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長河鎮風景優美。通訊員供圖
「以前那些帶油汙的水往下排,偶爾還是會引起管道堵塞什麼的,現在政府統一做了整治,對我們來說肯定是再好不過了!」12月9日,慈谿市長河鎮戴家北路商業街上的一家餐飲店老闆吐露了心聲,他很感激這一次長河鎮在「汙水零直排」方面做的工作。
汙水再也不用抽離外運
各處廢水全部進入汙水管網
地處江南水鄉的慈谿市長河鎮河網密布,各種住宅小區林立,各類企業集聚,也給汙水處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治水先治汙。如果說清淤疏浚等工程提升了水環境的「面子」,那麼「汙水零直排」則提升了水環境的「裡子」。
記者了解到,長河鎮投資了1.9餘億元,用來推進鎮域內工業園區(集聚區)類、生活小區類、其他類三大建設單元的雨汙管網改造。
以慈谿市長河初中為例,由於學校建造在前,市政管網鋪設在後,一直以來,學校內部都沒有汙水管網。同時,教學樓的化糞池經常溢漏,汙水進入雨水管道,影響校園環境。
「以前,我們只能定期使用吸汙車抽離外運,現在好了,不但教學樓的廁所納入汙水管網,實驗室廢水、學生洗手槽廢水、食堂廢水全部進入汙水管網。」校長陸努傑介紹道。打開空地上的隔油池,能看到容納近2噸汙水的隔油池被分成了5格,殘渣和油汙被層層阻隔。
鎮裡所有相關的學校、幼兒園都進行了類似整改,真正做到「汙水零直排」。
堵塞情況大大好轉
餐飲店、賓館等都進行了整改
戴家北路等商業街上的很多餐飲店,汙水都連接了雨水管網,隨後通往河水中,造成水質的汙染。
這回,借著「汙水零直排」的東風,對相關涉及到的店鋪都做了巡查,「在具體整治時,我們要求洗碗槽和灶臺上的一些帶油汙的水,一定要先到隔油池,隔油池每天要清理一遍。」長河鎮治水辦工作人員施國軍向記者介紹。
據統計,戴家北路等3條商業街上的30餘家餐飲店、洗浴店、賓館、洗車店、美容美髮店等,都進行了整改,並落實了長效機制。
工業區、農村有了改變
不再是「汙水橫流」的局面
令施國軍稱道的,還有智能排口監管平臺試點工程的試運行。
在長河鎮滄田工業區,就能看到這一試點工程,它利用傳感技術檢測水質波動,一旦地下雨水管線的運行出現異常,電腦上就會發出「警報」,工作人員便能快速找準問題源頭及時修復。
改變不止發生在工業區和建成區。在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提標改造項目的力度可觀,收效明顯。譬如高興村等6個行政村,實施了農村生活汙水提標改造,結合各地實際推行集中式生活汙水處理模式、分散式生活汙水處理模式和納管處理模式,因地制宜,有序推進,一改過去農村「汙水橫流」的局面,提升了農村的人居環境水平。完工後,長河鎮的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覆蓋率將從原來的82.8%提升至90.9%。
寧波晚報記者朱琳 通訊員謝燕彬 長河鎮人民政府供圖
來源:中國寧波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