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影子,正如每個人都有缺點一樣。」在家庭教育中,大多數父母是很難正視自己孩子的缺點,對待孩子的要求過於高標準和苛刻,企圖通過訓練和刺激,讓孩子逐漸變得更加完美,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一直盯著孩子的缺點,卻沒有看到孩子出色的一面。
為什麼孩子會有缺點,而不是完美無缺呢?大部分孩子,從父母和周圍人身上學到了壞習慣和毛病,進而慢慢成了自己的缺點;有的孩子天生在心理和性格方面存在缺陷;有的孩子因為經歷某些事情、受到周圍生活環境的影響,所以有了缺點。
其實,缺點與孩子有著密切的關係,家長通過孩子身上的缺點,清晰了解自己下一步如何教育孩子;孩子如果認清自己的缺點,他們會在認知能力方面有提升,對於未來的學習和社交都有很多好處。孩子有了缺點並不是壞事情,最重要的是家長的看法和引導培養。
如果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總是盯著他們的缺點不放,而且把缺點進行放大,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自尊心受到傷害,孩子對於家長的信任感降低。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父母能夠看到全面的自己,未來的進步與發展都是孩子閃光點的表現。
當家長只看到孩子的缺點時,不僅阻礙了孩子的進步,影響孩子的心態和健康成長,而且會讓親子關係變得不再親密,有時候家長的語言和行為,能夠刺痛到孩子脆弱的心靈,這些信息會導致孩子進行自我否定、自卑抑鬱,嚴重的時候會出現「破罐子破摔」的負面情緒。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作為家長的我們,或多或少都存在缺點。當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用自己也達不到的要求來命令他們,只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面對孩子的缺點,家長應該用正確的態度和發展眼光來看待。
1. 學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你的孩子存在缺點,作為家長要學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育兒過程的視線,應該主要關注孩子的全面和整體,不能因為缺點,而對孩子缺乏信心和關愛。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有利於促進孩子的成長,以及提高家庭的和諧氛圍。
2. 對孩子表現好的地方,給予肯定和鼓勵
在孩子表現優秀和突出的方面,家長應該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讚揚,支持孩子朝著這個方向繼續保持和努力,讓孩子的優勢逐漸脫穎而出,這樣對於他們的學習和綜合素質都有幫助。
3. 引導孩子揚長避短
面對孩子的缺點,家長可以保持理性的看待,認真和孩子溝通交流,並且教導孩子學會揚長避短,讓孩子學會展示自己的長處,在不斷地學習和經歷中,孩子就能夠逐漸收穫幸福感和成就感。
「孩子就像一本書,需要家長細細品讀。」更多關於早教和育兒相關的知識,大家可以關注紐哈頓國際早教,我們會及時給大家分享,歡迎大家留言區評論互動,轉發關注,點讚分享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