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期發文,整頓銀行高息攬儲。但NDFRI發現,在京東金融、支付寶等大型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上,還是有不少年化利率高達5%以上的銀行智能存款產品在售。
這類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的智能存款產品安全可靠嗎?標榜「存取靈活」「按周期付息」,到底是「好」還是「坑」?今天NDFRI挑選了三款5年期的銀行智能存款產品,從派息方式、提前支取計息規則等方面來拆解,看看這類產品到底值不值得買?
01
到期還本付息
存取靈活需犧牲收益
自從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類創新存款產品被叫停整頓後,市面開始出現不少按周期計息的定期存款產品。這類產品根據計息周期可以分為「7天付息」「每月付息」「每季付息」「每6個月付息」等等,也就是以一周、一個月、半年或者一年為周期,計算一次利息。
本期NDFRI挑選了兩款按周期派息的存款產品:天津濱海農商行的「網際網路儲蓄四個月」,每四個月派息;貴州烏當農商行的「黔惠滿」,每三個月派息。
除了按期付息類存款產品,市面上還有一類就是比較傳統的到期還本付息存款產品。即投資者需要存滿一定期限,才可以獲得本金和利息。比如武漢眾邦銀行的「眾力存」,就是存滿5年到期還本付息。
從流動性上看,無論是按周期派息還是到期還本付息產品,都支持提前支取。不過提前支取的計息規則各有不同。其中,到期還本付息的「眾力存」,僅支持全額提前支取,而且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利率計算實際持有天數的收益;到期支取,就可按照到期利率兌付本金和利息。
也就是說,存款期限是5年,如果投資者小明在3月5日購買10萬元的「眾力存」後,需要到2025年3月5日,才可以獲得2.5萬元的利息。如果小明想要提前支取,哪怕已經持有該產品4年,也只能按照活期利率計算,獲得僅1680元的利息。
所以看似存取靈活的背後,到期還本付息類存款產品的高收益並不好拿到。不過,該產品支持轉讓,轉讓成功後按照儲蓄存款利率計算實際持有天數的收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因為流動性犧牲掉的收益。
02
按周期付息
提前支取可能需要回吐收益
如果說到期還本付息類存款產品在流動性上略顯「雞肋」,那按周期付息類存款產品就可以彌補這個缺憾嗎?答案是,不一定。
因為目前市面上按周期付息產品在提前支取計息規則上也有差異,這也是為什麼同為按周期付息的「黔惠滿」和「網際網路儲蓄四個月」,在存款利率上卻相差了40個基點。
先看收益更高的「黔惠滿」。可以提前支取,但僅支持全額提取,不支持部分支取。據「黔惠滿」的支取規則,提前支取的利息按照持有實際天數的活期利率計息,提前支取時到帳的本金也需要扣除已付所有周期利息。
換句話說,就是投資者以為落袋為安的利息,如果提前支取會被銀行追回。比如小明3月15日用10萬購買了「黔惠滿」,到6月15日滿一個計息周期,電子帳戶自動轉入一個周期的利息為100000×5.1%÷4=1275元。
6月18日由於小明急需用錢,就把帳戶裡的資金都取出來,實際存款天數是109天,如果當日銀行掛牌活期利率是0.42%,那麼小明應得利息為100000×109×0.42%÷360 =127.17元,可支取的金額為100000+127.17-1275元=98852.17元,結果到手的本金還少了1147.83元。
由於銀行已經預付了1275元的利息到小明帳戶,所以只能在本金裡面扣除。看似5.10%的高利率,如果小明提前支取,高利息沒了,即使持有了這個產品三個月多月,也僅獲得0.42%的活期利率。
再來看看天津濱海農商行的「網際網路儲蓄四個月」,支取規則明確強調,提前支取時未滿一個計息周期的,根據未付息天數按當日掛牌的活期利率計息,但是已支付利息不扣回。
這也意味著,之前已經支付的利息就落袋為安了,而未滿一個付息周期的才按活期給利息。相比之下,雖然「網際網路儲蓄四個月」這款產品的利率不及「黔惠滿」的利率高,但流動性則更有優勢。
結論:
動輒三五年的智能存款產品,在選擇時不能只看收益率的高低,還要看存取的靈活性。優先考慮流動性高的,或者按比例分別投入。
到期還本付息類存款產品,看似存取靈活,實際上要以犧牲收益為代價。
、按周期付息類存款產品則要仔細看好支取規則,不要只看高利率,到頭來可能還要你回吐收益。
本期內容短視頻版將於明天18:18上線,敬請關注
●南都App-南都號「南都經濟」「N視頻」
●南方+App-南方號「南都金融實驗室」
●快手App-快手號「junziicai」
●抖音App-抖音號「junziicai」
●B站-up主「君子i財」
●微信公眾號-ID「junziicai」
採寫:南都記者 田姣 吳夢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