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一直盯著不放

2020-09-17 紐哈頓國際早教

「每個人都有影子,正如每個人都有缺點一樣。」在家庭教育中,大多數父母是很難正視自己孩子的缺點,對待孩子的要求過於高標準和苛刻,企圖通過訓練和刺激,讓孩子逐漸變得更加完美,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一直盯著孩子的缺點,卻沒有看到孩子出色的一面。

為什麼孩子會有缺點,而不是完美無缺呢?大部分孩子,從父母和周圍人身上學到了壞習慣和毛病,進而慢慢成了自己的缺點;有的孩子天生在心理和性格方面存在缺陷;有的孩子因為經歷某些事情、受到周圍生活環境的影響,所以有了缺點。

其實,缺點與孩子有著密切的關係,家長通過孩子身上的缺點,清晰了解自己下一步如何教育孩子;孩子如果認清自己的缺點,他們會在認知能力方面有提升,對於未來的學習和社交都有很多好處。孩子有了缺點並不是壞事情,最重要的是家長的看法和引導培養。

如果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總是盯著他們的缺點不放,而且把缺點進行放大,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自尊心受到傷害,孩子對於家長的信任感降低。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父母能夠看到全面的自己,未來的進步與發展都是孩子閃光點的表現。

當家長只看到孩子的缺點時,不僅阻礙了孩子的進步,影響孩子的心態和健康成長,而且會讓親子關係變得不再親密,有時候家長的語言和行為,能夠刺痛到孩子脆弱的心靈,這些信息會導致孩子進行自我否定、自卑抑鬱,嚴重的時候會出現「破罐子破摔」的負面情緒。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作為家長的我們,或多或少都存在缺點。當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用自己也達不到的要求來命令他們,只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面對孩子的缺點,家長應該用正確的態度和發展眼光來看待。

1. 學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你的孩子存在缺點,作為家長要學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育兒過程的視線,應該主要關注孩子的全面和整體,不能因為缺點,而對孩子缺乏信心和關愛。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有利於促進孩子的成長,以及提高家庭的和諧氛圍。

2. 對孩子表現好的地方,給予肯定和鼓勵

在孩子表現優秀和突出的方面,家長應該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讚揚,支持孩子朝著這個方向繼續保持和努力,讓孩子的優勢逐漸脫穎而出,這樣對於他們的學習和綜合素質都有幫助。

3. 引導孩子揚長避短

面對孩子的缺點,家長可以保持理性的看待,認真和孩子溝通交流,並且教導孩子學會揚長避短,讓孩子學會展示自己的長處,在不斷地學習和經歷中,孩子就能夠逐漸收穫幸福感和成就感。

「孩子就像一本書,需要家長細細品讀。」更多關於早教和育兒相關的知識,大家可以關注紐哈頓國際早教,我們會及時給大家分享,歡迎大家留言區評論互動,轉發關注,點讚分享給更多人!

