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記者:中國積極幫助穆斯林國家戰「疫」 要警惕西方媒體的...

2020-12-09 央視網

  《孟加拉郵報》網站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當中國人民正在同國際社會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時,一些西方媒體卻在借新冠病毒汙名化中國。目前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中國正積極幫助其它國家共同戰「疫」。正義之舉卻被質疑「另有所圖」。對此,《孟加拉郵報》記者埃納姆·哈桑(Enamul Hassan)近日刊文稱,中國積極幫助穆斯林國家共同戰「疫」的事實有目共睹,穆斯林國家要警惕西方媒體刻意抹黑中國。以下是原文選編:

  長期以來,一些西方反華勢力採用各種形式刻意宣傳抹黑中國。早前,他們利用所謂的「穆斯林人權」問題作為醜化中國的工具,試圖讓伊斯蘭世界對中國充滿敵意。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當下,他們又將疫情的暴發與中國的穆斯林政策聯繫起來,試圖詆毀中國,這樣的說辭根本站不住腳。

  真實的情況卻是,新冠病毒疫情的暴發是全世界人民正面臨的一場大考驗,我們正在經歷人類歷史上的艱難時刻。新冠病毒疫情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在中國暴發,但中國人民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其他國家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為抗擊病毒在全球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不僅有效控制住了國內的疫情,還幫助其他國家共同戰「疫」。這些有目共睹的事實讓抹黑中國的言論不攻自破。在疫情在全球蔓延的當下,許多穆斯林國家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作為對穆斯林兄弟姐妹的承諾,中國堅定不移地與世界上受疫情影響的穆斯林國家站在一起。儘管中國的國內還在經歷疫情的考驗,但中國毫不吝嗇地向世界分享其抗「疫」經驗,還向許多國家,包括穆斯林國家伸出了援助之手。

  中國援助伊朗的醫療防疫物資上寫著「亞當子孫皆兄弟,兄弟猶如手足親」。資料圖

  迄今為止,中國已經派出多批醫療援助團隊趕赴正受疫情困擾的國家,並送去了大批檢測設備和醫療物資。收到中國援助的穆斯林國家包括孟加拉國、巴基斯坦、伊拉克、伊朗、敘利亞、黎巴嫩、阿富汗、馬來西亞、塞內加爾和巴勒斯坦等。

  其中,中國向孟加拉國提供了約500套新式新冠病毒檢測工具,包括大量檢測試劑盒在內的更多緊急防疫醫療物資將陸續到位。中國駐孟加拉大使館表示「在疫情防控方面,中國一直是、也將是孟加拉國最可靠的合作夥伴。」

  一支中國醫療專家團隊被派往伊拉克提供醫療指導,作為中國幫助伊拉克提高抗擊新冠病毒傳播能力的一部分。該醫療團隊前往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一個難民社區,就如何避免感染新冠病毒給出衛生指導意見,包括如何正確戴口罩,如何正確洗手,在擁擠地區如何自我防護等等。

  深受疫情困擾的伊朗也收到了一批來自中國的衛生防疫物資,一支醫療專家小組也被派往伊朗。中國承諾將繼續向伊朗提供「儘可能多的援助」,以遏制疫情的蔓延。

  巴基斯坦方面則收到了來自中國的大約12000個新冠病毒檢測包。這兩個被稱為「鐵兄弟」的國家承諾在抗擊疫情方面將繼續展開合作,直到疫情結束。

  危難之際,中國對穆斯林國家的堅定支持和幫助,讓詆毀中國的言論不攻自破。中國重申,在朋友們困難的時候,中國永遠不會背棄他們。面對西方的惡意宣傳,我希望穆斯林世界能夠保持警惕,並選擇和中國並肩作戰,積極抗擊疫情。西方的宣傳無法在中國和穆斯林世界之間播下不信任的種子,因為雙方的友誼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謝詩佳)

