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小貝幼兒古詩》:真正富養孩子,是讓孩子腹有詩書氣自華

2020-08-13 兔小貝兒歌

前段時間,知名博主李子柒被央視「點名」啦!

她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視頻火遍大江南北,作品不僅傳達出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態度,及其內容中結合人生經歷傳達出的獨立自強的奮鬥精神,曾被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等眾多主流媒體轉發表揚。

不少家長看了李子柒的視頻之後都羨慕不已,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有這等修養,但許多人不知道,李子柒的這種修養歸功於她對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了解與愛好。

說起傳統文化學習,很多家長也已經逐漸意識到它對孩子的重要性了,別的不說,單就氣質修養,學習傳統文化的孩子,就比其他孩子更勝一籌。

而讓孩子熟知傳統文化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去學習「古詩詞」。

董卿說過她特別喜歡巴金先生的一句話,人不是只靠吃米活著的。他告訴我們什麼意思呢?除了吃飯,我們更需要精神的滋養。

而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如何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的「精神滋養」至關重要。

詩詞學的好,孩子修養高,「精神滋養」也很高,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

學詩詞的孩子懂得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來表達母愛。懂得以「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表達愛國之情。更懂得從「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裡知道一些先知哲理和自然現象。

01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學習古詩詞,並不是讓孩子死記硬背,而是希望孩子能讀懂沉浸千年的意境和美。那些欲說還休的情愫,家國天下的傷懷,大漠孤煙的凝望,沙場秋點兵的壯志豪情……那麼如何讓孩子愛上古詩呢?

02

為了讓孩子愛上古詩,兔小貝學堂巨製《兔小貝幼兒古詩(啟蒙版)》,以趣味動畫的形式將古詩的創作環境及背景用畫面和故事展現出來,讓孩子在讀詩的同時也能懂詩,感受作者在寫詩時的心境,懂得詩詞之美。