相關焦點

  • 孩子有缺點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盯著不放
    你的孩子經常犯錯嗎?你能列舉出孩子多少缺點?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樣一說起孩子缺點的時候就能夠列舉一大堆沒辦法,這些都是孩子的通病了,想要他們改變,就跟要了他們的命一樣,根本改不過來。那麼到底有沒有辦法解決孩子的這些問題呢?
  • 無知的家長到底有多可怕?孩子感冒用被子捂著發汗,結果孩子沒了
    無知的家長到底有多可怕?孩子感冒用被子捂著發汗,結果孩子沒了我小的時候吃飯挑食,奶奶餵我喝稀飯。我說不甜。她隨手抓了大一把白糖放在碗裡,讓我喝,我還說不甜,她就繼續放糖,我還說不甜,奶奶就生氣了,就自己嘗了一口,果然不甜,趕緊一看抓的居然是尿素,火速煮了一大鍋綠豆水灌我。
  • 不允許孩子犯錯的媽媽,是有多可怕
    河南一個9歲的男孩小楠,由於害怕家長的責備,被狗抓了一下也沒有告訴家長。過了大半年,在與小狗玩耍的過程中,小狗舔了他有傷口的右手食指。這一次,他同樣害怕家人責備,沒有告訴家人。沒想到,40天後,小楠被確診為狂犬病,搶救無效,最終導致了死亡。
  • 可怕的兩歲孩子:可怕的是你愛我,卻不懂我!
    很多家長把兩歲的孩子視為洪水猛獸,認為這時期的孩子任性、固執、無理取鬧。處在2歲階段的孩子,確實有諸多的問題,但是產生問題的根源並不全在孩子身上。之所以會經歷這樣的階段,是因為孩子在這一時期自主意識開始萌發,自我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自主探索階段。很多家長只看到概念的前半部分就深表同意,從一歲半開始,還在就變得叛逆、不服管教,變得極為可怕。他們對概念的後半部分視而不見:孩子的自主意識開始萌發,自我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自主探索階段。
  • 父母不要總是指責孩子的缺點
    為了使自己心目中的願望早點實現,就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到了孩子的缺點上,因為在父母看來,如果關注孩子缺點的次數越多,孩子改正的概率就越大,於是他們發現問題就盯著不放。這說明,一個人越是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缺點上,越不自在,不但不能改進缺點,反而會犯新的錯誤。如果把關注點放到大局上,以淡然的心態看待缺點,缺點慢慢就會被淡化。很多父母眼睛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不放,看到孩子吃飯挑三揀四,幹事拖拖拉拉,玩完玩具不愛洗手,總愛看電視,等等,於是不停地強調這些缺點,督促他們改正。
  • 對於孩子來說,比家長的打罵更可怕的,是家長的「軟暴力」
    教育孩子,要講究方式方法。家長對孩子的影響,一直都是非常深遠的。很多家長平時不在意的小細節,最後都會影響到孩子。但是,如果家長真的想要教育好孩子,還是非常不容易的,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很容易犯錯,走入誤區。而這些家長毫無察覺的誤區,到最後很可能是毀了孩子的關鍵,這樣的誤區是非常可怕的。
  • 為什麼兩歲的孩子「可怕」?其實是有原因的,家長有必要了解清楚
    總不能讓寶寶的臭脾氣就一直這麼養下去吧?這要是以後穩定了,還不把人愁壞?於是,瑩瑩媽就找到了自己一個在育兒機構工作的朋友,想要搞清楚應該怎樣對待瑩瑩的這種情況。而朋友在聽完瑩瑩媽的敘述之後,很快就明白了發生了什麼。原來,瑩瑩這是到了「可怕的兩歲」時期了,在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本身很可能會出現情緒多變、脾氣暴躁、蠻不講理、撒嬌哭鬧等。
  • 《陪孩子走過初中三年》早戀不可怕,可怕的是墜入深淵
    就像歌德說的那句:「哪個少男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 」 對於孩子們來說,喜歡一個人沒有錯。父母緊張的不過就是怕早戀影響了學習;怕男生女生因為懵懂,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所以早戀不可怕,可怕的是如何戀,可怕的是墜入深淵。
  • 孩子發燒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的無知,醫生:你坑過娃嗎?
    導讀:孩子發燒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的無知,醫生:你坑過娃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發燒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的無知,醫生:你坑過娃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摔倒」不可怕,孩子缺少這個特質才可怕
    經常有家長跟大力吐槽:「我家娃,覺得有一點點難,馬上就放棄不幹了」「自從那次小測考砸了,孩子就抗拒去上課」「稍微說他幾句,就垂頭喪氣的」大力認為其實孩子在人生路上摔倒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一蹶不振,失去了前進的勇氣,只能哭泣著站在路邊看著別人奔跑。
