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銀行智能存款:收益率之外,要看清支取規則

2020-12-24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央行近期發文,整頓銀行高息攬儲。但NDFRI發現,在京東金融、支付寶等大型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上,還是有不少年化利率高達5%以上的銀行智能存款產品在售。

這類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的智能存款產品安全可靠嗎?標榜「存取靈活」「按周期付息」,到底是「好」還是「坑」?今天NDFRI挑選了三款5年期的銀行智能存款產品,從派息方式、提前支取計息規則等方面來拆解,看看這類產品到底值不值得買?

  01

  到期還本付息 

存取靈活需犧牲收益

自從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類創新存款產品被叫停整頓後,市面開始出現不少按周期計息的定期存款產品。這類產品根據計息周期可以分為「7天付息」「每月付息」「每季付息」「每6個月付息」等等,也就是以一周、一個月、半年或者一年為周期,計算一次利息。

本期NDFRI挑選了兩款按周期派息的存款產品:天津濱海農商行的「網際網路儲蓄四個月」,每四個月派息;貴州烏當農商行的「黔惠滿」,每三個月派息。

除了按期付息類存款產品,市面上還有一類就是比較傳統的到期還本付息存款產品。即投資者需要存滿一定期限,才可以獲得本金和利息。比如武漢眾邦銀行的「眾力存」,就是存滿5年到期還本付息。

從流動性上看,無論是按周期派息還是到期還本付息產品,都支持提前支取。不過提前支取的計息規則各有不同。其中,到期還本付息的「眾力存」,僅支持全額提前支取,而且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利率計算實際持有天數的收益;到期支取,就可按照到期利率兌付本金和利息。

也就是說,存款期限是5年,如果投資者小明在3月5日購買10萬元的「眾力存」後,需要到2025年3月5日,才可以獲得2.5萬元的利息。如果小明想要提前支取,哪怕已經持有該產品4年,也只能按照活期利率計算,獲得僅1680元的利息。

所以看似存取靈活的背後,到期還本付息類存款產品的高收益並不好拿到。不過,該產品支持轉讓,轉讓成功後按照儲蓄存款利率計算實際持有天數的收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因為流動性犧牲掉的收益。

  02

  按周期付息 

提前支取可能需要回吐收益

如果說到期還本付息類存款產品在流動性上略顯「雞肋」,那按周期付息類存款產品就可以彌補這個缺憾嗎?答案是,不一定。

因為目前市面上按周期付息產品在提前支取計息規則上也有差異,這也是為什麼同為按周期付息的「黔惠滿」和「網際網路儲蓄四個月」,在存款利率上卻相差了40個基點。

先看收益更高的「黔惠滿」。可以提前支取,但僅支持全額提取,不支持部分支取。據「黔惠滿」的支取規則,提前支取的利息按照持有實際天數的活期利率計息,提前支取時到帳的本金也需要扣除已付所有周期利息。

換句話說,就是投資者以為落袋為安的利息,如果提前支取會被銀行追回。比如小明3月15日用10萬購買了「黔惠滿」,到6月15日滿一個計息周期,電子帳戶自動轉入一個周期的利息為100000×5.1%÷4=1275元。

6月18日由於小明急需用錢,就把帳戶裡的資金都取出來,實際存款天數是109天,如果當日銀行掛牌活期利率是0.42%,那麼小明應得利息為100000×109×0.42%÷360 =127.17元,可支取的金額為100000+127.17-1275元=98852.17元,結果到手的本金還少了1147.83元。

由於銀行已經預付了1275元的利息到小明帳戶,所以只能在本金裡面扣除。看似5.10%的高利率,如果小明提前支取,高利息沒了,即使持有了這個產品三個月多月,也僅獲得0.42%的活期利率。

再來看看天津濱海農商行的「網際網路儲蓄四個月」,支取規則明確強調,提前支取時未滿一個計息周期的,根據未付息天數按當日掛牌的活期利率計息,但是已支付利息不扣回。

這也意味著,之前已經支付的利息就落袋為安了,而未滿一個付息周期的才按活期給利息。相比之下,雖然「網際網路儲蓄四個月」這款產品的利率不及「黔惠滿」的利率高,但流動性則更有優勢。

結論:

