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冪親子教育觀獲網友點讚:正確的家庭教育不能只盯著孩子的缺點

2020-12-16 陪寶寶寫日記

近日,#楊冪談親子教育#這個話題上了熱搜,原因是楊冪在參加綜藝節目《密室大逃亡》時,節目組給嘉賓策劃了一次家庭教育展。當楊冪看到牆上寫著「我養你有什麼用」、「你再這樣,爸媽就不要你了」之類的話時,她表示「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要給他們獨立思考的空間以及自己做選擇的權利」。

同時,她也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夠擁有健全的靈魂,尊重熱愛生活,享受自由的人生,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的觀點收穫網友們一片贊同聲:楊冪的教育觀很棒啊!

生活中似乎很少有父母能做到尊重孩子的選擇,大多數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覺得孩子哪都可愛,可以越長大卻越不如小時候可愛了,跟別人家孩子一比就覺得自己的孩子缺點一大堆,優點卻不明顯,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什麼都做不好。

不能正視孩子的優點和缺點,這是為什麼呢?

只關注孩子缺點不關注孩子優點是由於「非注意盲視」現象

前幾天媽媽群裡有幾個媽媽在聊天,聊著聊著就聊到自家孩子身上,一個媽媽表示對自己孩子吃飯慢十分難以忍受,另一個媽媽表示自己最難接受孩子寫作業時的磨嘰,還有一個媽媽跟我們講了一件事,說自己家孩子怎麼都「教育不過來」,「簡直沒救了」。

原來,孩子每次喜歡把自己的襪子脫下來放在客廳的電視柜上,儘管媽媽天天提醒他脫下來的襪子要扔洗衣機裡,可孩子怎麼也記不住。就這樣一個小問題,打也打了,罵也罵了, 脾氣也發了,孩子就是改不過來。

這本是一件小事,卻被上升到了原則性的高度,媽媽覺得這件事看似很小,可是卻關乎著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於是整天揪著這件事不放,媽媽認為「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連這樣一個小事都記不住,將來一定做不成什麼大事,所以對孩子十分失望。

其實,發生在這位媽媽身上的這種現象並不是偶然的,心理學家稱這種現象為「非注意盲視」。那麼什麼是「非注意盲視」呢?理論上對「非注意盲視」這一現象是這樣解釋的:人們主動(有選擇性地)把注意力放在了某一件事情上而忽略了其餘所有的事情。也就是說我們總是會選擇性地注意一些我們很介意的事情。

《培養優勢》這本書裡曾這樣說過:選擇性注意是我們的大腦過濾輸入信息、避免信息過載的一種方法。任何時候,我們大腦接收到的信息都比我們能處理的信息多得多,通過選擇性關注某一方面,大腦得以理解世界,但代價是忽略其他方面。

說通俗一點也就是,當媽媽們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吃飯慢」、「寫作業磨嘰」、「襪子亂放」這些事情本身時,孩子所有的其他行為都被忽略掉了。媽媽選擇性地把目光放在了自己最不能忍受的事情本身上,從而變得吹毛求疵起來,看不到孩子身上的其他優點,一個小的問題掩蓋了孩子所有的優勢。

轉移「非注意盲視」的焦點

在「非注意盲視」現象裡,家長大多把關注點放在孩子的缺點上面,從而忽略了孩子的優點,此時家長的情緒通常是消極的,看到自己「屢禁不止」的壞毛病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發生在孩子身上,體內的無名火就開始往上升,最終的結果往往就是一場雞飛狗跳。可是,如果我們能夠把「非注意盲視」的焦點轉移到孩子好的方面,在教育孩子方面未嘗不是一種好方法。

就拿前面說那個忍受不了孩子襪子放在電視柜上的媽媽來說,後來我跟她聊了一下,把她的這種心理細緻她分析了一下,然後告訴她要善於把自己的關注點轉移。比如孩子回到家進門換了鞋子,又把襪子順手放到了電視柜上,那麼可以關注一下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有哪些好的表現,比如孩子換完鞋子順手把鞋子放鞋櫃裡了,此時可以表揚一下孩子做事有條理、把鞋子收好的行為,然後再平靜地告訴孩子下次把襪子放洗衣機。

媽媽照我說的做了,第二天真的孩子就把襪子放進了洗衣機。

所以說如果我們能懂得多關注孩子的優點而適當忽略孩子的缺點,在表揚優點之後再去有技巧地糾正缺點,一定比揪著缺點不放要來得效果更好。

育兒不是選擇題非A即B,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切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控制自己的脾氣,正視孩子的優缺點,只有這樣親子關係才能越來越好,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相關焦點