  • 可怕的兩歲不可怕,家長錯誤養育方式才可怕,你要早點知道(上)
    大家有沒有發現,從孩子出生開始,需要佔用的家長的精力就越來越多。一開始的時候他們總是睡覺,只要給他們餵飽奶,換好衣服尿布似乎就可以了。等到他們會翻身了,就開始不能離人了,家長要防止他們自己翻身翻下床。後來學會爬了,小小的範圍就再也困不住自己了。他們開始探索更大的區域。等到會走會跑,就變得像抓不住的小兔子。這些都是隨著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現象。
  • 可怕的兩歲不可怕,家長錯誤養育方式才可怕,你要早點知道(下)
    上一期我們和家長朋友們分享了產生「可怕的兩歲」現象的原因,很多爸爸媽媽們詢問了關於他們自己見遇到的類似狀況應該如何處理。今天,我們就集中分享一下,孩子到了兩歲應該如何教育。只要家長掌握了兩歲孩子的正確養育方式和正確的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方法,兩歲的寶貝仍然可以是人見人愛的小天使。
  • 心理學家:抽菸喝酒並不可怕,不抽菸不喝酒的男人是可怕的
    我相信我們對抽菸喝酒並不太陌生,即使你不抽菸,你也必須和抽菸的人有聯繫。雖然我覺得噁心,但我還是忍不住抽菸二手菸。吸菸的年齡也越來越少,吸菸的女性也越來越多,這當然不好,因為這會對健康產生很大的影響。那麼抽菸喝酒的目的是什麼呢?
  • 抑鬱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病恥感」和「自我汙名化」
    最可怕之處在於,無論那猜疑、嫌棄、不信任的目光是來自他人還是自己的內心,對精神和心理問題的歧視、偏見與汙名,都會阻礙我們直面問題,使我們被傷害的更久。有些人的求助障礙不在自己身上,而在於社會汙名,在於家庭。有時候,父母可能堅定地認為抑鬱症的孩子沒什麼問題,一旦縱容和誇張其問題,會讓孩子藉機更嬌氣等。家屬否認抑鬱,一部分是因為恐懼擔憂,還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生活得比較簡單,很少去多想煩心的事,對自己和他人的負面情緒比較遲鈍。
  • 孩子自卑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自信
    生活中你是否有聽到這樣的聲音:「大家都不喜歡我。」「我什麼都做不好,我不做了。」「太難決定了,我選錯了怎麼辦?」聽到孩子說這樣的話,我們的第一反應是怎樣的呢,是不是覺得應該要立即安撫孩子,告訴孩子不是這樣的,然後列出一長串他們的優點和特長,希望他們不要害怕,要重拾自信。
  • 早戀並不可怕
    人的一生中有許多美好的回憶,其中大部分都發生在轉瞬即逝的青春年華,就像那綠色美麗的早戀。然而很多家長在對待孩子的早戀時,基本上都會抱著堅決反對、強力破壞和全面幹預的態度和做法。大多數家長都會認為早戀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此會有不斷的幹擾,剛性的措施來制止。
  • 孩子沉迷手機有多可怕,制止要講方法,以身作則有多少家長做到
    導讀:孩子沉迷手機有多可怕,制止要講方法,以身作則有多少家長做到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沉迷手機有多可怕,制止要講方法,以身作則有多少家長做到!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有人說:人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窮」,不無道理
    如何改變這種狀態,跟人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可以說,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人生態度,決定著人窮與富的等級。有人就說:其實人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窮才無可救藥。聽起來不無道理。但是如果人窮而不肯努力,那就只能一直窮下去。村裡有個懶漢,好像就是這種人的代表。懶漢長得不錯,年輕時候也娶過妻生過子,但是因為他實在是太懶了,所以妻子忍受不了,最終帶著孩子離開他,改嫁去了。懶漢家徒四壁,家裡除了一口鍋,幾副碗筷,一張能睡的床,其他的啥也沒有。
  • 心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心理問題的恐懼
    心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心理問題的恐懼 心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心理問題的恐懼,現在人們生活質量提高了很多,很多心理追求也在變化,出現心理問題的逐漸增多,其實面對心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恐懼心理,恐懼行為本身是正常的
  • 和孩子溝通不了怎麼辦?實際叛逆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搞不清需求
    ,當我們和孩子無法溝通,一句話還未說完就被孩子不耐煩的表情堵住時,我們就知道和孩子之間隔著層層距離的可怕,甚至還有家長翻看舊時照片時忍不住落淚,孩子嗲嗲要求抱抱的「鬧人」時光匆匆,不經意之間和孩子親密的時光就指尖流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