造孩子們的邏輯思維條件

孩子們在學習多種藝術活動的同時,也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條件,如美術的主題畫,要求孩子們圍繞主題想像並做畫。

如音樂的學習中,旋律與樂譜也是對大腦邏輯思維能力的鍛鍊與提升。

更多的藝術活動也是對孩子們創造能力的提升,而創造能力更是邏輯思維能力的良好運用,而我們希望孩子們的大腦能夠良好的發育目的也是能有更好的創造能力。

4.遇到問題同孩子一起思考,培養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日常生活中,孩子們遇到問題往往都願意家長出面解決,但是這樣不利於孩子們處理問題能力的提升。

而是要求家長作為導師的角色,幫助孩子、引導孩子積極的面對問題,用多維度去分析問題。

鼓勵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與方法,對於孩子們處理問題的結果給予表揚與評價,讓孩子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要多為孩子積累處理問題的經驗與方法,比如多閱讀、多實踐、多學習等 。

我們從認知理論出發,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讓孩子大腦得到更好的發育,但最好的教育還是我們家長能夠陪同孩子一起成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孩子們的差異,並將教育有的放矢,讓孩子在愛中得到最好的收益。

在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方法,你有什麼見解?歡迎屏幕下方留言參與我們並分享你的想法。

-----------------------

我是一位3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大家可以關注我的帳號,我們共同學習育兒知識,也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寶寶們可以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幼升小邏輯思維題,難倒眾多家長,孩子邏輯思維能力該如何培養?
    在歐美國家的教育體系中,十分重視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國家天才兒童協會》的評判標準中,邏輯思維更是佔比最高的那一項。近些年,國內的幼小教育對思維邏輯的培養開始越發重視,上海一所小學在幼升小考試中,一道邏輯思維的題就難住了眾多家長。
  • 如何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讓孩子更聰明,成為開朗、有條理的人
    我們首先要知道,邏輯思維是隨著我們對事物的認知不斷地增加和深入而逐步成長的,這種能力通過不斷地培養和鍛鍊是能夠不斷地增強的。 接收同樣的知識,有的孩子表達能力強,善於溝通,做事情有條理,可有的孩子溝通困難,詞不達意,做事情條理差,學東西也很慢。這些都是邏輯思維能力決定的。
  • 如何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抓住0-8歲關鍵期,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邏輯思維是人們在認識過程中藉助於概念、判斷、推理反映現實的過程,是一種人類思維的高級形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抽象思維」。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很多人會說,孩子還小,現在做邏輯訓練還太早了吧?那麼培養邏輯思維到底從幾歲開始合適呢?
  •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看看心理學家怎麼說
    聯想到之前看到一篇文章,寫道在家庭中,父親對孩子的教育投入的時間越多,方法得當,孩子收穫會更多。特別是學齡前的孩子,父親對於其初步認知的教育越全面,孩子在認知發展上得分更高,對環境更有控制力,也表現出更強的共情能力。而對孩子認知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根據孩子不同的發展階段,適當的調整不同的教育方式。那麼,什麼是認知能力?認知能力又分為哪幾種?
  • 如何在遊戲中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五)
    本文來自於我們HABA在一個走在科普育兒前沿的育兒群所做關於《如何在桌遊中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的演講。文字資料這種福利,當然要給到HABA的會員們。點擊這裡查看前四期文章:什麼是邏輯思維、邏輯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區別如何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第一階段如何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第二階段(1)如何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第二階段(2)今天是最後一部分,也是最難的一部分:第三階段。(接下來出現的內容,媽媽們不要慌張,不要驚訝,但是也不要太興奮!
  • 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
    身邊很多父母問,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看了很多答案,幾乎清一色地讓孩子從理解數字,學會歸納分類,時間,空間等方面入手去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我希望的是培養孩子全面的、系統的邏輯思維,而不是片面的,局部的。所以這些答案都不夠完善。首先我們要理清什麼是邏輯思維,百度百科的定義是這樣的:邏輯思維是指將思維內容聯結、組織在一起的方式或形式。估計大部分看了這個定義後,還是一頭霧水。我來翻譯一下,邏輯思維就是認知的方式,思維內容就是在我們認知範圍的內容,邏輯思維能力就是認知方式的效率。
  • 3-6歲,抓住幼兒發展關鍵期,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抓住關鍵期,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呢?當然是,越早越好!先看兩組數據:一個是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所發布的「人類大腦發展」曲線圖,其中Higher Cognitive Function(更高認知能力,其中包括概念形成,解決問題,抽象思維,衝動控制,邏輯思維和創造力等能力)的發展頂峰早得令人髮指,居然是在10個月到4-5歲之間:另一個是蒙特梭利關於孩子能力培養
  • 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三個階段很重要,家長別錯過了
    而且從小就開始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對孩子的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如果是邏輯思維欠缺的孩子,不僅口頭表達能力弱,連書寫上的表達也會差人一等。邏輯思維差的孩子寫的作文難以將自己的內心想法清晰地表達出來,文不對語。 那如何讓孩子在說話做事時形成邏輯能力呢? 家長要把握好這3個階段。