動輒三五年的智能存款產品,在選擇時不能只看收益率的高低,還要看存取的靈活性。優先考慮流動性高的,或者按比例分別投入。

到期還本付息類存款產品,看似存取靈活,實際上要以犧牲收益為代價。

、按周期付息類存款產品則要仔細看好支取規則,不要只看高利率,到頭來可能還要你回吐收益。

  本期內容短視頻版將於明天18:18上線,敬請關注

●南都App-南都號「南都經濟」「N視頻」   

●南方+App-南方號「南都金融實驗室」

●快手App-快手號「junziicai」       

●抖音App-抖音號「junziicai」

●B站-up主「君子i財」        

●微信公眾號-ID「junziicai」

採寫:南都記者 田姣 吳夢姍

相關焦點

  • 六大行整改存款「創新產品」 提前支取「靠檔計息」按活期計息
    今年3月,央行下發《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銀髮〔2020〕59號),各存款類金融機構需按規定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型產品。近年來,為降低銀行存款利率,推動貸款利率下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央行先後出手整治智能存款、結構性存款、靠檔計息等存款產品。
  • 高息「活期存款」年化收益超4%,儲戶的選擇又多了?
    高息產品頻出在市場化下,銀行深知廣告的重要性,高息產品信息頻繁出現在流量媒體上。10月中下旬開始,度小滿理財、京東金融等APP上集中出現了一批「定活兩便」的高收益產品。持有到期可以獲得遠超4%的年化收益,靈活取用仍可享受3.8%以上的高收益。
  • 國有銀行也被「叫停」,這類高息存款明年1月1日起買不到了!
    12月14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國有銀行一同公布了一項「決定」: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的有關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調整靠檔計息存款產品計息規則此外,許多城市商業銀行也陸續發布公告表示取消「智能存款」產品,比如:今年4月,張家口銀行發布公告稱: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及自律委相關要求,停售我行所有活期智能存款產品,已籤約的帳戶於2020年5月15日進行清盤處理。
  • 監管規範智能存款業務 已有銀行下線相關產品
    這是繼2018年底央行「窗口指導」之後,監管再一次對智能存款「出手」。一位金融行業研究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智能存款涉嫌高息攬儲,這可能是監管要對其進行規範的關鍵原因,而未來對於智能存款的監管會越來越嚴。
  • 創新存款將迎嚴監管!六大國有銀行公布調整方案
    近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行齊發公告,2021年1月1日起,調整靠檔計息產品提前支取時適用的計息規則。如在調整日(含)後提前支取,將按照支取日該銀行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息計息。「此次六大行統一發布公告與監管層有窗口指導有關。」一位銀行業內知情人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大行網點多、口碑好,如果提高存款利率,會對中小銀行存款產生擠壓效應,可能誘發高息攬儲的價格戰。
  • 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利息有變?10萬元3年定存提前1年取,利息少拿3900元
    具體來看,市民持有靠檔計息產品,在產品到期時支取,仍按照存入時約定的產品到期利率計息,利息不受影響;如在產品到期前有用款需求,在2020年12月31日及之前提前支取的,仍按照原產品靠檔計息規則計息,在2021年1月1日及之後提前支取的,提前支取部分將按照支取日銀行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不再靠檔計息。
  • 大額存單定期存款提前支取不再靠檔計息
    近幾年銀行力推定期存款可靠檔計息的規則在全國範圍內被叫停。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廣州多家銀行已修改規則,取消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其中也包括了新發行的大額存單,這意味著儲戶提前支取定期存款產品,只能按活期存款計息了。
  • 六大行集體清理一類高息存款,高息存款難覓?替代品早已經出現
    文/龍小林近日,六大國有銀行集體發布通知,將從2021年1月1日起,調整旗下靠檔計息存款的計息規則。在調整日之後凡是要提前支取的,不再按靠檔利率計息,而是會按活期利率計息,若不提前取,利率則不受影響。靠檔計息存款產品的消失,也意味著高息存款產品又少了一款。
  • 終於,銀行存款大變革,投資者要小心了!
    最近,銀行出了一個大事。12月14日,國有六大行集體發布了一則公告,在短短幾天內震動了全國人民:因為央行要對銀行存款動手了,對全國人的存款進行了大變革。1首先,我們要知道銀行的存款,現在主要是兩大類:普通存款和智能存款。普通存款裡,又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 與存款相關!銀行為何變更計息方式?