相關焦點

  • 中方援建孟加拉「夢想之橋」合龍,印度記者酸了:為什麼不是我們
    【南方+12月15日訊】據印度媒體報導,12月10日中國企業建設的孟加拉「夢想之橋」正式合龍,孟加拉舉國上下都對這一重要項目即將竣工感到高興,而印度記者卻在文章中大吐酸水稱:這座大橋的投資也有印度一份,但是在孟加拉媒體的報導中,卻只提到了中國,因此印度政府應摒棄民族主義思想加緊對孟加拉的投資。
  • 《凱哥日記》講述一個加拿大人眼中的中國戰「疫」故事
    新世界出版社供圖中新網北京1月5日電(記者 應妮)他叫王凱,既不是大家熟知的娛樂明星,也不是中國籍。他是一個在重慶生活了六年的加拿大人。現在,他推出了一本《凱哥日記》,這本書還有個副標題:「一個加拿大人的重慶戰『疫』」。
  • 國家宗教事務局向穆斯林致古爾邦節賀信
    中新社北京7月30日電 (張舵)國家宗教事務局30日發表古爾邦節賀信,向穆斯林朋友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賀信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伊斯蘭教界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同全國各族人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團結一心、共同戰「疫」,經受住了嚴峻考驗。
  • 外交部駁斥所謂中國囚禁百萬穆斯林之說:純屬信口開河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晉):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4月3日在北京說,奉勸某些美國政客停止借疫情操弄政治議題,停止誣衊抹黑中國。美國務院國際宗教自由無任所大使布朗巴克2日稱,中國因宗教信仰囚禁了大量人員,包括上百萬新疆穆斯林人員,呼籲中方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釋放在押「宗教犯」。華春瑩3日在記者會上對此予以駁斥, 華春瑩表示:「他所謂中國因宗教信仰囚禁了大量人員,包括上百萬新疆穆斯林人員的說法純屬憑空捏造,信口開河。
  • 張維為《中國戰疫!》2020上海書展籤售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來人類遭遇的一次影響範圍最廣的全球性公共衛生事件,更是對全世界所有國家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驗。在這場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的大考下,中國交出的答卷讓世界矚目。 8月17日上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新作《中國戰疫!》
  • 美方稱中國「關押上百萬新疆穆斯林人員」 華春瑩:又一個造謠專家...
    華春瑩強調,中國政府依法保護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中國各族人民依法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中國不存在所謂「宗教犯」,更不存在所謂「關押上百萬新疆穆斯林人員」。同時,作為法治國家,中國也絕不允許任何人假借宗教名義從事違法犯罪活動。
  • 程美東、陳晴:更好地向世界展現負責任大國形象——對部分英文媒體...
    ,我們既要警惕某些外來聲音通過網絡對中國內地輿論產生的影響,也要以更高水平的對外傳播講好、講深、講透中國的戰「疫」故事,充分展現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對中國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西方部分英文媒體一方面客觀地呈現積極抗「疫」的中國形象;另一方面,由於傳播渠道差異、文化差異、意識形態偏見等原因,被扭曲的解釋、被屏蔽的真相、被顛倒的事實也充斥其中。部分英文媒體對中國疫情的報導,值得我們認真審視和思考。
  • 中國記「疫」:面對「大考」,中國如何書寫戰「疫」答卷?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記「疫」:面對「大考」,中國如何書寫戰「疫」答卷?中新社北京5月14日電 題:面對「大考」,中國如何書寫戰「疫」答卷?中新社記者 王祖敏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成為人類共同面臨的「大考」。
  • 北二外教師翻譯服務助力戰「疫」
    強大永恆的中國精神,永不屈服,永不退縮……」這首詩歌,名為《來自白俄羅斯的問候》,是白俄羅斯著名詩人尼古拉·梅特利茨基為中國抗疫而作。經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師張惠芹、韓小也翻譯後,為國人所知,「永不屈服、永不退縮的中國精神」,鼓舞著同心協力戰「疫」的人們。
  • 10件新媒體戰「疫」精品的創作秘笈
    編者按:11月19日,在中國記協和湖南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上,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發布了中央媒體、地方媒體「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各10件。今天,我們選取中央媒體的10件案例,與大家分享這些融合式、沉浸式、社交化、場景化的戰「疫」精品背後的秘笈,聆聽創作者的思考和感悟。
  • 北京日報:充滿偏見的西方媒體談何客觀中立
