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崗位上默默堅守,敬業盡責;
他用責任鑄就堅強,鬥志昂揚;
他用無私奉獻,守護著一方人民的福祉。
校友簡介
朱宏,清華大學2015級社科學院國際關係學系畢業生。目前就任於江西省贛江新區管委會,任黨群工作部四級主任科員,掛任贛江新區金橋鄉副鄉長。
朱宏校友
校友故事
支隊成員正在採訪朱宏校友
Part 1 組織部的年輕人
朱宏初識贛江新區,是在2018年的那個畢業季。作為當年的應屆生,朱宏也面臨著選擇工作的問題,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沒有像很多身邊的同學一樣選擇留在北京工作,而是參加了江西省委組織部在清華的考試。在經過層層選拔之後,他被選調到江西省委組織部,然後統一分配到贛江新區。
他希望做一些能夠幫助到身邊人的事情,而只有深入基層才能真正接地氣地幫到一個個具體的村民鄉親。清華的這3年讓朱宏明白做事要務實。只有真正經歷過,才能對最廣大的人民生出發自內心的人文關懷。
建設中的贛江新區
2018年9月10日,朱宏第一次來到了贛江新區,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上午江西省委組織部召開會議公布每個人的工作地點後,下午他就被接到了贛江新區。剛從校園出來就無縫銜接到工作環境,他感覺不太適應。那天下午到達後,大家開了一個短會,會議的氣氛和他想像中的嚴肅緊張不同,類似一個歡迎儀式,讓人倍感親切。當時他就覺得贛江新區和傳統的黨政機關不太一樣,作風耳目一新。這也消除了他的距離感和緊張感。
更令他驚訝的是,在他到的第二天,黨群工作部就給他直接分配了工作任務——去對人事檔案進行歸類。這項工作需要一定的工作經驗,當時的幹部人事處處長只給他講解了一些要點,便讓他邊做邊體會。一開始他還沒有太聽懂,但後來越做越好,茅塞頓開。這樣一種工作狀態讓朱宏感受到從所未見的「新」工作模式,在贛江新區,他需要在幹中學,邊幹邊學。在這裡,年輕人犯錯誤後不是等待責備,而是去想如何能夠做好,進而在實踐中改善和提升工作方式和效率。
朱宏校友掛任的金橋鄉
Part 2 抗疫逆行者、抗洪中堅
2020年春節,正是一個闔家團圓的時光,大年三十剛剛結束工作回家過年的朱宏,在初三的時候就接到電話,叫他回村裡開會,而會議內容就是在江西鄰省湖北武漢爆發的新冠疫情。
疫情突如其來,讓村裡的許多人措手不及,但朱宏知道,越是危難之時,就越要體現一個村幹部、清華人和黨員的使命與擔當。於是第二天他就同村幹部一起,臨時上崗負責村裡的抗疫工作。此次疫情來得突然,像朱宏一樣的年輕幹部根本沒有抗擊疫情的經驗。但他立即搜尋了大量其它地區抗疫的經驗和舉措,帶領全村快速做了許多有針對性的布置。
江西省宣布進入風險狀態
充分的工作帶來了收穫,在整個江西省處於風險狀態的時段裡,金橋鄉沒有一例確診病例。但這其中也有讓朱宏異常揪心的時刻。
那時,朱宏蹲點的鄰村出現了贛江新區第一例確診病例,這條消息瞬間如同一個晴天霹靂,讓朱宏非常緊張。當時病人在村裡衛生所隔離,全村都需要進行排查。朱宏負責的村裡有一個小孩發燒,且有去過鄰村的衛生所,這讓他當時非常著急。他擔心疫情蔓延,連夜去聯繫定點醫院進行核酸檢測和隔離,所幸最後無礙。回憶起這段難忘的經歷,朱宏坦言當時根本考慮不到顧及自己,只想儘快排除全村的感染風險。
2020年六月末,隨著全國範圍和金橋鄉的防疫工作得到基本控制,朱宏又想到了村裡的貧困戶們,於是他一邊顧著防疫,一邊又加入了扶貧大軍。可誰知扶貧的工作剛剛開始,江西省就發布了防汛2級預警。朱宏只能放下手頭的大量工作,和幹部們一起投入到防汛工作中。2020年,中國南方遭遇了十幾年來最大的一場汛情,江西的汛情最為嚴重,全國60%以上的雨都下在了江西。
