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問,是不是人人都有天職天賦?比如馬雲註定能成為大企業家。董卿註定是主持人,反過來我是不是被拋棄的?我沒有天職,沒有天賦,才會工作得這麼辛苦,不想上班。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前些天吃飯的一個小插曲,8歲的小侄子一邊吃飯一邊講話,我們提醒他,他說講話是我的權利,愛講話是我的天性,是我的特長。這一番話把我們說的一一愣的,心裡既為小傢伙良好的自我認同而高興,也明確了下一步要如何幫助他,更好地發揮天性,讓天性為他引路的同時,既不打擾他人,又能做些有價值的貢獻。
如果從負向和批判的角度來看,吃飯愛講話就是一個缺點。而從發展和因勢利導的角度來看,愛講話就成了有待發揮的天賦。假如天賦得到良好的指引和運用,跟現實世界發生有價值的關聯和互動,帶來了使命感、責任感的話,就會逐漸演變成天職。就像被揀選一樣,做著自己喜歡有惠人惠己的事。找到天職的人是幸運的人,但是每個人都能找到,還是像這位朋友說得,有些人是被拋棄的。
我們先來看看古人是如何定義天職的。古人在荀子天論的基礎上把天職總結成了一句話,不為而成,不求而得。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職只認如此。這句話的意思是四時變化,萬物生長是天的職能,就叫天職。這句話對應到人的身上也一樣,如果充分了解了自己的天賦和興趣傾向,而且有足夠的行動力和意志力的話,終有一天你會發現,順應著天性的指引和發展規律,走好當下的每一步,應該擔當的各種角色責任,走著就能找到自己的天職。
找到天職的人並不是不辛苦,而是因為心裡有愛,所以甘之如飴。那麼怎麼才能找到自己在職業發展上的真愛?今天要學習的霍蘭德職業興趣理論,在結合前面學習過的性格類型、生涯發展和彩虹圖等知識,能夠幫大家進一步的梳理和明確自己的職業傾向,甚至我喜歡我能夠我願意的線索,規劃好自己的生涯。
美國心理學家約翰霍蘭德在1959年提出了具有廣泛性的社會影響的職業興趣理論,他認為人的人格類型、興趣和職業密切相關,興趣是人們活動的動力,能夠促使人們積極愉快地從事和興趣相關的職業,並且職業興趣和人格之間也存在著很高的相關性。這個理論很好用,可以幫助我們一目了然地梳理自己。
霍蘭德認為,根據所喜歡的職業對人還是對事重複還是靈活等特點,人們可以分為現實型、研究型、社會型、企業型、傳統型和藝術型6種類型。首先來看屬於對事重複類型的現實型,這一類人善於從事操作性的工作,手腳靈活、動作協調,偏好具體的任務,不善言辭、做事保守、比較謙虛,缺乏社交的能力,通常喜歡獨立做事,典型的職業有攝影師、機械、裝配工、木匠、廚師等等。
再來看屬於對視靈活類型的研究型,這一類人是思想家而非實幹家,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強、求知慾強,肯動腦,但不願動手,喜歡獨立而富有創造性的工作,知識淵博,但不善於領導他人,考慮問題理性喜歡邏輯分析和推理。典型的職業有科學研究人員、工程師、電腦編程人員等等。
接著看對人靈活類型的社會性,這一類人喜歡與人交往,不斷地結交新的朋友,善於言談,願意教導別人關心社會問題,比較看重社會義務和社會道德。典型的職業有教師、諮詢人員、公關人員等。
第4種是對人重複類型的企業型,這一類人追求權力權威和物質財富具有領導才能,喜歡競爭、敢冒風險、有野心,習慣以利益、得失、權力、地位、金錢等來衡量做事的價值,有比較強的目的性。典型的職業有銷售人員、政府官員、企業領導和律師等等。
第5種,在橫軸的最左端,屬於對事也對人和重複類型的組合叫做傳統。這一類人尊重權威和規章制度,喜歡按計劃辦事,細心、有條理、習慣接受他人的指揮和領導,自己不謀求領導職務,通常比較謹慎和保守,缺乏創造性,不喜歡冒險和競爭,富有自我犧牲精神。典型的職業有秘書、會計、行政助理、圖書館、管理員等等。
第6種在橫軸的最右端,屬於對事也對人和靈活類型的組合叫做藝術型。這一類人有創造力,樂於創造新穎、與眾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現自己的個性,實現自身價值,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不重實際,有一定的藝術才能和個性,善於表達,懷舊心態較為複雜。典型職業有演員、雕刻家、作曲家、詩人等。
儘管霍蘭德將人分了這6種傾向類型,但在現實中,大多數人並不是只有一種興趣傾向,事實上恰恰相反,很多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類型的混合體,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區別,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類型的組合,所以會產生各種不同的興趣模式。
最常見的有三種,第1種,某一些興趣比較強,其他的興趣比較弱,通常來說就是偏科,比如哈利波特,他就是在勇氣和領導力方面異於常人。對於一些學科,比如黑魔法防禦特別感興趣,但是其他學科就興趣一般,愛因斯坦、愛迪生和尼採,其實都是偏科生,遇到這種情況需要激發,而不是打擊一個人的天賦。
第二,各種興趣都很強,沒有分別,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多才多藝,比如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煩惱,那麼多興趣愛好做都做不過來怎麼辦?跟他一起玩打分遊戲,通過從0~10的喜好程度評估,讓他自己做主次的選擇,興趣廣泛,也要有所專攻,避免成為三腳貓。
第三,各種興趣都很弱,沒有分別。這類人有時會說,我也不知道我喜歡什麼,很多小朋友都是這種模式,家長常常覺得他們有問題,卻總是忘了他們自己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這種興趣未分化的類型,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勵和嘗試,全家人一起探索,而不是相互打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了解職業興趣傾向,儘可能在相關領域找到自我實現的通道。即使是一份兼職或者志願者工作,也能夠提升我們的職業幸福感,減少工作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