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選出十大傑出校友 既有大師也有基層工作者

2020-12-14 華夏經緯網

    在昨天召開的南京大學第五次全球校友代表大會上,歷時兩個多月的「2012南京大學傑出校友」評選結果正式揭曉,他們當中有德高望重的學者,有名滿天下的作家,有事業有成的企業家,還有長期在基層一線尤其是在艱苦地區默默奉獻、淡泊名利的校友。此次傑出校友評選,還將此榮譽頒給了傑出校友團隊——1949年由中央大學和金陵大學學子組建的「西南服務團校友團隊」。 

    評選過程 

    被提名的校友共有607人 

    在此次的傑出校友評選中,閔恩澤、吳良鏞、章開沅、沙祖康、杜廈、葉兆言、劉茹、王同歌、程抱一、聶華苓等10位校友榮膺「2012南京大學傑出校友」, 「西南服務團校友團隊」獲得「2012南京大學傑出校友團隊」。 

    2012年3月9日,南京大學設計了傑出校友推選的主頁,推出了7種接受推選的方式。包括信函、傳真、電話、電子郵件、QQ、手機簡訊和網上推選等。 

    截至4月30日24時,南京大學傑出校友推選網站的點擊次數為127493,被提名為傑出校友的人數為607。 

    經由校友代表、教育史專家、學生代表以及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遴選委員會認真審慎地討論研究,從已經獲得提名的人選中遴選出200名健在的、目前不在南京大學及其附屬單位學習或工作的人選作為初步候選人,他們都在南京大學或其前身中央大學、金陵大學學習或工作過。 

    隨後,遴選委員會又從200名初步候選人中遴選出50名正式候選人,同時將「西南服務團」老校友團隊作為傑出校友(集體)正式候選人。 

    50人的名單於5月16日公布,截至5月18日24時,遴選委員會綜合網友投票,最終確定10位傑出校友和傑出校友團隊。 

    既有大師級人物 也有基層工作者 

    據南京大學校友總會副會長、校黨委副書記任利劍介紹,「這些校友既有在基層一線、艱苦地區默默奉獻的校友,也有在海內外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研等領域作出重要貢獻、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校友。」 

    記者發現,這10位校友中,有學術大師,有對外交流的政治、文化使者,有財經風雲人物,還有投身軍營的科技尖兵。而長期在基層一線尤其是在艱苦地區默默奉獻,淡泊名利,在平凡的崗位作出不平凡貢獻的校友也得到充分尊重。 

    南京大學校友總會負責人表示,南大的校訓是「誠樸雄偉、勵學敦行」,強調重在實踐。在當今的社會條件和環境下,尤其要鼓勵學生在艱苦的條件下「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不忘對於國家和民族的擔當。所以,既要關注那些「頂天」的校友,同樣強調那些「立地」的校友。 

    西南服務團校友代表:李同芬 

    與家人不辭而別,一待就是63年 

    1949年南京解放後,為吸引知識分子參加革命工作和配合第二野戰軍進軍西南,軍管會開始籌組西南服務團。當時中央大學、金陵大學有440人參加西南服務團。 

    現年82歲的李同芬就是其中之一,「我是1949年10月3日出發的,我與家人不辭而別,一去就是63年。」說起與家人的別離,李同芬一度哽咽。當時,她怕家人不同意,隨同服務團西徵後,一直到長沙,才將真相告訴父母。 

    到了雲南彝族少數民族地區後,李同芬在當地開展教育和行政工作。「當時也有少數人堅持不住,後來走了。但大家都以吃苦為榮,如果把我派到優越的地方,就是看不起我,我就是要到最艱苦的地方去,考驗自己、貢獻自己。」 

    在20日晚的校慶晚會上,李同芬走上舞臺,和南大學子分享這段經歷,臺下掌聲雷動。 

    氣象預報員:王同歌 

    32年來,從沒有缺測、早測、遲測 

    1970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氣象系的王同歌被分配到蘇北灌雲縣氣象站,1974年起在縣氣象站下屬的燕尾港氣象站工作。 