2020年江西洪災
但在緊急而來的困難面前,朱宏學長迎難而上。他一直堅持著辛苦的巡堤工作,和村裡幹部輪流每一小時巡邏1次,遇到汛情的苗頭就立刻扼殺在搖籃之中。正當大家認為會比較平穩的度過汛情時,又傳來消息,沿江的一個鄰村發生了堤壩決口,造成大量傷亡,雖然這不會直接波及到金橋鄉,一定程度上也給金橋鄉和其他鄉鎮疏解了水勢,但這個消息深深印刻在了朱宏心中——一定要未雨綢繆,早做準備。因此直到現在(採訪時),朱宏還在堅持著防汛工作。
Part 3 清華精神的基層代表
2020年對於朱宏來說一定是永生難忘的一年,這一年,雖然只是他來到贛江新區的第二年,但他以一名基層治理者的身份深入參與了抗疫和防汛的全部工作。他開始逐漸擺脫掉自己從象牙塔帶來的書生氣,成為一名真正的基層幹部。朱宏時刻記得,他在做的事情不是僅僅代表個人,更代表清華;自己不只要以黨員的身份要求自己,而且還要以清華人的身份要求自己。「行勝於言」的座右銘一直掛在他辦公室的牆上,每天提醒著自己,要真正做對老百姓有益的事情。
「行勝於言」的清華精神
真實的鄉鎮工作情況遠比書本、電視上看到的複雜。每當面臨挫折時,朱宏都會想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這激勵著他要有毅力去思考去解決問題。基層工作任務非常繁重,經常是一周七天、白天黑夜都在工作,所以朱宏會經常鍛鍊身體,用行動踐行「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號。
寄語青年
希望想下基層的同學們,能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
吃得苦,是因為基層工作和很多人想像中的清閒工作有很大的差別,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都要用自強不息來勉勵自己;耐得煩,是說面對普通老百姓時,基層工作者要耐得下性子去溝通和交流;霸得蠻,是說從象牙塔到基層,接觸到中國最真實的一面時,難免會感覺「百無一用是書生」,所以從大學來的基層工作者們,要接地氣一些,放開自己,腳踏實地為百姓人民做實事。
隊員感悟
汪瑞:
很榮幸能夠採訪到親切隨和的朱宏學長。他深入淺出地為我們介紹了自己作為選調生的經歷和在基層的工作情況。學長切身實地地參與到了抗擊疫情與防洪抗汛這兩大關乎基層民生的事件,其中也不乏令人感動的故事。俗語」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既是學長在基層工作的親身體悟,也是我們清華學子應當學習的精神。
張梓猷:
在採訪朱宏校友的過程中,我們能夠深深感受到現在基層工作者身上的正能量與新面貌,他們的工作遠比996更加辛苦,不僅工作時間更長,所面臨的問題也更加複雜。但他們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懷著為人民服務的理想,堅守在基層崗位上,這是最為真摯純粹的清華精神,也是我們平常難以接觸的。
郭宇昕:
非常榮幸有機會可以採訪朱宏校友,也讓我感受到了朱宏校友的特別之處。再平凡的個體,也有獨特的呼吸;再微渺的細節,也能折射時代的印記。朱宏校友的分享讓我明白了只有深入基層,才能真正了解人民的需求,用腳步丈量,用真心感受,朱宏校友一直踐行著清華「行勝於言」的深刻含義,也鼓舞我們不斷前行。
供稿:「尋訪校友,決勝戰疫」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