  • 楊冪首談親子教育觀,希望孩子享受自由人生,你怎麼看
    近日,在某檔綜藝節目上,楊冪做客時看到牆上的一張圖,上面寫著對孩子殺傷力最大的5句話。之後楊冪也首次發表了自己對於親子教育的一些看法,她表示自己從來不會跟孩子說圖上的這些話。她認為在教育這件事情上,家長應該多認同和鼓勵孩子,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也要給到他們一定獨立思考空間,讓他們做選擇。「我養你有什麼用?」這話你是否對孩子說過?聽楊冪談親子教育觀吧。這樣的親子教育理念,你是否認同呢?
  • 孩子有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一直盯著不放
    「每個人都有影子,正如每個人都有缺點一樣。」在家庭教育中,大多數父母是很難正視自己孩子的缺點,對待孩子的要求過於高標準和苛刻,企圖通過訓練和刺激,讓孩子逐漸變得更加完美,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一直盯著孩子的缺點,卻沒有看到孩子出色的一面。為什麼孩子會有缺點,而不是完美無缺呢?
  • 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的優點與缺點?
    #一起家庭教育#當代社會很多家長只會看到孩子的缺點,卻看不到孩子的優點。所謂「一葉障目,不見森林」生活中有一些熊孩子在大人嘴裡不可救藥,但實際上,他們不是沒有優點而是我們家長的眼睛只盯著他們的毛病舉個「慄子」吧:有一天某所學校突然收到一面錦旗
  • 如何有效化解親子矛盾?「四進」家庭教育公益講堂獲家長點讚
    4月23日晚7點,由省派「四進」工作組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主辦的「從心出發」家庭教育公益講壇第二期開講,山東女子學院教育學院院長、學前教育研究院院長董吉賀做客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直播間,為家長們帶來一場主題為《親子衝突中的若干教育問題》的公開課,幫助家長們解答了教育困惑。
  • 總盯著孩子的缺點,影響親子關係又阻礙孩子進步
    「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很多家長教育孩子時總是這樣數落。還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的優點時認為理所當然,可對缺點一點都無法容忍,或將其放大。為什麼家長看到的總是自己孩子的缺點?為減輕內心不安或自我懷疑時,人會下意識地將自己的弱點或不能接受的特質轉嫁到他人身上。父母看到孩子某些問題十分生氣,深究起來,可能是家長無法接受孩子身上投射出來的自己的某些特質。楊雄認為,家長如果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看,或將其放大,會帶來很多問題。1.孩子負面情緒增加。
  • 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正確陪伴孩子成長
    導語:《教育部關於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家庭教育工作開展的如何,關係到孩子的終身發展,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如果在孩子年少時,父母不能給予其適當的教育,養成良好的習慣,那麼孩子在長大後極容易誤入歧途,危害社會。
  • 女老師「漫畫式」試卷評語走紅,獲家長點讚:不擔心孩子的學習了
    女老師「漫畫式」試卷評語走紅,獲家長點讚:不擔心孩子的學習了一位九零後女老師小李因為自己「漫畫式」的試卷評語在網友們中間火起來了。小李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九零後,身為一名班主任的她,由於年紀輕,思維活躍,她的很多教學思路、管理孩子的方式都非常有創意。比如在為孩子們批改試卷時,一般情況下老師們只會標記出孩子的錯誤所在之處,並給出分數就結束了。
  • 女老師「漫畫式」試卷評語走紅,獲家長點讚:不擔心孩子的學習了
    01女老師「漫畫式」試卷評語走紅,獲家長點讚:不擔心孩子的學習了一位九零後女老師小李因為自己「漫畫式」的試卷評語在網友們中間火起來了。小李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九零後,身為一名班主任的她,由於年紀輕,思維活躍,她的很多教學思路、管理孩子的方式都非常有創意。比如在為孩子們批改試卷時,一般情況下老師們只會標記處孩子的錯誤所在之處,並給出分數就結束了。
  • 孩子坐地鐵把豆漿撒了,媽媽的行為獲網友點讚:孩子最好的榜樣
    孩子坐地鐵把豆漿撒了,媽媽蹲地擦拭乾淨,網友:最優秀的家教發生在武漢地鐵上的的暖心一幕被網友用手機記錄下來。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兩個女兒乘坐公共運輸。孩子手上拿著豆漿坐在座位上,可能是因為年紀小拿不穩,也可能是因為列車行駛過程中產生的顛簸,導致孩子失手把豆漿灑在了座位和過道上。
  • 沒有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就不會有好的親子關係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百科許多家長一直在學習、探索幫助孩子成長的新方法,努力地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優秀的、有責任感、有愛心的快樂的人。教育孩子的問題常常使家長們感到十分的焦慮,並伴有強烈的無力感。有很多家長跟我說,我學習過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剛開始的兩天還有些效果,不知為什麼,這些方法總是沒過幾天就對孩子的問題失去了作用。其實,這一點都不奇怪,問題並不是出在方法上,多數家長不知道的一個關鍵點是,好的親子關係,來源於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沒有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再好的方法,都很難達到好的、持久的幫助孩子成長的效果。