    當初的燕尾港,沒有水泥路,每天只有一次到縣城的班車,街上連個小飯店都沒有,吃水要到5公裡以外的地方挑水。 

    燕尾港沒有任何氣象資料和海上預報,「漁民出海需要準確的氣象預報。」王同歌在那裡建了第一個氣象站,直到2006年退休,32年來,每個數據,每份報表,沒有缺測、早測、遲測、漏報、丟失或損壞等重大事故。 

    「我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子女的就業受到影響。」由於當地教學質量不高,他的子女高中沒畢業就開始工作。「動蕩年代國家人才斷檔,我們就響應國家號召,到最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當時條件艱苦,但是總要有人幹。」 

    著名企業家:杜廈 

    南大要成為中國最有錢的大學 

    「剛才洪銀興書記說今天是家裡人開會,所以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客套話不再多講。」作為傑出校友代表,杜廈的發言有點語出驚人。 

    「要想創建世界第一流的大學,需要有世界第一流的大師和科研成果。然而,在世界第一流的大師和科研成果背後,要有世界第一流的金錢。我認為,如果南京大學要成為一流名校,必須要讓南京大學成為中國最有錢的大學,要用世界級的報酬和禮遇把全世界最優秀的理財者請到南京大學,用最優秀的管理團隊讓這筆錢不斷增長,支持我們從世界各地延聘最優秀的學者和學生。」 

    杜廈還建議,校友捐贈要從基礎建設性的捐贈轉變到對科研項目的捐助,僅僅依靠國家財政和標準,很難創造世界第一流的大學。科研投入越多,發展機遇越大。 

    相關連結 

    2012南京大學十大傑出校友及團隊 

    閔恩澤 

    1946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化工系。石油化工專家,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吳良鏞 

    194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建築系。建築學家,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章開沅 

    1946年考入金陵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家、教育家,曾任華中師範大學校長。在辛亥革命史研究、中國教會大學史、南京大屠殺歷史文獻等研究領域都有開創性的學術貢獻。 

    沙祖康 

    1970年畢業於南大外文系。曾擔任中國常駐日內瓦聯合國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的代表和大使,是我國一系列重大軍控和裁軍倡議的設計者之一,2007年2月被任命為聯合國負責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副秘書長。 

    杜 廈 

    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經濟系,獲經濟學碩士學位。天津家世界集團董事長。他率先引進國外大型倉儲式超市的經營理念,創辦國內首家大型倉儲式建材超市,本人曾位列「福布斯2004中國富豪榜」第8名。 

    葉兆言 

    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名作家。歷任大學教師,江蘇文藝出版社編輯,江蘇作家協會副主席。上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文學創作,創作總字數約四百萬字。 

    劉 茹 

    1981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女,南京軍區南京雷達倉庫高級工程師,「全國三八紅旗手」。入伍28年來,為裝備保障信息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王同歌 

    1970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氣象系。1974年起在灌雲縣氣象站下屬的燕尾港氣象站工作,直到2006年初退休,32年間從未離開過燕尾港。在極其艱苦的海邊小站演繹了不平凡的人生。 

    程抱一 

    1948年考入金陵大學。法國著名華裔作家、詩人、書法家。法蘭西學院終身院士,是迄今為止的唯一一位亞裔院士。被法國學術界稱讚為「中國與西方文化之間永遠不疲倦的擺渡人」。 

    聶華苓 

    1948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外文系。世界著名華人女作家,著名文學翻譯家。因創辦國際作家寫作室,被稱為「世界文學組織的建築師」,「世界文學組織之母」。 現為「國際寫作計劃」主持人。 

    西南服務團校友團隊 

    1949年南京解放後,當時中央大學、金陵大學有440人參加西南服務團,成為其中一支重要的戰鬥力量。戰爭期間,有8名中央大學、金陵大學校友在當地的武裝暴亂中不幸罹難。 