  • 如何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培養孩子的「心理理論」能力
    v 了解「錯誤信念」實驗實驗內容是:兩位心理學家用玩偶向孩子講述了Maxi小男孩的故事,實驗對象是3-9歲的孩子。故事的一個內容是:Maxi的媽媽想要做巧克力的蛋糕,於是買回了食材開始製作。形式運算階段(12-15歲);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的發展和掌握,可以通過推測或者象徵性的操作來解決問題,達到認知發展的最高的階段,和成熟的成年人思維能力相當。v 如何培養孩子的「心理理論」能力1. 與孩子可以進行有個裝扮遊戲或者角色扮演,促進孩子講自己、物體、角色可以區分開。
  • 3-6歲,抓住幼兒思維發展關鍵期,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所以說,一個人可以通過對事物的邏輯思考和分析,來判斷和預測可能的結果和發展路徑,從而快速地想到應對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成為在群體中脫穎而出的人。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越早越好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呢?當然是,越早越好!
  • 「腦筋急轉彎」式教學引家長熱議,孩子的邏輯思維該如何培養?
    但是就是一句話,體現了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我兒子哪做錯了?"100÷10=10被打叉,家長質問老師被打臉: 朱先生的女兒今年四年級了,成績不錯,朱先生也在女兒的身上寄予了自己的厚望,希望女子以後能考上好的學校,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 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對他們的人生很重要,用對辦法受益終生
    對於孩子的邏輯思維,很多家長都會忽略這方面的培養,畢竟確實是有點無從下手,很多家長都是抱著順其自然的心態。孩子的成績會有所差異,接受一樣的知識,可是在表達能力上、學習能力上,孩子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不得不說,其實能力的差距多半是邏輯思維決定的。
  • 每個家長都該了解的兒童認知發展規律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是每一位老師走上教育的道路之前,都必須要掌握的。作為與孩子的教育和發展同樣息息相關的家長,更有必要了解一下。無論是生活或者學習上,順應孩子的認知發展規律,孩子才能得到理想的發展。否則,非但可能欲速則不達,還有可能弄巧成拙,耽誤孩子的發展。
  • 孩子智商高低跟認知能力有關!培養孩子多元智能認知能力,請儘早
    家長要善於發掘孩子身上的這些智力因素,並儘可能的為孩子提供智力發展的機會。02.培養孩子的多元認知能力有什麼好處?能夠讓孩子獲得全面提高多元智能理論說明一個人的天賦可能不止一種,我們每個人的智力是由某幾種多元的智能組合而成的。了解自身潛藏的多元智能結構,可以讓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發展,讓自身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
  • 孩子從小就自私?「兒童的認知發展」理論發展過程了解一下
    其實讀懂畫外音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逐漸形成的。在孩子2歲至7歲階段,對信息進行抽象化處理不是一件容易事,這階段孩子正處於「我見即世界」的階段,也叫做「前預算階段」。後來這一理論逐漸得到發展,成為了被兒童教育界廣泛接受的「兒童的認知發展」理論。
  • 5大方法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 為此,不少家長即便面對高昂的培訓費 也還是硬著頭皮帶孩子去各種思維訓練班 然而效果並不不盡人意 邏輯思維發展的總趨勢是:由動作思維發展到形象思維,再依次發展到抽象邏輯思維。
  • 5大方法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才是潛在的差生」現今社會,邏輯思維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從學生考試,到企業人才考核都會運用到邏輯思維為此,不少家長即便面對高昂的培訓費也還是硬著頭皮帶孩子去各種思維訓練班然而效果並不不盡人意邏輯思維發展的總趨勢是:由動作思維發展到形象思維,再依次發展到抽象邏輯思維。
  • 司蒂姆:注重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孩子更優秀
    擁有邏輯思維能力至關重要邏輯思維能力在我們的工作與生活中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沒有邏輯思維能力的人喜歡感性的思考問題,他們經常在說話不考慮該如何組織語言,也就是我們常常聽過的「說話不走腦子」。 從小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更明智邏輯思維能力是需要從小開始培養的,孩子在6歲以前處於大腦的黃金髮育期,鼓勵孩子從小用邏輯思維去解決問題才能培養出孩子的邏輯思維慣性,讓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本能的用有邏輯的思維來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3 類免費小遊戲,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孩子能抓住我們話語裡的漏洞,說明他的邏輯思維能力很厲害!一個具有邏輯思維能力的人,能獨立思考,也能準確、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兒童心理學之父,皮亞傑,甚至認為,由於邏輯運算觸及了認知的本質,因此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能直接或間接決定兒童智力的各方面發展!
  • 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大有可為,如何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在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的注入下,非遺文化開闢出一條不一樣的發展路線。少兒編程背後的邏輯思維發展「大數據」、「新基建」、「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保障高新產業健康的發展,我國更加注重人才的培養,一方面大學不斷開設、細分高新專業,以應對人才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注重K12的素質教育,將編程納入基礎教學體系、並調整各學科的佔比與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