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傑出校友、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閔乃本學長

2021-02-08 上海理工大學校友會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材料學家,科技界和教育界的傑出代表,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八屆、九屆江蘇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第十屆、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九三學社江蘇省第四屆、五屆委員會主委,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上海理工大學傑出校友、南京大學教授閔乃本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9月16日17時36分在南京去世,享年83歲。



閔乃本院士1935年8月出生於江蘇如皋,1954年畢業於上海理工大學前身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1955年9月進入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1959年9月起,歷任南京大學物理系(物理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2-1984在美國猶他大學物理系任訪問副教授,1987年獲日本東北大學理學博士學位,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1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6年百年校慶被評為上海理工大學傑出校友。

閔乃本院士曾任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教育部材料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晶體學會理事長,國家人工晶體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國家「973 計劃」顧問專家。他曾參與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制定,對促進我國科技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推動了量子調控等重大研究計劃的設立和實施。

閔乃本院士於上世紀 60年代初開始從事晶體生長、晶體缺陷與晶體物性研究。有關「電子束浮區區熔儀」的成果於1964年獲國家計委、國家經委與國家科委頒發的工業新產品獎二等獎。1982年關於晶體缺陷的研究,作為合作者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閔乃本院士1998 年獲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1999 年獲第三世界科學院基礎科學獎-物理獎,2000 年獲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經典引文獎,2005年關於鐵電薄膜及氧化物電極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6年關於介電體超晶格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一),2007年關於晶體生長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二)。閔乃本編著的教材《晶體生長的物理基礎》1983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1995年獲「全國優秀教師」 稱號及獎章,2001年獲「全國模範教師」稱號及獎章,2007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代表。2013年,經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命名國際編號為(199953)號小行星為「閔乃本星」。

閔乃本院士提出「介電體超晶格」的概念,和他的團隊將準晶結構引入介電體超晶格,建立了「多重準位相匹配理論」,預言了準周期介電體超晶格可以同時實現多種波長的雷射倍頻和直接實現雷射三倍頻, 隨後用實驗證實。閔乃本院士和他的合作者還深入研究發現了介電體超晶格中準相位匹配彈性散射和非彈性散射的增強效應;發現了微波與超晶格振動強烈耦合所引起的極化激元新機制;揭示了超聲波在介電體超晶格中的傳播規律,研製成若干超聲原型器件, 填補了超聲工程中體波器件從幾百-幾千兆周的空白頻段。閔乃本院士還在經典晶體生長動力學方面,將 Frank 螺位錯機制與理論推廣為更為普遍的缺陷機制與理論,成為經典晶體生長理論近幾十年來最重要的發展之一。閔乃本院士的科學貢獻,極大地推動了微結構功能晶體的發展及其應用,豐富了凝聚態物理學、非線性光學等學科的內涵,引領了我國科學事業發展方向,產生了重要的國際影響。

閔乃本院士幾十年如一日教書育人、甘當人梯,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智慧,探索了「大師+團隊」的科研組織和人才培養模式,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傑出人才和科技工作者,實踐了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與責任擔當。

閔乃本院士在擔任江蘇省政協領導和主持江蘇省九三學社工作期間,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發揮自己科研工作的特長與優勢,參政議政,建言獻策,不僅為江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更彰顯了一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堅定擁護者和積極踐行者的優秀黨外知識分子形象。

閔乃本院士一生熱愛祖國、忠於黨的教育事業,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立德樹人,在病重住院期間還在關心我國科教事業發展,關心政協和九三學社事業的發展。他的高尚品德和獻身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閔乃本院士的逝世是我國科學界、教育界、九三學社的重大損失。