    相關新聞 

    楊休4億元捐母校 刷新單筆捐贈紀錄 

    昨天,南京大學召開首屆現代工學論壇。據悉,南大榮譽教授、著名企業家楊休為母校捐出4億元,其中3億用於建設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1億用於設立史學發展基金,這個數字刷新了南大單筆捐贈的新紀錄,為南大捐贈史之最。 

    楊休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浙江台州人,天地集團董事會主席,多年來熱心於慈善事業。他坦言,之所以想支持工學院辦學,是由於在創業過程中,他意識到中國缺少一流的工程師,痛定思痛後他下決心辦一所工學院,請最好的老師,培養一流的學生,為國家和社會發展服務。楊休的願望與南京大學對工學方面的發展計劃不謀而合,於是也就達成了此次的合作。此次獲贈的3億捐款將用於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今後的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師資引進、科學研究等方面。 

    南大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聶書明院長在論壇上還公布了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對於基金使用的初步想法:將設立5位傑出教授基金,每位將獲基金1000萬元,每年受益50萬元;設立院長基金,用於招聘傑出人才和大樓、設備的維修;另外,還將在鼓樓和仙林校區分別設立現代工學名人講堂,促進學術交流。據悉,備受矚目的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大樓總設計圖也於此次論壇揭幕。 

    南大校友畢業後 能繼續上南大課程 

    昨天,南京大學還推出校友終身網上學習計劃,向校友頒發了「數位化教學資源學習卡」。南大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凌元元介紹,這些學習資源包含南大的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目前開設的網絡課程,以及數字博物館、數字圖書館、名家名人到南大開設20場學術講座。目前點擊人數有十九萬人,點擊量340萬,資源還在不斷擴充。 

    凌元元表示,校友可根據卡上的帳號和密碼登錄資源庫。瀏覽教師上課視頻、教學計劃、課程大綱、主要教學內容、作業、試題和教學案例等。其中行政管理、信息系統、商務英語以及城鄉規劃與資源環境等12個專業的65門課程都能在網上瀏覽到。「現在這張卡的使用期限是一年,一年以後網站會更新,屆時會頒發新的學習卡。「 

    南大目前已經製作了5000張學習卡,凌元元表示,有意願的校友可向當地校友會申請領取,而且也能用手機和iPad上網瀏覽資源。(金鳳 張文江 唐寒玉)