  • 馬伊琍發文:這樣的孩子拿再多獎有什麼用?獲眾多網友點讚
    馬伊琍發文:這樣的孩子拿再多獎有什麼用?獲眾多網友點讚在現代這個社會,一念之差就可能天差地別,而對於孩子來說,大部分接受的都是來源於父母,父母對孩子教育方式不同的也會直接的影響孩子素質,因為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的不同,孩子們的素質也就不同。
  • 李玫瑾:「管教」孩子不要動手打,只一招簡單有效,獲家長點讚
    導讀:李玫瑾:「管教」孩子不要動手打,只一招簡單有效,獲家長點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李玫瑾:「管教」孩子不要動手打,只一招簡單有效,獲家長點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三十而已》顧佳教育方式獲贊!家長應該如何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學習顧佳,無論家庭發生怎樣的變故,遇到怎樣的困難,在育兒方面的投資不能少,家長們更需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如何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我?(1)鼓勵孩子主動與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2)長期處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產生自卑感;(3)學會欣賞別人,才會欣賞自己;(4)讓孩子每天發現一個自己的優點;(5)懂得「舍」才會有所「得」。
  • 湖南家庭教育|父母親子教育絕對不能犯的錯!為什麼孩子會憎恨你
    父母正確的養育方式帶給孩子是積極向上正能量的人生態度,而錯誤的教育方式可能就不經意間就毀了孩子的一生!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每個父母也是不同的,所以,每個家庭的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樣的。而這也要求父母只有真正的懂孩子,才能找到最為適合孩子的教養方式。
  • 點讚!玉林市幼兒園被命名為「全國家庭教育創新實踐基地」!
    點讚!玉林市幼兒園被命名為「全國家庭教育創新實踐基地」! 玉林市幼兒園積極創新活動形式,以「節日文化」為切入點,在中國傳統節日和重大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經過近幾年的探索與實踐,逐漸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園本親子節日文化課程。同時,園方積極向家長開放,深挖家長資源、邀請家長進入課堂,讓家長全方位地了解幼兒在園的學習、生活、遊戲情況,為家園共育搭建了更廣闊的平臺。
  • 讓孩子更優秀!那麼,請不要只盯著孩子的缺點!
    在生活中有不少父母,喜歡用打擊孩子的方式跟孩子交流。這些父母總能找到孩子的缺點,用自認為是很有趣的方法來逗孩子。還有些父母,每每訓孩子的時候,總會拿孩子的缺點來挫傷孩子。都想培養出優秀,聰明的孩子。想讓孩子更優秀應該找到孩子的優勢!一個人要在社會上站住腳,靠的是什麼?靠的是我們的專長、優勢,而不是毛病。
  • 家庭教育中,家長應該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績?
    導讀:昨天一篇關於兒子考試的文章引發了部分網友的熱議,對於孩子成績的看法以及教育觀、兒童觀,我有些話想說。寫一篇,送給喜歡思考的父母,可能會引起部分人不適。學校需要考試作為孩子階段學習的檢驗,但絕不能稱之為流水線!教育包含三個方面:家庭、學校、社會。學校的教育功能的體現,就應該是這樣的,是傳授知識的地方。家庭教育中,家長應該清楚認識到這一點,幫助孩子在家中獲取到足夠的心理能量,而不是一味強調成績。真正讓孩子變成流水線標準產品的不是學校,而是家長不斷灌輸的教育觀念。
  • 聚焦親子教育:探尋家庭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則引發了諸多網友共鳴和爭議的視頻,觸及到了時下眾多人士所關注的親子教育話題,視頻中幾個年齡相仿的小朋友對父母提出的幾個問題以及父母們的回答,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所在。裡面的片段既有煽情之處,同時也耐人尋味。網友們紛紛在評論區留言,表達自己對於視頻的看法。
  • 聚焦親子教育:探尋家庭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則引發了諸多網友共鳴和爭議的視頻,觸及到了時下眾多人士所關注的親子教育話題,視頻中幾個年齡相仿的小朋友對父母提出的幾個問題以及父母們的回答,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所在。裡面的片段既有煽情之處,同時也耐人尋味。網友們紛紛在評論區留言,表達自己對於視頻的看法。
  • 孫儷的育兒經被千萬網友點讚:好的家庭教育,都做到了這3點
    表哥總在說忙忙忙,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一旦錯過了,有些毛病養成了,將要花費更多精力來改正,甚至根本無法糾正。小傑的成長,父母要承擔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人在年輕的時候,千萬不要藉口工作忙而忽略對孩子的教育。孩子的教育,容不得有半點忽視。好的家庭教育,都做到了這3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