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國立中央大學傑出校友陶哲甫病逝,曾參與建設南京金陵飯店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國立中央大學傑出校友陶哲甫病逝,曾參與建設南京金陵飯店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綜合報導

2015-12-10 09:34 來源:澎湃新聞

陶哲甫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東南大學校友總會獲悉,2015年12月2日,原中央大學機械學院1943屆傑出校友、金陵飯店締造者之一、香港新澤控股公司創辦人陶哲甫先生因病在香港辭世,享年93歲。

公開資料顯示,陶哲甫1947年畢業於前國立中央大學,取得機械工程理學士學位。1956年,陶哲甫收到農業部機械局邀請,回國培養拖拉機機務人員。

1978年以來,陶哲甫先後參與了南京金陵飯店、北京亮馬河綜合項目的建設工作。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陶哲甫曾為南京金陵飯店解決資金和技術難題。在他的推動下,金陵飯店於1979年3月破土動工,並於1983年正式開業。37層、110米的高度令金陵飯店在當時穩坐中國內地第一高樓的交椅。

2008年,陶哲甫榮獲世界傑出華人獎,同時亦獲美國西阿拉巴馬州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陶哲甫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國立中央大學的那些事兒
    (1947年時國立中央大學有7個學院35個系;北京大學6院26系;清華大學5院23系;復旦大學5院28系;浙江大學6院28系;中山大學7院27系)。國立中央大學可追溯學到三國時期東吳永安元年所創的國立學校,歷經多次變遷,至明朝南京國子監時期為世界最高學府,歷代曾設校於秦淮河畔夫子廟一帶、欽天山下等處。1650年明國子監改為清江寧府學。
  • 國立中央大學,真正的繼承者究竟是南京大學還是東南大學
    最近看到不少關於曾為亞洲第一的中央大學的文章,也翻看了一下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的官網,貌似二者都不服對方,爭論大概歸納如下以時間軸來說說這其中的歷史。(東南大學沒有提從中央大學怎麼到的南京大學)1952前的真正歷史1949年8月8日,「南京市軍管會文化教育委員會」頒布文件,上寫規定:原國立中央大學應即改名為國立南京大學。
  • 南京大學到底有多牛,不僅僅曾是亞洲第一高等學府
    我們都知道,南京大學的前身是國立中央大學,是40年代亞洲最高學府,其實力不僅遠超由清華、北大、南開組成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甚至超過二戰後的東京大學(有二戰後日本戰敗的因素,各方面實力下降)。1949年,國立中央大學改名「國立南京大學」,1950年稱「南京大學」,後來成為我國院系調整的五大母校之首。
  • 誰才是國立中央大學正​朔​?東南大學比南京大學更有資格
    但在民國時期,清華、北大並非國內實力最強的高校,位於當時首都南京的國立中央大學,是當時中國的最高學府,也是當時實力最為強的高校。但事實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國立中央大學早已不復存在,其本身也被瓦解為多所強校。
  • 誰才是國立中央大學正 朔 ?東南大學比南京大學更有資格
    其中以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東南大學等為最直接的繼承者,但由於國立中央大學曾改名為國立南京大學,所以現在很多人把南京大學認為就是當時的國立中央大學。 當時的文理學院劃出,與金陵大學的主體文理學院合併,組建新的南京大學,設在金陵大學原址,即現南京大學鼓樓校區。現在的南京大學,基本上是金陵大學的正朔和原南京大學的文理學院。
  • 誰才是國立中央大學正​朔​?東南大學比南京大學更有資格
    其中以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東南大學等為最直接的繼承者,但由於國立中央大學曾改名為國立南京大學,所以現在很多人把南京大學認為就是當時的國立中央大學。 當時的文理學院劃出,與金陵大學的主體文理學院合併,組建新的南京大學,設在金陵大學原址,即現南京大學鼓樓校區。現在的南京大學,基本上是金陵大學的正朔和原南京大學的文理學院。
  • 那些被出身耽誤了的大學|國立中央大學的拆分
    1985年,「上海第一醫學院」更名為「上海醫科大學」。2000年,上海醫科大學和復旦大學合併辦學,組建為新的復旦大學;經過師生校友的抗爭,「上海醫學院」名稱得以永遠保存。現為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邊政系1949年和位於南京的國立邊疆政治學院、東方語言專門學校合併,並與北京大學相關院系組建新的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
  • 中國高校那些事——國立中央大學
    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工學院保留在原國立中央大學四牌樓校址,與其它學校有關系科合併成立南京工學院,即今東南大學;文、理學院遷往金陵大學鼓樓校址,與金陵大學文、理學院等合併,仍名南京大學,繼承了原國立中央大學及其前身學校檔案;調出的相關院系作為主體成立或參與建立了十多所院校,發展為今南京農業大學
  • 翹楚 | 曾位列亞洲第一的中國​國立中央大學
    1949年8月8日,接南京軍管會的通知,國立中央大學」正式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翌年更名南京大學(非現今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南京大學調整出工學、農學、師範等部分院系後與創辦於1888年的金陵大學文、理學院等合併,仍名南京大學,校址從四牌樓遷至鼓樓金陵大學原址。
  • 曾經亞洲第一的國立中央大學,現在到底去哪裡了?
    國立中央大學的舊址中央大學舊址分散於南京、重慶、成都等地,主要包括:南京舊址: 四牌樓,丁家橋(農學院、醫學院),牛首山麓(抗戰前建設,未完工)南京舊址現保存建築有:原中央大學體育館、圖書館、江南院、金陵院、中大院、大禮堂、南校門、生物館、科學館、梅庵等。1922-1933年先後建成。
  • 南大選出十大傑出校友 既有大師也有基層工作者