03

課程收穫

▲積累大量詞彙,豐富自身文學語言▲快速讀懂古詩故事,懂得詩詞內涵▲鍛鍊口齒清楚伶俐,吐音準確流暢

相關焦點

  • 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但上一句更經典,為何人們不願提起?
    比如這句「腹有詩書氣自華」,究竟是出自何人之口?其實「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上半句很少有人知道,甚至很多人都不願意提及,這又是為什麼呢?「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一句出自於蘇軾所作的《和董傳留別》中。下面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這首詩:「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上一句是「粗繒大布裹生涯」,看起來是很常見平庸,沒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從深層涵義上來看,這一句也是非常經典的。
  • 想要孩子將來腹有詩書氣自華,現在就得培養他愛讀詩書的好習慣
    ,那麼《中華詩詞大會》和《朗讀者》則使大家為董卿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深深折服。由於自身的切身經歷,董卿父親認為,嬌寵著長大的孩子很容易變得不夠優秀、不夠獨立。因此,父親從來不讓母親給她做新衣服,不可以照鏡子,每天堅持背古詩詞。董卿的父親有一句名言:「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鏡子的時間還不如多看書」。
  • 腹有詩書氣自華:氣質儒雅的男孩女孩名字
    腹有詩書氣自華,說明人在有學識之後自身的氣質都會變得儒雅,而且現在家長也非常重視小孩的教育問題,希望孩子讀書好有才華,下面是儒雅有氣質的男孩女孩名字,大家可以給孩子起個這樣的名字,從名字上來引導孩子成為一個有文化的人。
  • 如何誇獎歪果仁:「腹有詩書氣自華」
    腹有詩書氣自華✤ 網絡版 ✤One who is filled with knowledge always behaves with elegance.這句話比喻只要飽讀詩書,學有所成,氣質才華自然橫溢,高雅光彩。用白話文來講,其實就是三毛所說的,讀書多了,容貌自然改變。網絡版譯文其實已經很到位了,「氣自華」譯作了behaves with elegance。而思維發散版中的gentleman,紳士,本就指言行優雅的人,更可以用來翻譯《論語》中的「君子」。
  • 竇昕大語文重啟文學教育體系,讓孩子真正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
    我們如果對母語有深刻的理解,對文字、文辭、文學、文史、文化都有系統性的理解,這樣你在跟別人交流、溝通和表達你的思想的時候,才有更好的效果。所以它既是一個技能,又是自己底蘊的積澱。 現在學語文是按篇章來學習的,學詞彙,然後概括、分段,不停地解構,又分段,其實這種學法是殘缺不全的。
  • 腹有詩書氣自華!古詩詞積累豐富的孩子,走到哪裡都自帶光環
    讀詩最直接的好處,便是「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套《唐詩三百首盒裝60冊》可以較大程度滿足孩子對於古詩的需求,既滿足了孩子教育過程中的積累需求,同時也符合了孩子的認知特點。市面上很多古詩詞書籍基本上都是選取古詩,可能會忽略掉一些優秀的詩,或者是孩子必學的詩。
  •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詩是誰寫的?出自哪首詩?
    「腹有詩書氣自華」,是我們經常用來形容一個有才華有氣質的人的一句古詩,它寄寓著我們對讀書人最美好的想像。那麼,這句詩是誰寫的呢?是出自哪一首詩呢?答案是,這句詩又是我們最可愛的蘇軾寫的,出自他的《和董傳留別》。
  •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前一句,並不是「胸藏文墨懷若谷」
    如果能被評價為「腹有詩書氣自華」,那是最好不過的了。腹有詩書氣自華「腹有詩書氣自華」是一句古詩句,一直以來人們也都在尋找它的出處。如果能有一句古詩和這句完全對仗,可謂是非常精彩的了。然而小時候只能在學校裡看到這一句標語,沒有和它一起的。
  • 腹有詩書氣自華!那些用古詩餵大的孩子,究竟是怎麼從小學詩的?
    連續四年參加《中國詩詞大會》,並最終奪冠的北大工科博士陳更,她錦心繡口,滿腹經倫,用溫婉恬靜、落落大方的才女形象,充分向人們展示了什麼叫「腹有詩書氣自華」。第四屆《中國詩詞大會》四期擂主,年僅13歲的鄧雅文,蘭心蕙質,一時間圈粉無數。
  • 高中語文新教材古詩文佔近一半,「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時代來了!
    今天一則「高中語文新教材古詩文佔近一半」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高中部分教材選編情況,其中共選入古詩文67篇,佔全部課文數近一半。這也向我們傳遞了一個消息,未來教育部會更加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時代來了!
  • 董卿:腹有詩書氣自華,最好的詮釋
    董卿慣有的主持風格吐字清晰,不緊不慢聽董卿說話有一種女詩人的清雅的感覺,董卿的談吐儒雅。撒貝寧一如既往的幽默,現場氣氛把控超穩。他們帶來了一場生動有趣又富有蘊意的晚會。在董卿的自製綜藝《朗讀者》中出口成章,飽讀詩書,把《朗讀者》做出了高度,成為中國綜藝史上一個經典作品。
  • 武亦姝:腹有詩書氣自華,1-6年級必背文言文,糊牆讓孩子早晚背
    武亦姝:腹有詩書氣自華,1-6年級必背文言文,糊牆讓孩子早晚背!文言文作為我國的古典文化之一,是語文考試的重點內容之一。一般考察的是學生對文言文的記憶和默寫,不僅如此,適當的應用到語文作文中會為作文增色不少,從而成為作文的加分項!
  • 腹有詩書氣自華篇章二
    這屆父母為了孩子都挺拼的哦。上次看東莞的上班的父母為了孩子讀書,至少買滿8年社保,積累多少積分, 孩子才會有在當地上學的資格,尤其是初中,高中的上學機會。往年我們也看到很多父母給孩子陪讀,反正覺得自己也沒事幹,就自己也順便考了一下研究生。父母是真的認認真真,心無旁騖的備考,孩子則不然。最後結果是父母考上了,孩子沒考上,這種事情比比皆是。
  • 接上篇: 「腹有詩書氣自華」用英文怎麼說?
    上篇請大家不要輕易誇人「腹有詩書氣自華」。
  • 「腹有詩書氣自華」 長沙市這所學校學生酷愛古詩詞
    「腹有詩書氣自華」長沙市這所學校學生酷愛古詩詞湖南日報新湖南4月27日訊(記者 姚學文 通訊員 馬金鑫 焦潔)「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嗯……那……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以「人」字題,進行詩詞「飛花令」表演,臺上三位選手
  • 世人皆知「腹有詩書氣自華」,卻不知道上一句也很經典
    如「有緣千裡來相會」、「不愛江山愛美人」、「多情自古空餘恨」,這些耳熟能詳的詩詞名句,你還能答出它的上下句嗎?當然,諸如此類的詩詞名句有很多。今天我們便選擇其中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來具體看看。即「腹有詩書氣自華」上一句是什麼?對於這句詩,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也都知道它出自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之手。但對於它的上一句,我想大家都是懵圈的。
  • 腹有詩書氣自華——談學校詩詞文化教育
    蘇軾言: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文學家葉嘉瑩先生說:學習古典詩詞最大的好處就是使你的心靈不死。古典詩詞對淨化人的心靈,提高人的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品德,養成良好的習慣和修煉人格,都具有潛移默化的浸潤作用。
  • 武亦姝:腹有詩書氣自華,40首經典詩詞從小背,語文考試遙遙領先
    武亦姝:腹有詩書氣自華,40首經典詩詞從小背,語文考試遙遙領先!語文,是學習階段最重要的一門學科,隨著近年來教育的不斷改革,語文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古詩詞的大量增加。都在無形中個孩子們增添了學習壓力。
  • 一句腹有詩書氣自華,成為文藝青年的座右銘,其實這是蘇軾的詩句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麼一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一句話很形象地概括了一個人獨特的氣質,同時也表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如果一個人想要讓自己更加的優秀,能夠擁有更多的知識,那麼你就要去讀書,去吸收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自己更加獨特,也更加的有氣質。
  • 讓農村孩子「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個學校做到了!
    讓農村孩子「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個學校做到了!上任伊始,為深入了解這個少數民族山區縣基礎教育薄弱的真正原因,他花了兩個月時間,走了十幾個鄉鎮,家訪了上百名學生。家訪時他發現,這裡農村孩子的家裡,「除了教科書,幾乎沒有別的書」。  隨後的調查還發現,半數中學生基本沒有課外閱讀,少數學生能讀課外讀物,但閱讀的種類單調,閱讀品位低,以雜誌、娛樂讀物為主,涉足經典著作的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