來源:現代快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學選出「南京大學傑出校友」個人及團隊
    南京大學選出「南京大學傑出校友」個人及團隊 >   中新網南京5月21日電(王琦)今天,歷時近兩個月的南京大學傑出校友評選活動落下帷幕,包括葉兆言、杜廈、王同歌、閔恩澤、吳良鏞、章開沅、沙祖康、劉茹、程抱一、聶華苓在內的10名南京大學校友獲得「南京大學傑出校友」稱號。
  • 第八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含提名獎)評選揭曉 湘大校友有...
    第八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含提名獎)評選揭曉 湘大校友有三位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2017-03-01 21:35:51
  • 2018中國大學傑出校友排行榜20強發布,沒有一所政法大學!
    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重視挖掘校友資源,對校友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增強。近幾年,各高校特別重視校友工作,絕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校友會工作處,也開始結合校友工作的實際需要開展傑出校友評選活動。特別是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校友工作研究分會成立10年來,對校友工作工作的開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評選傑出校友活動對我國高校來說尚屬新生事物,值得相關工作者思考、探究。
  • 煙臺十大傑出青年評選揭曉,這位招遠人上榜!速看...
    經宣傳推報、初步候選人確定、社會公示、社會投票及專家評審團投票等環節,葉建初等10名同志被推選為第十五屆「煙臺十大傑出青年」,王凱等20名同志被推選為第十五屆「煙臺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石一鳴等10名同志被推選為第十五屆「煙臺十大傑出青年」單項獎。
  • 清華校友故事丨朱宏:一個基層工作者樸實的願望
    但這其中也有讓朱宏異常揪心的時刻。那時,朱宏蹲點的鄰村出現了贛江新區第一例確診病例,這條消息瞬間如同一個晴天霹靂,讓朱宏非常緊張。當時病人在村裡衛生所隔離,全村都需要進行排查。朱宏負責的村裡有一個小孩發燒,且有去過鄰村的衛生所,這讓他當時非常著急。
  • 盤點中國傑出校友最多的八大高校,北大居首,個個都是名校
    校友目前已經成為各大高校的一個有利資源,而傑出校友更是高校的一大筆財富,校友越來越影響著一所高校的知名度、影響著高校的發展。那麼我國哪些高校的傑出校友最多呢?今天筆者就為大家盤點下國內傑出校友最多的八大高校,看看這八所高校的校友天團到底有多強大。
  • 校友會傑出學術人才排名:南大第三,上交大脫離華五
    以前校友會發布的傑出人才校友包括企業家,政屆,學術屆,今天我們單純看看學術方面的人才。校友會發布的2020中國大學傑出學術人才,主要包括兩院院士,院士候選人,長江學者,國家傑青,人文社科學家。南大的表現讓人刮目相看,居然僅次於清北,全國第三。按以往的排名,南大在華東五校之末,而這次排在華五之首。復旦遺憾不及南大,兩院院士96人,除清北外最高,然而傑青人才數差了一大截。
  • 校友會傑出學術人才排名:南大第三,上交大脫離華五
    以前校友會發布的傑出人才校友包括企業家,政屆,學術屆,今天我們單純看看學術方面的人才。校友會發布的2020中國大學傑出學術人才,主要包括兩院院士,院士候選人,長江學者,國家傑青,人文社科學家。當然這裡面人才含金量是不同的,兩院院士含金量最高。
  • 南大校友出任香港大學校長,他曾摘走美國科技最高獎項
    香港大學校長的評選是由學生、校友、教授、非教授級教師、院長和校務委員各自選出代表後投票決定的。張翔 現年54歲的張翔生於江蘇南京,1989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張翔是享譽世界的南大校友之一。作為一名科學家,他使人類社會很多對美好生活的想像都可以變成現實,其科研成就常引起科技界的巨大反響。
  • 省勞技傑出校友受邀回校作報告
    刁統武為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1997級裝配與修理專業校友,目前是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車身部維修鉗工主辦技師。參加工作後,他刻苦鑽研,勤學苦練,熟練掌握了解決貨車駕駛室焊接過程中的各種技術、質量難題和機器人焊接出現的各種故障排除方法,精通氣動、液壓、焊接設備的操作和維修,多年來,從他手中調試過的焊接工裝胎具均高精準、無差錯。
  • 【南京】首屆南大「勵行杯」全球校友雙創總決賽落幕
    頒獎現場還舉辦了項目落地籤約儀式,一批項目意向落地鼓樓,其中基於人工智慧技術「數字醫療」數據決策服務系統等6個優秀校友創業項目和鼓樓區籤署落地協議,彩虹醫生等4個優秀校友創業項目與江蘇毅達鼓樓天使投資基金籤訂了意向投資協議。
  • 南京大學舉辦緬懷傑出校友餘紀忠活動