    此次傑出校友評選,還將此榮譽頒給了傑出校友團隊——1949年由中央大學和金陵大學學子組建的「西南服務團校友團隊」。     評選過程     被提名的校友共有607人     在此次的傑出校友評選中,閔恩澤、吳良鏞、章開沅、沙祖康、杜廈、葉兆言、劉茹、王同歌、程抱一、聶華苓等10位校友榮膺「2012南京大學傑出校友」, 「西南服務團校友團隊」獲得「2012南京大學傑出校友團隊」。
  • 南京大學舉辦緬懷傑出校友餘紀忠活動
    本報訊 12月1日下午,傑出校友餘紀忠先生特展揭幕暨餘紀忠先生逝世十周年追思會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校史館舉行。活動由常務副校長張榮主持。  餘紀忠先生1932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系,臺灣新聞界泰鬥,臺灣最大的民營報紙《中國時報》創辦人,並歷任國民黨中央委員、「國家統一委員會」委員等職。  陳駿校長發表講話深切緬懷傑出校友餘紀忠先生。他指出,餘紀忠先生是海內外聞名的報人、實業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和教育家,一生無私無懼、勇於抗爭、為中華民族培育英才和永續發展而全力付出。
  • 《教育記憶》:當年「亞洲第一」的國立中央大學有多厲害!
    國立中央大學(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成立於南京,是中華民國時期中國最高學府,也是中華民國國立大學中系科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大學,諸多名家曾在該校任教。1928年,「江蘇大學」改稱「國立中央大學」,1937年遷至重慶、成都等地辦學,史稱「重慶中央大學」。1946年,中央大學在南京復校,開設理、工、醫、農、文、法、師範7個學院、共43個系科、26個研究所。是當時中國乃至亞洲最頂尖的大學。1949年8月8日,國立中央大學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1950年10月10日,校名定為南京大學。
  • 民國時期的國立中央大學現在咋樣了?
    1947年,國立中央大學設有文、理、工、法、農、師範、醫共7個學院35個系,為當時中國學科最全,實力最雄厚的綜合院校。1948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的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央大學已超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居亞洲第一。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5月7日南京市軍管會接管國立中央大學,8月8日,國立中央大學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中央大學」校名在大陸成為歷史。
  • 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誰才是國立中央大學繼承者
    「中國也曾有過亞洲第一的大學」、「昔日亞洲最高學府,慘遭一分為八」,每每讀到這樣的文章,人們都痛心疾首,仿佛昔日的國立中央大學沒分裂,中國就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學。正是由於國立中央大學至高無上的地位,今天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的學生,還常常在網上為了誰才是它的正統繼承人而吵得不可開交。那麼,民國時期的國立中央大學到底是什麼來歷?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為什麼要爭當國立中央大學的繼承者?
  • 南京大學選出「南京大學傑出校友」個人及團隊
    南京大學選出「南京大學傑出校友」個人及團隊 >   中新網南京5月21日電(王琦)今天,歷時近兩個月的南京大學傑出校友評選活動落下帷幕,包括葉兆言、杜廈、王同歌、閔恩澤、吳良鏞、章開沅、沙祖康、劉茹、程抱一、聶華苓在內的10名南京大學校友獲得「南京大學傑出校友」稱號。
  • 國立中央大學,堪稱高校中的「航空母艦」,光211就誕生了十幾所
    國立中央大學源於1902年開始籌建的三江師範學堂,後歷經兩江師範學堂、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於1950年更名為南京大學
  • 南京大學校友深度參與南京創新名城建設
    投身創業大潮,建創投基金、運營產業園區——南大校友深度參與南京創新名城建設南報網訊 今天(1月23日),南大校友創業南京計劃在寧啟動,落戶溧水區的南大校友經濟集聚區正式掛牌,將整合各時期、各專業、各層次校友力量,聯合推進校友經濟集聚發展,為南京校友參與南京創新名城建設提供新平臺
  • 國立中央大學有多牛?以一校之力分拆出5所985、12所211大學!
    在我國歷史上,曾湧現過許多世界一流高校,其中又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與國立中央大學為首,她們是我國教育史上「不可逾越的豐碑」。1956年,一切塵埃落定,原國立中央大學被分拆出19所高校,她們中有5所成為985大學,12所成為211大學。
  • 沉痛悼念傑出校友、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閔乃本學長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材料學家,科技界和教育界的傑出代表,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八屆、九屆江蘇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第十屆、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九三學社江蘇省第四屆、五屆委員會主委,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上海理工大學傑出校友、南京大學教授閔乃本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9月16日17時36分在南京去世,享年8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