相關焦點

  • 沉痛悼念:懷材料大師閔乃本院士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材料學家,科技界和教育界的傑出代表,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八屆、九屆江蘇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第十屆、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九三學社江蘇省第四屆、五屆委員會主委,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閔乃本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9月16日17時36分在南京去世
  • 沉痛悼念和深切緬懷閔乃本教授……
    訃   告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材料學家,科技界和教育界的傑出代表,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八屆、九屆江蘇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第十屆、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九三學社江蘇省第四屆、五屆委員會主委,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閔乃本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9月16日17時
  • 著名物理學家閔乃本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中青在線南京9月22日電(實習生 孔德淇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潤文)今天上午10時,南京西天寺殯儀館悼念大廳在沉痛的哀樂中顯得更加肅穆、莊嚴。著名物理學家、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閔乃本的遺體告別儀式在館內舉行。
  • 沉痛悼念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傑出校友李恆德學長!
    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教育家,我國核材料和金屬離子束表面改性研究的先驅者、生物仿生材料的開拓者,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傑出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
  • 沉痛悼念!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南京大學馮端院士逝世
    沉痛悼念!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於2020年12月15日19時41分在南京去世
  • 沉痛悼念!中科院院士、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張乾二先生逝世,享年93歲
    純生產工廠性質的企業採購+銷售群高質量高價值,點開了解報名加入沉痛悼念
  •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王業寧逝世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圖片來源:南京大學微信公眾號新京報快訊 據南京大學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凝聚態物理學家和教育家、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王業寧,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王業寧院士1926年10月14日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1945-1949年就讀於中央大學物理系。自1950年開始在南京大學物理系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91年當選中科院院士。
  • 長沙市一中傑出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蔣洪德在京逝世
    蔣洪德   圖片來源:清華大學官方微信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
  • 深切悼念閔乃本先生 | 宵衣旰食二十載,吹盡黃沙始到金
    、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九三學社江蘇省第四屆、五屆委員會主委,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閔乃本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9月16日17時36分在南京去世,享年83歲。
  • 沉痛悼念!中科院院士、廈門大學化學教授張乾二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農工民主黨第十、十一、十二屆中央常委,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人民教師獎章獲得者,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張乾二先生於2020年5月3日20時33分安詳辭世,享年93歲。
  •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授予南開大學何炳林、陳茹玉院士「傑出校友獎」
    中青在線天津9月19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胡春豔 通訊員 馬超)儘管時隔多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仍決定向兩位已故校友,中科院院士、南開大學教授何炳林、陳茹玉頒發代表校友最高榮譽的「傑出校友獎」,以表彰他們為改善中國人民生活作出的貢獻。
  • 沉痛悼念交通大學1952屆校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原副校長刁正邦
    2020年12月2日,交通大學1952屆校友、航空航天高等教育專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原副校長刁正邦,因病逝世,享年90歲。1949年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聯合會,參加革命工作;1952年交通大學機械製造系本科畢業,1952-1954年參加北京航空學院研究生班帶職培養;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起,刁正邦曾先後任北京航空學院航空發動機系副主任、科研處副處長、航空發動機系主任、北京航空學院副院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1978年任副教授,1988年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95年離休。
  • 沉痛悼念我院教授、中國計算化學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劉若莊先生
    各位老師、同學、各界朋友: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計算化學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劉若莊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8日零時三十五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根據北京的疫情狀況,按照劉若莊先生親屬的意願,經與學校溝通,決定喪事從簡。
  • 西工大傑出校友李恆德先生逝世
    西工大新聞網5月30日電 (綜合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教育家,我國核材料和金屬離子束表面改性研究的先驅者、生物仿生材料的開拓者,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西北工業大學傑出校友李恆德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5月28日23時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 南京大學一篇《nature》背後的故事,從倒數第一到博士延期的堅持
    揚眉吐氣的南大校友從2016年開始南京大學校友們一直都很憋屈,受到南京大學教授團出走名單的曝光,以及2017年學科評定時的頹勢,其中A+學科甚至不如同城的東南大學,更令南京大學校友難堪的是,全國各大高校紛紛發表CNS
  • 訃告 | 沉痛悼念張乾二院士
    張乾二先生1928年8月13日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崇武鎮,先後在集美中學、廈門大學化學系就讀,1954年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他歷任廈門大學化學系主任,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常務委員。
  • 印第安納大學授予何炳林、陳茹玉「傑出校友獎」
    中青在線天津9月19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胡春豔 通訊員 馬超)儘管時隔多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仍決定向兩位已故校友,中科院院士、南開大學教授何炳林、陳茹玉頒發代表校友最高榮譽的「傑出校友獎」,以表彰他們為改善中國人民生活作出的貢獻。
  • 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蔣洪德院士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蔣洪德同志,於2020年1月4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蔣洪德院士1942年7月4日出生於湖南長沙,1965年獲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燃氣輪機專業學士學位,1981年獲中國科學院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業碩士學位,先後在青島汽輪機廠、中國科學院和清華大學工作。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蔣洪德院士長期從事能源與動力領域的科研工作,在葉輪機械氣動熱力學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
  • 南京大學舉辦緬懷傑出校友餘紀忠活動
    本報訊 12月1日下午,傑出校友餘紀忠先生特展揭幕暨餘紀忠先生逝世十周年追思會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校史館舉行。活動由常務副校長張榮主持。臺灣餘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餘範英,臺灣報業公會理事長、中國電視公司董事長林聖芬,校長陳駿,華英文教基金南大遴選委員會召集人陳懿院士,東大黨委書記郭廣銀,東大副校長、華英文教基金東大遴選委員會召集人浦躍樸,校長助理濮勵傑,以及臺灣方面嘉賓、南大東大兩校華英學者代表和學生代表等出席活動。
  • 中科院院士、南大物理學院教授祝世寧:把「做飯」也當作物理實驗
    江蘇雷射聯盟名譽理事長、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祝世寧身上,充滿著有趣的「反差萌」:研究生組會上,他對於實驗數據的嚴格提問會讓學生們緊張到出汗;然而在生活中,祝世寧卻是個熱愛下廚,不愛換保險絲的呆萌爺爺。在前不久頒發的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中,祝世寧獲得了首屆「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但他卻說,希望認出自己的人越少越好,「這樣我才能安安靜靜的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