    以工行為例工商銀行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節節高、擁軍寶和工行定存產品,調整提前支取時適用的計息規則。如在調整日(含)後提前支取,將按照支取日工行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如在調整日(不含)前提前支取,仍按照原方式計息;如未提前支取,利息不受影響。
  • 年中銀行多數「不差錢」?哪些銀行有創新存款
    以往每到季末年中,銀行會以更高的利率吸引資金以完成考核要求,也就是大家所說的「高息攬儲」。不過今年,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發現,即使在端午節和年中雙重節點的疊加下,多數銀行的理財產品利率環比前一周並未有明顯變化。目前銀行固收類理財產品收益率基本都3%左右,幾乎很少有產品收益率超過4%。
  • 212萬億存款整頓進行時
    本報記者/張漫遊/北京報導由創新型存款掀起的高息攬儲大戰,或將隨著「靠檔計息」產品的「清退」而暫告一段落。繼六大國有銀行之後,12月15日~17日期間,陸續有多家股份制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調整提前支取時適用的計息規則,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定期存款提前支取,不再按活期計息
    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只能算活期的慣例將被打破。據悉,目前有工行、建行、廣發等多家銀行推出特色存款業務,客戶存定期,即使提前支取仍可享受定存利率。業內人士表示,儘管利率市場化還未正式推出,但隨著存款保衛戰的升級,利率市場化已開始局部預演了。
  • 存款利率超過理財收益率,錢該存在銀行還是買理財?
    不過,在這段期間,銀行存款利率反而在持續上升。數據顯示,2019年5月全國各大銀行的3個月~5年期存款平均利率全線上漲,均達到201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2年期、3年期、5年期存款的平均利率分別為2.670%、3.381%、3.351%,均超過了貨幣基金的平均收益率。
  • 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存款產品 明年起提前支取按活期計息
    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國有銀行12月14日同日公告,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的有關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調整靠檔計息存款產品計息規則,提前支取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支取日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基金行情太磨人,杭州姑娘轉向銀行存款!年利率近5%,是寶藏還是坑?
    事實上,進入四季度,民營銀行、村鎮銀行再度高息攬儲,不少存款的收益率高達4.5%及以上,遠超銀行理財產品。比如,振興銀行的「振慧存」產品、中關村銀行的儲蓄存款利率均為4.875%,50元起購,存款周期5年。貴州花溪農商行發行了同一個系列的3款5年期存款產品,1000元起存,存款利率分別為5%、4.7%和4.875%,付息周期為3個月、1年和5年。產品好不好,還是要仔細看看產品說明。
  • 金融嚴監管下,網際網路高息存款面臨「猝死」?
    就是事先不約定存款期限,而是在提款時根據存款的時長來給與相應的利息。它的本質是活期存款,但具有了定期收益的功能。要知道,當存入定期存款時,若提前支取只會按照活期利率計息。這些年,為防止出現金融系統性風險,金融監管越來越嚴。
  • 銀行存款要「變天」?六大行官宣,企業不能鑽空子,存款利息下降
    因為銀行的性質不一樣,所以有的銀行對於攬儲的要求也不一樣。有的銀行對於攬儲的需求很高,那麼為了能夠吸引儲戶來存款,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高利息。在「能力」允許的範圍之類,很多銀行會想辦法來提高利息,但是有的存款已經擾亂了市場規律,因此央行也在積極的調整。現在智能存款已經被取消了,而且保本理財也退出了「歷史舞臺」。
  • 這類存款「創新產品...
    今年3月,央行下發《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銀髮〔2020〕59號),各存款類金融機構需按規定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型產品。  近年來,為降低銀行存款利率,推動貸款利率下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央行先後出手整治智能存款、結構性存款、靠檔計息等存款產品。
  • 別只盯著定期 銀行存款方式多多
    不管怎麼說,這還是要比活期存款高不少。 ◆大額存單 利率高於定期,可轉讓可提前支取 大額存單是指銀行機構面向個人、非金融企業、機關團體等發行的一種大額存款憑證。與一般存單不同的是,大額存單到期之前可以轉讓,期限不低於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