    這番話精準有力,道破了西方媒體的「皇帝新裝」。西方媒體一貫標榜自身「客觀中立」,而避談其背後的階級性、黨派性和商業性。但很明顯,所謂「客觀中立」是具體的,有條件的,有著鮮明的政治性,必須服從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 首先,西方媒體受制於政治權力,與政府關係遠比表面密切。
  • 孟加拉歷史性進步:穆斯林女子結婚證不再公開是否「處女」
    很快,南亞國家孟加拉國的穆斯林新娘們就不用在結婚證上表明自己是否是「處女」了。正如該國民權人士所評價,停止使用這一「羞辱和歧視女性的詞彙」是一大進步。在該國1.68億總人口中,穆斯林約佔90%,絕對數量排在各國第三。
  • 穆斯林妹子漫遊中國6城:可能是全世界最容易生活的國家
    今天我們要講一位穆斯林妹子(暫時沒有熟肉,想看的旁友可以戳這裡感受一下)。 今年年初,她帶著大約1000美元積蓄來到中國,目前,中國成了她停留最久的國家。 關於她為何要出來旅行,她似乎是想親眼看一看,體驗一下這個世界真正的樣子,認識世界各地的朋友。 她的一個視頻開頭,貼出了這樣一句話:
  • 參考快評|這時候翻炒「中國黑客攻擊」,西方媒體用意何在?!
    就在西方媒體企圖抹黑中國在非洲形象的同時,中國援建非洲疾控中心總部的項目已經動工。該項目與非盟總部均位於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非盟總部會議中心也由中國援建。西方媒體選擇在此時爆出所謂「中國黑客攻擊」,其險惡用心昭然若揭。西方一些勢力反覆炒作這類假新聞,背後是根深蒂固的殖民主義思維在作祟。
  • 巴基斯坦總理髮公開信,呼籲對抗西方「穆斯林恐懼症」
    【文/觀察者網 龍玥】巴黎教師「斬首」系列事件持續發酵,不僅點燃馬克龍與埃爾多安間的「戰火」,還激起了穆斯林世界對整個西方國家的「怒意」。10月28日,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公開呼籲,穆斯林國家應團結起來,一致對抗西方國家的「穆斯林恐懼症」(Islamophobia)。 當天,伊姆蘭·汗在推特上發出一封公開信。
  • 以「譯」戰「疫」,石大人與世界分享中國經驗
    我校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山東省教育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張永寧,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俄語專業帶頭人孫大滿教授,外國語學院教師、國內首部醫學口譯教材《醫學口譯》主編朱珊副教授作了題為「以『譯』戰『疫』,與世界分享中國經驗」的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戰疫故事分享。
  • 新浪新聞抗疫報導入選國家圖書館中國戰「疫」記憶庫
    為了全面收集和保存全民抗「疫」狀態下具有歷史價值或特殊意義的各類信息,記錄特殊時期的集體記憶,國家圖書館(以下簡稱國圖)聯合全國眾多圖書館共同發起「中國戰『疫』」記憶庫建設項目。新浪新聞也有幸成為了「中國戰『疫』」記憶庫建設項目的共同參與者。
  • 習近平與哈西娜共同見證國際臺與孟加拉ATN電視臺交換《你好,中國...
    原標題:習近平與哈西娜共同見證國際臺與孟加拉ATN電視臺交換《你好,中國》播出協議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王琦):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孟加拉國總理謝赫·哈西娜的共同見證下,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和孟加拉ATN電視臺14日下午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交換了《你好,中國》電視片許可播出協議。
  • 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揭曉
    華聲在線11月19日訊(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王為薇)今日舉行的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內容創新創優分論壇,發布了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在今年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面前,全國新聞工作者表現出強烈的社會關懷和使命擔當,他們以紙筆和鏡頭助力戰「疫」,創作出大量飽含著真情、感動與信念的作品。中央及地方媒體都湧現出了一批重量級、現象級、代表性、標誌性的新媒體作品,一批彰顯新媒體時代記者職業精神和職業素養的全媒體現場報導,一批代表媒體融合新進展的創新創意成果。
  • 中國記協積極服務疫情防控新聞報導
    中央全面部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來,中國記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部署要求,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發揮群團組織職能作用,積極為疫情防控報導一線的新聞工作者提供援助和服務,保障和激勵新聞工作者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報導,堅定廣大新聞工作者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把「記者之家」的溫暖傳遞給戰「疫」一線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