    本報訊 12月1日下午,傑出校友餘紀忠先生特展揭幕暨餘紀忠先生逝世十周年追思會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校史館舉行。活動由常務副校長張榮主持。臺灣餘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餘範英,臺灣報業公會理事長、中國電視公司董事長林聖芬,校長陳駿,華英文教基金南大遴選委員會召集人陳懿院士,東大黨委書記郭廣銀,東大副校長、華英文教基金東大遴選委員會召集人浦躍樸,校長助理濮勵傑,以及臺灣方面嘉賓、南大東大兩校華英學者代表和學生代表等出席活動。
  • 言恭達書法作品《南大校訓》、《世紀脊梁》贈南大
    5月25日,在南京大學慶祝建校110周年之際,著名書法家言恭達向南大贈送了其書法作品《南京大學校訓》,以及100本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世紀脊梁——言恭達書推動中國百年歷史進程人物詩抄》長卷。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楊忠教授參加儀式並致辭,校長助理周憲教授代表南大接受了捐贈。
  • 首屆南大「勵行杯」全球校友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成功收官
    通過南京、蘇州、上海、北方、福建、粵港澳、國際七大分賽區初賽,共遴選出116個項目進入全球總決賽。  校友經濟成效大顯,入圍項目估值486億元  第一屆南京大學「勵行杯」全球校友創新創業大賽通過全球七大賽區聯動,依託南京大學100餘個海內外校友組織,聯合30餘萬名校友,對接了100餘家知名創投機構和地方政府支持,聘請了50餘位上市公司創始人等知名企業家擔任創業導師,同期開展了10餘場人才及雙創政策宣講、創新創業成果展等活動,充分發動產、學、
  • 校園文化與文化校園 南大的名片,南大人的基因
    生活在南大三年,也會想著在南大的各處標誌中留下自己的印跡。很開心,南大的標誌性建築本身就非常獨特,不管是民國風氣濃濃的鼓樓校區,還是時尚的仙林新校區,南大總會用它的創新給我們諸多的驚喜。在南大仙林校區的杜廈圖書館就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圖書館。杜廈圖書館由南京大學傑出校友杜廈先生捐資建設,是目前江蘇省藏書量最大、也是中國藏書量前三的高校圖書館,它也是中國唯一一座雙樞紐管理體系的智能化信息圖書館。它的設計非常有趣——俯視杜廈圖書館,你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計算機硬碟」;而從校區正門看杜廈圖書館,你卻會看到一部翻開的大書。
  • 南大校友顧臻入選2019Small青年科學家創新獎,全球僅2人
    99級南大校友顧臻(現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與美國馬裡蘭大學的胡良兵教授共同獲此殊榮,以表彰他們在深入研究藥物遞送系統和木基納米技術應用於能源的研究中做出的卓越貢獻。2018年前任教於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北卡州立大學聯合生物醫學工程系,獲評Jackson Family傑出講席教授。其指導的「iMedication-智能醫藥實驗室」研究方向包括蛋白質遞藥系統、生理響應材料、免疫治療製劑、細胞治療策略等。
  • 南大法學院畢業生繪"筆尖上的南大"打動眾多校友
    草木蔥蘢的北大樓、水波掩映的杜廈圖書館、古樸厚重的金陵大學堂匾額……日前,南大小百合上素描版的「筆尖上的南大」以淡雅的畫風「俘獲」了眾多網友,有人跟帖說:「這個字這個畫,我要是女人就果斷嫁了。」很快,畫作被頂到全站十大熱點之首。
  • 祝賀十一名法大校友榮獲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及提名獎
    熱烈祝賀十一名法大校友榮獲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及提名獎      11月4日,中國法學會公布了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和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獲得者名單。在110名正式候選人中,選出了10名「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及20名「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獲得者。      10名「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中,李洪雷、胡銘、慄崢、梁鳳雲等四位法大校友獲評第九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稱號。
  • 南大金陵學院校友笑哭了,三本轉設為985校區,成為南大校友了
    南京大學,著名的華東五校,歷史上的中央大學,實力可是牛的一塌糊塗,不但南京大學牛,南京大學的三本也特別牛,南京大學金陵學院的學生都自我感覺良好,都自稱自己當年分數比一本線都高,是真正的南京大學校友。
  • 兩代母女校友,跨越時空感恩!南大附中這份獎學獎教基金很特別
    葉靜宜老師生前曾在南大附中工作,對學校心存感恩,為完成母親的遺願,葉靜宜老師的女兒俞未一輾轉聯繫到南大附中並捐出自己積蓄,以母親的名義設立獎學獎教基金。葉靜宜老師1951年-1965年曾在南京大學附屬中學工作,生前,她多次和自己的兒女們談起:在學校工作的14年,也是家庭生活最艱難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