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標準 創建文明校園
相關人士表示,此次的創建文明校園活動將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師德建設,主要通過學校領導班子建設、思想道德教育建設、活動陣地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完善校園環境等六個方面開展,並制定了相應的標準。
在學校領導班子建設方面,要求學校完善校長負責制,實行校務會議等管理制度,學校領導要能夠主動服務師生,建立並落實聯繫點、談心及接待日等制度並貫徹落實《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等。
在思想道德教育建設方面,要求學校定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利用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從小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同時,利用德育課程、升國旗儀式、少先隊活動、主題班會等開展道德教育實踐,形成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並加強學校德育體系建設,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學校教學各個環節和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另外,還要結合《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等,加強學生行為規範養成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的陽光心態和健康人格。
在活動陣地建設方面,各學校在創建文明校園期間,要組織設計不同主題的校園板報、班級板報、宣傳櫥窗等,定期評比展示;充分利用教室走廊、牆壁、校園文化牆等載體,陶冶學生情操,並通過校園廣播站、電視臺、校報校刊等渠道,拓展育人渠道和空間,並加強團、隊支部、學生會活動相關設施與場所的建設與管理。
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學校要對教師進行師德教育、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嚴格師德管理,提升教師思想道德素質,並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聘任和評價的首要內容。同時,需注重年輕教師的培養,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形成結構合理、梯次發展的教師隊伍,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
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要建設起優良校風、教風、學風,運用校訓、校史、校歌、校徽、校標等校園文化符號,激勵學生愛學校、愛學習、共建校園文明;定期組織開展勞動技能、科技體驗、志願服務、文娛體育等校園文化活動,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滲透到校園文化活動中。
在校園環境方面,學校要對教學設施實施規劃管理,校園內的教學、文藝、體育、科技等活動場所要布局合理、整潔有序,並做好校園的淨化、綠化和美化,建設美麗校園。另外,需重點加強安全教育,做好校園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確保校園及師生安全;此外,還要定期開展環保教育和節約教育,引導師生樹立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意識,培育節約資源的良好風尚。
開展各類活動 校園文明建設成果顯著
近年來,在校園文明建設和中小學生道德素質培育方面,全市各學校在學期開學初、各節日期間、寒暑假期間及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都頻繁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這些活動中,包括了牌樓鎮中心校開展的傳承「優良家風家訓」活動;望臺鎮中心校開展的「做優秀孝心少年」活動;王石鎮中心校開展的「誦讀中華經典,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吟誦比賽;馬風中學開展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型校內壁畫繪製活動;東四中學開展的「家校聯合、感恩教育」活動;北關小學開展的「核心價值觀童謠傳唱」活動;由教育局組織在全市中小學中實施開展的「校園道德講堂建設」活動;以及全市教育系統開展的「學雷鋒」主題活動、「愛國衛生運動月」活動、「樹文明形象、做文明學生」主題活動、「法制進校園」活動、「道德模範巡講進校園」活動等。另外,還通過徵文演講、知識競賽、專題講座、牆板報、手抄報等多種形式在學生中傳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評選「美德少年」、「孝心少年」,並利用清明、六一、端午等時間開展各類活動,來激發中小學生道德觀念;建設鄉村少年宮,推進藝體教育普及;通過關愛留守兒童、落實各類照顧制度等,推動教育公平等多種方式,為進一步建設文明校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千山晚報)